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期货如何服务实体企业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TA基金网   2019-12-23 07:54   2609   0
期货一直被认为专业性强、风险也相对较高的金融工具,因而不少实体企业望而生畏。但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走访多地企业发现,通过产融培育基地这一桥梁和纽带,期货这一所谓的“高冷”工具,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接受以及熟练运用。
  
记者日前对化工、农业、银行等多个行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发现,一些龙头企业在成为产融培育基地试点之后,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并借助期货工具达到了有效避险的目的,最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服务三农接地气
  
“以前企业收购靠猜、销售靠等,但随着基差贸易等新贸易模式的出现,企业原有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需要。特别在贸易形势趋于复杂的情况下,粮食行业上下游需求多样化,价格波动节奏加快,更加迫切需要学习运用衍生品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陕粮农(开鲁)储备库有限公司(下称“开鲁储备库”)副总经理许海鹏说,现在通过产融培育基地的培训学习,很多企业学会了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库存风险管理,锁定远期销售利润。
  
开鲁储备库地处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毗邻东北粮食产区,周边地域粮源充足,特别适合开展粮食贸易活动。许海鹏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公司多次为玉米产业上下游客户培训期货、基差、期权等知识,不仅提升了合作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也让自身在服务产业发展中找到了定位,通过与多方交流还能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据许海鹏介绍,今年,开鲁储备库参与了大商所推出的“新型粮食银行”试点,切实有效发挥开鲁储备库的交割库功能,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和公司知名度,为周边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农户种植销售及玉米贸易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平台,有效解决当地农户粮食存储、销售等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时还了解到,通过产融培育基地的培训学习,许多农民也学会了及时获取农业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从而有效保障自身收益。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是大商所首批产融培育基地之一。会长唐启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产融培育基地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实践。他希望产融培育基地能够给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带来新方向、新发展和新路径,真真正正做到产融结合。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利用金融手段积极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利用期货带动现货,利用现货促进期货。
  
他介绍,农民对于价格不敏感,对行情更是把握不到位,甚至在种地的时候不知道种什么,只是参照去年种植大豆和玉米的收益,但滞后的信息很容易给种植户带来亏损风险。因此,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积极推广利用期货价格引导种植结构的模式,让农民在种地之前了解秋季大豆及玉米价格,根据远期价格确定种植品种。“希望农民能够通过大商所——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产融培育基地学习和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掌握获取信息的基础本领。”他说。
  
从懵懂观望到积极参与
  
记者从调研的多个行业了解到,不少企业对于期货工具都实现了从懵懂观望到积极参与的转变,而产融培育基地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证券报在杭州调研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日控股”)时了解到,作为一个化工贸易商,明日控股以五大通用塑料的贸易为主,从2008年开始参与期货交易,并且成为了大商所第二批产融培育基地。
  
公司副总经理李叶萌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乐意参与产融培育基地项目。“作为一个贸易商,我们希望期货市场不仅是自己用于规避风险和提升经营质量的工具,更希望把这一工具推广到上下游客户中去。”
  
李叶萌指出,从整个化工产业来看,上下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数量还有待提高,大家对期货市场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因此需要向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宣传和培育规避风险的理念。
  
据悉,作为贸易商,明日控股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因此价格风险管理对公司来说极为重要,李叶萌希望,通过明日控股等企业的参与和推动,能够促进全行业的良性发展。
  
他强调说,很多期货公司也承担着协助企业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职责,但其服务客户多为大型企业。而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有规避风险的需求,这就需要产融培育基地充分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帮助上下游企业学习期货、运用期货,共同发展。
  
未来潜力巨大
  
多位产融培育基地试点企业高管看好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
  
北京四联创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监廖承伟表示,虽然期货套保已经成为最有效的价格风险对冲手段,但当前石化行业中,对期货市场功能有一定了解且能够熟练运用的企业占比并不高。
  
廖承伟进一步解释,此前企业主要通过期货公司举行的培训推广活动来了解期货市场,但这些活动更多集中于信息交流和研判。而产融培育基地试点能更好地发挥实体企业的优势,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企业更好利用期货工具。“我们有自己的客户群体,能对目标群体形成比较精准的匹配和覆盖,同时我们也能直接参与到这些群体中去。这些客户以前对期货市场的了解非常有限,即使有关注,也只是聚焦于相关期货品种价格的涨跌,很少能了解如何将期货工具应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期货不仅是金融工具,更能服务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熊伟向记者具体介绍了培训内容。他说,培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中层及基层干部。这样的培训规模会比较大,一年会开展1-2次,人数在100-150人左右,主要内容以期货、期权概念以及基本应用为主,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加深参会人员的理解。二是针对特大型企业高层的培训,更偏向于启发式教育,从思维体系上进一步开阔参与人员的视野。



银行业将发挥产业链金融作用

银行业如何更好地参与期货市场,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产融培育基地体系的结构从单维度产业培育向多维度产融结合培育升级,已将银行纳入基地体系,从而发挥产业链金融的作用。
  
金融服务实体
  
据大商所相关人士介绍,自2017年大商所提出产融培育基地概念以来,目前已与全国18家产业企业及金融机构合作成立产融培育基地,各基地一直积极配合各类市场培训工作。截至2019年10月,18家基地共开展了49次(期)培育活动,累计培训企业2360余家次、学员4094人次。与此同时,基地体系结构也从单维度产业培育向多维度产融结合培育升级,产融培育基地逐渐成为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品牌。而将银行纳入基地体系,将有效发挥其在产业链金融中的作用。
  
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副行长率长江指出,产融结合,实质上是探讨如何能够把金融和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更科学、更公允的市场定价,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商所发起产融培育基地的初心就是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尽可能把产业客户服务好,让他们有风险管理理念,我们的初心也是如此。建设银行有资金实力和客户基础,我们想把客户引入期货行业中,让客户能够主动参与期货市场,熟识并掌握场内、场外期权类产品,加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未来空间广阔
  
市场人士指出,未来银行业参与产融培育基地的空间非常广阔。
  
率长江表示,银行如何服务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如何进一步加强产融结合,未来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探索。“实际上,我们的产业客户比较多,而期货市场主要是为产业客户服务的,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把产业客户引入到期货市场中来。从实际探索经验看,建行和大商所经过数年策划搭建的基差交易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推广产融结合模式,让实体企业能够通过现货场景加深对期货市场的理解,有助于其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他表示,“当前客户之中对于基差交易懂的不多,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新东西,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基差定价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定价方式。这种定价方式比产业客户以前的定价方式更有效,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据介绍,2019年以来,大连建设银行积极参与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建设,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见证了该平台的成功上线,为“大商所、产业龙头、建设银行”搭建“三位一体产融合作机制”提供了载体,充分利用建行集团优势,建设智能物流实物管控系统,助力解决大宗商品链条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为全行业链条嵌入风险管理服务,有效强化了行业抗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500
帖子:210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