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落幕倒计时 谁能挤过转型窄门 | 封面报道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财新网   2019-12-22 22:02   1274   0



主要方向是清退,部分机构转型小贷公司或消费金融公司;P2P这一业态还能否留存?


文 | 财新记者 吴雨俭 胡越 吴红毓然



刚到不惑之年的P2P平台“先花一亿元”实际控制人崔毅龙,2019年11月4日被警方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技术大厦9层的办公室带走,至今仍被羁押。和他一起被带走的,还有几十名公司员工。“先花一亿元”及其资金端平台花生米富随之陷入瘫痪,借款人无法正常还款、投资人无法提现。


随着P2P风险专项整治进入攻坚阶段,“先花一亿元”和花生米富的处境,是整个P2P行业的一个缩影。


从2016年初开始算起,P2P风险整治已经持续了近四年。从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看,四年间,全国正常营业的P2P机构从整治开始时的约3000家,下降超过85%,至2019年10月末仅剩427家。整个行业的借贷规模,也在监管压实“三降”(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后显著下降。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P2P行业的贷款余额约5900亿元,较高峰时期的1.3万亿元下降了55%。


在这期间,一家又一家P2P平台退出了历史舞台,或因风险“爆雷”被查,或主动清盘,或转型助贷,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知名平台:比如团贷网因涉非法吸存被立案;以大额标的著称的老牌P2P平台红岭创投宣布清盘,承诺2021年底前清理完毕;“先锋系”网信普惠实控人张振新在风口浪尖突然“病逝”,留下一堆烂摊子;信而富(NYSE:XRF)和点融网则因经营不善转型助贷,前者濒临退市,后者因大量裁撤线下门店陷入风波;上海的老牌头部平台拍拍贷(NYSE:PPDF),已改名为“信也科技”,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机构资金占比达75%,新增资金有99%来自机构而非个人投资者,P2P模式已然不在。


所谓P2P网贷(peer to peer lending),原意是指个人借款人与个人出借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直接对接,完成借贷。在此模式中,第三方平台只是信息中介,负责信用审核、信息展示及招标,不出资、没有资金池,也不提供担保。


P2P网贷模式发端于英国,2007年进入中国,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但也迅速异化。很多P2P平台不再是纯粹的信息中介:一端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形成资金池;一端投向信息披露不明的资产,实际上在开展吸存、放贷的银行业务。问题在于,P2P迟迟未被纳入监管,一些平台自融、最终圈钱后跑路,最为典型的就是2015年底被查的e租宝。


2016年8月,原银监会终于制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P2P定位为信息中介,并设定借款上限、禁止债权转让、强制第三方存管。对照这些要求,当时95%以上的P2P平台需要转型、整改,甚至被淘汰。


此后,大多数平台都在整改,并希望能达到要求获准备案。但2018年下半年的“爆雷潮”无疑成为重大转折,在此之后,“清退”成为P2P风险整治排名首位的关键词。


一方面,地方监管部门开始正视P2P风险对社会的外溢性,在网贷整治第二次延期后对底层资产穿透式检查;另一方面,不少平台受“爆雷潮”影响,资产质量恶化。部分地方政府态度坚决,从2019年尤其是年中开始,主动清退的速度明显加快。


一名参与整治的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P2P行业的风险仍未接近出清阶段。


排名第二的关键词,则是“转型”。2019年11月12日的银保监会通气会上,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就表示,对仍在运营的427家P2P平台,年底前每家都要确认分类处置的路径,“有些资本实力比较强、金融科技比较强的,逐步转型网络小贷公司;个别转成持牌机构,像消费金融公司。”


“现在是给P2P打开了小贷公司这么一个临时性的窗口,如果足够聪明,就赶紧转。”一位接近P2P风险整治的监管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但无论是小贷公司还是门槛更高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注册资本等要求,都是多数P2P平台望尘莫及的。


排名第三的关键词,则是业内人士最为关注,但也是最遥不可及的“监管试点”:在强调清退和转型的当下,是否还有机构能够获得备案?P2P这一业态还能否留存?
……


全文共计8236字
阅读本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或阅读原文


阅享生活,品味精品,欢迎订阅财新通,第一时间掌握独家重磅报道
点击下图订阅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59
帖子:5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