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周动态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价格早报   2019-5-25 05:24   2132   0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2019年5月18日至5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走势基本平稳,略有波动。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9.45元/斤,比5月17日的9.33元/斤上涨1.29%;比4月24日的9.38元/斤上涨0.75%;比2018年5月24日的7.20元/斤上涨31.25%。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微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年同比上涨51.71%,本周同比涨幅明显收窄。
本周(5月18-24日)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779.57头,比上周(5月11-17日)的1792.43头下降0.72%;比前2周(5月4-10日)的1735.43头增加2.54%;比前3周(4月27日至5月3日)的1742.14头增加2.15%;比前4周(4月20-26日)的1931.86头下降7.88%。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922.14头,年同比下降7.42%。上周,年同比下降5.94%,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放大。
周内的最高价是9.45元/斤(5月24日)比上周的9.43元/斤上涨0.21%;周内的最低价是9.28元/斤(5月18日),比上周的9.25元/斤上涨0.32%。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肉价在周内小幅调整,周末略有翘尾。
本周白条猪供应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天的上市量波动较大,但是价格的波动相对较小。前期是上市量稍一增加,价格就会下滑,上市量稍一减少,价格就回升。本周则不然,尽管每日的上市量波动比较明显,但是在上市量减少的时候,价格难以上涨;在上市量加大的时候,价格也不会下降。所以本周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小。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95%,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收窄到1.83%。
本周由于进入消费淡季,所以日均上市量环比小幅下降。尽管上市量环比下降,价格仍然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本周价格波动幅度收窄的1个原因。
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自从在3月上旬出现上涨以来,价格走势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状态。自从3月10日价格冲高到9.45元/斤的价位以后,价格始终围绕着这个价位波动,历时2个半月以来,今天的价格与3月10日的价格持平,说明肉价的走势是比较尴尬的,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去年5月20日之前的较长时间,白条猪价格下降到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5月20日之后,养殖场对低价位进行抵制,肉价出现了1波快速上涨的局面,到5月26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由5月20日的6.20元/斤上涨到7.90元/斤,1周的时间肉价上涨了27.42%。在毛猪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价格都能出现短时间的快速上涨,说明舆论对肉价的影响力是相对较大的。今年,我们可以把目前的状态认定为“偏紧”,但是肉价仍然没有继续上涨的动力。这说明,在养殖业进入盈利状态以后,对继续拉高肉价的动力已经不足,更何况近期毛猪的供应还没有达到“偏紧”的程度呢。
如果我们上面的认定是基本符合市场的供求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前期认定的“肉价上涨是预期拉动的;属于提前上涨;由于肉价上涨的压力已经提前释放,后期肉价上涨的高度可能达不到一些人士的预期”的这个判断,有可能会被逐步印证。
上周我们曾经说道:“预期对肉价的拉动仍然在待势而发,后期还有拉动上涨的冲动。但是,在进入消费淡季的时候,继续拉高肉价是需要花费一些力气的。立秋节前前后有可能会出现1个阶段性的高点”。对这个判断,还有待验证。不过,已经有的屠宰厂开始释放出一些风声,说他们不会放过端午节这样的机会的。如果是这样,肉价可能还会出现1波冲高回落的过程,能不能冲得起来,还需要到时候再看。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冲高回落。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41元/斤,比5月17日的4.50元/斤下降2%; 比2019年4月24日的4.02元/斤上涨9.70%;比2018年5月24日的3.76元/斤上涨17.29%。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26.40%,本周同比涨幅明显收窄。
本周,蛋价冲高到近几年同期的高点,一度超过了4.50元/斤的价位。在没有网络报价之前,只有在鸡蛋供应严重不足的阶段,蛋价能够突破4.50元/斤的高位,而且突破这个价位是比较困难的,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自从有了某公司的网络报价以后,突破4.50元/斤的价格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方面反映蛋价的波动加大,一方面反映出报价的随意性。
市场上鸡蛋的价格是随着网络报价运行的。近期,鸡蛋供应基本上与需求相匹配,鸡蛋没有出现短缺,收购活动比较顺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没有刺激需求的因素。供求关系方面不存在拉动蛋价蹿高的因素。本周蛋价冲高,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所以,蛋价在周前期冲高,周后期有所回落。正如我们上周所谈到的那样:近期“蛋价上涨,与鸡蛋的供求关系没有直接的关联”。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醒养殖场:“不要被这种走势所误导”。并且“短期内蛋价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因素。如果不是大盘价格的拉动,近期蛋价会趋稳且出现回调”。
由于今年4月份以后雏鸡需求量大增,孵化场生意火爆,现在下订单需要到8月份才能够得到雏鸡,所以,后期鸡蛋的产能将逐渐由供求基本平衡向供大于求的方向过渡,因此,养鸡场也要防止网络报价或者期货的庄家对蛋价进行打压。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前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继续回落,周后期趋稳。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3元/公斤,比5月17日的2.25元/公斤下降9.78%;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10.57%。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7.14%,本周同比由明显上涨转变为明显下降。
本周后期,5月23日,北京地区开始进入气象学意义的夏季。今年是近10中北京地区进入气象学意义夏季最晚的年份。进入夏季的时间推迟,说明整个春季气温的不稳定,气温忽高忽低,也影响了春季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一些蔬菜的上市期推迟。只有到了5月上旬以后,那些推迟上市的蔬菜形成集中上市的现象,使得5月中旬以后菜价连续下降。今年春季蔬菜的价格走势属于高开低走,春季蔬菜的价格整体上是高于去年同期的,只有到了本周中后期,价格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本周菜价大幅下降,主要是春季蔬菜集中上市的结果,后期还会继续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运行一段时间。
目前,北京市场上上市的鲜嫩蔬菜,大部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主产区是黄河以北地区,以山东、河南、河北、辽宁蔬菜为主。这些产区的蔬菜,一般可以供应到6月末,随后的供应地将继续北移到北京以北地区。在6月底之前,蔬菜价格的整体走势仍然会延续稳中有降的态势,菜价逐渐进入上半年价格阶段性的低点。
具体到个别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去年同期价格偏高的,今年会价格偏低;去年同期价格偏低的,今年则偏高;冬春季价格偏高的,近期会偏低;冬春季价格偏低的,近期会偏高一些。蔬菜整体供应量充足,个别品种价格同比有高有低。菜价的整体走势仍然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菜价仍然处于季节性区间。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大白菜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批发价是0.3-0.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0.4-0.5元/斤,周环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1-1.2元/斤,年同比下降65.91%。
近期,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白菜进入全面的收获期,由于去年同期价格偏高,今年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本周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3。河北廊坊固安县距离新发地市场最近,所以新发地市场销售的大白菜几乎全部来自河北固安,其他地方的大白菜大部分只能就近销售,难以进入新发地市场。
由于这茬春季大白菜存量充足,价格低迷的现象还会继续延续一段时间。
随后上市的是河北承德的大白菜,承德大白菜近期很快也会进入收获期,所以,在短时间内,大白菜的供应仍然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
2、西葫芦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西葫芦的批发价是0.4-0.7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0.4-0.6元/斤,周环比上涨10%;去年同期是1-2元/斤,年同比下降63.33%。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葫芦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泰安,本周的价格虽然比上周有所上涨,但是价格仍然处于底部运行的状态。
去年同期,西葫芦的价格相对略高一些,今年的3-4月份价格也是处于近几年同期的高点,使得近期上市的西葫芦处于扩种、供应过剩的状态。
按照目前的价格,西葫芦的种植户处于略有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农户就开始“拔秧”,腾出耕地改种其他作物,使得西葫芦的价格有所上涨。如果“拔秧”提速,西葫芦的价格还会继续有所上涨。
这种种植面积扩大导致价格反弹的现象屡见不鲜。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南方产区种植的菜花类蔬菜、莴笋、椒类蔬菜,都曾经出现阶段性卖难现象,农户在入不敷出的条件下,有的疏于田间管理;有的“拔秧”,导致今年春节过后菜价大幅反弹。供应状况快速由宽松转化为趋紧,价格也由低位快速蹿高。西葫芦以前也出现过这种现象,所以,在目前西葫芦供应宽松的状态下,适当“拔秧”是可以的,不要“拔秧”过度,最好是不要从众,一窝蜂的都“拔秧”。
3、西红柿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1-2.1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1.4-2.5元/斤,周环比下降20.51%;去年同期是1-2.2元/斤,年同比下降3.13%。
西红柿的价格从去年11月份以后开始快速上涨,在高价位运行了近半年的时间。这种长时间高位运行的状态,势必刺激农户扩种的积极性,以至于今年春节过后,西红柿的种子销售火爆,秧苗供不应求。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有业内人士预测,6月份以后,西红柿的供应状态会由偏紧向宽松转换。目前就正处于这种转换的过程之中。
去年11月份以后,西红柿的价格一直在高于上一年同期的价位运行,只有到了本周后期,西红柿的价格回落到去年同期的价位之下。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红柿,来源地是比较广泛的,山东、河北、辽宁、内蒙的西红柿都有;暖棚、冷棚的都有;既有刚开园的,也有尾期柿子,质量差异导致价格分布的区间较大。
按照近期西红柿的价格走势来看,价格继续下滑的趋势已经形成,暂时没有刹车的迹象。
4、大蒜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大蒜的批发价是3.2-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3.2-4.4元/斤,周环比上涨1.32%;去年同期是1.1-2.2元/斤,年同比上涨133.33%。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蒜分为2种:1种是鲜蒜;1种是干蒜。干蒜又分为2种:1种是去年5-6月份的鲜蒜经过晾晒、入库储存的大蒜,市场简称老干蒜;1种是今年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大蒜,经过晾晒或者人工烘干,表皮干燥的大蒜,市场简称新干蒜。鲜蒜也分为两种:1种是刚刚从地头刨出来的大蒜,经过简单去茎叶、去根须就上市的大蒜,市场简称“土蒜”,就是表皮还带有些许泥土的意思;1种是把蒜皮剥去几层的鲜蒜,市场简称“扒皮蒜”。干蒜的表皮干燥;鲜蒜的表皮含水量充足。
2019年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老干蒜的批发价是3.2-4.5元/斤,其中4.5元/斤的老干蒜是产自江苏邳州直径6厘米的库存蒜;3.2元/斤的是产自河南开封直径5厘米的库存蒜;山东库存大蒜的价格在两者之间。新干蒜主要是产自河南开封今年新晾晒的干蒜(七八成干),批发价在3.5-4元/斤。
5月24日,鲜蒜批发价是2-2.8元/斤,其中土蒜批发价2-2.4元/斤,扒皮蒜的价格2.5-2.8元/斤。
去年同期,大蒜供应过剩,价格下降到近5年同期的最低点,今年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价格恢复到近5年同期的中间位置(近5年同期的最高点是2016年,干蒜批发价是5.3-6元/斤。当年的最高价曾经达到11-12元/斤),比2016年同期下降32.74%。
大蒜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去年同期的价格过低,今年就减种;去年同期的价格过高,今年就扩种。2016-2018年大蒜的价格就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去年同期,鲜蒜供应过剩,价格过低,一些地区的鲜蒜曾经出现卖难现象,大部分农户收入微薄,也有一些农户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压缩了今年大蒜的种植面积,这是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结果。据民间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压缩了25%左右,为今年大蒜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提供了条件。
随着河南、江苏、山东鲜蒜相继进入收获期,鲜蒜的价格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是出现去年那样导致农户亏损的价格将不复存在,大蒜价格将进入1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近期由于一些媒体的追踪报道,大蒜价格上涨的消息不胫而走,有的媒体记者甚至用“算你狠卷土重来”来吸引眼球,引发产区出现了储存大蒜的热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就连一些从来没有做过大蒜的人也开始存蒜了,这些人有可能会铩羽而归。新发地市场的商户也收储一些鲜蒜,是为了保障自己有充足的货源。他们收储的鲜蒜,都是长得比较老的鲜蒜,蒜米充实,一旦鲜蒜行情不好,可以把这些鲜蒜晒干,作为干蒜销售。而那些从来没有做过大蒜的人收储的鲜蒜,很多还是比较嫩的鲜蒜,如果晾晒,很可能只是1个空壳。
商户们为什么担心后期行情不好,也是有缘由的:据初步统计,今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约1/4,但是今年大蒜的亩产是增加的,亩产量比平常年份要高。所以,大蒜总产量比去年减少的幅度不到1/5。去年大蒜供应过剩,过剩的程度在1/5左右,今年减少1/5,实际上是实现了供求平衡。目前的蒜价已经一步到位了,后期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以至于真正的储存商现在都不敢出手。
新发地市场大蒜的经销商中,有全国最大的大蒜出口商,他们的总部已经预感到今年大蒜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目前已经派出几路人马到大蒜的主产区、副产区调查,理顺今年的经营策略。所以,后期收储大蒜的热潮会降温的,已经入库的鲜蒜也是有较大的销售压力的。所以,蒜农对价格的预期,可以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惜售,趁着现在的行情不错,“变现是硬道理”。

(作者: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刘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
帖子: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