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推动政策研究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北京北清科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9-7-27 11:55   2180   0
摘要: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的过渡和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主要依赖物质材料的投入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等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向“大数据化”和“云化”迈进,催生了制造业的多种新业态、新模式。今后一段时期,数字经济竞争要素将由用户流量向数据转变,数字经济推动企业由批量供给向按需生产转变,受到的监管将不断增加。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体制、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强化信息产权保护、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促进全民信息意识提高。


当前,经济形态正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成为世界各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日益活跃,以数字生活、在线政府、智能工业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应尽快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主导的数字经济推进体系,以进一步提速我国数字经济建设进程。


一、数字经济的特点

1962 年,美国马克卢普教授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开启了理论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之路。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数字经济以最初的客观衡量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为起点,逐步发展为承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第三种人类经济形态。这一历程是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和融合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产业正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支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传统基础设施、生产商、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而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已发生深刻变化,正在向信息基础设施、消费者、信息技术转换。基础设施的内涵正在延伸和拓展,云数据中心、4G/WiFi 等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像道路、交通等传统市政基础设施一样,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石。在工业经济时代,消费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整个市场流通体系中主导权始终掌握在生产商手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对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产销格局中的主导权正由生产商向消费者转变。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正逐步取代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据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医疗卫生部门基于大数据应用,每年获取的潜在价值达3000 亿美元; 零售商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可以将利润提高60%以上。


当前,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并未统一,综合各方观点,本文认为: 数字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产业为主干,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新型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市场交易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依赖于信息网络,与工业经济时代下的交易行为、资源禀赋、成本结构、商业模式等均有显著不同。数字经济主要有创新性、规模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一) 创新性

数字经济创新具有快速迭代试错、用户深度参与、创造消费需求等特点,是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多种创新的综合体。如,互联网企业往往具有高度敏感的市场感知能力,一旦捕获需求便循序启动研发工作,在产品不成熟时便将其推向市场,然后根据客户反馈快速迭代开发,不断完善产品,推动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企业通过试错逐步摸准市场脉搏,找准产品正确发展方向。在数字经济创新中,用户除了是创新产品的消费者外,还会深度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是创新创意的重要来源,而且用户深度参与创新的产品,其所获得的用户黏性也远远高于传统产品。互联网企业通常在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来试探、创新和引领用户需求,并培养大量粉丝用户。此外,数字经济创新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产品创新,还包括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如阿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苹果基于产业生态的商业模式创新等,同样能为市场带来巨大变革。


(二) 规模性

数字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梅特卡夫效应,是一种依靠规模化实现零边际成本的经济形态。互联网企业通常采取免费的模式推出服务,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攀升,将引发梅特卡夫效应,即网络价值与用户规模的平方成正比,进而使企业价值实现指数级增长。如,淘宝、奇虎360 等公司的崛起,都是因为免费模式而获取大规模人气和流量。在成本方面,用户规模不大时投入较高,但因信息网络等硬件有一次投入、长期使用的特点,庞大的用户规模将促使边际成本呈递减趋势,在固定投资成本收回后,企业边际成本将趋近于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越大时,需求规模也随之扩大,在企业边际成本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必然形成边际收益递增。而工业经济中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存量减少时,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这种通过规模效应和零边际成本获取企业价值的模式,与工业经济中需要一直对原材料进行成本投入,并以单个产品获取企业价值的情形截然不同,工业经济中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当资源存量减少时,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数字经济中,很多互联网企业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往往呈现这样的模式: 在起步阶段用户量增长较为缓慢,一旦用户量达到临界规模,市场规模将产生爆发式增长,直到市场趋于饱和。


(三) 革命性
数字经济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颠覆上。数字经济创新的成本较低,容易产生颠覆性产品,又因为产品被替代的成本较低,使创新成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普及。此外,数字经济对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具有颠覆性影响。在组织方面,缩短流通环节,实现供需直接对接,打破了工业经济所固有的时空界限。如,互联网金融通过平台,替代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支付、贷款等业务操作方式,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消除了传统金融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可直接沟通订单、定价、售后等交易信息,替代了原有的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实现贸易流通中供需双方的顺畅对接。在生产方面,通过聚合消费者和制造企业,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到生产制造,实现个性化定制,这也与工业经济中消费者和制造企业相互割裂的状态完全不同。如,海尔以“人单合一”模式,让每个员工直面用户需求,让用户融入企业创新的全过程,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推动整个企业从封闭的创新组织转变为开放的动态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了整个生态圈的共创共赢。此外,在传统经济中,物质资源都是不可共享的,也并非都具有可再生性。而数字经济中,信息资源既可共享,也可再生。一方面,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可共享性,这是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最本质的区别。信息不会因消费者的消费而减少或消失,它可供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很多人使用,而不影响其价值,这就是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另一方面,信息在被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信息,越多的人使用,所创造出的新信息将越多,这种特性为信息的再生性。尤其是通过聚合大量信息资源形成大数据,所挖掘出的巨大商业价值,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二、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激发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一) 数字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增强

1. 数据强国战略进入务实推进期。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开发应用,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强调加快数据强国建设。2015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为抓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同年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提出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目前,广东佛山、辽宁沈阳、四川成都等多地相继成立大数据管理局,由政府牵头,统筹公共数据开放,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引导和推动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工作。上海、北京、武汉、浙江等地还推出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贵阳成立大数据交易所,面向全国提供完善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政府数据开放进程加快,将有更多省市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建设数据开放平台,研究制定大数据战略落地实施政策,为政府数据有效流动提供有力支撑,大数据应用将逐步深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


2.“互联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积极部署“互联网+”战略,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商务部是第一个落实“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的部委,提出《“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意图通过推动互联网与流通业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业实现高端化发展,同时促进改变服务方式,不断释放流通业消费潜力。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设立了12 个支撑课题,结合我国能源分布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11项具体行动。“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随着一系列“互联网+”政策文件的实施,互联网将加速融入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 企业向“大数据化”和“云化”方向加速迈进

1.大数据应用价值日益显现。工业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不断向全产业链渗透,数据成为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元素。如,红领集团通过大数据平台,向客户提供服装高端定制服务,企业营收业绩一度实现翻倍增长; 远大集团通过远程实时采集、分析用户空调数据,实时感知机组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排查,为客户空调检修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IBM 为上海电力公司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停电计划,将设备可用系数提高到99.9%,企业售电量及年产值增加0.65%; 宝洁公司凭借百度的用户体验行为数据分析报告,得以精准定位消费者偏好,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福特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考虑用户消费使用习惯,使汽车功能设计更加符合消费者日常需求; 三一重工集团搭建了在线诊断云平台,运用高精度传感器采集机械装备的实时状态数据,实现设备故障的远程诊断;海尔集团运用会员大数据平台,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与用户住址等相关数据进行匹配比对,对营销信息实现精准投放。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持续实施,大批企业将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潜在商业价值,探索构建数据驱动型企业,以此获取竞争优势。


2.工业软件“云化”演进日益加速。当前,工业软件“云化”之势悄然形成。一大批传统工业软件企业开启“云化”转型。如,宝信软件通过区域性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将航空、汽车、钢铁等大量制造资源聚合开发,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云服务; 用友公司将ERP 等软件产品不断迁移到云端,为客户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 数码大方通过“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云服务,用户也可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复用。此外,一些创业型企业积极抢抓行业机遇,推出各种工业软件云服务产品。如,北京市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研发孵化机构,聚合大批合作伙伴,推出北京“云链”工业SaaS 云平台,该平台通过集成研发设计、企业管理等多种工业企业软件,为广大中小制造企业提供软件租用服务,改变传统上只有购买套装软件才可使用的方式。工业软件企业以“云端”方式发展将日益普及,工业软件套装模式将逐步被“云化”模式取代,云服务将凭借其独有的成本和资源优势,成为工业软件的主要使用方式。


(三) 制造业新业务、新模式层出不穷

1.智能制造进入行业发展快车道。我国政企联合发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工信部组织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推动开展100 个智能制造专项,成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幕后推手”。地方政府积极抢抓智能制造发展机遇,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纷纷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青岛3D 打印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搭建3D 在线打印平台,汇聚撮合制造工厂、设计师、物流配送、客户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有效推动创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三一重工、长虹电器等制造企业面向家居、机械等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积极抢占产业体系入口。3D 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普及日益加速。智能工厂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标配,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愈加活跃,智能装备和产品将大面积普及,智能制造IT 厂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涌现。


2.互联网加速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随着互联网加速向制造领域渗透,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基于互联网开展规模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融合( O2O) 、制造服务化转型等新业务。如,广州花都开发区57家汽车装备制造企业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集成系统,实现生产线的全自动、小批量柔性制造; 鲁泰集团采用虚拟试衣、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网络化定制生产体系,通过线下体验、线上销售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设计个性化、剪裁个体化的衬衣产品; 胜机、金泰等装备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性能测试、虚拟装配等,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 美克家居和IBM、苹果联合针对高端用户开发了零售店互动营销APP,用户通过APP 下单,对家具实现网上选型、设计和搭配; 红豆集团通过互联网集结服装纺织产业链企业和个人客户,将面料馆、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红豆商城交易中心等要素资源连接起来,以红豆云商的模式,向客户提供交易、信息、交割等服务,形成了为传统纺织企业做行业应用、为智能设备厂商做配套的融合型平台。截至2017年6月,该平台注册企业2800多家,交易企业近400家,交易额84.76 亿元。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意识到互联网对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改造提升作用,整合线上线下不同的优势资源,开展远程诊断、个性化定制等新业务新模式,加速向基于互联网和数据驱动的新型生产模式转变。


3.跨境电商成为制造业国际化的要道。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成为制造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通道。大批制造业企业积极搭乘跨境电商的快车,市场触角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一方面,跨境电商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的平台。截至2017 年上半年,福建晋江制造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的数量已突破1500 家。浙江义乌等制造业密集地区,通过电商出口,有效疏解高达数十亿元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跨境电商是有效协助企业连接国际市场的通道。如,浙江奥康鞋业通过兰亭集势,实现对200 多个国家的广泛销售; 福建九牧王服装集团通过使用跨境电商平台,市场边界得到大范围拓展,实现了全球近30 个国家男装市场的部署; 广东易事特电源公司与拉美地区的电商平台合作,市场范围拓展到30多个拉美国家;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通过TradeKey 跨境电商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将业务拓展到全球180多个国家。2019年,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将逐渐演变为制造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渠道。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全球公认的新动能、新业态和新经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 数字经济竞争要素将由用户流量向数据转变

在数字经济中,经营者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正如石油、能源对传统行业的不可或缺性,数据将成为竞争的核心。互联网企业在初创期,往往围绕吸引用户注意力开展竞争,采取各种方式吸引用户,如滴滴、快的间的补贴烧钱大战。随着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是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重要原料,没有数据的喂养,人工智能发展将受到极大的束缚。所以,数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愈加重要,企业将围绕数据展开激烈竞争。


(二) 数字经济推动企业由批量供给向按需生产转变

工业时代强调规模经济,企业只要将单一产品规模化生产,就可大幅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而数字经济更强调范围经济,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将资源共享,大范围改变企业的分工协作方式就可带来经济效益。范围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数字经济可通过获取大量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降低成本,个性化定制逐渐凸显。当前,人类正进入需求个性化阶段。以穿衣为例,过去人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衣服主要分为男装和女装两类,大家穿的衣服基本雷同。但当物质极大丰富时,人们更追求标新立异,通过流水线规模化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将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又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使供需平衡最大化。按需生产,才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向。


(三) 数字经济受到的监管将不断增强

多年来,政府部门一直采取“放水养鱼”的包容态度,鼓励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然而,随着超级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如,一些大型平台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实施搭售、拒绝交易或歧视待遇的行为以获得垄断利润,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如,欧盟目前对谷歌优待自己产品的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就是指控谷歌滥用其在搜索市场的支配地位。此外,一些互联网企业横向并购,垄断细分市场后,往往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 或企业间就价格和产量达成一致,从而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当前,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全球竞争格局,成为全球竞争高地。应以审慎的态度,平衡好保护创新和适度监管间的关系,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推动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正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建设网络强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为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一) 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体制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制约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根据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构建适应数字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制。一是进一步减少数字经济领域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资质资格许可,加快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新设行政许可的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查,切实防止在数字经济领域出现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现象。二是加大对信息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鼓励扶持力度,对于以信息服务为载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在制定监管政策时,要确立“以发展为主”的原则,暂缓监管,或采取市场化监管。三是打破行业进入壁垒,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政企合力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二) 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

信息和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经济和社会信息、数据,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对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我国有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但这些数据大多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对政府部门的人来说,存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不愿用”指政府部门存在一定的公益属性,与企业的获利动机不同,很多人缺乏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做了反而可能犯错,那就不做了。“不敢用”指当前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开放等方面,并没有权威的法律规定,大家都不知道做这件事的底线在哪里,“摸着石头过河”就可能犯错,所以不敢随意去做相关工作。“不会用”指政府部门的编制有限,人员的知识能力有限,很多人都不懂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开放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的公开和数据的开放。第一,政府信息公开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清单化”,明确列举不得公开的事项,除此之外的所有政务信息都必须及时详细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第二,做好数据开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在依法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第三,加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再利用。借鉴英国、美国等政府数据再利用的有益经验,合理消化吸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盘活政务信息资源,明确界定政务信息资源相关方的角色定位、及其责权利,安全有序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让真正懂数据的人把政府数据用起来,最大化实现政府数据的经济社会价值。


(三) 强化信息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知识产权指网络信息的版权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权力,是权利人对法定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互联网在提升信息交流速度的同时,也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如,现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不完善,存在法律确认难、保护范围有争议等问题。为保持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强化网络带来的信息产权司法保护。我国互联网技术经过“野蛮生长”后,要想提高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对信息技术及应用真正做出贡献的成果,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创新动力。加快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提高信息产权相关法律在法律位阶上的地位,在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中添加信息产权的内容,加强对商标权与专利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中添加信息产权举证的相关规定。完善信息产权保护机制,将网络交易平台纳入法律监督之内。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交易的各阶段进行监控,并添加知识产权审查程序,严厉追究售假责任,做到网上商品交易可查、可控、可问责,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


(四)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特征,为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上激励企业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国外跨国公司的模式可以借鉴,但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阶段,我国走在世界前沿,没有太多的样本可以学习。如O2O,这个理念国外的人开始并不懂; 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工业和农业,目前全球也没有太多成熟的案例可借鉴学习。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若想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历史机遇,就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打造新的数字生态体系。一是鼓励技术创新,构建合理的制度环境。建立竞争性的市场制度,构建形式多样的风险投资制度,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法律制度建设,为数字经济中的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与保护。二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并通过支持发展新兴业态、安排专项资金等政策手段鼓励信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以数字生态为理念发展产业。过去我们都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去构想企业的发展战略,未来战略制定时应引入数字生态的理念,从更大范围去考虑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力。


(五) 提高全民信息意识

在信息时,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火车票购买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后,很多文化素质有限或老年人因不熟悉网络购票,将买不到火车票,尤其在节假日票源紧张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的购票需求将很难得到满足,这种数字鸿沟将日益加剧。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火车票购票领域,在网约车、网上购物等领域都存在。因此,一要加强信息技能培训,提高全民信息能力。加大信息技能培训的投入,鼓励高校和民办教育开设网络课程,向大众普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二要培育各类信息人才,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将信息服务发展纳入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予以全盘考虑。三是强化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深化信息意识在社会民众中的影响。四是加大信息服务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新基础设施。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挖掘信息服务部门内部的资源,为数字经济的大发展服务。
转自: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