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村庄用一面墙回答了…… | 特别关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中国教育报   2019-6-7 17:27   818   0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的一个村庄
用一面墙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村叫秧田村,人口5000,
自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以来,
村里有800多个孩子考出了农村,
其中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硕士。

秧田村用一堵两层楼高的墙面,
记录了村子里迄今走出来的
26名博士的信息,
以及哈佛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名。




在博士们的头像上面,
是用博士帽装饰的大字——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
“勤耕重教,耕读传承”。

这面村民们引以为豪的博士墙
见证了一个普通的村庄
一批批农村孩子通过读书
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人才辈出的博士村有啥秘诀?

秧田村何以成为高产学霸的博士村?仅仅因为一面颇具仪式感的博士墙吗?显然,有更深层的动力根植其中。那么,长久以来驱动秧田村的孩子们在学术上不懈攀登的动力又从何而来呢?


勤耕重读的好家风
67岁的罗建植是地地道道的浏阳农民,他的两个儿子罗洪涛和罗洪浪都曾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

罗建植只有初中文凭,但他相信,即使借米吃饭,也要让孩子读书,那时候家里穷,孩子读书回来都要割牛草、挑水,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

其实,在这个乡村里,每一家都有着勤耕重读的好故事。

随着村民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屋越来越漂亮,道路越来越宽敞。但不变的是村民对“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家训的敬畏和追求。


崇文重教的文化熏陶
陈永流是秧田村文光书院的英语教师,他的学生中有4个全日制博士,他的儿子也是博士毕业。

陈永流所在的文光书院,每天早晨都有琅琅书声传出。据村民介绍,书院是清朝举人彭子铨变卖家产,带领当地开明乡绅、各姓祠堂、名人踊跃捐资,筹款兴建的。

如今,乡贤们组织成立村教育基金会,对考取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进行奖励并张榜表扬。乡贤李昌开成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为学校师生伙食费买单;黄蔚德捐出100万元成立敬老爱亲个人奖励基金……

可以说,崇文重教的传统深植于秧田村的文化土壤, 熏陶着这方土地上勤耕雨读的人们。


重视荣誉的仪式感
为了鼓励小孩读书,每年高考成绩揭晓,村干部都会带着400元奖励金,去每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里道贺。近些年,村里将奖励金提高到1000元,范围也扩大了。产生博士的家庭,门前还会被贴上一个“书香家庭”的牌子,还会被加送一块“博士匾”。

村民屈伟员的女儿屈婷是博士墙上第一个女博士。2003年,屈婷考入南开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屈婷的家里就有一块“博士匾”,屈伟员将匾挂在客厅,进门即能看见,几个大字印在一张红色的纸上,裱在一个1米宽的金色外边玻璃框里:“恭维(意为恭喜——记者注)屈婷同学荣获博士学位。”

博士村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其实,博士村因为其学霸气质早已闻名全国,近些年,秧田村的博士墙还在不断增添光芒。在人们普遍浮躁的今天,秧田村坚定地默默诠释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真理,这真的是件很酷的事!

一定有人想问,博士村的成功能否复刻?老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人才的培养不是朝夕之事,但我们一定可以从博士村的经验中,获得不少教育启示。
父母尊重知识的态度,决定几代人对待知识的态度
秧田村村民罗碧波说“自家的学风,是母亲带了好头。”正是因为罗碧波母亲对待知识严肃认真,“对书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还要坚持读书两三小时”,深刻影响到了这家人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对于知识的渴求。

尊重知识的态度是代代影响的。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有样学样。无论在哪个年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意义深刻,父母尊重知识的态度,决定着几代人对待知识的态度。

言传身教里,孩子们学着母亲爱上读书;耳濡目染中,孩子们跟着长辈求知求实,这种对于知识的尊重代代相传,代代影响。



你的一点一滴都透露给孩子学习意味着什么
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单单来源于课堂,更来源于日常,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可以透露给孩子学习的意义,点石成金,滴水成河,父母的每个行为都可以无声地告诉孩子学习意味着什么。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关注也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秧田村村民罗建植的平板电脑里装满了孩子有关学习的家庭照片,“高考成绩单”,“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这些照片不仅是孩子生活的记录,也是在点滴中告诉孩子学习可以取得怎样的成就,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家里的长辈如何以他们为荣,这样的点滴会在无形中激发出孩子们最浓厚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罗建植对孩子一路走来的学业成就如数家珍,这样的重视程度无疑会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动力。



“崇文”也要让人们看到文化的力量,这会成为精神的鼓舞
博士村成为“博士村”绝非偶然。这一点从秧田村与周边几个村子一起成为了有名的“博士村群”中可见一斑。36名博士,八分之一的村民是大学生,这数字放在哪都让人眼前一亮。况且他们还不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而是小乡村。

博士扎堆,源于崇文重教。这里“崇文重教”的风气让人们特别是下一代看到文化的力量,使人们受到精神的鼓舞。

苏轼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是这种力量成为了人们精神的鼓舞,改变了家园的环境氛围。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所说,“好家风、好乡风、耕读文化代代传承,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更强化了精神文明建设‘内核’”。



尊师方能重教,要让学子对老师心生“艳羡”
尊师方能重教,对教师行业的尊重是“重教”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只有让学子对老师心生“艳羡”才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让求学之风代代传承。如果连教师行业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尊敬,教育之路必将坎坷难行。

我们看到的“博士村”的成功,离不开村中教师的悉心栽培,也离不开不断提高的工作待遇。

只有让更多优秀的老师留下来,为老师们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为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只有更好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才能有效的保证师资资源和教学力量。只有教师行业得到应有的尊敬,才能为培育人才提供更合理的社会环境,从而为人才返乡提供铺垫和可能,形成可循环的优秀人才链,不断提高乡村知识文化水平。






如今步入智能时代,
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
社会认可了更加多样化的成功方式,
但读书仍然是大多数人心中
不变的信条。
读书无用的少数言论,
显然不能堵住孩子们的耳朵,
更重要的是要打破蒙昧,
打开孩子们的世界,
真正唤起他们自发学习的动力。
因为教育不是灌输,不是考高分,
而是唤醒,是点燃。

你从博士村的故事中
收获了哪些启示呢?

新闻来源 |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责任编辑 | 李心卓
参考文章 |
中国教育报《一个小乡村走出21位博士!这绝对不是偶然(启示在哪里?) | 特别关注》
光明日报《一个小乡村走出21位博士——这个博士村有何“秘籍”》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教之声APP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