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省30美元,他们害2万人无辜死去!这家上市公司偷工减料造成了史上最可怕的工业灾难!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销售与管理   2019-12-29 01:36   1330   0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世界华人周刊(微信ID:wcweekly)
作者:朗博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一片寂静,人们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一团巨大的气雾,如同一张巨大的黑手,正悄悄地逼近。这个50万人口的城市,马上就要变成人间地狱。


01
人间炼狱


12月3日凌晨1点,全城的人们从梦中惊醒,呼吸困难,眼睛火辣辣的疼。咳嗽声、孩子的哭喊声让整个城市不安起来。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走上街道看个究竟。


有人开始又咳又吐,并倒在地上,人们彻底惊慌起来,纷纷向城外跑去。可是跑着跑着,很多人就倒在了路上。




死于毒气的小女孩,这张照片曾震撼全世界



医院挤满了无法呼吸的病人,这时,才有人想到是农药厂毒气泄漏了。而医生不知道空气中的毒气是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人们痛苦地挣扎和死去。


凌晨3点,街头上的尸体开始堆积成列。


到了早上,太阳出来,毒气散去,博帕尔市成了人间地狱。


据亲历者回忆: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他们的尸体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








他们的坟墓成排堆列;尸体在落日的余晖中被火化。  






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






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存活下的人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这是我对灾难头几天的印象,至今仍不能磨灭。


事故造成了大量居民伤亡。




印度政府在1984年统计的数据



而造成这一毒气惨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02
不可能发生的事故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UCC),简称“联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化工公司。联碳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以及海外的阿姆斯特丹、巴塞尔、布鲁塞尔、法兰克福、日内瓦、洛桑、巴黎和苏黎世挂牌交易。


1969年,联碳公司看上印度农村市场广大的前景,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了农药厂,生产杀虫剂。


农药原料是异氰酸甲酯(MIC),这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就是用这种毒气杀害集中营的犹太人。






MIC是液体状态,沸点只有39.6℃。空气中含有少量的MIC,就会灼伤人的眼睛,如果浓度稍高,会导致人失明、窒息甚至死亡。


为了确保安全,博帕尔农药厂最初的工艺流程与设施是绝对安全的。MIC储藏罐被埋在地下,密封起来。






MIC一旦遇水会发生放热反应,为了避免MIC接触水和空气,工厂也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措施。为了防止水和杂质流进罐内,配备了阀门和盲板,进行隔离。




      




储藏罐的MIC不能超过一半,一旦遇险,罐内上半部就会充满惰性气体,延缓毒气挥发。






此外,又配备了制冷系统,使罐内气温保持5℃,一旦超过11℃,就会自动报警。






如果罐内MIC泄漏,还有一个洗涤罐和燃烧塔。洗涤罐可以溶解中和毒气,燃烧塔能把MIC燃烧殆尽。






即便仍然有MIC进入大气,还可以从烟囱口浇水溶解毒气。整个流程都有工人进行仪表监视,这么严密的保护系统,MIC出事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偏偏就在事发当天,所有安全设备都成了虚设!


03
各种的巧合


联碳公司对市场预判失误,农药厂赔钱,如何盈利?缩减成本,用安全换取效益。为了挣钱已经不顾人命了!


从1980年到1984年,仅仅4年,工厂就发生了5次泄漏,其中一次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可公司根本不在乎。


公司并没有更新设备,反而大量的裁人,工人安全培训也从6个月缩短到15天。






成本是节约了,却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2月3日凌晨,一个维修人员用高压水洗堵塞的设备管道。他既没有维修许可证,也没有通知当班操作人员,就开始违规操作。阀门因为长时间的腐蚀,没有更换,发生内部泄漏。


管道之间又没有防水盲板,负责监督的人员被裁,这些问题因此而被忽视。






于是,1吨多的水就流入到了储罐内。


罐内当时多达40吨MIC,达到了储存的70%,而规定的最高储量只能一半。于是罐内发生了剧烈的化学放热反应,温度上升,极其危险。可是,制冷系统一直停用,原因就是每天能节省30美元。MIC由液体变成剧毒气体,压力上升,可是仪表故障不灵,检测不到罐内情况。


直到储罐发出巨响,仪表爆了,工人这才意识到了危险来临,打开了洗涤罐和燃烧塔程序。


可“巧合”的是,这两个设备在关键时刻“罢工”了。原因是工人更换一小段腐锈的管道,本来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工作,拖了两个月也没干完。


毒气到了烟囱口,工人们才开始向烟囱排出口喷淋水,因为还没有换上压力大的喷水头,水流根本到不了烟囱口。






就这样,30吨MIC就直接进入大气,形成一团范围8公里的毒气团,飘向了居住区...





04
联碳公司的罪恶


与其说是场灾难,不如说是联碳公司的冷漠与贪婪酿成了这个苦果。你以为资本就仅有这点罪恶?对比一下联碳公司在美国与印度工厂的不同吧。






在美国,他们绝对不敢把工厂建在人口稠密区,而且必须处于下风向。但在印度,联碳公司却把工厂建在了印度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而是外族人的生命安全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事故发生后,美国公司的做法更令人发指。


本来,农药厂有警报系统,厂方仅把警报声音调整为几分钟。厂子里面经常进行警报演习,附近人们对于警报声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如果警报能长时间响着,使居民惊觉,在毒气到达居民区之前,是可以逃生的。


最过分的是,当有人死亡时,医生询问工厂情况,厂方却为了掩盖事故的严重性,只是说泄漏的是强催泪瓦斯,对人危害不大。




受害者



如果厂方能在事先,或者第一时间告诉居民正确的避难方法,还是可以挽救很多人的。因为MIC的密度是空气的2倍,人们最好用湿毛巾遮住眼睛和口鼻,往房屋高处逃生。更重要的是不能乱跑,越跑吸入的毒气越多,死得越快。


到了凌晨3点,居民大量死亡,事态严重了,厂方这才说是MIC泄漏。隐藏真相的结果是:现场的工人全都安然无恙,死伤的反而是附近居民。


在事后分析处理中,联碳公司认定这么多安全保障同时失效,是人为破坏,借此逃避责任。






联碳公司拒不承认自己的过失,不处理有毒物质扩散与危害,污染了环境、水源。导致周围的百姓死的死,残的残。




医院挤满等待治疗的受害者



据当地政府确认和气体泄露有关的死亡人数为3,787人。还有大约16,000人在接下来的几周死亡。


根据一份2006年印度联邦最高法院的书面证词显示,这次泄露共造成558,125人受伤,包括516,406人轻伤,38,478人暂时局部残疾以及大约3,241人严重和永久残疾。




印度联邦最高法院2006年书面证词



由于泄露造成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事故发生之后的每一年,周围都会有数千人死亡,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有缺陷。




先天残疾的孩子



05
罪魁祸首逍遥法外


在这次事故中,印度政府也表现出对美国的软弱。联碳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在事后飞到印度,立刻被捕。




沃伦·安德森



不过,他被“关”在工厂的迎宾楼——当地最豪华的地方,几个小时以后,就获得保释,飞回美国。


有一家德国公司,要向受害人提供治疗,却遭到政府官僚的拒绝。也许,印度官员们太相信美国人能给他们一个“交代”。


最终的结果是,1989年,联碳公司向当地居民赔偿4.7亿美元,联碳公司免于刑事起诉。每名受害者平均获得600美元(不足5000人民币),但也有很多受害者分文没有。




部分受害者,600美元买不来人的一双眼睛


与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相比,英国石油公司愿意赔偿200亿美元,美国人太吝啬了。相对于印度政府的软弱,印度民间团体发起无数次维权活动,表示心中的不满。




受害者们在法庭外等待判决



2008年,印度作家因德拉·辛哈写了一本书《人们都叫我动物》,描述的就是博帕尔事故幸存者的悲惨处境,震动了全世界。






书中讲了一个孩子因为毒气被毁掉了脊椎,只能像“动物”一样,靠四肢行走。


现在的印度,还有几十万人像这个孩子一样,在病痛与死亡边缘中痛苦地挣扎着。




趴在妈妈怀里的这个孩子,令人格外震撼和揪心



2010年,印度地方法院对这场事故责任人进行了审判:联碳公司7名印度高管被判每人罚金2000美元。


而联碳公司的老板安德森,退休以后,他在纽约长岛生活,一直活到了92岁。






目前,联合碳化物公司总部仍坐落在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这个占地八万英尺、52层高的时尚建筑在纽约中央车站延伸出的铁道线上,尤显“鹤立鸡群”。


这次致上百万人受侵害的大惨案,全球为之震惊,联合碳化物的商誉受到重大打击,也促使其进行重大改组。联合碳化物公司除石油化工以外的业务,全数独立分拆上市或出售,之后该公司主要制造乙烯和聚乙烯(Polyethene)两种基础化学品,以及其衍生品。



  • 1985年,全资子公司联碳加拿大公司将其位于安大略省的聚乙烯工厂及相关业务出售给艾伯塔公司的诺瓦子公司,联碳印度公司将其位于孟买附近金布尔区己关闭的化工厂出售,同时联碳英国公司取得工业气体与设备公司50%的股份。


  • 1986年将其农业化学部以5.5亿美元出售给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将电容器业务转让给 Kemet电于公司,联碳公司保留50%的股份。




  • 1988年将聚氨酯多元醇和丙二醇的生产部门以2.2 亿美元出售给阿科公司,将催化剂、吸附剂及工艺系统业务与联合信号公司的于公司UOP公司的有关业务合并,组成联营公司,取名新UOP公司,专营合成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并开发与转让炼油、石油化工方面的工艺技术。


  • 1989年,公司进行整顿,集中力量搞好工业气体、化学品及塑料、碳制品三个核心工业。


  • 1990年,为扭转经营不景气的状况,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股票值;推行职工持股制;改组工业气体零售业务;推进合营,向美国以外地区投资;出售部分国内公司的股票,降低成本及收回部分资金以还清债务。


到了1992年,该公司资产额为49.41亿美元。


2001年,美国最大化学公司陶氏化学公司宣布计划收购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该收购于当年2月5日以116亿美元的价格完成。





2015年,陶氏化学和杜邦美国宣布合并新公司DowDuPont,合并后的公司将被命名为陶氏杜邦公司,市值超过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化工巨无霸。这也是全球化工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并购交易。


2018年$陶氏杜邦(DD)$ 总收入超850亿美元,净利润近40亿美元。


本文经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从世界发现中国,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8292676
2020年,营销人必须人手一本的工作圣经

现在订阅,只要6折
订12期,送时间管理神器——《Six Things》12本
订阅方式:

1.点击界面下方的“新书推荐”,进入撒么商城下单即可;
2.直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商城下单。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