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满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当时满清的 GDP、海军及陆军实力是否超过日本?有哪些相关学术著作?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李由   2018-9-28 00:17   9855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永远地奋斗  3级会员 | 2018-9-28 00:17:45 发帖IP地址来自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日本现代化程度高,民族意识强烈。中国还是封建化色彩浓厚的国家。

日本战争准备充分,作战方案明确。中国则是仓促应战,权责不明,指挥不统一。

中国清政府和北洋水师的腐败,军事装备陈旧,军队素质低下。

中国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不团结。(朝中的主战派与洋务派是水火不容,两者矛盾重重,主战派以清流派为主,清流派处处为难洋务派,而北洋水师是听从于洋务派,打起仗来,洋务派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左思右想,生怕被清流派捉住痛脚,这对清军是很不利的。同样,各级的将领也十分不配合,打仗时不要说默契,连调动兵力的权力都没有。不仅是将领没有这个能力,连光绪帝的圣旨都没有权力,光绪下令南洋水师调去北洋抗敌,南洋水师却以南洋也需防御给回绝了。这样的后果,形成了以北洋一师抵敌一国的可笑局面。)
3#
连山  3级会员 | 2018-9-28 00:17:4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些原因做了相应的研究,不大仔细,希望能够总结、补充一些回答。

答案较长,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望指正。

甲午百二十年,整个民族仍然能感受到历史的疼痛,这疼痛已不再剧烈而狂暴,但却仍是切骨而永不停歇的。
是的,奇耻大辱。
耻辱感来源自历史,一个自古以来依附中国的蕞尔小国,在中国已然被迫打开国门并已经自诩强大的情况下,硬是大败中国,迫使其割地并赔偿天价巨款。耻辱感其实来自于文化,中华民族自觉醒民族意识起一直是天下共主,要迎接四方来朝。这种文化的基础是广袤的国土,是优越灿烂的文明,它是如此强大,以致这耻辱感在百年之后仍存我们心中。

然而,今天的人们在思考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者说仅仅是在阅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除了这发自骨髓的屈辱感外,并没有想到别的什么。仅仅知道历史课本的描述,寥寥几语,日军侵略,黄海海战,清政府无能,丧失台湾;仅仅归结出不是自己归结的口号,“落后就要挨打”,然后再也没有兴趣了解其真正缘由,这场战争背后的细节,以及什么才是真正值得铭记。

显然,这是愚昧的,其愚昧程度不亚于甲午开战前的自视甚高,不亚于闭关锁国时的傲慢轻蔑。何为警钟长鸣?若是连过去都不愿回首,又如何明悟现今局势,更遑论拨开未来的迷雾。
细细厘清历史的脉络,依我拙见,这场战争总结为两个必然,归因为两种思想。
两个必然,必然要打和必然失败。
先讨论必然要打。甲午缘由朝鲜国内东学党起义,而朝鲜本身无力镇压,或说不愿倾力镇压而求助其宗主国中国。中国派兵,而日本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同时出兵,故意引起局势紧张,提出共治朝鲜激怒中国,并先攻击船只强行与中国开战。
若只看这些,甲午战争是有偶然性的,朝鲜内乱是其一,其二,在日本胡搅蛮缠的过程中,清政府如果在内乱平定后尽快撤离军队,于情于法日本都没有话可说只能同时撤退,战争也不会发生,但是清政府没有。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举措中看出,日方是明显想要挑起战争的。早在十六世纪末,结束了战国时代的丰臣秀吉就举全国之力侵略朝鲜,朝鲜虽然在明朝的协助下两次击退,但两朝也损失惨重。这两次仗一是为了转移矛盾,二也是出于日本战略目标考虑,岛国缺少资源,人们充满了不安全感,只有寻求大陆才能给予日本安全感,才能消除自卑。而这也是接下来要提的两种思想中的一部分。之后征服朝鲜变成了日本的夙愿。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动作频频,吞并琉球,侵略台湾,朝鲜国内反日运动日本出兵强迫签订条约,煽动政变。可谓恶邻!
日本的意图已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反观清政府举措,处处忍让,例如李鸿章,长期秉持“以释衅端为第一要义”在前后多次事件中迁就日本。例如在85年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中一条明确规定朝鲜事变中日两国或一国要出兵,这就为朝鲜的战争的留下了隐患。

再看朝鲜,进入近代之后,朝鲜在中国之后成为列强另一个利益瓜分点,其国内局势必定混乱动荡。而这对于一个一心想打架的日本来说是极好的,它所做的无非是等待时机,挑衅,回应就打,不打再等待时机,挑衅,回应就打……想打仗还不容易,这种典型的流氓做法在甲午侥幸获得了“成功”可,即若不是,对于一心想发生点什么的日本来说,甲午,乙未,丙申并无区别。
同时虽然清政府处处忍让,但这并不表明他们意识到日本的意图而选择不与之争,恰恰相反,他们满以为日本只是一个玩闹的小孩,主张退让之人认为在这个多事之秋他们不必理日本,仅是远患;也有出兵之声,确实觉得,这种蕞尔小国,直接出兵灭了就行了,完全没有留意它的利爪。真可谓没有眼光。
由此,仗是一定会打得,不一定是甲午。
必然失败更是我在对比战前战时历史得出的令人痛心疾首的结论。
一场规模战争,影响胜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一一讨论。在战前,先从国力考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必定由其各自国家支撑。其中主要两个方面是军事和经济。
比较军事力量。对于陆军,据资料,清朝总兵力约35万,其中步兵30万,骑兵5万。而这些士兵良莠不齐,装备及其不统一,营制极其混乱,更有大量兵勇,平时训练怠慢,甚至不能算作战斗力。组织体制混乱,指挥官素质低下,大部分没有系统性了解现代军事常识,指挥能力低。没有义务兵制,兵勇素质低下。对于海军,是清朝在洋务运动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共有北洋、福建、广东、南洋四支海军舰队。其中北洋舰队有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当时所谓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足见清朝海军实力不弱。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资金的持续投入,各舰在维护和武器弹药上存在巨大不足,这也是之后海战时的巨大劣势。

再看日本,我只能总结为一连串的改革,不论在军事制度,还是军事机构,全面学习西方,整齐划一,效率十分的高。同时,因为国内推行的开化教育,全面的义务兵制,士兵个人素质高。同时,日本方面的军事培养是非常系统性的,且计划明确,日军军官因其着力培养,和清军军官判若云泥,举个例子,非常多的青年军官被送去留学西洋,而在中国,仅北洋军军官接受过西式教育。同样的,日军也对海军情有独钟,作为一个与海相邻的国家,我们可以从明治天皇即位后所说的豪言“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中窥见日本对海军力量的渴求。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前,拥有舰艇31艘,在亚洲仅次于清朝,在综合实力上与清朝海军相差不大。同时也可以从这句话中窥见日本已有浓浓的军国主义色彩,而那时的宪法规定:军队独立于议会和内阁,只受天皇指挥。其军队具有强大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同时统一协调,令行禁止,效率高。与清朝军队内,派系林立,互相下绊或妥协的复杂政治形势完全不同。

经济实力上,结合经济发展过程分析,清朝由于被迫打开国门,在一段时间后开始追赶,进行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开展明治维新,两国均以发展军工为起点,而后是交通航运,纺织,采矿,冶炼等产业。最后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均较良好,但经济总体量仍是中国占据优势。

然而,看上去相似并不代表本质相等。两国的经济结构有本质不同。清政府对于民营企业采取的政策是压制的,归根于其封建本质,为了垄断市场的上下游,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作形式。而日本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资本主义,大体完成封建向资本主义转变,这也为其后对外扩张和成长为帝国主义提供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内在明治维新刚开始时的社会结构和中国是有较大区别。和中国重农抑商不同,日本国内商人实力强大,历史原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商人大力支持丰臣秀吉而在此后受到优待,而在明治维新之前,大量旧武士阶层转变为维新派,接受过西方的知识并从事商业活动。
这使得日本改革和中国的起点明显不同,还有,关于政策实施过程中,清朝政府反复,模糊而不具体,更有守旧派百般阻挠,最具体的实例就是火车永远修不起来。日本发展经济的政策非常明确,几乎健全的法律不断被完善,保护民营资本,保护企业和个人产权,培植出了一批强大的拥有争逐世界实力的财阀,例如靠航运发家的三菱。这些财阀原是旧贵族的势力代表。令人惊异的是,在改革过程中,他们权利和利益的过渡竟如此平稳,同时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建贡献巨大,反观清朝只能是贵族势力和文官势力互相牵制,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和决策。

还有一点不能忘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在中国的进行,中国的经济有很大一部分捏在外国势力手中,这是十分不健康的,日本虽然同样遭受入侵,但是中国地大物博,是资源集中地,所以是列强主要侵略对象,日本因其地理位置和国内资源储备等原因被列强当作扶持目标以实现制衡目的,这是极大的差别。

起点不同,进程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最后中国国内的近代企业数、铁路修建公里数和船舶吨位远远低于日本。更重要的,中国国内没有自己的近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而其他国家均在此设有银行,日本更是已将银行开设在了中国国内。而金融的力量在战争是不容小觑的。
综上在综合实力上,尤其是面对战争的时候,中国已经弱于日本了。

再看备战阶段,如果说实力对比是弱势,那备战的工作可谓清军完败,满盘皆输。因为之前已经陈述过的原因,清政府完全没有意识到日方的战略意图。而在还未开展前,即日方不断挑衅阶段时,清政府内部战和两端,且主战和主和方既没有撤军也没有着手准备以备日方的突然袭击,主和派,盲目指望列强干预而没有发现在此形式下列强就算在朝鲜损失一些利益,但在大目标剥削中国中反而将收获更多。在一片没有营养的争论中,日军早已完成备战工作,而本来因为路途远近,这一切本应是清军优势。日方早就想打,怎么会不提前准备,天皇一声令下,战时准备便井然有序进行了。而日方的外交手段更是为日军赢得了大量时间。还有另一方面,在情报收取方面,日本的间谍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大量潜入中国,并获取大量至关重要的军事、行政的情报,这足以说明日方对中国早已垂涎,日方很早有完备的对华作战方略,清政府战略目光较之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清朝对于邻国的情报毫不关心,甚至对日本的了解在甲午之后仍没有多少深入,而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已经有千百年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简单的道理却不为清政府的文官和将领们知晓。这场战还没打已经输了大半了。

最后实战部分印证了之前的分析,令人扼腕。战略失误,战术低级,指挥混乱,调度不清,后勤瘫痪,几十万清兵一触即溃,坚船利炮因为弹药维护的差距饮恨,最后更是因为龟缩不出的指示被全歼,北洋官兵苦战仍不支。指挥层面更是差距甚大,日军令行禁止,调度精准,更有日本天皇御驾亲征坐镇大本营,而清军在战时仍因为各种政治因素和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战争司令部,只能收到节节败退的消息。

在实力,战略,战术,后勤,形势全然劣势的情况下,我看不见赢的可能。可笑的是,在此清政府毫无察觉,就算这是以后世的上帝视角观察当时的情形,我还是要说,大清误我华夏!甲午如何能不败?必败无疑啊。
更加深层次的思考,甲午战争背后,体现的是两种文化,两种体制,两种思想的碰撞。而这两种思想在前文也已提及,在我看来,日本即是典型的岛国思想。日本人民自古就被限制在狭窄的岛屿上,及时四大岛在面积上不小,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四面环海,缺少稳定性的事实。不仅如此,岛上缺乏资源,且长久以来不断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由此,日本人所要思考的即是冲出日本岛,踏上朝鲜半岛,或者西南广大丰沃的中华大地。侵略性是其民族不变的特性,自然环境塑造了其民族特性。不仅如此,日本人渴望变革,渴望强大,所以他们在弱小时,向唐朝学习,向西方学习。在强大时,侵略朝鲜,侵略中国。凡是有利于自己强大,实现冲出日本的做法都应采用,岛国的人民拥有极强的凝聚力,这在天皇制上可以体现。举一个例子,为了富国强军,明治天皇紧衣缩食,并号召百姓捐款,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成功购买下吉野号,而中国之所以没有买到却是因为军费被挪用给慈溪大寿修颐和园去了,吉野号也在甲午海战中成为了日本主力战舰,令人不胜唏嘘。同为岛国的还有英国,可以看到,只有大陆势力混乱,英国才能在此间纵横捭阖有利可图,英国也是最早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的整个民族是容易右倾的,和这样一个民族作战,本身就是令人伤透脑筋的。

  而中国截然不同,我们知道中华拥有悠久的文明,广袤的国土,位处大陆则所想所思就不会是侵略扩张,而是守成和抵挡侵略。同时,自儒家文化成为官方正统后,千年的繁盛不仅导致了骄傲自满目光短浅,也造成了封建守旧,冥顽不灵。不同于以往每一次的外族侵略,在一个剧烈变动的崭新时代,这显然是不行的。这两种思想的不同或是造成甲午战争结果的根本原因。

  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在甲午战争中,人们可能过分的强调了清朝所代表的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日本所代表的西方体制的优秀和卓越。但仅仅从战争角度分析两种制度的优劣是不严密的,缺乏一定客观性的。封建体制是否真的封建,封建体制是否真的劣于西方制度,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我看来,制度本身要适合国情,并无特定优劣之分。纵观历史,人们所说的封建体制其实并不封建,“封建”意指封邦建国,而严格意义上的封邦建国在夏商周后已然绝迹,被始皇帝的郡县制赶入坟墓,即使在汉初还魂过一次也没有存在多久彻底成为历史,如今我们所说的封建制度大概是马克思的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而后的中国事实上是一种士官制度,社会的主要权力掌控在士官文人阶层手中,特别是李世民和武后之后,世俗门阀势力被不断瓦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通过科举一途不断实现。今天我们说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可能受到一部分教科书影响,实际上,中国的制度在千年来是远远优越于西方制度的,我们完全可以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中窥见一斑。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宋朝,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此时的欧洲仍然处在纯正的封建时代,黑暗的中世纪,中国普通百姓的富足对于穷苦的欧洲百姓是永远无法想象的。即使是在被迫打开国门的19世纪40年代,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存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所谓的封建体制,以及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强大的文化内核。在面对多次的外族入侵,不论蒙元,还是满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中华文化将其同化,他们摒弃自身的政治体制而吸收儒家文化下的体制。这种体制或许是不利于征战,开疆拓土的,但一定是有利于稳定的,有利于百姓安稳的。剥削本身一直存在,不论资本制度,封建制度还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但并不意味着百姓一定出于水深火热之中,相反,只有不断进行战争才会使百姓处于水火。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甲午胜利,在胜利后,日本获得了大量赔款,综合实力再度上升。之后的日俄战争的胜利使得日本自信心前所未有的爆棚,使得他不仅仅将眼光投向大陆,更投向整个太平洋,这也埋下了它毁灭的祸根。可以说,日本的军国主义的资本制度是走向毁灭的,它不仅给世界的人民带来了深切的苦难,同时还自己的百姓带来了苦难。
  今天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不仅仅要看它本身,还要看它之前的背景,分析之后的影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认识,以及最为重要的,考虑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意义。两甲子之后,历史又出现了一些相似的迹象,同样是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再次相近,同样是矛盾不断,战争不一定会发生,但我们至少要做好准备。然而如今国内,充斥着各种言论,如灭了日本云云,而没有人愿意客观分析敌我实力对比,分析战略战术。这和两甲子前的大清又有何不同?
  两甲子后再看甲午,我们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4#
笨笨顺顺  1级新秀 | 2018-9-28 00:17:47 发帖IP地址来自
@莫伟智 童鞋讲的比较多比较全,但有几点需要纠正一下。

1、左公收复新疆,虽然阿古柏原则上也算个外国侵略者,但和列强是不一样的,战斗力极其低下,而且前期都是和白彦虎这些从陕甘逃走的回回。左公出兵新疆,总兵力6-7万,对方总共也就3-4万人,清军的主力是刘锦棠的一万多人,而且打下吐鲁番后阿古柏自杀,剩下的敌军基本已经崩溃了,往西追击敌人的清军只有2万人左右就秋风扫落叶般收复新疆了。实际上左公整个新疆战役,没有和俄国人交手,基本就是平叛,难度还远不如打太平军。打新疆主要是后勤难搞,仗打的不多,钱花的很多,军费和甲午打日本差不多了。

2、左公收复新疆的军费是中央拿了一部分,其他的都是各省支援,再加上借外债。不知道为何现在都说是左公自己筹措,好像是左公自己找来的钱,这是朝廷的旨意。海关和各省分担军费,后来经费短缺,各省给钱也不利索,左便让胡雪岩借外债,开始借外债的利息还极高,这些钱都是用各省的经费做抵押。平定新疆的经费依然是国家的钱,没有清廷的旨意哪个省会给左公钱啊。

3、左公平定新疆最牛的地方在于搞定了慈溪、同治和军机处,朝廷中枢非常支持。这和后来的甲午是最大的区别。举个例子,左公计算完所需军费后上报军机处,花费太多一时凑不齐,左亲自给慈溪同治谈,同治帝便直接批了500万两。而甲午前,北洋水师额定军费是每年200万两,常年只能到位一半。

4、北洋水师不缺炮弹,一直到刘公岛最后一天剩下的军舰还在炮击。主要北洋是实心弹,但这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旅顺陷落后战损的军舰没法修。当时的情况,光看海军,大清确实干不过日本,但日本也灭不了北洋,定远镇远挨了三百多炮,毫发未损。一直到刘公岛,镇远是自己触礁,定远是战到最后晚上被日本鱼雷艇给偷袭了,但关键还是陆上炮台陷落给了日本空间能偷摸溜进港内。

5、甲午一役输在陆战。大清的军队碰到日本的军队基本就是一触即溃,陆军太落后了。我们基本还是中世纪时代,而且很少有能死战到底的,也没士气。关键人数也不够。日本组建山东作战军团,3万多人,当时在山东,直属李鸿章的威海卫守军总共7000人左右,山东本省作战部队1万多人,山东紧急招募新军开打的时候有3万人左右。最后实际参加作战的陆军不到1万人。

6、为什么山东实际有近4万陆军,最后参战只有1万呢?因为山东巡抚换了,临时换成了李秉恒,清流派大将,一直到北洋水师投降,他就派出了不到2000人来支援,其中还有几百人是修河堤的河工。当北洋水师和日本人拼命的时候,朝廷里的清流派正想着怎么给李鸿章丁汝昌罗织罪名,把他们搞死。日本人打山东的时候,经常是几千人围攻一个炮台,然后一个炮台只有几百名清军守卫。我们的李巡抚不仅不派兵增援,还扣留其他省来的援兵。你们可以自行想象一下,北洋水师和威海卫守军在威海和日本人血拼,几十公里外的烟台、莱阳几万同伴就光看着··············。想想四十多年后的徐州会战,主战场同样在山东,山东省主席临阵脱逃,直接被老蒋毙了,西北军、桂系、川军、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同仇敌忾,这就是差距啊。

真正搞死北洋水师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光绪帝和那些清流派们。对于他们来讲,只要北京没被攻破,干掉李鸿章就比干掉日本人重要。如果当时是慈禧掌权,这仗不会打的这么窝囊。六年后的八国联军,慈禧是掌权了可惜身边又都是刚毅、徐桐这种二货,没了李鸿章、曾国藩这些老成谋国的大臣,清廷根本不堪一击,不过我们的皇太后比光绪强的地方是会改,八国联军后重用袁世凯,给大清又续了几年命。

@王兵 说左公结局会完全不同,这实在是毫无道理的。左公前边收复新疆说的已经比较多了,其实左公也没有和外国人打过,都是内部平乱。而且左公在后期也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左公太傲,朝廷中枢容不下他了,本来左公已经是军机大臣,但又去当了两江总督和闽浙总督,左公最大的优势是朝廷支持,但光绪亲政后的情况,左公是肯定不如李鸿章的,李中堂至少比较圆滑,还能左右逢源,以左公的性格必然是清流派攻击的重要人物,奕都容不下左公,何况翁同龢?
5#
景云  2级吧友 | 2018-9-28 00:17:48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么大的问题,知乎要想回答得全面并且质量高的话就比较困难了,还不如查一下维基或者google一下。我看过一本戚其章的书,刚才搜了一下,老先生刚刚过世,感觉还是很权威的。
6#
曲高和寡  2级吧友 | 2018-9-28 00:17:49 发帖IP地址来自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甲午战争就是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中日两国在战前都有被动打开国门的经历,对于外力的冲击,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来作出反应,但不同在于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包括军事在内的社会整体的近代化转型,而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洋务运动的改良则是有限的,而日本和魂洋才只是日本文化保守派的主张,而以西洋文明为目标,求智于世界才是纲领理念。军事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洋务运动无法改变清军整个古代军事的面貌。1

究其历史原因,中国就好比是一艘巨轮, 除非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否则转向很困难,因此只限于局部有限的改革,并且中国市场巨大,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改革阻力很大。反观日本,没有过多的历史负担,民族危机感很强,自身渗透性的社会体制便于吸收外来文化,脱欧入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实现了社会转型。两国变革前,西学根基不同。幕府时期初步形成研习西学的知识界群体,而中国只有个开明人士接触西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西学群体,这也就决定了西学东渐阶段两国内在动力的强弱之分。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传统是凭高视下的华夷观,始终不愿承认本国文明的全面落后,习惯了同化异质文化。

两国在早期社会重大改革中的不同作为和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之后的走向:日本明治维新确立了天皇的唯一权力,加之日本民族成分单一,形成了集权的合力。通过变革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工业生产技术,内外兼修。但在中国,满洲部族政权少数人统治多数,既要捍卫政权的种族特性,又要表现出普遍性,被汉族同化,依赖于汉族地主阶级。3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复杂,缺乏整合,难以一致对外。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崛起(湘系、淮系)。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到天皇重新掌权,是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4洋务运动即使是中体西用的妥协式改革都阻力重重,地方上成了地方官员争取政治资本的机遇,有分权的意味,而后的甲午战争有掺杂着帝党和后党争权夺力的因素,中枢内部战和不定,战争的执行着自然受到影响。决策层,从慈禧到李鸿章到北洋上层的罗丰禄,千方百计地设法保存自己的实力 , 消极应付战事 , 这种心理状态是绝对不可能在战争中有所作为的。6

就社会变革的目的来看,中国用于对内统治,保卫家园;日本用于对外扩张,明冶天皇宣称“立国之宗为开拓万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方”的方略 ,东西方战争文化的不同(这里我把脱亚入欧的日本看作西方国家)。从深层次可以看出中日两种文化质的差异 ,一种是向外扩张 ,一种是保守封闭 。一种积极主动 ,一种消极被动 。甲午战争是两种异质文化的对撞 。7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本位的国家,采取的是海守陆战的策略,海军更着重于防守能力的建设。5所以北洋海军虽然号称亚洲第一,但是其舰船大多是从国外购买,后来疏于管理和维护,而日本多数是本土制造,也就是说日军的武器装备更统一、更新更快。

从社会制度层面来看,即使中国在洋务成就的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是人治依然是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行的否定因素,日本却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

从具体的战术战略角度来看,中国指挥官缺乏对制海权的重视,但北洋舰队实际上又缺乏主动出击的能力。19世纪90年代,巨舰重炮的海军战略观念已为快船快炮的观念所取代。5在实战中日本舰船更加机动灵活且射速快,不禁让人想起了1588年英西大海战,也是小船对于大船的胜利。军事制度上的优劣也造成了中方在后勤和组织上的落后,中国军队编制的局限性,有将无帅,各自为战,也就容易被各个击破。日本精心谋划的作战计划、情报工作,也造成了战争中中方指挥的滞后性。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唯武器论也不可取,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日本军队完成了从武器到士兵的近代化,而中国军队更像是一支部分用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古军队、农民军队,士兵的素质不如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

就战争的具体进程来看,清统治者对战端是否会启,没有清晰的认知,而当战争打响后,一味地退让,想让日本处于国际舆论的不利地位,寄希望于英俄列强的调停,没有看清列强根本利益所系,对战争准备不足,正义的维护需要以武力为保障。外交失败、军事失利导致心理防线崩溃,从而一败再败,失败主义蔓延,没有打持久战的决心。

对于这场战争,还可以从国民心态方面来考察,我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看到,

中日两国为了购买吉野号,中方将海军军费用于慈禧的寿宴,而日本上至明治天皇节食,下到妇女,上下齐心,军费开支占国家总收入比重很高,可见两国统治阶级的反差,这不仅是两国统治阶者个人品质的差距,更是文化素质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甲午之败否定洋务运动的作用,正是由于洋务运动才延迟了甲午之战,增强了抵御外侮的能力,才有了黄海海战的机会。受阶级立场、改革环境所限,渐进式的老成谋国也似乎是唯一的途径。自上而下的改革中,激进的改革会损害政府的权威。因此在社会转型不彻底的大背景下作用于军事的变革效果有限。在官僚机构的管理模式下,封建性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军事改革中2,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时也不能以结果论来对甲午战争中中国的表现全盘否定,就此来说明清朝制度的绝对落后、文化决定论、将帅怯战、军队素质低下、个别人物的个人品质等等,历史上也不乏落后国家以弱胜强的例子,而许多论断互相矛盾,因此过分祛魅Disenchantment细节意义不大,要从一个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是什么原因抑制了清朝在战争中发挥其有利因素,也要看到正是清日战争后,中国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参考文献:1魏明,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失败,2014年

2戚其章,从甲午战争看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原因,1983年

3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呼延芳,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看近代中日改革之成效,2012年

5王威海,现代化的国际比较:从甲午战争看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2011年

6孔祥吉,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上层人物的心态——营务处总办罗丰禄家书解读,2002年

7成伟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2004年

8李少军,甲午战争
7#
柳致远  3级会员 | 2018-9-28 00:17: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就我所知,基本上有如下几个点

1:清政府严重腐败导致军费转化为综合战斗实力的效率太低,这个是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不如人。

2:光绪不懂海战,不懂敌我优劣势,却强行越级指挥。
8#
暗黑破坏神  2级吧友 | 2018-9-28 00:17:51 发帖IP地址来自
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慈禧太后的统治,清朝中央已经很难全盘掌控地方势力了。一方面以曾国藩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阀崛起,另一方面经历了洋务运动,地方实力派迅速崛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治权力没有从慈禧太后手里传到皇帝手里,也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大为衰落。地方上各自为政,不听中央号令的现象越来越多,实际上慈禧太后更像一个各派势力的代言人,而非真正的政治首领。
而反观明治维新,倒幕派胜利后,权力完全转移到天皇和倒幕派手里,他们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政坛上没有任何反对力量,没有任何其他势力,而且他们改革意愿强烈,明治维新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力量。
总之,就是清末太平天国以后政治上一盘散沙的局面已经开始形成,而洋务运动又加剧了这种一盘散沙地方各自为政的局势。而倒幕运动后日本实现了真正的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局势下再发展资本主义无异于如虎添翼。这和德国统一后实行铁血政策是非常相似的。
甲午战争可以说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又避战不出,而中央和地方主要是翁同龢刘坤一又在暗中捣乱,因此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了。即使中国再发达,政治上不统一,也很难抗衡外敌。但中国是个大国,很难像日本那样拧成一股绳,这也导致了中国的悲剧。创建于 2017-05-06作者保留权利
9#
天然统  1级新秀 | 2018-9-28 00:17:52 发帖IP地址来自
内斗,清政府已经不是一个能充分调动全国资源的中央集权政府
10#
贝才竹官  4级常客 | 2018-9-28 00:17:53 发帖IP地址来自
以北洋水师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11#
王兵  3级会员 | 2018-9-28 00:17:54 发帖IP地址来自
楼上各位各个角度分析已经很全面,所以甲午必败是必然的,当然,如果左公执掌北洋,结局会完全不同,所以哥一向认为李鸿章给左公提鞋都不配,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回顾历史,该给天朝海军玩命下饺子点个赞,海上几百万平里的权益在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是要靠实力捍卫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