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准备公务员考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10-16 00:06   11050   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海关小渣渣  1级新秀 | 2018-10-16 00:06:09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开始并不在自己的规划之内,也没想着要从事公职工作,倒是一直在想着毕业之后做什么,由于自己的所学专业很难找到对口的企业,尽管自己马上就要硕士毕业,却面临着本科毕业时一样的尴尬,但多得是一份自信,没有恐慌。


还是要从国考职位表公布之日说起,当看到与自己条件严丝合缝的职位时,很是欣慰,觉得终于可以学以致用,然后就迅速的在第一天上午就已经报了,没有想的太多,其实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报这么早,可以等一等,选一些竞争力稍小的岗位(尽管这不是重要因素)。报名审核成功后,就开始买复习资料。


本人相对来说没有选择恐惧症,我看好多同学都有选华图还是中公资料,很是纠结,我倒觉得,都可以,我本人,没有想太多,就是看着中公资料的封面设计比较合胃口,我就买了中公。行测方面,主要是买了一本教材和各个专项(常识和数量关系没必要买),在最后一周左右又买了一套预测卷,以方便自己实战演练。


下面就自己的复习方法简要说一下:


首先我本人是比较抵触培训班的,并且在网络上查了相关资料后,觉得实在没必要报笔试班,当然这个因人而异,我本人不太赞成报笔试培训。


复习时间:复习时间总长,行测以30-40天为宜,自己亲身体会,我正好在35天左右时走上考场,发挥的还算不错,申论时间可以稍长,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可以多看看人民日报,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复习策略:我在复习之初,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后来经朋友指点,放弃了常识和数量关系的复习,在后来的复习过程以及做题过程中,也确实觉得这两部分的收获与付出是不成正比的,我就果断放弃了这两部分的复习,当人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如果吧友尤其擅长应用题计算,能偶保证1分钟得出答案,可以去做。好,继续说,这样就只剩下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最重要的,言语理解讲究效率和正确率,相信第一感觉,千万不可细细琢磨,一会浪费时间,二会把本来做对的题改错,每道题的时间应该在35-40s之间,正确率应该在考前达到80%(楼主国考当天,言语理解正确率为34/40);判断推理,需要多联系,锻炼思维敏捷度,图形推理题型还是要多做,熟悉了就能快速找到规律,其他题型也是,还是需要一点题海战术,也要保证在考前正确率最起码75%+;接下来的资料分析,就异常重要,一是分值比较高,二是比较容易提高,楼主本部分的命中率达到了90%,这部分要充分讲究方法,找一些相近的比较容易计算的整数来代替题目中的复杂数据,以便快速得出结果,同样的方法,题海战术,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速度和准确率都达到要求的时候,就没必要再题海战术了,只需保持状态即可。


考场策略:保持冷静,不要纠结于任何一道题,考虑了30秒还没有思路就马上pass,楼主的答题顺序是,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数量关系。所谓平日练习到位了,考场自己就有信心和心理优势。常识跟着自己的感觉,知道的就选出,不知道的就看那个像选哪个,这部分分值比较小,楼主该部分命中率为9/20;数量关系部分,刚才我也说,我是没有复习的,考场上我也基本没有时间做,采用前五个蒙B,后五个蒙C的战术,命中4个。


申论:


资料及方法:本人主要选择一本中公教材和一本申论热点范文解析,看的比较细,每一篇范围都阅读了3遍以上并做了提纲笔记,以便碰到类似话题,有思路可写。其次,就是坚持看人民日报,了解主流价值观点方向,以及大家的写作思路。复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申论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要明白考官看的是你的条理和逻辑是否清晰,切忌抄材料中的内容。当然,重要的练习不可缺少,自己要亲笔写作申论作用十篇左右,这是很重要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走出考场以后,就不要再多想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了,就不后悔,静静等待成绩。如果自己信心很足,可以提前准备面试。


笔试成绩公布后,一般情况下,大家只知道自己的分数和分数线的,无法准确的知道自己的对手的分数,所以如果你申通广大,人脉网广,可以发挥一下,打听一下,但是难度很大,我在面试考场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对手的笔试成绩,当然知道了更好,不知道就自己推测一下,好好准备面试。


面试:


报一个培训班,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如同笔试一样,我还是比较抵触,但是还是报了,并且确实提高不少,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异,面试班上的同学,有的语言功底比较弱,培训完毕之后提高并不是很大,这个也怪不了谁,底子比较弱,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克服弱点。


面试还是很重要的,能够进入面试只能说明你拥有了资格,面试才是真正的战场,不要管你是第一还是第三,全力以赴。在考场上,我就碰到n个逆袭以及被逆袭的案例,本人笔试第一,面试正常发挥,靠着笔试的优势才没有被逆袭,有惊无险,所以,面试很重要。总成绩+笔试/4+面试/2,看到这个计算方法,你就明白面试的重要性了。


面试考场最重要的是自信,坐姿端正,保持冷静,面带笑容,与每一名考官都要有眼神交流,让他们看到你舍我其谁的气势,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语言一定要流利,流利来自于思路的清晰,思路的清晰就来自于面试的准备,要多接触题,掌握方法。










最后,给大家安利一波我的分享会,小伙伴们反响不错,欢迎来听,结尾处有我的微信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到你。






海关小渣渣 的知乎 Live:公考战场你为什么是炮灰? https://www.zhihu.com/lives/985177390741590016?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
3#
当时明月在  3级会员 | 2018-10-16 00:06:10 发帖IP地址来自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先看看自己的专业,再对照公务员报考岗位的专业限制,心理素质好一点,别被打击到了,如果你的专业不是经管财法,计算机,汉语言文学,那么做好三不限的准备,或者,报考个自考电大的法学之类的。
4#
温言阮俞  3级会员 | 2018-10-16 00:06:11 发帖IP地址来自
求网盘资源链接!
5#
清风明月   | 2018-10-16 00:06: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子衿  4级常客 | 2018-10-16 00:06: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已上岸北京某区国税局(地市级),岗位要2个人,上岸笔试分数147.6分,面试第1名,期间也参加了京考考试,报的工商系统,笔试161分,但后来国考录用了我,所以放弃掉了京考单位。本专业是中文专业,研究生,一本211学校。从7月开始准备的,时间大概五个月。

很幸运第一次考试就上岸啦。之所以考公务员,因为想留在帝都,留在帝都拿到户口才有踏实感,又不想太累,喜欢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所以就考公务员啦,家里人也很支持。
去年春天开始慢慢了解国考,中间也做了一些无用功,买了某知名机构的两千多的笔试课,课程很多看着很满,但很多冗杂,方法也较为老套麻烦,和粉笔的课程一起对比听了听,性价比不是很高,所以不推荐啦。
某天从知乎上查公考大神的上岸经验,于是就机缘巧合找到了静嘉师姐!请她帮忙分析了我的情况(公考小白的身份被坐实!),不厌其烦帮我做了每日计划(从7.1开始的,师姐说时间足够了),于是就开始了小白上岸之路。
我个人从一开始就非常信任师姐,学习完全按计划进行。事实证明师姐真的很厉害,最终结果也并没辜负自己的努力。
下面是干货干货干货!
学习资料这块,个人用过并觉得有价值的:1.帼子书院的计划+帼子笔记+帼子书院历年真题+帼子两本专项书;2.粉笔app;3.某图模块宝典(各科);4.历年真题及解析(国考+各省市省考联考);5.申论的规矩。
师姐指定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要跟着一步一步复习,师姐的笔记也都是精华,很有价值。历年真题在中期用,听完课复习完笔记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的话,我刷了3遍到5遍,后期还做了省市真题,师姐的真题整理挺全的。粉笔的模考很好,每周我都会考一次(考场模式),看一下自己的排名情况。
申论我是中期开始复习的,期间买了两次静嘉师姐的批改,一开始觉得挺贵的,改过之后发现是很有用的,和智能批改不同,改过之后自己就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写,可以得到提升。建议!一定至少让师姐帮你改两次。一次作为指明方式方法,之后觉得自己有提高之后再批改一次,鉴定一下复习效果,看是否思路有偏差。
如果要整理错题,可以借用粉笔app错题功能,对于类比和图推的错题,可以随时刷随时复习,效果不错。
各模块学习方法: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一开始的老大难,七月做题的时候10道题我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还错一堆,很崩溃。
后面开始啃骨头,先是听了课,结合笔记,把重要公式进行总结,每次做题用手机计时,如果以一道大题(5道小题)计时,争取在 8 分钟之内完成。如果以四道大题为主(20 道小题),争取在 35 分钟之内完成。做完之后,把错误的点弄明白,补充在师姐的笔记里,下次做题之前先复习笔记和错题,避免同一个地方摔跤。这样专项训练了一阵子,速度有所提升,正确率也在上升。
专项训练之后是套题环节,这时候,我的做题顺序是这样的:常识(3min-5min)-言语理解(30-35min)-资料分析(30min),剩下的按顺序做,最后有时间的话,做数量关系。看个人情况,把资料分析放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
复习资料分析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
1.错误点重复错。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每次错题都会总结补充在笔记上,而且根据错误类型不同,分类总结,总结出来一看,基本只有那么几个出题点,一目了然,下次再看到题目,无论表述相同与否,都可以分辨出是哪个类型的考点。
2.公式搞混。公式一定要背诵!每年看一遍笔记,每天背诵!每次做题之前背一遍!这样十遍下来,肯定记住啦!(平均增长率公式、平均增长量公式、间隔增长率公式)。例如:要注意区分好混合增长率和间隔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是受到两个增长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整体的增长率,但间隔增长率,每个增长率都是独立的,也就是每一年的增长都和去年的增长无关,是互相不影响的。
3.错误率高,做题慢,信心丧失。资料分析是最好提分的部分了,技巧性很强,没有什么自己发挥的地方,只要细心,多练多总结,就知道资料分析是整篇试卷中最不用害怕“纸老虎”。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
这个部分考察的很多是阅读理解功底,其实也有一些技巧。比如:
(1)主题词!言语理解所考察的就是你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快速找到隐藏在文段中的“主题词”。只要发现文段里“主题词”,就能快速锁定答案,而其余的文字基本可以一略而过。主题词一般是文段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词语,选项中有主题词的那一项一般为正确选项。
(2)主题句,一般在转折点之后,首尾句。一般关联词之后是重点内容,转折关系中往往有“虽然A但是B”“尽管A可是B”“实际上+B”,这些时候,B都是重点内容。
(3)对策很重要!选项中出现了“问题”“对策”,而读起来全都对的时候,优选有对策的选项,因为更加直接。
(4)识别错误选项有一些技巧,“无中生有、范围扩大”等等。这些在师姐总结的笔记里也有总结。
如下图:

此题中就是对策和其他因素同时出现,选对策选项。
言语理解之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中有一部分为排序题,这部分题目可以用一些技巧。例如:先找出首句,首句的特征是“背景型:随着...”“下定义型:XX是指..”“代词-我”,非首句也有一些特征“这、那、他”“而且、那么等一些关联词语”,判断完首句可以先排除选项,再根据剩下的选项进行选择,可以根据关联词语等确定捆绑集团,或者观察文段中的几种特殊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还有部分语句填空题,这时候观察横线所处的位置可以帮助解题。比如:横线在结尾的时候,考虑一下逻辑关系;横线在中间的时候,把握好语上下文的联系,把握主题词。
对于接语选择题,通常情况下,看文段最后一句话即可,百发百中。
言语理解之逻辑填空:
这个部分我是每天坚持刷10道-15道粉笔app里的专项练习,并做积累(比如热词和万年冷宫词),补充在笔记中。听完课之后,不必系统复习,每天零碎时间复习就好啦!其他不赘述了。没有啥技巧性的一个部分,主要靠积累和底蕴。可以采用近义词比较的方式进行积累。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先听课,补充笔记。
图形推理有10道,类比推理也有10道。这两个部分听完课就不用系统复习,零碎时间刷题即可(排队、等公交都可以刷几道,我一般晚上睡前刷这俩部分),注重总结和整理,这样才能提升。例如:图推中有很多类型的考点:位置规律、样式规律、数量规律,位置规律里又包含:平移、旋转、翻转等。了解了这些考点,每次做题就有据可循了。类比推理也是一样的道理。类比推理一定要提速,用最少的时间做对。
逻辑判断:包括翻译推理、排列组合、逻辑论证(重要!)、原因解释、日常结论等。翻译推理部分,每次刷题之前,背一遍公式,这样会慢慢提升。解题思维就是几个字:先翻译,再推理!这部分师姐给总结了很多公式,有相应例题,要结合例题,内化于心,才能灵活运用。除此之外,我会把我遇到的典型错题补充在笔记里,加深印象。
逻辑论证(加强削弱类题目)是难点,削弱类题目:(强度:削论点>削论证>削论据>他因)。有一些做题技巧,例如:主题与话题不同不能选;道听途说(某居民说..)不能选;没有数据显示的不能选;需要联想推断的也不能选。自己加强总结吧,不能只刷题不思考。
例题:

A项道听途说,排除;B项只说了一半,没说是否有影响;D项没有接触过贫铀弹的人,主体不一致,排除;选C,举出客观的例子说明论点。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部分,我感觉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有侧重的听听课,比如必出的一些考点:牛吃草、混合溶液等。但我真正在国考考场上,是把这部分放到最后的,最后涂完卡上的凄然题目,大概剩了五分钟,我开始做数量关系部分。结果也就做对了一两道。但这个结果也是我预料之中的,大概每次模拟考试,都是如此,剩下的时间顶多做两三道题,这个时候就捡一定能拿分的题目做,争取这几分钟没有浪费。
我对这部分是随缘的态度,但前提是,保证其他部分的正确率。对于这个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复习吧,有些同学是擅长数学,那可以重点复习一下这部分,毕竟这个部分每道题分值很大。
申论复习:
申论我先听的课,整理完重点之后还是觉得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开始动笔做题,做题一定要用方格纸,跟考场一样。
先做历年真题,因为真题最经典。不注重数量而要注重质量,一开始我做的很慢,一下午做一套申论,但每一套都仔仔细细看解析。这样自己训练了三五套之后,我有了一些答题的思路。于是找师姐帮我做了一次批改,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后面的申论,我开始根据师姐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思路。
后期的粉笔app每周都有申论模考,我也会坚持参加。看综合排名。
申论考察的是管理者思维,这也有些类似于国省考面试环节,让你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更不能过于主观或偏激。对于这个部分,京考和国考考试略有不同,京考考察的更细节,例如:老旧小区改造。国考则更宏观。申论和行测一样,都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申论一般都是踩点给分,只要在材料文段中找到关键字,就能拿到分。所以申论答题重点在于材料,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篇材料,从中提取出得分点。在你的大作文中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例子进行论述,否则批改老师很可能判定你这篇文章偏离材料主题。
申论可以准备一个积累本,将遇到的好素材积累进去,包括自己答题时候得到的新思路。这样可以为后面做题做借鉴。
学习时间周期:
基本是四个阶段的复习。
第一时期是一轮复习,和高考一轮复习一样,这个时期要扎扎实实的进行。完整的听网课,做自己的第一遍笔记,做完之后和师姐的对比,将自己整理的一些东西加进师姐笔记里。但基本是按照师姐给的计划来的。包括每周坚持参加粉笔模考,一次不落。
一轮复习期间,也是在每天刷题。根据听课进度,每天训练听完课的部分,并整理错题点。刷题书是:某图模块宝典。
二轮复习基本在做真题,每天复习笔记,模块训练,两三天考一次真题。做真题的时候要注意临摹考场状态,上午行测,下午申论,做完申论很累,但是要坚持完成完整的一套题,这样才能达到模拟的效果。
三轮复习,总结每个部分的做题方法和经验,补充在帼子书院笔记里。做题验证自己的方法和笔记的经验。
四轮复习,大概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考试了,每天都在刷套题,刷整套的真题,然后分析考试错误。这个时期有些枯燥,因为已经形成了做题的思路和模式,现在基本就是提升速度和正确率了。并且,这个时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这个时候我基本每天是按照考试时间作息,尽量早起,训练自己早起也不会困一天,如果有同学有在考场喝咖啡的习惯,可以中午适当的喝一些茶或咖啡,让自己的肠胃也适应一下考场状态,晚上也不要熬夜啦,毕竟白天要有充足精力复习。
哦对了还要说一下,【常识部分】在我那个考场是不允许提前打开试卷查看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9点整点开始看吧,常识题不要超过五分钟。
临近考试了,心会有些慌。那时候每天听一些快乐的歌,让自己情绪稳定,不管每次套题成绩如何,都告诉自己,马上就到岸了,要坚持到最后。
最后想和你们说,公考一开始比的是方法,比的是资源,到最后比的是心态和坚持。师姐说的一句话从头到尾都激励着我,“功不唐捐”,我从备考开始,心态也崩塌过一千次,但每天都在往前走,没有停,结果证明,努力真的不会被辜负,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和自己努力对等的人生。
7#
萧瑟  3级会员 | 2018-10-16 00:06: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做个计划之后,刷题就行了,公考就几类固定题型,不要搞太多幺蛾子,抓住基础题,真题使劲刷。申论字练好,学会抓关键字关键词。最重要的是你报考得报的合理。考得好不如报的好。面试时候报个班练练,别紧张,自信就好。简单点
8#
匿名用户   | 2018-10-16 00:06: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匿名用户   | 2018-10-16 00:06: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