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研究报告: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任泽平   2019-10-27 04:27   1714   0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甘源 连一席
刘宸 石玲玲 谢嘉琪



导读




10月24日集体学习提出,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6月18日Facebook旗下全球数字加密货币Libra官方网站正式上线,Libra白皮书也已经公布。根据白皮书,Libra将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服务于数十亿人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将数字货币推向了新一轮高潮,另一方面引发了各国监管层的担忧。Libra究竟是什么?其较比特币有何优势?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正文

Libra是由Facebook主导发行的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是面向企业/个人日常交易的支付工具,而非面向投资需求的证券。应用场景方面,发起方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WhatsApp等社交、即时通讯平台覆盖全球23.2亿用户量,平台/用户间的交易可用Libra支付,而PayPal、Visa、Uber等企业加入Libra协会则进一步将支付场景延伸至线下。同时,Libra储备100%挂钩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国债,具有稳定性、低通货膨胀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换优势。


Libra优势与挑战并存,各国监管是当前主要障碍。一方面,Libra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优势,升级技术和发行机制,实现了普惠金融。Libra较USDT在主体信用、组织架构、币值稳定和生态构建方面有显著优势,预计Libra将成为最主流的稳定币,可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并大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另一方面,发行主体和国家监管风险对Libra推广构成挑战。1)发行主体风险,作为一种货币,Libra天然面临与商业银行类似的风险,包括超发、挤兑以及隐私泄露风险。2)国家监管风险,Libra将削弱各国货币主权,冲击现有货币体系,各国监管层和国际组织普遍对Libra持有中性谨慎的态度,不排除未来部分国家禁入Libra的可能。
Libra或冲击货币体系、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和其他数字货币。
对货币体系影响:Libra超主权货币雏形显现。第一,Libra协会并非试图打造超主权货币,但是Libra或自然演变为超主权货币。从美元全球化历程来看,资产抵押、丰富生态使Libra具备超主权货币雏形,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可能使Libra自然演变为超主权货币。预计Libra将首先流通于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小国,前期对于大国主权货币的冲击相对有限,Libra在小国流通情况是其能否成为超主权货币的风向标。第二,Libra将冲击国家货币主权,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施行,或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货币政策方面,匿名、点对点交易特性使Libra成为资本跨境流动的新渠道,各国央行资本流动管制难度增加;部分商品可能使用Libra进行定价,部分小国货币甚至被完全取代,货币政策将失效。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无法征收“铸币税”,且丧失赤字货币化工具,财政收入萎缩,债务违约风险放大。
对其他数字货币影响:Libra无法取代比特币,也不构成直接竞争。Libra定位于支付手段,其设计构想克服了比特币的三大缺陷,是更优秀的支付媒介。而由于比特币在信用风险和功能定位方面的不同,二者不会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事实上,作为一种数字货币,Libra的推广和普及将使比特币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认可。
对银行体系影响:银行贷款、跨境支付业务承压。跨境支付业务是Libra最主要应用场景,这将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跨境支付业务。同时,Libra未来有可能进行信用扩张,将冲击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企业通过ICO变相融资,发展机遇与潜在风险并存。ICO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即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进行项目众筹融资。未来企业或通过“Libra+ICO”进行融资。
2017年5月ICO融资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半年时间内每月融资金额从8亿美元左右上升至13亿美元。ICO有以下优点:1)投资门槛低,为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初创区块链公司提供融资;2)融资企业无需稀释股权,投资者获得的仅是项目股权;3)流程简单,无需监管部门审核。
未来企业或通过“Libra+ICO”进行融资,发展机遇与潜在风险并存。这一方面降低了融资门槛,提升了全球资本配置效率,助力项目快速募集合作伙伴共同拓展生态;另一方面置身监管之外使项目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或破坏正常金融秩序,恶意炒作代币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面对Libra,中国应拥抱创新与挑战,鼓励中国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鼓励中国互联网企业与Libra加强合作。从长远角度,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中国应重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新机遇,由中国政府部门、腾讯阿里、重要金融机构等联合世界各国及相关企业推出全球性的数字货币Globra,中国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领域是领先于美国的,这对增强世界人民支付便利性、中国互联网科技实力、移动支付实力、人民币国家化、建立全球金融中心等具有战略意义。
1 应对Libra:客观分析,拥抱竞争
一是看清治理体系后,拥抱Libra。监管部门应深入研究Libra的性质,密切关注其发展情况和战略方向。在2020年Libra正式发布后,监管部门需密切关注其发展运营情况、协会董事会成员及创始人组成、锚定货币的构成和占比等,分析其真实影响力和战略方向。一味拒绝不仅相当于放弃新技术的便利性,而且也会导致市场的无序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进程,建立与Libra对称的新的货币体系。各国央行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上都蓄势待发。2018年2月英国皇家铸币局推出了数字货币“皇家铸币局黄金(Royal Mint Gold,RMG)”;迪拜于2018年10月推出了用于支付政府和非政府服务费用的加密货币“emCash”。在2019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我国央行提出我国将在2019年深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有以下优势:第一,节约纸质货币的发行流通成本;第二,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第三,提高支付体系的效率;第四,相比于Libra等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金融风险相对较低。
三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币,鼓励企业加入Libra,推动人民币纳入Libra的储备资产。我国互联网行业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等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均有所开拓,并且互联网企业用户基础较好,法币潜力巨大。未来是否进行数字货币研发还取决于监管当局的态度。此外还可以鼓励我国互联网企业成为Libra合作伙伴,积极加入Libra协会理事会,参与重大政策或技术性决策的表决,推动人民币进入Libra储备资产。

2 对数字货币的态度:金融监管不应一刀切
Libra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中国政府的金融监管绝不能固守过去“一刀切”的态度,而应当建立审慎包容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是要加快推动数字货币发行与交易的法律体系建立,明确数字货币的合法地位、监管主体、监管制度和责任承担,在全面衡量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其立法层级,施行持续、精准监管。
二是要完善外汇管制制度,避免利用数字货币变相买卖外汇的行为。Libra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跨境支付并且与法币实现双向兑换,如持有者用美元购买Libra,再用Libra向另一经销商换取人民币。监管机构应当警惕数字货币成为逃避外汇管制的渠道。
三是要做好对中国外汇管理及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预防。Libra将加速资金跨境流通,为人民币本外币跨境资金管理带来压力。新一轮全球数字货币之争中,若中国能抓住机遇,形成人民币较强势的地位,则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推进。面对Libra数字货币的挑战,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未雨绸缪,提出前瞻性预防和应对措施,防范热钱大进大出。
3 应鼓励中国互联网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和跨境支付


纵观Libra发展,Facebook的国际影响力是重点。因此我国应该鼓励中国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和应用场景,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国内互联网支付平台可以瞄准中国海外旅游人群,与海外旅游业建立合作关系。随着中国居民海外旅游群体的扩大,海外旅游消费将成为国内支付平台打开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其次,国内支付平台可以实行技术出海战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购买股份、合并或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推广金融服务,提升国内数字货币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国内支付平台可瞄准与我国地域临近的国家或者金融实力较弱的国家,并把握住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推广我国支付平台在海外应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8
帖子:8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