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517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XYQUANT   2019-5-17 09:15   1807   0
行业资讯
宏观政策保持定力 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五大上市险企前4月保费突破万亿 增速有所回落
A股员工榜:上市公司员工规模创历史新高
53股上半年净利润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同业资讯
北向资金转向市场全面反弹 次新基金积极建仓驰援A股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MSCI
产品资讯
以金融创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ETF正式获批
诺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上报科创主题指数基金
其他量化资讯
螺纹5月还有一波需求高峰 才会迎来“需求拐点”
行业资讯
宏观政策保持定力 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宏观政策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与逻辑。一方面,通过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应对当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释放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得益于明晰而有定力的宏观政策,市场信心明显提升,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宏观政策保持定力利于廓清迷雾,引领经济实现长期平稳发展。
逆周期调节助力稳增长
去年上半年,受中美贸易争端、金融去杠杆、清理规范地方隐性债务等内外部因素交织影响,市场信心一度遭受打击,投资风险偏好快速下降,债券违约、P2P跑路、股权质押爆仓等一系列信用风险事件接连爆发,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度严峻。面对经济短期面临的下行压力,宏观政策及时调整应对,明确“六稳”目标,着力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担当起此轮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排头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力度可谓空前,更多企业享受到减税红利。
江苏求实特种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定杰透露,今年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再扩大,公司得以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所得税应纳税额降幅达到71.2%。去年增值税缴纳253万元,今年4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增值税减税政策后预计可省48万元左右。
“及时的减税政策让资金活起来了,去年140万净利润,加上今年减税预计省出的74万,全部用于投入装备更新,公司今年准备投入300万引进高端设备。”杨定杰称。
积极的财政政策离不开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此轮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与以往经济刺激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货币政策不再充当“急先锋”。年初实施全面降准释放流动性1.5万亿,但央行前四个月通过公开市场回笼的资金规模高于这一规模,综合看依旧是净回笼资金,货币市场利率中枢逐渐上移,说明宽松的货币环境有限度,并非“大水漫灌”。
尽管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当前经济依然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近期公布的诸多4月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就说明经济下行压力依旧不小。分析普遍认为,逆周期调节助力稳增长的政策定力不会改变,宏观政策将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相机决策,适时预调微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空间主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有很大的缺口,如城市地下管廊、垃圾围城改造、水污染治理等,货币政策在目前阶段应该起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也对记者表示,201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变得易冷难热,市场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变弱,市场内生的广义信贷扩张动力变弱。这种环境下,目前的宏观政策还是要“稳”字当头,货币政策可松可紧的时候选择观望更安全,需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持政策利率在较低水平。因此,货币政策变调为时尚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不断丰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牵引器,自2015年首次提出至今,其内涵在不断深化中丰富,每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2015年提出“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强调“继续深化”,2017年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2018年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新导向,并在今年初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
过去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体经济领域成效突出,如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民企创造更平等的营商环境,国企混改批量落地等。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政府职能的持续改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进入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聚焦实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扩容到金融领域。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亮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将其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版中的关键”。
  按照杨伟民的解释,当前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三去一降一补”,还包括减税降费、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按照竞争中性原则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领域改革走深走实,防止改革空转、企业无感。至于金融领域,则重点要调整三大结构:一是市场结构,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二是银行结构,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比重;三是产品结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聚焦到金融领域,针对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实现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融资供给。光大信托总裁闫桂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度,中小企业在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大型央企等国企又往往享受了过多的金融资源,甚至一些非金融主业的央企也在从事着大量金融业务。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实现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普惠,将金融机构从高度同质化的竞争中解放出来。”闫桂军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本上要靠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和金融产品的广覆盖、有差异。科创型中小企业,要靠PE、VC等风险投资,制造业中小企业,则要靠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高收益债券市场等。
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春风化雨,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从兴办经济特区,积极利用外商投资,到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自贸区战略,再到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实践,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的奇迹和典范。站在激荡变革的当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官方多次表态看,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一项重要的既定政策,并不会因为短期的内外部形势变化而调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下一步,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加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外商投资法》获全国人大高票通过,成为我国第一部外商投资领域统一的基础性法律。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公布拟推出的12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新举措等。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外商投资。同时,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二季度以后国内债市和股市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的实际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此外,随着我们自身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市场主体境外投资的合理需求持续存在,也会得到有效满足。所以,无论从资金流入角度还是流出角度看,全方位对外开放均为跨境投资均衡发展提供很好的政策基础,开放是双向的。
对外开放的大门敞开,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2018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外来投资累计净增加4838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回升,规模已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今年一季度,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入继续有所上升,其中,境外机构净买入债券和上市股票的金额分别是95亿美元和194亿美元。
4月人民币债券正式加入首个国际主流债券指数——彭博巴克莱综合债券指数。有分析预计,考虑中长期效应,不仅仅是追踪全球三大主流指数的资产会对中国债券进行配置,主权财富基金等资金也会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在中长期内有望带来0.5万亿~1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五大上市险企前4月保费突破万亿 增速有所回落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经历了一季度“开门红”时段的高增长后,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逐渐回落。截至昨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悉数发布了前4个月保费收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合计保费突破万亿,为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一季度的10.2%有所回落。
对于二季度的业务趋势,天风证券认为,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短期趋势将出现分化,中国人寿负债端趋势向好,主要由于新业务价值低基数,并且管理工作改善。
国寿、人保寿险增速回落其他公司稳中有升
从寿险业务来看,前4个月,5家上市系寿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7421.4亿元,同比增长6.8%。从不同公司情况看,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有所回落,其他3家公司则稳中有升。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去年基数不同、管理层变更调整期变化、不同的销售策略安排等。
其中,人身险市场排名第一的中国人寿,前4个月保费增速为6.9%,较一季度的两位数水平,呈现出明显回落。一季度各月累计增速情况为,1月增速24.5%、前2月增22.4%、前3月增11.9%。
相较中国人寿,其他上市系寿险公司大多维持相对平稳增速——前4月增速在个位数,不过呈现逐月稳中有升的态势。如,平安寿险前4月各月累计保费增速分别为5.2%、6.2%、7.4%、8%。太保寿险前4月保费增长4.8%,增速也高于一季度的4%。
为何呈现明显的增速差异?国寿一位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寿一季度的高增长有多重原因,一是去年基数低;二是与公司销售策略有关。中国人寿集团层面确定了“重振国寿”的战略目标,上市的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也要结合这一战略目标以及高质量发展等经营目标来安排销售节奏。
相比之下,平安和太保对于开门红的销售策略则有所变化,要淡化、削平开门红,认为这种人为的高增长销售是不合理和不可持续的。
此外,去年以来,国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都更换了核心管理层。业内人士分析称,保险公司高层变化也会带来业务节奏上的不同安排。天风证券近期的两份研报就提到,“平安寿险管理层的调整带来了短期业务调整,但长期优势依然显著”,“太保寿险管理层将顺利过渡,公司经营更趋精细化。”
新单保费
和新业务价值有所分化
从更受关注的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情况看,各家险企存在一定分化,这种分化趋势在二季度或继续延续。
平安寿险披露的细分数据显示,前4月个人新业务保费630.51亿元,同比下滑11.30%。券商研报认为,平安新单保费增速整体向好,但二季度存在一定压力。其他险企中,新华保险一季度各渠道新单保费都实现增长。中国人寿一季度新单首年期交保费达667.8亿,增长9.1%;整体的新业务价值增长28.3%。
“在竞争中不能不讲市场份额,但也不能唯市场份额,关键要看市场份额是如何获取的、是不是可持续的。”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近期表示,中国人寿坚持价值和规模的有机统一。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从短期来看,中国人寿负债端趋势向好,主要由于新业务价值低基数(业务结构优化空间大),同时管理改善,提升内部公司工作压力和积极性,另外,预计其代理人规模和活动率稳步提升。而新华保险、平安寿险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二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长承压,但预计随着代理人规模提升及产能提升,全年增长仍呈向好趋势。

A股员工榜:上市公司员工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2018年度A股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剔除2019年上市公司),达到2320万人。与此同时,A股公司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继续上升。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就业人员7.76亿,上市公司就业人员数量占比达到2.99%,创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
证券时报数据宝与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上市公司员工规模来看,中国石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石化4家公司员工数量依旧排名前四位。中国石油员工数量超47万人,再度蝉联榜首。中国平安员工数量超过建设银行,上升至第5位。中国建筑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8位,中国铁建由第11位上升至第9位。家电龙头美的集团由第22位跻身至第20位,房地产龙头万科A由第36位上升至第22位。
上市公司员工学历水平呈上升态势
分地区看,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上市公司数量基数大,整体员工规模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6个省份上市公司2018年度的员工规模均在百万人以上。
  其中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6个沿海发达地区上市公司员工合计规模达到1051万人,占总数比为45.29%。
不仅在规模上,上市公司员工学历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2018年A股上市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上升至31.74%,创历史最高水平。分行业看,5个行业本科以上学历员工数量占比超过50%,分别是银行、非银金融、计算机、通信、建筑装饰行业。
银行业整体学历水平最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67.55%。以兴业银行为例,公司2018年本科以上员工5.73万人,占比高达90.84%,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1.03万人,占比16.31%。实际上,不管是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机构,但凡核心岗位,硕士比例非常高,甚至有些岗位博士占比都很高,而且以名校为主。
  纺织服装、轻工制造、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商业贸易等传统行业学历水平排名靠后,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学历水平最低,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农林牧渔、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也处于较低水平。
采掘行业员工数下降明显
总的来看,剔除2019年上市的次新股,2018年度A股上市公司新增员工数量90.84万人。过去的一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度、公司自身发展影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出现了变动,其中逾2000家公司去年员工数量出现增长。
由于并购重组、业务扩张等因素,23家A股公司去年员工数量增长逾万人。淮北矿业员工人数增长规模排名榜首,去年公司完成了淮矿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重组后,淮矿股份资产注入本公司,公司员工规模由此前的2000多人扩大至2018年的5.92万人。员工增长规模超过万人的还有领益智造、上汽集团、中国人保、中国铁建、中国平安等。
近1500家上市公司由于出售亏损资产、减少人力开支、业务结构调整、员工离职、关闭门店或项目停产等原因,员工数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6家公司员工数量减少万人以上,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工业富联、派生科技、农业银行、海南橡胶。中国石化员工数量减少规模最大,与2017年相比,公司员工减少2.27万人。
从行业员工规模变动情况来看,采掘行业员工总数下降最多,2018年度员工减少4.52万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业型岗位和劳动力密集型岗位被淘汰,除采掘行业外,银行、通信、钢铁、传媒、纺织服装等行业上市公司2018年员工总数同比减少,其中银行及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均减少逾万人。

53股上半年净利润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宁波东力昨日再度涨停,年内股价涨幅由此实现翻倍,最新收盘价创年内新高。近期两市行情持续震荡调整,不少股票自4月8日以来大幅度回撤,在此期间能够保持逆市上涨或跑赢大盘的股票并不多见。宁波东力股价表现抗跌,很大程度上与其中报业绩预喜有关。上个月底,宁波东力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5亿元至0.75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目前中期净利润预告增幅最高超85倍
根据目前披露的中期业绩预告情况,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剔除今年上市的公司,有118家上市公司中期净利润将盈利且同比增幅下限为正值,其中5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净利润预计增幅最高的是开尔新材,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6亿元至0.65亿元,同比增长85.59倍至92.81倍。业绩大幅度上升主要与公司主营业务(地铁、隧道类)市场空间加速释放,节能环保类业务电厂脱硫脱硝改造市场回暖,同时以前年度公司外延式拓展投资效益逐步体现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开尔新材2017年度、2018年度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
宁波富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3亿元左右,同比扭亏为盈,业绩大幅改善主要是由于公司铝板带材相关资产转让收益将得到确认所致。民和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8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长42.44倍至51.13倍,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预计主营产品商品代鸡苗销售价格较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东方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0.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3.85倍以上,主要与公司基础安全、信息安全和应急安全等业务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有关。
净利润增幅较大的还有天顺股份、浙江永强、中矿资源、仙坛股份、金溢科技等。在上述118家公司中,28家公司去年业绩为亏损状态,其中7家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10亿元以上,分别是中兴通讯、宁波东力、ST冠福、达华智能、奥飞娱乐、拓维信息、科陆电子。
中期业绩预增股年内股价大幅跑赢沪指
整体来看,上述118家公司年内股价平均涨幅为36.13%,大幅跑赢同期沪指。单家公司来看,9家公司年内股价涨幅翻倍,包括民和股份、二六三、雄韬股份等。
  民和股份表现最为抢眼,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84.45%,3月13日盘中其还一度创下历史最高点,近日股价走势仍在调整。二六三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59.88%,该股近日持续活跃,最新收盘价已创两年来新高。雄韬股份累计涨幅131.22%排在其后,该股此前几个月因燃料电池概念反复受到资金炒作,4月18日盘中创历史高点后持续震荡调整至今。
  经过年初至今股价的波动之后,部分股票市盈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目前,14只个股最新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
市盈率最低的是中华企业,滚动市盈率为8倍。中华企业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仅9.86%,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市盈率较低的还有江苏国信、浙商中拓、民和股份、华润三九等。
同业资讯
北向资金转向市场全面反弹 次新基金积极建仓驰援A股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A股阶段企稳的特征愈发强烈,短期来看下行风险不大,但高波动或将持续。
5月15日,A股再现强势行情。
早盘两市双双高开,沪指盘初迅速站上2900点;午后两市震荡攀升,三大股指均涨逾2%。截至收盘,沪指涨1.91%收报2938.68点;深成指涨2.44%收报8259.03点;创业板指涨2.28%收报1528.69点。
成交量方面,当日沪市成交2265.46亿元,深市成交2874.53亿元,两市合计成交514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4567亿元放量573亿元。
部分受访者认为,从前一日顶住外围暴跌压力,到15日上演普涨行情,A股阶段企稳的特征愈发强烈,短期来看下行风险不大,但高波动或将持续。
从众多次新基金近期的净值变化亦可窥见,积极建仓的动作颇为明显。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MSCI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国际知名指数编制公司MSCI日前宣布,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26只中国A股(包含18只创业板股票)将加入MSCI中国指数。至此,中国A股将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分别占到5.25%和1.76%的比重。
MSCI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也是全球投资组合基金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业内预计,MSCI扩容后业内测算对A股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在5000亿左右,具体来看是4000亿到6000亿之间。
MSCI持续提升A股的纳入比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布局跟踪MSCI相关指数的基金将会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投资方式。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MSCI
蓝鲸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市场上已经成立的MSCI主题的指数基金已经有30只(A、C份额合并计算)。
市面上最早的一只MISC指数基金是: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02年,也是市场上最早一只指数增强基金。不过,和近两年成立的MSCI基金不同的是,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跟踪的是MSCI中国A股指数。
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的基金经理许之彦向蓝鲸财经解释到,MSCI中国A股指数指数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是覆盖中国A股市场超过80%的流通市值的一个旗舰指数,这个指数的目标是覆盖中国的流通市值要在80%左右。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投资角度编制的。而近期成立的MSCI指数则是站在国际的角度来编制纳入的指数。
除了成立于2002年的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基金,2015年成立的华夏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是最早成立的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的基金。
自2017年6月21日A股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以来,国内公募基金开始加大MSCI指数产品线布局力度。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指数基金在2018年2月成立,是A股成功入摩后第一只相关主题的指数基金。3月8日和9日,南方MSCI 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ETF、ETF联接和招商MSCI 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型基金相继获批。
2018年整年,A股市场上共有22只MSCI主题的指数基金成立。步入2019年以来,前海开源、中金基金、易方达等基金公司还陆续发布了在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础上延伸的指数基金产品。
MSCI主题基金收益拉开差距
MSCI扩容后预计会给A股市场带来50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普通投资者布局跟踪MSCI相关指数的基金将会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投资方式。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MSCI主题基金都是跟踪的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还有一部分是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此外还有跟踪低波动指数和国际质量指数的MSCI指数基金等。
MSCI国际通指数和国际指数略有不同:
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2017年10月编制,这个指数成份股和今年8月初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A股相同,指数跟着纳入进程进行成份股变动,也就是说这是个过渡指数。
MSCI 中国A股国际指数(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Index),这个指数2014年发布,是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使用的基础指数,它不仅包括了目前已经被纳入的236个大盘股,还包括193个将来要被纳入的中盘股,可以说是反映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A股未来真实样貌的指数。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还含港股、海外上市中概股,成分更广。
在未来公布MSCI新兴市场指数进一步纳入中国A股中盘股后,两者将保持一致。通俗来说,国际通指数还处于成长阶段,若干年后长大了就变成了国际指数。
除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 中国A股国际指数,市场上也开始有基金公司推出了跟踪MSCI中国A股低波动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质量指数的基金、国际价值、国际消费、国际红利指数等等。此前市场上大部分的MSCI基金都是主要集中于宽基指数领域,MSCI低波动和MSCI质量基金则是加入了smart beta的因子,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以取得超额收益。
例如中金基金今年陆续成立的以Smart Beta策略运作的价值、质量、红利及低波动4种风格鲜明的MSCI概念基金,平安基金在也在去年大举推出了多只MSCI指数基金,包括平安MSCI中国A股国际ETF以及其联接基金,还有平安MSCI中国A股低波动ETF。
平安大华基金ETF指数投资部向蓝鲸财经解释,低波ETF和质量ETF两种指数都是“聪明贝塔(Smart Beta)”指数,和主流指数的区别在于指数成分股的权重设置会考虑“质量”或“波动”因素。
产品资讯
以金融创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ETF正式获批!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今年以来,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相关工作部署,在基础设施、金融协同、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由汇添富基金创设的“长三角一体化ETF”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标志着又一项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项目落地在即。作为通过金融创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该产品不仅是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成果的直观指标,也将成为市场各方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投资的重要标的,受到了三省一市政府和市场的高度关注,预计产品将于近期发行。
2018年11月5日,国家领导人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为响应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号召,汇添富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的支持指导下,开发设计了长三角一体化ETF。
长三角一体化ETF跟踪于“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指数(931141)”,该指数由汇添富基金向中证指数公司定制,选取了最能体现长三角经济发展特点、产业优势和经济活力的前15%上市公司综合而成,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先进性和成长性。首先,该指数涵盖了三省一市18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9.3万亿,占到三省一市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0%;其次,该指数的成分股均为长三角区域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健增长的上市公司,是稀缺的优质投资标的集合。WIND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间,指数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1%,高于沪深两市;最后,该指数长期收益率超越市场,具有良好的成长性,WIND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3月,该指数累计收益率98.4%,超越同期沪深300约45%。
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一体化ETF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该产品以金融创新为突破点,实现资本跨区域投资,率先体现了金融一体化的市场特征。未来产品成立后将成为反映长三角区域改革发展成果的风向标,并成为市场各方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投资的重要标的。同时,该产品的推出也有助于长三角区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强化外部对长三角企业的关注,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强化长三角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便于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据悉,汇添富基金是区域发展ETF的先行者。2016年以来,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汇添富基金先后推出了“上海国企ETF”、“上海改革ETF”系列产品,募集规模合计超200亿,有机结合了金融创新与国企改革,通过市场化的金融产品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上海国企ETF”系列产品在发行时引起市场热烈反响,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典范,在全国树立起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资本市场标杆,荣获了“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在上海国企ETF的成功经验上,汇添富此次推出长三角一体化ETF在区域范围、市场主体等方面都实现了进一步的升级,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预计该产品的影响力将更大。”上述人士指出。

诺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上报科创主题指数基金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近日,诺德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均已上报有关科创板主题的指数基金,分别名为“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基金”和“申万菱信中证研发创新100ETF联接基金”,证监会分别在5月14日和15日接收了材料。
而上述两只基金追踪的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还未问世。编制该指数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指数)称,将于5月16日正式发布。
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简称“创新100”,以 2014 年 6 月 30 日为基日,以 1000 点为基点,指数代码为931159。
据悉,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由沪深两市中信息技术、通信、航空航天与国防、医药、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科技相关行业中研发营收比例高、行业代表性高的100只股票构成样本股,以反映科技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股票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
业内人士称,多家基金公司正在全力备战科创主题指数基金的首发。
据中国基金报,业内某量化投资和指数基金管理规模均前列的基金公司将推出追踪科创指数的ETF,已完成相关指标的模拟、计算和测试,虽然该科创主题指数基金还未明确的发行日期,但已有部分机构在沟通相关标的的投资。
其它量化资讯
螺纹5月还有一波需求高峰 才会迎来“需求拐点”
2019年05月17日证券时报网
 五一节前,RB1910收于3828,整体表现似乎在反应短期的需求调整已经到位,尤其是盘面,期货在最高上涨到3843之后开始的回调,最低触及3682,幅度达到161,在期货保持贴水的情况下,已经基本上反应了过去3周的需求较弱的情况,应该可以理解为期货领先现货完成基于短期需求会回落的行情,因此在节前期货充分调整完之后开始上涨。受五一期宏观等消息的冲击,市场悲观情绪浓重,节后螺纹期现都承压调整,一方面认为短期市场情绪会比较弱,另一方面也担忧未来的宏观经济等问题。
首先短期确实会出现情绪悲观的问题,但是对于地产等担忧的逻辑却存在问题。即使贸易战等因素会引起房地产开工的问题,首先要影响到土地的供应,再到影响拿地行为,以及拿地以后开发商的开工积极性问题,最终才会引起开工的问题,并带动螺纹需求的走弱,这个链条即使成立,也需要时间。而期货的合约相对是短期的,如果10月份之前没有影响,那么在RB1910上反应悲观预期就是有问题的。另外国内的房地产开工更多受国内经济,尤其是房子供需的影响,因此逻辑链条中只要有一环存在问题,就可能使得整个逻辑存在严重的问题。关注大宗内参,不错过每篇独家观点!
对于螺纹的需求担忧:在螺纹去库速度连续3周高位回落之后,市场对需求拐点的讨论变得比较普遍。但是从去库速度的下滑推测出需求拐点已经到了,这个逻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这个逻辑是基于适应性预期,也就是根据目前现有的情况,去“顺理成章”地往前推导,基于目前在变差,虽然还没有累库,在假设去库速度放缓这件事会继续进行下去,直至累库,那么得出需求拐点已经到来,看空后市的结论。
但需求拐点和去库速度放缓之间的关系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去库速度下降是需求拐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需求拐点确立是去库速度下降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在高需求的阶段,中间也会存在需求低的情况,需求短期的回落!在高需求时期,并不一定要求每一周每一天的需求都很好,只要整体需求高,中间有个把星期需求差,也不是不可以!
另外,对于季节性需求走弱的预期,这个我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季节性是一种统计规律,最近几年市场已经见证了太多的反季节性或者季节性不明显的情况了,虽然目前的高需求一直持续下去的概率极低,但是问题在于目前是否已经到了走弱的时间点了,季节性研究或许可以认为5月份开始,螺纹的需求就将进入淡季,但是这毕竟是规律而不是定律,今年的淡季是否可能来的晚一点呢?在见证了如此之多的简单采用季节性规律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从个人的预期角度来看,预期5月份需求在短期下降之后还会有一波需求高峰期,只有在高需求阶段全部走完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需求拐点”。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211
帖子:184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