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炒币不是区块链投资?(太多人没看懂这条赚钱逻辑!)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0-27 22:10   3422   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随着当下ICO项目和山寨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将炒币视为投资区块链的一种手段。但必须厘清的一点是,将炒币热等同于区块链投资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李维



在这个区块链概念被频繁讨论的当下,一种将“炒币行为等同于区块链投资”的认知正在被部分币圈和链圈人士以讹传讹。


当然,当一条公有链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乃至有落地应用,代币价格会因稀缺性而水涨船高,炒币者甚至也会盆满钵满——这正是比特币一路走来的励志故事。


然而,比特币的财富效应也并不意味着炒币等同于区块链投资。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区块链投资必须基于解决现实痛点的视角来开展。


相反,当前更多基于公有链的代币热,难以成为区块链中短期的商业化落地载体,其更多则只是一种复制和瓜分比特币等主流代币知名度外溢的盛宴而已。








炒币不是投资


过去的9年里,比特币用它的逆天涨幅证明了区块链去中心化模式创造信用的可能性,也让区块链技术成为当下的投资热点。


然而,随着当下ICO项目和山寨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将炒币视为投资区块链的一种手段。


但必须厘清的一点是,将炒币热等同于区块链投资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这是因为,当下代币市场的估值体系从来就不被区块链应用的多寡或技术的高低所决定。


众所周知,和其他新兴代币相比,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相对落后,其网络速度窄慢,难以落地应用,以至于矿工和投资者要为了讨论如何扩容而论战。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地位难以撼动的全球头号代币;这是因为,当前代币市场较大程度上是由代币的知名度、而非技术所决定的。


比特币千亿级美元总市值的背后,显然是其作为首条公有链代币的巨大IP效应所致。支撑价格的,是芝加哥期货品种的上线、是财经媒体们的报道、是主流论坛中的争论、是各国央行乃至IMF的关注。


从新老代币的价格差足以看出,知名度才是决定代币价格最重要要素;而这恰与荷兰郁金香、长春君子兰、A股概念股的投机现象如出一辙。


可以说,当下大部分ICO项目,几乎都来自于对比特币巨大IP价值的“瓜分”。而不少投资者也是抱着“比特币既然能上涨,其他币也能”的冲动而趋之若鹜的,这与真正的区块链投资大相径庭。


“提供更好产品、节省更多成本、创造更多收益。”这是商业社会中最直白的逻辑,可是在代币投资上,投资者目前唯一的获利方式就是其他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来接盘,更不要说难以见到的现金流了。


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区块链投资路径有很多,可以是挖掘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现实痛点,由此可获得业绩改善的企业股权;还可以是投资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或技术;但当下的代币投资,显然与此无关。








公有链的乌托邦


注意,不可视炒币为区块链投资,并非是说代币在区块链中的角色毫无意义。


作为分布式关系,区块链在失去中心化机构存托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凭空运转,而代币则是其必然要依托的“高速公路”。


由于代币总量往往有限,当占据了更多的节点时,意味着将掌握未来区块链更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而应用增加后,代币的稀缺性将导致其价格上涨。


以上大概是不少较为理解代币机制的投资者所持有的逻辑。


但注意,这里的一个巨大矛盾在于,“应用场景(或知名度)扩大——节点有限而稀缺——币价最终上涨”的逻辑,大概率只能在公有链状态下才能适用。


这是因为,只有开放性极高的公有链才能像比特币一样在更大范围内创造知名度效应,或产生更多实际应用,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此刻代币的稀缺性价值方能体现。


但很遗憾的是,在笔者看来,至少在区块链的早中期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一条满载应用场景的公有链出现。


这样判断不是因为技术壁垒,而是市场对公有链需求本就有限,加之其存在的“无主地”问题,也会让其应用场景开发和商业化落地面临双重困境。


首先,绝大多数的商业场景都是极富限定性的:一款网络游戏有特定的玩家,一款新闻APP有其特定的读者,一个当红艺人有其特定的粉丝。


在覆盖特定用户这件事上,私有链或联盟链显然就已足够;此类区块链的建设者也必然来自原场景的运营者;这种情况下,公有链很可能是被抛弃的角色。


退一步讲,即便是商业组织要开发公有链,但面对价格如此高昂的代币,显然也会合力重建一条新链,并与老链产生直接竞争,何况区块链更多依托密码学与通讯技术,其门槛远不像人工智能的算法那样高不可攀,正如你所看到不断增多的山寨币和比特币的不断分叉一样。


即便是公共市场层面,区块链建设也不必依靠存量公有链开展。


政府层面若计划开发区块链应用或发行数字货币,绝无可能利用比特币、以太坊等公有链,相反更大可能是会自建一条包含主链构建的半去中心化链条——且不说当前主流公有链的代币价格已水涨船高,当下公有链去中心化的特点难以满足国家对货币政策、资本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现实需求。


同理,股票期货交易、房产登记、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些传统经济活动如若搭建区块链,也完全不必然依托于当下存量的公有链展开。


因此,当下讨论公有化会对社会经济活动带来怎样的颠覆而投资代币,远不如讨论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帮助茅台酒或爱马仕防伪、减少现实经济损失来得更有意义。


无论对于区块链的开发还是投资,不要再去争论公有链还是私有链这种意识形态问题,解决现实需求才是重要的事。




区块链指数变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图片可放大)



新闻链接:ICO海外化乱象



去年9月份遭监管层整顿的ICO(首次代币发行)活动正在以各种曲线方式卷土重来。


交易平台的出海,成为了促使代币(token)发行再度回暖的主要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不少ICO投资链条中,除交易平台服务器架设在海外,相关项目发起人、投资者、资金大多具有国内背景;而ICO的增多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业的财富效应。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透露,监管层仍然对海外交易平台在国内开展业务的现象予以关注;如若发现风险及合规隐患,相应监管措施也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不排除通过屏蔽等方式对海外平台进行拦截。


在监管预期升温的另一面,关注区块链技术的部分国内股权投资机构也在悄然探讨通过私募形式促使ICO合法化的可能性;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监管层高压态度未变、上位法尚未给予制度空间的情况下,ICO的私募化仍然存在诸多矛盾。


ICO链条的财富收割


“币圈的钱太多了。”张唐(化名)是一名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代币投资者,当他进一步了解该行业后如此感慨道。


虽然去年9月和今年1月监管层两次出手整顿ICO及变相ICO活动,但不少设立于海外的交易平台仍然面向国内用户开展业务。由于出海成为时下交易平台及ICO规避监管的方式,因而此类“出口转内销”的代币活动也在悄然增多。
“一些交易平台对代币的审核较为宽松,有些甚至交了钱就让其上线套现。”张唐坦言。“很多项目也是为了趁市场风口套现走人。”


与该现象伴随的,是ICO及代币交易相关行业的财富效应。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便是眼下区块链领域自媒体的火热。据北京一位区块链自媒体的投资人介绍,由于当前交易平台、ICO项目的获客需要,当前区块链媒体数量不断增多,而写手薪酬也在直线飙升。


“我们招人的价格都很好谈,如果能在这方面有好的内容产出,月薪可以给到3万-5万元,如果做负责人可以开得更高些,”上述区块链媒体投资人透露,“主要是目前这个领域的竞争者不多,但关注人群却越来越多,而投资机构也越来越多。”


与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烧钱”有所不同,当下部分区块链自媒体已经有较为可观的流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以市场某头部区块链自媒体为例,其当下盈利模式之一,就是有偿发布区块链相关平台或项目信息,而客户也是通过比特币来购买权益。2017年底,该自媒体的报价为0.1个比特币/ 短消息。按照1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计算,即10条短讯即可换算1万美元的销售收入。


“主要是这种短讯几乎是零成本,而现在客户也不少,”另一位区块链媒体主编则坦言,“比如某个团队发了一个新币需要推广,就会找到这些垂直媒体,投放可谓非常精准。”


“目前‘币圈’的链条越来越完整,有负责发币的,有负责推广的,有负责给代币提供交易做市的,”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不排除一些token未来价格会涨,会被基于产生更多应用,但大多数项目的赚钱都是通过收割接最后一棒的投资者来实现的。”


私募可行性几何?


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不排除监管层下一步将出手监管海外平台及ICO进入国内开展业务的乱象。


“海外平台面向国内投资者开展业务的现象显然酝酿了较高风险,很有可能被进一步整顿,”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称,“整顿也必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比如对其服务器或网站链接进行屏蔽等。”


这种监管信号已经初露苗头——春节前夕,币币交易平台币安就表示为满足监管要求,放弃为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而在监管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国内有关探讨ICO合法化出路的讨论也悄然出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部分创投机构曾在春节前夕对私募ICO合法化可能性进行了讨论,此次讨论亦获得部分监管部门人士参与。


“ICO乱象仍然难治理,从堵不如疏的角度看,应当考虑将ICO纳入监管来提高这一行业的透明性,”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私募机构人士表示,“创投机构并不想错失这次区块链的机会,而私募方式的外部性较小,风险可控,因此先通过私募形式试点,促使ICO合法化成为了一种设想。”


“类似于私募基金备案制的方式,给私募的ICO提供备案的机会。”该人士表示,不过其亦坦言,上述讨论并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结论。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高层对ICO的整顿倾向尚未扭转以及上位法尚未形成空间前,私募ICO难以成为其合法化管理的方式。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信息存储,如果备案肯定会涉及到新的系统建设,这还只是技术问题,更关键的上位法明确私募载体有基金、信托、股权等形态时,并不包含‘token’。”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在高层态度转变和上位法松动前,通过私募合法化ICO仍然面临重重阻碍。”


“私募的形式和ICO也存在一种潜在矛盾,”北京一家中型代币平台技术总监表示,“ICO项目大多体现为公链,并不具有排他性,如果是私募的话肯定仅限于在200人内持有,没有了流动性和开放性,项目本身就会存在问题。”


(作者微信:lw8346860)






21君

关于“区块链投资”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见解呢?




百万读者都在看……


银行年终奖“心酸”真相:“捞金部门”奖金缩水甚至腰斩!薪酬递延四成是常态


吉利收购戴姆勒背后:钱主要来自两财团?李书福进监事会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干这些大事...


10天76亿!春节档票房狂欢背后:一场不见硝烟的混战



《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佳文章: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





本期编辑 黎雨桐




21君
老铁们,给21君点个赞再走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90
帖子:13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