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变了安徽?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地球知识局   2019-6-8 07:19   2788   0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030-谁改变了安徽


作者:猫斯图,杔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安徽在传统社会的中国版图里,由于由多个区域组成,其形象颇为模糊。


在地理上,长江以南广布山区,以北则一马平川,但南方的黄山徽州地区隶属于吴文化圈,和安徽主体若即若离;在经济上,由于安徽地跨长江和淮河,相互缺乏联动,淮河亦受害于黄河水患,与长江沿线差距巨大。




但铁路的到来改变了这个省份给人的分裂和模糊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重新书写了安徽的历史。







黄河带来的南北死局


乾隆年间,安徽和江苏两省从原江南省分出,安徽开始与江苏产生地方分流,走上了一条孤独探索生存之道的道路。对于安徽最早的地方官来说,自己的治下实在是一片难以管辖的区域。


在独立设省之前
安徽属于一个巨大的江南省份
南京则是安徽-江苏地区的省会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从地理上看,安徽版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受到新安江和险峻的黄山山区所影响的皖南地区、长江穿省而过的皖江流域皖中地区,以及以淮河流域为主体的皖北地区。


安徽和江苏的设置都是这种模式
相比其他以某一支流为核心的长江省份
(如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
安徽和江苏都缺乏一个天然的中心地区



水意味着良好的灌溉条件,也意味着古代社会最好的“高速公路”,水系发达的安徽本应经济富足、影响力巨大。但很可惜,和中国大多数河流一样,这三条河流在安徽也是平行地东西向流动,并没有什么交集,反倒是分别与上下游的关系更为紧密。


不过皖北诸地虽属于淮河流域
但由于淮河的通航价值很低
河流上下游缺乏互动,下游也并没有因此获益
从上游的河南到下游江苏都呈现相当分散的状态



皖南与浙北关系密切,成为了吴文化的一员;皖中沿长江与南京、苏州产生了联系;而对皖北影响最大的则是上有中原下有苏北,成为了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的前线。


皖南的黄山与宣城地区
历史上是和浙江紧密相连的
这是有别于长江,通向长江下游和杭州湾的另一通道



文化多元是安徽的一件幸事,在南北之间保持了多样性和独立性,各地堪称文化活化石的景观比较丰富。但对于早期执政安徽的地方官,这样一个文化分野极为明显的省份,显然不利于建立共识、统一管理。(与之相反,更高的决策层也许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正是目的所在)


宏村古建筑群
很多人会视其为皖南的标准,多于安徽的标志
(图片来自wikipedia)



管理难度最大的可能还是皖北,其土地面积最大,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当地人赖以维生的淮河却因为宋代以后黄河频频干扰,成为了一条难以控制的河流。


无法控制的大河对农业生产是一个十足的噩耗,皖北地区的财富积累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他们与南方省内富裕地区又无水路可通,商业运输也不方便。官民双方做梦都想安徽能有一条大运河这样的管道,把南北两地连接起来。


而且皖北有着庞大的人口
长期交通不畅是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本来这样的通道不是没有,也不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善加利用自然水系还是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在黄河夺淮之前,巢湖与淮河流域之间有一定的水路可通,可以行船,而巢湖向东南方向又有汇入长江的水道,是一条比较绕,但毕竟连通了南北的水道。


从合肥通向长江的河道纵横交错
如果能加以延伸,或许是一个足以凝聚全省的支流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这条水道的核心点是今天的合肥,这座城市得名于《水经注》所谓“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其中这施水通向巢湖,肥水通向淮河,在夏天雨季涨水期,可以允许行船。从这个角度看,今天选择合肥当省会,在古代地理上就有连通南北的依据,印证了伟人那句“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这要是真的能成,岂不美哉?



然而这小小一条季节性的水路,还是无法满足安徽南北沟通的需要。更何况黄河夺淮之后,带来了大量泥沙,导致淮河水系沿线水文情况大变,曾经能通船的东淝河河道萎缩,切断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所以问题又回到了黄河夺淮前后的生存状态对比,安徽人可能只能悻悻地说一句,黄河真是个大灾星。



三条铁路穿安徽


虽然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安徽的交通状况令人忧心,但技术爆炸总是能解决前人无法解决的很多问题。铁路出现之后,穿行于中部各地的强大路上通道很快超越了古代大运河的运输能力,是不少中部省份的省会、节点城市突然崛起的诱因。安徽也不例外。


晚清铁路进入中国之后,在列强的强力“推荐”和上层意识改观之后,很快被视为能改变国运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当其被视为足以取代大运河水运,在更大范围强化南北沟通的先进代用品之后,安徽的命运也随之被改变了。


在大运河时代,安徽除了长江沿线几乎是被绕过的
同样是中部,江西反倒是在内陆交通线上大获其益



到了民国前期,安徽已经拥有了三条主要的干线:津浦铁路、淮南铁路、江南铁路,分别对安徽的南北格局起到了巨大的改变作用,刺激了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下面依次来看看这些关键的早期铁路线:


津浦铁路老济南车站
显然这巩固了济南作为省会的底气
(图片来自wikipedia@StefanTsingtauer)



津浦铁路始建自清末,是清廷试图加强国力、挽回败局的最后努力,是一条典型的中央规划和组织施工的铁道,从天津直通浦口,是连接华北和长江流域的重要管道。对此后的中国国运都有影响,在此按下不表,只说津浦铁路建成之后对安徽的巨大影响。


早期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
所以火车到了南京还要轮渡过江才能继续前往上海



其实津浦铁路本没有安徽段,外国人原定的路线是从山东走苏北。但已经意识到了铁路重要性的安徽商民坚决要求津浦铁路过境,并给出了廉价征地和廉价原料的优惠条件,让督办大臣吕海寰最终拍板加入安徽。最终经过的县市包括宿县(宿州)、凤阳(蚌埠)、嘉山(明光)、滁县(滁州),沟通安徽南北的目的由此达成。


津浦铁路大致路线
链接了济南-徐州-南京这几个关键的铁路枢纽
蚌埠因此受益
加上地跨淮河,顺便收获一座大桥



吃货都知道,这条铁路留下的最重要的印记可能就是宿州符离集烧鸡。作为皖北向山东和中原过渡的结点性铁路城市,南来北往的乘客在宿州中转,烧鸡是唯一的肉食选择。


与道口烧鸡、德州扒鸡、沟帮子熏鸡
并称为中华四大名鸡
(图片来自wikipedia)



说回铁路。安徽境内淮河水文复杂,桥梁不可少。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在渡淮时,建筑师多处踩点,找到了一段最窄的河面建起铁路桥。这个地方,在蚌埠孙台子和小南山之间,在后世拉来了蚌埠这座皖北重镇。


铁路线上的蚌埠淮河铁路老桥
(图片来自wikipedia)



淮南铁路则是津浦线的替补队员。早先淮南煤矿先要走淮河水路抵达蚌埠,再转火车送往南京。但津浦线本身运能有限,煤炭的价格密度低,往往得不到优先贩运,甚至让南京附近出现过煤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民国时期才规划淮南经合肥、巢湖到芜湖的新铁路。


虽然打通安徽南北的计划正在逐步完成
但仍然没有连为一体
并且合肥也没有成为全省的铁路枢纽



这条铁路将皖北的关键矿区和当时的行政、经济中心连接,对中央政府控制南方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原来以米市闻名长江的芜湖,也因此获得了参与工业运输的机会,为成为一座内河大港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是原本默默无闻的合肥第一次接触到铁路,并开始积蓄力量。


现在的芜湖长江大桥
(图片来自wikipedia@Glabb)



第三条是面向皖南的江南铁路,其原本的规划是从芜湖开始,向东南延伸至宣城,然后向东进入浙江,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想开发的浙江乍浦“东方大港”连通。由此,皖南盛产的稻米就可以经海路与耗粮大省广东相连接。


这时候就要看
乍浦和上海,哪个更能成为东方大港了



然而最终乍浦没有成为超级港口,“东方大港”的名号也被上海抢去了,商业转化遥遥无期的江南铁路只能再向南进入徽州,进而接入江西,最终目的地仍然是广东。所以江南铁路其实是京粤铁路的一部分。


最后还是和江西老表的关系更铁一些



而江南铁路对安徽的影响,从时人的评价便能看出一二:“路境所经,多属村野,文化可以输入,物产可以输出,保障治安,利用资源,诚属百利”。而因徽商文化而兴起的黄山徽州地区,也因为有了自己的铁路,而将辉煌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这对于生活在皖南大山深处的人民群众
显然格外重要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纵观皖省南北中,铁路都带来了极大的正面作用。



高铁到来新变局


随着中国路桥技术的提高,21世纪中国正式迎来了新的铁道时代,安徽也不例外。在原有的源自清末民初的老铁路线之外,覆盖全省的高铁线路也在让安徽东西南北的联系更加紧密。


京沪高速铁路蚌埠联络线
(图片来自wikipedia)



安徽境内的第一条高铁,京沪高铁,仍然基本沿用了民国时期改变皖北格局的津浦线的走向。沿途的铁路重镇依然包括了蚌埠、宿州两大皖北铁路城市,在高铁时代初期继续巩固着自己的高铁地位。也正是得益于京沪高铁过境,安徽成为北上北京,南下南京、上海的重要通道。


南京再次成大赢家...



合宁快速铁路、合武快速铁路,于2008、2009年分别通车,是中国较早的一批快速铁路。省会合肥自此能够更快捷直达南京、武汉,从过去在水运和铁运方面都不占优势,转变为拥有了强大的陆上交通优势的城市,与周边省市的协同得以展开。


为了赶上第一条境内高铁,省会合肥也在偷偷蓄力合蚌客运专线。在京沪高铁全线通车后一年,合蚌客专也全线通车。当年它只是作为合肥接入京沪高铁所修的支线,但隐藏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帮助合肥进入高铁时代,同时配合其他快速及高速铁路,为合肥的准“米”字型布局埋下伏笔。


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型呼之欲出


也差不多是在同时,合肥的经济增速开始引人瞩目,为此后十年安徽经济版图的中心化打下了基础。


此后,合福高铁也在2015年通车。多条关于合肥的高铁也仍在建设之中,如:郑合、合安九、合宁、合武、合新、合六等,合肥成为“米”字型枢纽指日可待。


2015年6月28日合福客运专线开通
首趟北上的列车G2626次在上午10点47分驶入上饶站
(图片来自wikipedia)



除了皖北地区,皖南的兄弟城市们也有所收获。如去年通车的杭黄高铁,2015年通车的宁安高铁等,都为皖南多山地区的交通环境改变做出了贡献,在安徽大地上添上了一条又一条激动人心的美妙铁轨。


杭州直通皖南
可是比之前绕道江西的路线近了许多







当然比起上海、南京、郑州等周边的大型节点性城市,合肥和二把手蚌埠在全省的辐射力仍然有待加强,部分安徽县市的老百姓还要到邻省去坐车、转车。但地形平坦的安徽大地,天然适合高铁建设和火车通行,随着东部沿海开发逐渐完善,安徽还能迎来更多铁路机会。


让我们一同期待一个在火车声中进入黄金年代的安徽。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赠书福利】
【今日福利】话不多说,临时起意,5月29日中午选出留言点赞前10送宿州烧鸡一只,快去呼朋唤友来留言吧~


END







扩展阅读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17
帖子:1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