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手册——液化石油气、苯乙烯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交易简熙   2020-4-19 19:18   3545   0
一、液化石油气品种概述

液化石油气(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缩写为LPG)主要源于油代田的伴生气及炼厂的副产气。油气田伴生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组成,2019年全球供应量预计为2.20亿吨,是供应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油气田伴生气的供应占比已大幅提升至66.2%。炼厂副产液化石油气的组分相对复杂,除丙烷、丁烷外,还含有丙烯、丁烯(正-异-反-顺等异构体)等多种组分,是一种混合物。2018年全球炼厂副产液化石油气供应盘预计为1.06亿吨,供应占比从2010年的40.8%下降至2019年度的33.8%。





液化石油气以液态形式储存,以气态形式使用。在低温或加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可转化为液态,便于储存和运输。其中,分别以純丙烷和纯丁烷两种形态存在的液化石油气,可通过低温液化方式,利用低温库或冷冻船进行储存和运输。组分复杂的液化石油气没有固定沸点,只能通过常温加压形式液化,其存储和运输需要通过压力容器进行。受到压力材料耐压性的物理限制,压力罐容普遍偏小。液化石油气经过减压或升温实现气化,体积将膨胀250倍。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可直接用于燃烧、汽车燃料和其他用途。


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属于2类危化品。当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1.5-9.5%时,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燃、爆炸。液化石油气有轻微麻醉性,过量吸入,会使人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时,需要消耗的空气量约是该气体的25倍。因此在用气过程中,应保持厨房、浴室、燃气具周围的通风状态良好。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人体吸入后极易中毒导致死亡。

液化石油气按用途可分为化工用和燃料用两类。在化工方面,液化石油气经过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可直接用来生产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生产医药、炸药、染料等产品。但主要为厂对厂流通,极少有现货贸易流产生,并不具备期货交易可行性。

在燃料方面,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广泛地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如工商业燃料、汽车燃料、民用燃料等方面。燃料用液化石油气市场有生产企业139家,涉及进口商65家,贸易企业1000多家、消费企业12000知燃料用液化石油气市场贸易活跃,参与者数量众多、定价完全市场化、竞争充分,十分适合作为期货标的。

(一)液化石油气国际市场概况
全球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平稳增长,近10年以来年均増长率约为3%。2019年全球供应量预计为3.26亿量从供应的地域结构来看:供应量最大的北美地区,供应规模在9832万吨,占比30.2%;其次为产油集中的中东地区,供应量为6866万吨,占比21.1%;我国所在的远东(东亚)地区,供应量为6562万吨,占比20.1%。其中,我国供应量约为261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0%,是第三大供应国。全球液化石油气主要消费区域集中于亚洲。东亚是消费量最大的地区,达到7052万吨,占比23.8%,如果考虑南亚及印度地区,整个亚洲液化石油气的消费量将超过1.39亿吨以上,占比超过47.8%。北美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区域,2017年消费量达到6585万吨,占比为22.3%。拉丁美洲消费量达到3220万吨,是全球第三大消费区域。

液化石油气主要的消费区域与供应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跨区域贸易发达。



(二)我国液化石油气生产概况
绝大多数国产液化石油气来自炼厂副产气,占比99%以上。若以商品化划分,可将液化石油气分为炼厂内部用气和外部商品化代。2018年,我国加工原油6亿吨,若以5%回收率计算,我国液化石油气实际产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商品液化石油气产量为2615万吨,商品化率达到87.2%。若以供应企业划分,可将液化石油气分为中石化产、中石油产、中海油产、地方炼油厂产及其他深加工企业产。“三桶油”占国内产量比重较高,达到64.5%,但在考虑进
口供应后,“三桶油”占比将下降至38.3%。

华北地区媒厂集中,是我国液化石油气产量最大的区域,产量747万吨,占比28.6%;华南地区产量516万吨,占比19.7%。华东地区产量280万吨,占比10.7%。华北、华南、华东三地合计总产量达1543万吨,占全国产量59.1%。

(三)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岀口概况
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情况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的进口始终保持着强劲増长。2008年至2012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总体小幅增长,年均增长幅度为10%,对外依存度在10%左右。2013年之后,隨着我国炼厂自用量的提高和化工用途的逐步兴起,2018年净进口量猛増至1786万吨,年均増长近60%。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净进口量增长明显高于国内产量的增长,对外依存度已经由2013年的11%增长到2018年的41%。


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以纯丙烷形态为主,其次是以纯丁烷形态进口。2018年,我国净进口纯丙烷1305万吨,占比74%;净进口纯丁烷121万吨,占比26%。就丙烷而言,随着我国丙烷脱氢装置的不断投产,进口需求增加,占比已从2013年的68%増长至2018年的74%。



液化石油的进口依赖港口和配套的仓储设施,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东及华北等东部沿海区域,三地净进口量合计占比99%,是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的主要集散区。其中,华东地区是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最大的区域,净进口 714万吨,占比40%;华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净进口区域,净进口 702万吨,占比39%;华北地区是我国第三大净进口地区,净进口 355万吨,占比20%。

我国液化石油,总体供应不足,以进口为主,出口量十分有限。华南地区是我
国最主要的出口地区,而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东南亚及港澳地区。但近年来,随着东南亚等地液化石油气接驳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转出口贸易也随之萎缩。2015年以来,出口量基本以5%-6%的速度衰减,至2018年出口量仅为113万吨。

(四)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概况
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快速增长。自2011年至2016年,随着我国化工用液化石油气的兴起,消费量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由2400万吨上升至4400万吨,年平均増幅超过9%。在2016年以后,化工用液化石油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燃料用途仍是我国最大的消费领域。


1. 燃料用液化石油气

燃料用途是液化石油气最大的使用领域。2018年,燃料用液化石油气消费暈为2353万吨,占比53%。燃料用途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农村消费、餐饮燃料、城镇民用燃料和工业燃料等几个部分。其中农村人口密度低,液化石油气较管道天然气具有更高的经济性,这使得农村的消费占比最大,达到38%;餐饮燃料也是重要的消费领域,占比34%,我国餐饮的爆炒习惯以及对经营不确定性的顾虑,使管道天然气在该领域依然无法取代液化石油气。在城镇居民燃料和工业燃料领域,液化石油气的占比分别为23%和5%。随着我国管道天然气的普及,天然气对城镇居民液化石油汽的替代趋于稳定,但工业燃料领域整体因为成本因素一直处于萎増状态。



2. 液化石油气地域消费结构


我国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消费区域集中于华南、华东、华北地区。一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二是这三个地区总体能源匮乏,作为方便快捷、进口资质放开和市场化的能源,液化石油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是与液化石油气深加工规模在华南、华东、华北三地。




(五)我国液化石油气贸易流向微况
1.化工用液化石油气的物流格局

山东省是我国化工用液化石油气装置最为集中的省份。由于山东当地资源量有限,需要大量从周边省份引入资源。2018年,山东省共有各类液化石油气工艺路线装置70多套,其中67套正常运营,全省消费规模超过11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0%。与此相对应,山东省仅有化工用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31家,年供应量为304万吨。巨大的资源缺口形成了山东省化工用液化石油气的价格高地,区域价差导致周边省份富余的资源源源不断的通过槽车和槽船流入山东省。

2.燃料用液化石油气的物流格局

我国燃料用液化石油气供应整体呈现沿海地区相对过剰,内陆地区相对稀缺的局面,资源流向呈现以沿海炼厂及进口库区为基点,在半径200公里范围梯次向内陆流动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燃料用液化石油气可以当地消化;二是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自2013年1月起,对液化石油气进行统一销售,其重点调控的品种便是燃料用液化石油气。统销后的多区域联合定价策略,大大压缩了区域间价差,使得大范围资源流动空间变小。






3. 液化石油气的仓储和运输

液化石油气的仓储是供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储存方式和储存量的大小要根据气源供应、用户用气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储存方法按照储存的液化石油气形态划分可以分成常温高压液态储存和低温常压液态储存。其中常温高压液态储存不需要保温,多用于运输储存复杂组分液化石油气,但罐容普遍偏小;低温常压液态储存由于储气设施为常压,一般用于海洋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船或大规模储库存储,通常液态丙烷储存温度为-42°C,液态丁烷为-1°C。储存天数主要取决于气源情况和气源厂到供应基地的运输方式等因素,如气源厂的个数、库容情况、距离远近、运输时间长短、设备检修周期等。

将液化石油气从气源地运送到供应地和消费地,其方式主要有管道运输、铁路槽车运输、公路汽车槽车运输和水路槽船运输等。运输方式以槽车运输为主,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供应基地的规模、运输距离和交通条件来进行,必要时还应垓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4. 液化石油气的贸易链条

液化石油气根据不同的气源,可以分为国产贸易链条和进口贸易链条。其中,国内炼厂主要从事混合气的贸易;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贸易商可视为加工厂,其贸易链条可以分为原料贸易阶段(从国际市场进口纯丙烷和纯丁烷)和产品贸易阶段(将丙烷和丁烷混合后,参与炼厂混合气的竞争)。



二、液化石油气现货价格影頃因素分析

近年来,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凭借旧的销售经验和季节性价格变化规律,对当前液化石油气市场来说已不适用。

(一)原油价格

绝大部分国产液化石油气为炼厂副产气,其收率为原油投入量的2%-5%,所以,原油价格波动对液化石油气的价格有直接影响。


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数据观察,国内液化石油代的价格变动,与原油价格变动的相关度达到+53%。


(二) 全球供应

2016年以来,全球液化石油气供过于求,贸易模式已从需求驱动转变为供应驱动。特别是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弯道超车”,由液化石油气的进口国演变为出口国,对液化石油气国际贸易的定价体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 进口

东南沿海是我国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消费地区。这些地区能源结构极不平衡,缺煤少气是常态,气体能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液化石油气的进口量大大超过国内其它地区。过度依赖进口,是造成该地区液化石油气价格与国际联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数据,进口丙烷、进口丁烷的价格与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密切相关,二者相关性分别达到+82%和+77%。


(四) 替代能源

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与液化天然气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液化石油气(LPG)与替代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宣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工业用户方面,同样作为燃料的液化石油气与液化天然代有着密切的替代关系。2014年以来二者相关性达到+49%。






















一、苯乙烯品种概述

苯乙烯(Styrene Monomer,简称SM)又名乙烯基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苯乙烯常温下是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其凝固点为-30.6T,沸点为145°C,相对密度为0.9051,闪点为31.11°C,苯乙烯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髓、甲醇、丙明和二硫化碳中,暴露于空气中会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苯最大用量的衍生物,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鱼要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苯乙烯树脂(PS)、发泡聚苯乙烯树脂(EPS)、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丁苯橡胶(SBR)和丁苯乳胶(SBL)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如SBS)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玩具制造、建筑保温、纺织、造纸、制鞋等工业部门。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医药、农药、染料和选矿剂的中间体,用途十分广迄在乙烯衍生物产品中,萃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环氧乙烯、氯乙烯的第四大乙烯衍生物,苯乙嫦系列树脂的产量在乙烯基合成树脂中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

苯乙烯产业链特点可概括为“上承油煤、下接橡塑”一上承石油化工与煤化工两大产业時,下接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两大产业。





二、苯乙烯品种现货市场基本情况



(一)苯乙烯国际市场概况

2018年全球乙烯产能为3410万吨/年,产量为3024 万/吨,装置开工率为88.7%,2013~2018年,全球产能、产量和需求的年均増速分别为12%、2.1%和2.1%。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和消费区域。2018年亚洲地区苯乙烯产能达到1817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53.3%;产量166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5.1%;消费量为188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62.3%。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各地区之首。目前,从国别上看,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苯乙烯供应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产能占全球产能的25.3%,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省以及中东地区也是世界主要苯乙烯供应区域。由于地区内需求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増长,近几年亚洲地区净进口量逐年增加,亚洲地区货源以供应本地区为主。

北美和西欧也是全球主要的苯乙烯生产和消费地区,2018年产能分别占世界的17.2%和15.2%,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13.2%和14.3%。

(二)我国苯乙烯生产情况

近十余年来,我国苯乙烯产业快速发展,苯乙烯生产能力从2009年487万吨/年増长到2018年的926万吨/年,产量从266万吨増长到768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和13.3%。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国。





从产能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苯乙烯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江浙沪等华东地区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5%左右,华北和华南地区产能分别占全国22%和13%。从生产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产能占29%,中石化集团占26%,合资企业占16%,中石油集团占13%,其他类型的企业占15%。







(三)我国苯乙烯消费概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苯乙烯消费国,2018年的表观消费量达到1059.4万吨。近十余年来,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在7%左右,其中増长最快的2008-2010年间,同比増长率均超过了15%。


从消费结构看,2018年我国苯乙烯表观消费量为1059.4万吨,主要应用于通用/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GPPS/HIPS )、发泡聚苯乙烯树脂(EPS)、ABS树脂、SAN树脂、丁苯橡胶、不饱和聚酯树脂(UPR)、SBS等领域其中,发泡聚苯乙烯和通用/高抗冲聚苯乙烯是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52.3%;其次是ABS树脂,约占消费总量的20.9%;不饱和聚酯树脂约占消费总量的8.3%;丁苯橡胶约占3.5%。


(三)我国苯乙烯进出口统计


近年来,我国苯乙烯产能产量快速增加,自给能力快速提升,进口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18年我国苯乙烯进口总量约291.4万吨,进口依存度降至27.6%。未来,随着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苯乙烯进口将进一步减少。




(四)我国苯乙烯贸易流向情况

我国苯乙烯产销及进口均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中华东是最大的产销地,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及贸易集散地,华南是第二大产销地,华东、华南之同也有少量货物流动。东北地区货源除供应本地外,部分流向京津及山东地区,但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西北地区主要以当地销售为主,少量销售至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主要以供应周边为主。

三、苯乙烯现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苯乙烯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以华东地区苯乙烯价格为例,2014年-2018 价格波幅分别为 88.6%、68.4%、55.7%、48.8%、66.7%。影响苯乙烯价格的因素,不仅包括原油、乙烯、纯苯等上游原料品种,以及EPS、PS和ABS等下游产品的价格,生产和消费企业的开工情况 社会库存情况,也都会对苯乙烯的价格带来影响。

从上游原材料来看,价格影响因素众多,原油价格波动只是其中之一。从近几年的走势上看,苯乙烯价格与原油价格相关性在0.73。纯苯及乙烯单体作为苯乙烯的直接原料,主要影响苯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影响装置是否能正常开工。但由于纯苯及乙烯单体受原油波动影响较大,因此市场商家与下游厂家往往对国际原油关注力度较大,而对纯苯及乙烯单体关注力度相对较小。

从下游产品来看,EPS、PS和ABS是苯乙烯最主要的三大下游产品,其市场供需情况对苯乙烯的价格存在较大影响。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看,苯乙烯价格与EPS价格相关性为0.97,与PS价格相关性为0.91,与ABS价格相关性为0.79,均有较强的相关性。

因为苯乙烯产销及流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故主要的社会库存也集中在华东,从历史库存波动与价格波动上看,二者相关系数为-0.16,具体体现在库存水平较高,价格走低,库存水平较低,价格走高。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