【期货有意思】备战生猪期货,一文读懂生猪产业链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中钢期货华中金融圈   2020-5-2 02:08   3764   0

[h1]一、生猪简介[/h1]2020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





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中国最大的农业品种,中国生猪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人民币。生猪上下游产业链涉及饲料、养殖、兽药、屠宰、食品等领域,直接关联企业数万家、就业人员过亿人。据悉,推出生猪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大连商品交易所扎实做好生猪期货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猪期货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为了更好服务投资者,东海期货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生猪介绍专题,涉及生猪简介、供需、贸易、价格影响等多个主题。今天带来第一篇,生猪基本介绍。(一)生猪的概念
生猪,即生活着的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具有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生长迅速等特点。
生猪除以鲜肉供食用外,还适于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肠和肉松等制品。猪皮、猪鬃和猪肠衣可作工业原料。猪血和猪骨可分别制成血粉和骨粉作饲料用。猪的内脏和腺体可以提制多种医疗药品。其本身还是很好的实验动物。中国农民素有养猪积肥、以猪粪肥田的习惯,养猪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生猪的种类
生猪品种多种多样,生产繁育特性存在差异,各有其优势。总体来说,世界主要猪种包括约克夏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其形貌特征和饲养特性都存在差异。这些猪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对比如下:


从繁育性能来看,大白猪和长白猪产仔数要高于其他猪种,但从育肥经历时间和饲料转化率来看以杜洛克和长白猪为最优。从杂交效果来看,杜洛克猪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的特点使得其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

(三)生猪的养殖
1、生猪养殖概述
完整的生猪繁育体系包括纯种猪(包括原种猪/祖代种猪)-父母代种猪(二元种猪)-商品猪(三元猪)。原种猪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在我国,核心种猪来源长期依赖进口且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从而导致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其他养猪先进国家。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种猪5000到10000头,引种费用在1000多万美元。
国内主要引进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三个品种。国内种猪场向国外原种场进口其生产的祖代种猪,通过同品种纯繁扩充祖代产能,并通过纯种母猪和公猪杂交生产父母代二元种猪,在国内种猪市场销售,成为国内养殖户补栏的后备军。没有种猪繁育能力的小型养殖场/户再通过相中主场购买父母代二元种猪,产下的仔猪经育肥后就可以作为商品猪销售到市场上。
目前国内育肥猪占比较多的是内三元和外三元猪,此外还有部分土杂猪。外三元因瘦肉率高,数量上要多于内三元。最常见的外三元是“杜长大”外三元猪,杜长大三元猪杂交过程首先用大约克母猪和长白公猪杂交,产下长大二元母猪留种,再用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交配,再产下的猪仔就是外三元猪。内三元杂交过程三个亲本中的母本是地方良种,国外品种猪为父本。内三元通常采取以长白公猪或大约克(大白)公猪为第一父本,与当地母猪交配,再用杜洛克公猪为第二父本,与一代杂种母猪进行第二次交配,产下的就是内三元猪。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主要包括香猪、蓝塘猪、湘西猪、内江猪、荣昌猪、莆田猪、雅南猪、金华猪、太湖猪、东北民猪、两广小花猪、华中两头乌等。至于土杂猪一般是指良种猪与本地猪的杂交品种。一般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常见的良种猪,与本地猪种(太湖猪等)杂交之后就是土杂猪,土杂猪生长缓慢,瘦肉率低,饲养量较少。  
2、生猪生产周期
生猪存栏由母猪存栏决定。一般一头生猪年产22头左右,存活15-16头。仔猪的生长周期大约25周(半年左右),母猪从配种到生猪出栏大约要42周(10个半月),购入二元母猪培育到生猪出栏大约13个月(一年多)时间。也就是说,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母猪、仔猪和生猪拐点之后猪价约10、14、18个月。一般来说,价格下降淘汰母猪会影响10个月以后的猪肉行情,价格上涨增加母猪存栏会影响13个月后猪肉行情。


生猪养殖中一般保持年龄层次为后备母猪20%,青年猪20%,壮年猪40%,老年猪20%。按照本交公母猪1:20-25,人工授精1:100的比例配置公母猪。一般来说母猪2-6胎产仔数较高,3-5胎产仔数最高,7胎后繁殖性能开始下降,初产母猪和9胎以上母猪的繁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胎次。保持胎次结构为1胎占20%,二胎占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以上5%,育种场由于更新比率更高,1-4胎比率相对更高。

为保持合理胎次比例,生猪养殖中还存在种猪淘汰问题。大型养殖场母猪一般在4岁前淘汰。正常情况下一批母猪大约每年淘汰1/3,约三年淘汰全部母猪。而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公猪一般每年淘汰50%,约两年淘汰全部公猪。在种猪淘汰时,会形成一批生猪供给,进而影响到猪肉价格。能繁母猪养殖大多是农民散户,受生猪价格影响较大,往往会随价格变动而改变策略。就目前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受价格影响减小,也导致生猪存栏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环境的改善,仔猪存活率上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增加,使得生猪存栏降幅略低于能繁母猪存栏。


[h1]二、生猪供需概况[/h1](一)生猪市场概述:

1、全球猪肉生产情况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404万吨,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7.8%;欧盟27国猪肉产量为243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1.5%;美国猪肉产量为119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0.6%。
2019年,欧盟地区和中国地区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产量有所下滑。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猪肉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下滑至44.7%。




2、国内生猪生产情况

2017年猪肉产量5340万吨,增长0.8%;年末生猪存栏43325万头,下降0.4%;能繁母猪存栏3424万头,下降6.6%。生猪出栏68861万头,增长0.5%。2009年至2017年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两者比例约为10:1左右。2018年后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直到2019年末存栏数量才趋于平缓,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生猪出栏同比降幅达到41.4%,生猪存栏19457万头。


前几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维持在66000万头以上,在2014年达到高峰73510万头,之后有所回落。整体来看生猪出栏量保持高位波动。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严重,2019年累计生猪出栏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6%。



近20年来我国猪肉产量整体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最低产量为1996年3600万吨,最高在2014年达到5670万吨,期间也经历以2007-2008和2015-2016为代表的产量大幅下调阶段。近五年猪肉产量维持在5300万吨以上,产量有所下调,高位波动。2019年受非瘟影响,中国猪肉产量仅为4620.5万吨,同比降幅达21.26%。


在我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两湖地区、河南河北以及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其生猪出栏量均达到3000万头以上。



以2018年为例,中国的生猪最多的是华中,2018年出栏1.67亿头,占全国27.78%;其次是华东,生猪出栏1.14亿头,占全国19.71%;第三西南,年出栏1.11亿头,占全国19.13%;第四华南,年出栏0.64亿头,占全国10.99%;第五东北,年出栏0.52亿头,占全国9%;第六是华北,年出栏0.4.亿头,占全国8.51%;第七是西北,年出栏0.22亿头,占全国3.84%。

受非瘟疫情影响,2019年全国各地区生猪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湖南省已经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生猪出栏第二大省份。广东省去年生猪出栏2940.2万头,同比减少了21.8%,依然位居全国第五位。
河南出栏量锐减1900万头
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6%;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养猪大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生猪出栏量排名第一的四川2019年出栏4852.6万头,同比减少26.90%,减量1785万头。从存栏数字上看,河南省是受非瘟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2019年河南生猪出栏量为4502.1万头,同比减少29.70%,出栏量锐减1900万头。2018年出栏量排在第三名的湖南受影响较小,2019年出栏量4812.9万头,超越河南位列第二,距离四川仅有40万头的差距。
河南减量最多并不意味着现在非瘟防控水平不行,主要是由于河南出现疫情较早,当时防非经验不足,加之恐慌性抛售,受到较大冲击也在意料之中。而辽宁、福建、甘肃、青海等省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出栏大省,出栏量受到的冲击较小,降幅在15%以内。
江西存栏量降幅超36%
2019年末生猪存栏量可以反映出各省当前的产能。目前没有收集到四川的数据,对其余省份进行排序。2019年末河南生猪存栏3170.46万头排名第一,减少比例26.90%,从比例看数值小于其他出栏大省,但基于庞大的基数,减少的量仍然不是小数目。湖南以2698.3万头的存栏紧随其后。
广东和江西的年末生猪存栏量降幅均超过三分之一,江西减少36.6%成为降幅最大的省份,被安徽和辽宁在生猪存栏量上一举反超。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能在存栏量上逆袭江西,这也是因为自身减量比例不大,仅19.5%。
(二)消费情况:
1、全球生猪消费情况
2000年以来全球猪肉消费量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截至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从8450万吨增长到11050万吨,增幅达30.77%。仅在2007年出现1.57%的大幅下降和2016年出现0.12%微降,在2008年猪肉消费增幅最大达到4.41%。主要上升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年至2006年平均增速达到2%,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平均增速达到3%,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2017年增速逐渐下滑至1%以下,2017年以后进入平稳期。但是由于2019年非瘟疫情对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内生猪消费降至4255万吨。


2018年,全球一共生产猪肉1.13亿吨,而其中中国消费量为5595万吨。相比全球市场,国内猪肉消费总量约达到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猪肉消费国。整体猪肉消费呈现上涨趋势,截至2017年,国内猪肉消费从3958万吨增长到5481万吨,增幅高达38.48%。仅在2007年出现巨幅下挫达7.18%。但是近3年猪肉消费反而下降,其下降趋势在减缓,有由负转正的上升的可能性。国内猪肉消费的波动趋势与国际整体上一致,但是国内猪肉消费波动剧烈程度明显大于国际市场。2019年受非瘟影响,猪肉产量大幅减少,由此带来猪肉价格的暴涨,大幅高于历史时期,由此也带来了人们对猪肉消费的抑制,消费量减少。

2、中国生猪消费情况
2018年全国猪肉消费5595万吨,2019年全国猪肉消费4460.4万吨,2018年以前人均猪肉消费量基本额保持平稳。


屠宰方面,屠宰行业上游养殖和下游零售高度分散化,压制屠宰企业规模效应释放。从上游端来看,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格局高度分散,散养户(年出栏量1-500头的养殖户)每年出栏的生猪数量达到总出栏量的45%,行业CR5占比仅为6.25%,上游养殖的高度分散化加大了屠宰企业获取稳定生猪供给的难度。
据监测,2019年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共计2434.01万头,较2018年12月份上涨6.37%,较去年同期上涨6.33%。与2018年12月份相比,全国17个省份的屠宰量上涨,其中黑龙江、吉林、安徽涨幅靠前,涨幅分别为50.99%、49.85%、39.16%。全国14个地区屠宰量下降,其中青海、北京、福建降幅靠前,分别为92.12%、51.26%、24.93%;西藏所有月报样本企业停宰。屠宰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地区669.23万头、华中地区584.52万头、华南地区433.68万头、东北地区235.30万头、西南地区214.49万头、华北地区202.55万头、西北地区94.24万头。
截至2019年10月份,全国累计屠宰生猪16577.35万头,2019年10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053.1万头,环比下降14.64%,同比下降46.02%。


[h1]三、生猪进出口概况—全球&国内视角[/h1]2020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
为了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东海期货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生猪介绍专题,涉及生猪简介、供需、贸易、价格影响等多个主题。今天带来第三篇,生猪全球&国内贸易概况。

(一)全球猪肉进出口贸易情况
从全球猪肉贸易流向来看,主要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亚洲各国进行流动。具体而言,2018年全球前三大猪肉出口国(地区)分别为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合计占比约为83.3%,可见全球猪肉出口主要来源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与地区;2018年全球前三大猪肉进口国(地区)分别为中国大陆、日本和墨西哥,合计占比约为54.7%,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




2012-2016年全球猪肉进出口总量呈现增加趋势,但贸易金额却呈下跌趋势,这主要是和猪肉价格下跌有关。整体猪肉进出口数量均在500万吨以上,2016年突破600万吨。贸易金额在11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区间内波动。随着全球猪肉消费量的增加,近年来全球猪肉进出口也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猪肉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可达810万吨、854万吨,同比增速分别约为2.7%、2.9%;2019年全球猪肉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可达840万吨、879万吨,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6%、3.0%。





(二)国内猪肉进出口贸易情况

进口方面,我国是最大猪肉进口国。2008-2016年猪肉进口数量逐年增长,2016年突破100万吨,达到162万吨。然而在2017年猪肉进口又下降到121万吨 ,降幅33.88%。即便在非洲猪瘟肆虐的2018年,猪肉进口也仅为119.28万吨,在5595万吨的总消费量中占比不到2.2%,几乎可以忽略。2019年由于非瘟疫情的影响过大,我国猪肉进口量增至208万吨。


出口方面,我国猪肉出口数量很少几乎都在10万吨以下,只有2010年猪肉出口达到11万吨,远小于进口数量,而且出口数量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整体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进口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主要进口地区是欧洲和北美。相对而言,我国猪肉出口数量很小。然而无论进出口数量都无法与我国巨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相比较。进口猪肉总量只占我国猪肉消费总量的约五十分之一。


(三)猪肉储存流通情况
1.猪肉主要营养成分
猪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猪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越厚,钙含量越高,肉质量好。
猪肉主要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 成分受猪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猪肉的食用价值,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而营养成分决定肉的生化特性和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2.各配送环节保鲜操作
屠宰配送环节的保鲜操作:(1)臀部分割散热:将臀部肌肉群右斜方肌用刀斜割大约20公分,斜割必须注意:应顺着肌肉从半膜肌与半腱肌中间切割,可看见网状脂肪,半膜肌与半腱肌之间必须完好无损。(2)背脊分割散热:将刀从肋部顺着脊椎上长圆柱形的长肌 斜割,分开脊骨大约15~17公分,必须注意:长圆柱形长肌应保持完整。(3)冷库降温方法:经过淋水、胴体分割后的条猪如条件允许,应推进7℃以下的冷库里进行约30分钟短时间的排酸处理。(4)在配送过程须保证通风或14~17℃,摆在案板上,配送员必须打开风扇,对条猪进行降温,保持空气流动。
门店销售环节的保鲜操作 :(1)分割师在对条猪分割前必须按程序要求,先将猪身外皮的猪毛,粘液等刮净,表皮擦上细盐,再进行分割。(2)经表面处理后,粗分割的猪肉产品必须挂放在台底阴凉的地方,并用湿纱布盖上;或用保鲜膜包装好放在7~14℃左右的冰箱内进行排酸保鲜 (3)经表面处理后,细分割摆上台面的猪肉产品必须放在底座可透风的不锈钢栅架上,不可直接摆放在底座不透风的案板上。(4)中午休市时,摆在台面的产品必须放进7~14℃环 境里进行降温保鲜,同时,对案板进行清洗,确保案板无异味,以免下午摆放产品时再次产生污染。(5)晚上收市时,所剩的货品按肥膘、五花(去皮)、 瘦肉、骨头分类装在保鲜袋里,过称后放冰柜。(6)放入冷柜的猪肉必须使肉中心温度降低到0-1℃。具体要求是,肉在放入冷库前,先将库(箱)温降到 零下4C左右,放入肉后,保持在-1-0℃之间,可保存 5-7天。
超市猪肉的气调包装操作 :(1)生猪宰杀后排酸,先在0℃~4℃温度下冷却24小时使ATP酶的活性失去,从而得到质地变得柔软有香味、适口性好的冷却猪肉再分割。( 2)在包装盒底部放入吸水垫子,包装盒也要求使用气密性较好,对气体有高阻隔性的复合塑料包装材料 ( 3)使用PE薄膜覆盖盒子的表面,再称重贴上标签放入0℃~4℃温度的冷鲜展示柜里进行销售。(4)如有条件可充入复合气体进行保鲜,调包装的复合气体组成为60%~70%氧气和30%~40%二氧化碳,并在0℃~4℃的冷鲜柜销售。
3.存储方法及时间
冷冻储藏的方法:将肉品进行快速、深度冷冻,使肉中大部分水冻结成冰,这种肉称为冷冻肉。冷冻肉一般采用-23℃以下 的温度,并在-18℃左右储藏。为了提高冷冻肉的质量,使其在解冻后恢复原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也可采用速冻法,即将肉放入-40℃的速冻间,使肉温很 快降低到-18℃以下,然后移入冷藏室。冷藏温度越 低,储藏时间越长:在-18℃条件下,可保存4个月;在-30℃条件下,可保存10个月左右。
延长保藏期方法 :(1)进行冷冻前的处理,如把酶做钝化处理、给猪肉镀冰衣 (2)保持温度恒定,一般温度波动不超过1℃ (3)控制湿度和通风条件,湿度85%-95%,自然通风(4)合理堆码,有利于空气的循环和热交换
(四)生猪运输
猪应激综合征(PSS)是猪遭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引发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猪在长途贩运过程中易受冷热、饥饿、缺水、疲劳、拥挤、外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引起肌体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免疫力下降,严重感冒、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为防止PSS带来的运输损失,应当采取以下方式。
运输季节和起运时间:(1)由于春秋季节的气候较为温和,是运输活猪的最适宜的季节。(2)若必须在夏季进行运输活猪时时,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并安排好起运时间,一般选择下午装车晚上行走。(3)在冬季运输时则要做好保暖措施,车厢内要铺满稻草,并在车外包上棉被,多选择在白天时运输。
运输车辆:(1)要选择与活猪运输量相适应的运输工具,使得装载空间足够,车厢内要安有笼子,笼子应分成小格,每格只装3~4头猪以免发生严重挤压、踩踏而导致猪只受伤或者死亡的现象。(2)车厢要保持通风良好,因此车辆一般是敞篷,护栏则为栏栅式。(3)为了预防下雨或夜间温度降低使猪只受到伤害,还要备有篷布可以临时遮雨。(4)车厢可铺上垫草或草木灰,可以有效的避免猪只打滑。


[h1]四、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相关产业公司[/h1](一)价格波动近年来生猪价格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由于生猪供求的周期性,生猪价格在各年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且往往会在一系列平稳周期后出现一个较大的波动周期。按历史价格来看,生猪价格周期大体上保持在3-4年。就2009-2017年的数据来看,生猪价格大体上经历了两个较大的周期:①2009年4月左右为8.98元/公斤,跌幅达到48.1%。从2010年5月开始,生猪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行情持续到2011年7、8月达到19.29元/公斤,涨幅达到114.8%。中秋节后生猪价格开始下滑,到2013年4月左右第一次探底,跌至10.45元/公斤,跌幅达45.8%。由于禽流感带来的猪肉替代,行情进一步延展到2014年4月,出现第二次探底,跌至11.6元/公斤。②从2014年4月中旬起,猪价再次进入上行周期,到2016年4月突破20元,5月达到峰值21.2元,涨幅达到102.9%。随后猪价进入持续到2017年的一个下行周期。32018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导致生猪大量捕杀,患病猪大量死亡,导致猪肉缺口暴增,猪肉价格暴涨至40元/公斤高峰,2020年补栏进度低于预期,预计猪肉价格仍然在30-35元/公斤高位运行。



(二)价格变化规律
就年内数据来看,除了较大的周期年以外,生猪价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主要是由我国居民消费特点和季节性生猪集中出栏所致。我国节假日的时间点,往往就处于全年季节性位置的起始或者发动位置。总体上而言,五一和端午节,作为全年淡季消费的节点,一般都是价格开始拉动的位置。中秋和国庆时间点,往往是全年价格的一个高点,国庆之后,由于短期内消费的下降,生猪价格有下滑需要。春节期间,本来是生猪的需求最高时点,但是由于生猪集中性出栏的影响,往往整个春节的价格都比12月要低,春节之后,生猪价格在高出栏,低消费的影响下创下年度新低。从而“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往往成为一个大行情的标志。
(三)价格变化影响因素
1. 供给与需求需求端:生猪需求目前已大体成熟,增减力量大体均衡,生猪需求量全年基本保持稳定,不存在太大的波动,但由于季节性消费特征而存在较大的季节性波动。总体上而言,猪肉消费冬季为旺季,夏季为淡季,消费需求的转换与节假日等密切相关。一年内,五一和端午节前后,作为全年淡季消费的节点,一般随后会有一波较大的猪肉需求。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猪肉易变质,人们消费意愿不强,需求较弱。天气转凉后,以中秋和国庆时间点为标志,往往会有一波较大的需求。国庆之后,短期内消费又会出现下降。一直到春节前夕持续到春节期间,各地备办春节用肉和腌熏用肉,又会形成集中性的猪肉需求。此外,寒暑假结束后,高校、企业、社会机构等开始办公时也会形成一波集中性的猪肉采购需求。供给端:就供给端而言,生猪供给目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生猪存出栏状况,二是猪肉进口。由于我国猪肉进口的比例较小,大体上生猪供给就受制于生猪存出栏状况的影响。能繁母猪和生猪的存栏是生猪供给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存栏量和补栏行为在生猪供给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生猪的供给时间和供给总量的根本性因素。生猪的供给波动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生猪生产的周期性。具体而言,仔猪半年左右的生长周期,母猪从配种到生猪出栏大约10个半月,购入二元母猪培育到生猪出栏大约13个月,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猪供给普遍存在的1.5年一个周期的波动。而生猪的供给季节性波动与需求季节性波动大体上保持一致,高温天气生猪易掉膘,养殖户不愿出栏,导致生猪在夏季高温天气时供给相对偏少。总的而言,生猪供给集中在第一、第四季度,而二三季度供给相对偏少。2. 产业链因素上游饲料行业:上游饲料行业的产品价格作为生猪养殖的成本组成,而在生猪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比达到40-60%,饲料价格变动会对生猪价格产生巨大压力。当饲料价格上涨时将压缩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空间,从而抑制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导致存栏量的逐渐下降,从而后期生猪供给不足,预期会出现价格上涨。此外,当饲料价格偏低时,养殖企业成本下降,利润空间扩大,养殖企业有足够的能力面对猪价短期下行风险,短期内不会急于出栏,可以避免由于恐慌性出栏导致的进一步压价。而当生猪价格上涨时,低的饲料价格为养殖户压栏惜售提供了保证,养殖户可能控制生猪出栏,等待行情继续上涨,从而导致短期内生猪供求缺口继续扩大,价格进一步上升。下游屠宰行业:生猪养殖的产品作为下游屠宰行业的成本构成,在屠宰行业中生猪成本占到90%以上,生猪价格变动对屠宰企业会产生巨大压力,从而屠宰企业始终存在压低生猪价格的倾向。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企业的分散性,屠宰企业相对于养殖企业而言更为集中,较大的屠宰企业对于养殖户而言对生猪收购价格更具议定权。在猪肉需求不振但猪源充足时,屠宰企业往往会进行压价,导致生猪价格的局部下降。而猪源不足时,又会出现关系的逆转,养殖户会存在压栏抬价的倾向。总的来看,屠宰行业和生猪养殖户就生猪收购价格存在持续的博弈,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同,二者实力的对比会在短期内影响猪价的走势。但这一效力会随着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而逐渐消失。3. 宏观政策因素产业政策:就经济的整体趋势来说,新常态下各行业经济普遍存在去产能的现象,生猪产业链条上也存在过剩的产能,总体而言也处在去产能的浪潮当中。具体表现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的逐渐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自2013年以来持续4年下降,相比最高时降幅近30%。但是,国家始终坚持对生猪产业的财政补贴,并不断加强和完善能繁母猪价格保险体系,为生猪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环保政策:2014年国家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国家实施新修订的《环保法》,随后相继出台“水十条”、“土十条”。面对日趋严苛的环境保护政策,小型养殖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成本压力。目前来看,小型养殖企业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显然不合实际,大多数省市都采用了立竿见影的办法:拆迁、限养或者禁养。各地大面积清理不达标猪场,尤其是沿海一带猪场拆迁数量较大。4. 其他因素天气因素:天气状况对于生猪价格本身就有着基础性的影响,生猪供求的季节性波动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天气炎热时,往往会出现猪肉需求不振的现象,从而屠宰企业会相应压价收购,导致生猪价格下降。而猪肉需求伴随着天气转凉增加,也随即带动生猪价格的上升。除此之外,某些极端天气影响下也会导致生猪的供求结构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生猪价格走势。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冬季严寒导致新补栏的仔猪冻死或冻伤,势必会影响到4-5个月后的生猪供给,进而影响到价格。疫病与食品安全:疫病方面来说,生猪最常见的疫病包括高致病性蓝耳病(高热病)、猪瘟、猪丹毒和口蹄疫等。此外,一些低概率的疫病发生,也可能由于疏于防范导致高死亡率,影响猪周期。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感染能繁母猪和新生仔猪,也可感染育肥猪。患病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胎率可达35%以上,病内胎产仔猪一周内死亡率可达40%-80%,患病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较为严重,临床上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持续感染型,致死率分别为90-100%、50-60%、30-40%、10-30%、50%左右,耐过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猪丹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或炎热多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各年龄猪都可感染,其中2-10月龄生猪最易感染。急性猪丹毒致死率可达80%,慢性猪丹毒可康复,但康复后诱发关节炎会导致生猪增重缓慢,繁殖能力严重削弱。在生猪供应紧张时出现疫病大规模爆发,在猪价走高时也不能拉动补栏积极性,而大量仔猪和母猪死亡也会加剧后期的供应缺口,拉长猪价上涨周期和幅度,但在生猪价格上升阶段,由于盈利较好,养殖户对防疫投入相对较高,疫病爆发概率较低。而在生猪供应较充分,猪价低迷时,再出现大量生猪死亡,导致养殖户出现大规模亏损,很多散户将无力医治或退出市场,导致生猪供应提前出现缺口,后期猪价快速上升。

相关产业公司
温氏股份:(300498)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温氏养猪产业拥有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多个纯种猪资源。其中温氏股份自主选育的华农温氏I号猪配套系、温氏WS501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19年度,公司销售肉猪1,851.66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395.45亿元,销售均价18.79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16.95%、20.03%、46.57%,稳居中国养猪巨头榜首。牧原股份;(002714)牧原股份有限公司是始建于1992年集饲料加工、养猪生产、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集约化养猪规模居亚洲第一。现有84个全资子公司和2个参股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具有年可出栏生猪千万头、年可加工饲料近500万吨、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的能力,已形成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2019年,公司共销售生猪1,025.33万头,同比去年下降6.9%,其中商品猪867.91万头,仔猪154.71万头,种猪 2.71 万头。销售生猪收入共计196.61亿元,同比增长48.3%。截至 2019 年12 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 128.32 万头,后备母猪存栏约 72 万头。正邦科技:(002157)正邦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机构,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西省唯一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饲料企业3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养猪行业百强企业等称号。中国饲料工业10强(第5位)、全国生猪养殖企业10强(第3位)、全国种鸭繁育企业10强(第3位)。2019年1-12月,正邦累计销售生猪578.40万头,同比增长4.41%;累计销售收入113.82亿元,同比增长 49.25%。2019年1-12月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上涨较快所致。傲农生物:(603363)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以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高科技农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饲料、动保、养猪、原料贸易、农业互联网等产业。2017年9月,傲农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019 年 1-12 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 65.94 万头,销售量同比增长 58.17%。2019 年 12 月末,公司生猪存栏 29.88 万头,较 2018 年 12 月末增长 39.53%。新希望六和:(000876)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农牧产业整体上市后其饲料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吨(居中国第一位),年家禽屠宰能力达10亿只(位居世界第一)。新希望在2018年销售生猪仅为255.37万头,收入为35.68亿元。2019年虽然疫情严峻,但新希望依然坚强完成逆势扩张。2019年出栏生猪高达354.99万头,同比增长39%,销售收入85.46亿元,同比增长将近140%。双汇集团:(000895)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的双汇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肉类加工为主,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在全国18个省市建设了加工基地,总资产约2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每年消化1500万头生猪、70万吨鸡肉、17万吨淀粉、7万吨植物蛋白,年转化粮食1000多万吨,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600多亿元,间接为170多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9年生猪利润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利润高达683849.33万元。金新农:(002548)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6日,目前金新农已发展成为主营业务涵盖全系猪用饲料研产销、种猪繁育、动保兽药、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业务的中国现代化科技型集团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上海、广东、四川、湖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打造了14个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近百万吨,形成了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经营体系。2019 年 1-12 月,金新农累计出栏生猪 39.54 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63.86%;累计销售收入 73,022.14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7.4%。大北农集团:(002385)大北农集团是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学农知识分子创立的农业高科技企业。自1993年创建以来, 大北农集团产业涵盖养殖科技与服务、水产科技、种植科技与服务、农业互联网四大领域,拥有28000余名员工、15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140多家生产基地和240多家分子公司,在全国建有10000多个基层科技推广服务网点。2010年,大北农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农牧行业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农业高科技企业之一。2019年1-12月,大北农累计销售生猪162.84 万头,同比增长-2.12%;销售收入 33.3 亿元,同比增长 68.18%。天邦股份:(002124)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6年,2007年挂牌上市。公司强化生产管理,严控生物安全,推进远程监控和智能化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营,母猪PSY、肥猪料肉比等指标屡创历史。大力推广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实现农户致富和公司发展的双赢局面。2019 年1-12月销售商品猪 243.94 万头,销售收入 468,581.33 万元,销售均价 18.58 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 12.43%、55.48%、53.31%。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