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那会,华尔街上的人还都是狼不是柯基,但凡是个target school里的学生,有事没事自称banker,连后面那wannabe都省了。各种学生论坛和推荐读物里学来各种名词,聊天一言不合就往master of the universe, big swinging dick, rainmaker上扯,社团里VP满地走MD多如狗,一个个觉得自己特(华尔)街头。
然后呢。当时申请Bulge Bracket FO, 录取率大概1%这个数量级。做一个完整的summer intern,大概30%概率拿return offer. (求:申请summer intern的均衡录取率应该是多少。。。)不管你什么学校什么program多么driven多么会来事,最后结果都基本看命。
更不用说后面还有无数转折。当年进了Merrill的人眼里,BofA那叫投行? Lehman的人看来,Barcap算老几?Prop trader看来,承销的也叫做二级市场?。。。都随风吧。
这几年的MFE(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也差不多就这感觉。要不是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2cdj现在已经专门是个词了,虽然好歹我还通过上下文猜出来了,不像其他有些MFE说的话我已经听不懂了。但其实呢。第一没有trader这样讲话的;第二这世界上buy side quant trader是非常非常少的,你就算再好的MFE,最后去做accountant equivalent的可能性也比做trader大;第三MFE只提供做bsqt(我刚发明的lingo)需要的skillset里25%,剩下的75%里,可能有一半是接近天生的,另一半是很难定量的软技能。适合做bsqt的人在整个population里比例也是非常非常低的。
所以答案是概率不大。做学生的时候没必要纠结,而且千万千万不要有优越感。(一年1m bonus也没必要有优越感。)做trader了,钱难赚屎难吃,离upper east penthouse还远,加油加油;做不成,日子还不是一样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