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法学硕士怎么样?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萧水   2018-10-2 00:55   3265   9
看有人说社科院适合搞研究不适合学术培养,不知道社科院的法学硕士培养情况怎么样?和北大人大比起来呢?
另外,有关社科院考研的资料少之又少,有谁可以推荐一下国际经济法方向的考研书目?历年真题又从哪里可以找到?
谢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gscass  3级会员 | 2018-10-2 00:55:07 发帖IP地址来自
读法律,你跟什么北大人大比啊。去找中国政法多好。
 法学研究所的主要使命:一是从事职业法律学术研究;二是参与党和国家的有关决策研究;三是开展高级法学教育,培养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接纳海内外进修学者和专家;四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法学研究所于1956年筹建,1958年10月设立,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12个研究室和11个研究中心,1个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法学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1个法律硕士学位授予点,2份国家级法学期刊。至2012年8月,除聘任的海内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外,受聘在岗的员工共110余人。其中,终身研究员(教授)1名,学部委员3名,荣誉学部委员10人,研究员29名,副研究员32名;博士生导师30名,硕士生导师42名。
你对比一下硕导博导,搞研究的没有大咖怎么行。
3#
礼于  4级常客 | 2018-10-2 00:55:0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属于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府。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厚的学术和师资力量,社科院研究生院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最为齐全、学位授权规模最为宏大、研究生培养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学府。
  一、课程优势
  1、正部级高校,研究生起点。
  我院隶属于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属为我国"文、理、工"三科的最高学术中心!
  2、面向全国招生(网络学习+面授学习)
  1)所有课程均安排在周末,工作和学习可以完美兼顾。
  2)部分专业可以选择在线学习,无障碍学习方式。
  3)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独立的登陆账号及规范的教务管理。
  4)强大的校友交流平台,为学员建立微信群、QQ群,入学拓展等丰富的活动。
  3、唯一开放的教学增值平台
  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均对学员免费开放,涵盖金融、经济、法学、企管、政治、新闻、美学、考古等。
4#
遥遥头  1级新秀 | 2018-10-2 00:55:09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篇经验贴只发布于知乎和考研帮,转载需授权。
先自我介绍下,2017年考研,考的是民商法学的学术型硕士,初试成绩379,英语一62,政治67,专业课一法理学132,专业课二民商法119。今年扩招幅度很大,命题范围、方式这些方面是否会有变动我并不清楚,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卖真题不卖笔记不卖参考书,随缘回复。


一、择校参考
把目前短期就读的优劣势介绍一下,供大家做择校参考。
1、优势
教学:社科院的师资力量肯定是不容质疑的,在师徒制的情况下,导师三年时间只带你一个学硕,只要是想学,一定会有很多机会。老师人也都很好,入学以来接触到的老师都非常亲切负责。
食宿:双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空调暖气有空调,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地区很难得了。饭便宜大份,每天能吃到蒸南瓜煮地瓜我还挺开心的。
性价比:报考难度低,专业课只有法理学和报考科目,没有综合科目,还都是选做题。题目也很基础,可以把时间放在反复背诵记忆上。之前最大的障碍就是招生人数太少,今年又扩招算是利好。
其他:我觉得第一节课九点四十五上课对我诱惑力挺大的……一周只有两天课也是……
2、短板
位置很偏,进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后期实习可能通勤会占用很多时间。在郊区蹭听讲座参加活动什么的,肯定不会海淀的学校方便。
名气不如清北人政大,奖学金和对外交流的机会不如双一流或其他综合类大学多。但这些方面我相信会随着社科院大学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好。
校园小,在北京就行还要啥自行车,如果嫌学校太小溜达不开就多虑了,出门就是荒山野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二、参考书目
专业课
法理学:简岸:考研该怎样准备呢?这位学长在知乎的回答可以参考。在此感谢学长。我主要是以刘作翔老师的书为主,整理笔记后结合真题进行背诵。法理学重题率较高,真题很重要。(我没记错的话法理学(代码668)百度可以找到真题,找不到也不必问了,我不卖真题。
专业课二:普通双非如何考入社科院学硕、法硕。学姐的live可以参考。在此感谢学姐。
刘作翔的书黄皮面那本是一套法硕教材,有各个科目,如果可以找到对应的复习科目最好。找不到的话,我推荐的参考书目优先级依次是,法硕教材、报考老师的著作、社科院其他老师的著作、易背诵的学界权威教材(不知道什么权威可以参考豆瓣评分、购书网站销量)。我考民商法(835),选择的是魏振瀛老师的民法、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论作为参考书目。
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圣才等机构出的笔记,直接记忆笔记,但要注意圣才笔记经常不是最新版本的,要自己删减补充。不过更建议自己整理笔记背诵。有可能的话,多背背背背背上几遍。文科成绩真没什么智力上的差别,就看用多少时间。
专业课二的真题更难找到,不过不必担心,题目都很基础,可以参考其他学校的,重者恒重。
公共课
我公共课不是很突出。没什么经验,写写教训吧。
英语要重视模考,考试时也不要灵机一动尝试新的做题顺序,就按平时模考的顺序来。我考试时,听了别人的经验,先写了作文,然后卡住了,严重影响做题节奏,平时正常顺序没有没做完题的情况出现过,正式考试蒙了将近一半的完形填空,偏偏去年完型还非常简单,悔之极矣。
政治,理科生可以听一下马原,文科生不建议听课了。不要再一边听着课一边走着神,还欺骗自己是在学习了,你没有时间了,把时间留给看精讲精练刷一千题上吧。主观题就背背肖四肖八,过线绝对问题不大。
虽然说公共课过线就行(也有传闻要55分以上),但英语很重要,备考研究生之前,考完初试后都要一直学习。读研期间导师对你的英语能力会有要求。
三、备考经验
时间安排:我法考结束才开始准备的考研。但我很后悔,尤其在法考改革后不建议同时准备、虽说战线不必拉得太长,但多背诵几遍的时间还是要保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读书就破釜沉舟地备考,想工作就一心一意地考证,不要受外界影响不要盲目跟风。当然每年保研成功考研成功又司考400+的人也不是没有。
作息:我睡不醒觉效率为零,所以整个备考期间很奢侈地保证每天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是充足睡觉对情绪和精力影响不大的神仙体质,大可以试试两点睡觉,六点起床。其他平常人,建议正常作息,定期运动,放松心态,毕竟备考研究生也不是你期末突击,打两天鸡血就可以了。
关于考友:一起备考社科院的同学你应该见得不多,如果遇到,不妨一起共享下信息互相鼓励一下。我碰到的大部分同学都很nice,入学后成为同学也相处愉快。但还是要留个心眼警惕一点,尤其是在初试以后,除了官方信息都不要轻信,切忌被各种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动摇军心,去年我们就被骗的很惨QAQ。做好分内之事,努力自有回报。
其他:不要在做好选择之后再动摇犹疑,整天受到报录比录取政策等等外界因素变动的影响,这些事情不是你能改变的,你焦虑也无济于事,报完名之后也基本错过了秋招,整天朝三暮四仿佛自己还有退路的样子,会显得有点……愚蠢。考研要淘汰的就是那些心智不够坚定的人,请不要在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上浪费智力和情绪。
四、Q&A
1、报考老师的著作、论文要读,研究方向要了解吗?
要。专业课二极有可能是你老师命题。复试也会用到。
2、要联系老师吗?
所里有规定不让复试前私下接触,联系老师要慎重,遇到正派的老师会起到负面效果。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联系不会有妨碍。但是在复试环节,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会是加分项。
3、专业课复习时遇到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怎么办?
这点不必纠结,考试侧重于考察记忆、思辨和表述能力,反正随便哪个都是轮不到你挑挑拣拣的学界大咖,选择学界通说进行论述言之成理即可。至于社科院有偏向的学说观点,当然要跟组织统一战线,但是这种敏感问题几乎不会考察。
4、我该报考哪个专业、哪个方向?
求稳妥就选冷门方向。有点追求就结合导师情况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专业具体情况我不了解,甚至社科院的老师我也基本没有接触,也许再上两年学会指导更多。之前无论哪一个专业招生的人数不多,师兄当时给出的建议就是照着第一名去考。
5、复试是按照专业还是按照方向进行排名?
以民商法为例,不分方向进行排名,前四名进入复试(哪怕四位都是同一方向),筛选三人。每个专业复试等额差额不定。
6、报考社科院没有录取到第一志愿是否可以调剂到不同专业?是否可以调剂法硕?调剂其他学校呢?
2017年是一概不能,不能不同专业之间调剂,学硕不能调剂法硕。今年扩招后是否可以我不清楚。调剂外校的话,因为社科院给分较高会有优势,本科出身不错尽早联系可以调剂到不错的学校。
7、报考其他学校是否能调剂社科院学硕?
2017年不能,甚至法硕也不接受调剂。今年未知。
8、为什么研究生院网站上信息很少。
看法学所自己的网站,中国法学网。
9、本科学校不好是否会受到歧视?
不会。
10、奖学金情况
第一年8000学费会全部返还,第二年第三年要评奖学金,最低是5000。每月600补助三年都有。
11、学硕报录比多少?民商法or其他专业报录比多少
去年是83:13,在相关网站上能找到。专业报录比不知。
最近也是说了一千遍加油,但终究事在人为。
祝你们付出配得上结果。在小院等你们。
5#
在职研老师煜  1级新秀 | 2018-10-2 00:55: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出于什么目的,社科院研究生开设法律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
如何运用法律加强对金融行业的风险进行监控,是各国政府及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培养适应中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法学金融方向向学员传授系统的、完整的、反应当代金融管理理论及金融法律体系的专业理论及方法技术,使学员掌握法律理论与经济金融学知识、技巧和工具,通过跨学科知识和技巧更好的应对金融改革中所遇到的结构性难题的。

社科院法学所怎么样?
许多人不了解社科院法学所的情况,说这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没有什么实务经验,只懂得研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一.社科院法学所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而且是两个。
二.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实用的社会科学,作为中央法律智囊的法学所,本身就规避不了如何应用法律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法学所是法学所,社科院是社科院。不能说社科院是研究机构,于是法学所就不懂得实务,这是没有道理的。
三.法学所是十分重视法学的教育培养的。定期举办学术沙龙,还有法律诊所,并且辅导司考。虽然他们都是牛人,但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比如法律诊所会邀请许多国内的其他院校杰出专家学者以及最高检法检察官法官、律所的大律师等前来授课。还特邀一些实务第一线的工作者(比如最高检公诉厅厅长彭东)作为法学所的兼职教授。法学所每年学硕和博士招收的人数比较少(历年沿袭下来的招生政策)但是老师众多,所以好多老师会带法学在职研究生,尽心尽力。
推荐阅读:民商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6#
西瓜胡  3级会员 | 2018-10-2 00:55: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院的法学硕士每年只招10人,很固定,一般不会出现变化。
所招专业一般为3个,而且一般为三年一个轮回。比如16年找了宪政,要到19年才可能再次招生,中间出现变化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要报考的话最好做足准备,将前几年的招生目录拿出来看看。
招生专业里面细分研究方向,每一研究方向对应一硕士导师,都是事先固定下来的,所以建议报考前最好先去中国法学网查查这个老师的简介、论文之类,看看对不对胃口。毕竟,入学之后,要共事三年。
法学所因为信息比较少,所以报考人数较少,几百人的样子,难度比北清人低很多,而且考试题目法理学一般是比较宏观的概念、解释、论述之类的,对文字功底、逻辑思路要求比较高;专业课一般由所属研究室出题,硕导可能参与出题哦!而且题目有可能会比较前沿,对知识面要求较高。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报考方向所属的研究室的一些成果。
论实力,法学所是研究机构,整体实力的确要弱于北清人等,但也不能否认李步云、梁慧星、刘海年等对中国法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对于热衷于学术研究的同学,还是可以考虑的。
与其他院所学生一样,生活在良乡校区。往返市区只能靠地铁,而且时间不长,但最近周边也逐渐开发出来,繁荣热闹只是时间问题。

7#
渡口  1级新秀 | 2018-10-2 00:55: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是不一样的好吗
8#
淳于胜  2级吧友 | 2018-10-2 00:55:13 发帖IP地址来自
法学所的学硕基本没什么课,都是自己在学,时不时跟导师做个课题。至于国际经济法,15年招过一次学生了,所以,按招生规律,近两年应该不会再招了
9#
陈雨  4级常客 | 2018-10-2 00:55: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怎样去考试呢
10#
心若向阳  3级会员 | 2018-10-2 00:55: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报考社科院的人,需要理性分析一下,社科院是智库不假,有各种大人物,或者说曾今的大人物是一码事,你考了在那里以后能获得的东西是另外一马事。
单就法学学术硕士考研报考问题而言,可以参考下教育部曾做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的一个排名,映像中北大排第一,中国政法第四,社科院是不尴尬的中部地位,但是,在西北政法之后。陕西的西北大学,甘肃的甘肃政法大学,入了名,但是垫底。(须知西北政法在五院四系中属于倒数地位。)(想喷的人,看清楚,本段开头是参考


再者,说一个2018年影响比较大的,也是变化比较大的,前不久,社科院大学设立,映像中是合并建校,虽然官网也说的是,只是名字换了,学者还是那批,听起来很安心,但是稍微用点脑子的人就可以知道,但凡涉及这种合并式的建校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即人员安置问题。今年查了一下社科院2019年的招生计划,我的个神啊,吓死skr人了,以往是精品小班制的,一直稳固在每年只招十个人这样多少年,从18年开始,暴涨。涨起来很吓人,这个细细想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因为合并建校,老师们大多数也会有合并的,以前并不是社科院的,现在名义上是社科院的,了,关键是还做了导师。
这里并不是说歧视社科院以外的老师,而是一种对原汁原味的追求。社科院在我心中地位很高,突然流入其他学校(类似于“空降”一个领导在原本很和谐的团队里),我认为对社科院带学生会有一定的影响,今年又扩大了招生名额,这对学生了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供2019考研报考的考生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