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行跳到 PE/VC 的人现在工作生活的状态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改变?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7 22:28   2828   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朱英楠David  3级会员 | 2018-9-27 22:28:46 发帖IP地址来自
投行、PE、VC、创业都做过,简单说几句工作生活状态方面的区别。

首先PE跟VC必须分开来看。国内之所以会有“PE/VC”这个词主要是因为行业不成熟、不规范。“全民PE”时代差不错从2009年创业板兴起时拉开序幕,一直到2012年IPO叫停、A股进入长达15个月的历史最长空窗期,全民PE时代结束,民间资金又开始寻找新的投资(ji)机会(见:盘点历史上9次IPO暂停 历次重启后股市怎么走?)。

那之后,很多募集起来的PE基金因为晚期项目无法退出开始投较早期的VC投资,后来又有很多VC基金壮大后开始参与互联网公司较晚期的PE投资。但是其实在两种机构工作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马晓康的答案已经cover了很多,这里做一点主观上的补充。

PE的工作节奏和所需的skillset会跟投行更类似,也就是为什么基本上国际大PE只会从投行招人(valuation、modeling、transaction experiences这些skills基本上没有其他行业有人才supply)。工作节奏方面,PE有明显的周期性,就是有项目的时候忙到跟在投行最忙的时候差不多,没项目的时候闲到一天回回邮件其他的没什么事。而且外资PE的老板基本上全部根据西方calendar来,会休圣诞节、元旦、春节,夏天还会有summer vacation,所以基本上唯一苦逼的时光都会是项目导致,不会有什么类似投行中的deal comps、client service、RFP、NDR这些不赚钱还得跪着做完的差事。当然,你如果投后管理一个项目,可能会有很多琐事,如budgeting、reporting等等,尤其是 - God forbid - 如果你负责投资的项目投后出了问题,基本上可以跟PE的career告别了。

VC的工作节奏更像是跟着创投圈的整体氛围来走。2014-2015年行情最火爆的时候,VC的人基本上每天会收到上百个BP、看几十个BP、见十几批创业团队,每周投委会都得过上十个想要投的项目(当然根据VC投资阶段不同会不太一样 越早期的投资者手里的项目数量越多)。而2016年资本寒冬kick in之后,好多机构直接提前放假回家过年了。另外,VC的门槛很低,几个土豪或土豪的孩子们凑几个亿在一起就可以看遍市场上所有BP,不像全民PE时代的ticket size比较大,很多人进不来。

但是我相信题主问这个问题主要是考虑投行之后出来的exit opportunities。其实PE和VC在薪资方面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到如果你很在乎pay的话基本可以不用考虑VC,除了可能全球最顶尖的几家VC里负责比较后期投资的团队。归根结底,PE的投资都是具有很高可预测性的,所以大家只会投极有可能赚钱的项目,每年也都能通过之前退出的项目分到钱;VC投的是风险很高的项目,可预测性非常低。VC是创投圈的一部分,用冯仑的话说就是属于“失去现在要未来”的一批人。底薪很少,carry很多,投出独角兽项目了就可以流芳百世,投不出好项目就默默无闻。外资PE的话,薪水不比投行高是招不来人的,而且hours比投行好,所以10个投行出来的人,9个还是会选PE而不是VC的。
3#
mydeartan  1级新秀 | 2018-9-27 22:28: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刚好是从投行调到pe,国内vc一般我不会做
投行工作最辛苦,主要是项目有截止日期,而且由于发审委制度,需要提交申报的文件很多,什么招股说明书,底稿,附件,这个函那个声明乱七八糟一大堆都要准备好。
其次,每个企业的问题都是很复杂而且大小问题繁杂多变,这就要求券商-会所-律所对各种问题都要妥善解决,相处对应解决(解释)方案再找企业老板沟通协调解决。把问题解决好了,擦好了企业的屁股,相关的材料跟底稿都能见的了人才行。
加班出差是常态,去年10月国庆放了7天假,10.8月号出差的感觉真是差到极点,当时觉得好无聊,又要内核了,叽叽歪歪一大堆问题要交代。换个工作吧,跳槽去pe
pe相对来说好多了,就是投钱,pe写材料的难度不大,立项-尽调-投建-投决会。钱投完了就投后ppt跟lp交代下公司业绩,参加下公司的股东会,再找找并购的可能性,总之很灵活。
但pe的难度在于机构本身的实力,有些机构募资难,投资机构没有钱那叫什么pe。有些机构执行合伙人不强,社会关系有限,那么好的单位进不去只能投一些拟上新三板,或相对弱势一点的企业,3,5年后这个投资机构的业绩肯定拿不出手(比如投资的公司上ipo的几个,回报率多少?并购退出几个,回报率多少?这种需要拿的上台面的数字没有很尴尬)
vc我个人不做。主要a轮进,b轮出,b轮进,c轮出,跟财务关系很小,(本人cpa,不想丢专业,所以vc不考虑主打)vc主要是看人,看技术,行业里面人脉磨泡出来的
说点基本层面的东西,肯定有偏缺的地方,当个乐随便看看吧。
4#
任博冰Bob  3级会员 | 2018-9-27 22:28:48 发帖IP地址来自
买卖方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也见过很多老投行跳PE的人,他们很多还是保持了原有三种方式。我在工作两年内完成了投行->PE->VC的跳跃,所以只能谈谈底层Analyst级别(外资投行和美元基金)的不同。

1. 工作方式
投行:工作主要被出差、会议和文书工作占据。相对PEVC,投行分析师的出差和会议的比例相对较小,主要还是接受上级的文书工作,到Sr. Analyst或Asso以上会有更多的出差和会议参与。小投行里分析师的exposure会更多,老板会带着你做deal sourcing或者pitch的活儿,但文书工作还是不会少。工作时间更长,deadline压力更大。

PE:刚从投行跳到PE的时候明显感觉轻松很多,首先是工作时间短了,还有没有那么多deadline催着你。但PE的会议和出差会多很多,因为PE人手较少,analyst承担了一部分deal sourcing的活,与同事出差去interview的几率也多了。文书工作依然不少,model照做(和投行model有区别),但内容从pitch materials转变为内部的投委会报告、行业研究材料和法律文书等,特别是法律部分占比重更大。文书和出差对半分的时间分配。

VC:从PE跳到VC又有区别,要求更加initiative,因为上级派的活儿更少了,但自己承担了更多的deal sourcing和execution的活儿。会议和出差比例更大,文书工作很多在夹缝中完成。需要更多与较早期的企业接触,面对投行PE不同类型的客户,学习到不同的沟通方式。我在VC里还接触到了募资和退出,在PE时尚未接触到这一块。甚至还有IR,管理和CVC一类Strategic LP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因为人员较少,合伙人需要把自己的很多工作下放,就给了分析师更多的学习机会。法律部分要求没有PE高,但比投行多。需要吸收新鲜知识,伴随着多读书和关注行业新闻。

2. 思维方式
投行:分析师很少需要考虑交易的节奏掌握,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作。思维比较僵化,dirty work无法锻炼出独立思考能力。但投行对细节的要求很高,工作习惯有很好的提升。脑细胞一半在熬夜中烧死了一半在排版中烧死了。

PE:往往一个deal是一个行业,所以思考也是deal by deal,industry by industry。针对一个deal对全行业进行分析,找到公司的位置和行业发展满足预期就好,不需要太大前景。分析时把退出和财务回报放在一二位,对downside要求高,会对条款吹毛求疵,对公司的未来成长性看得少,未来几年按照预期发展和上市即可,不要丢了行业地位或烧了钱没拿出业绩或估值下降。看更多二级市场研报抠数字,找凯盛等问两个专家confirm一下即可。感觉脑细胞主要还是耗在了谈TS中。

VC:可能一个行业投出几个deal(多为产业链上下),但每个人只会看几个行业作为自有领地,所以对行业的思考更深入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逻辑,当然也会花更多时间看更多同类公司。公司内部会有人遇到相关行业时请教你,PE里很少有行业专家而顶多是一个行业组所以不会有这类事情。同事中或行业内不同逻辑间会有碰撞,帮助自己成长。VC分析时看重行业规模、成长性和公司团队的技术、执行力,也就是未来盘子有多大+公司能拿多少,因为很多行业很早期或者公司类别特殊难以归类,就需要和行业内多接触。深入思考+思维碰撞是VC民工的独特性。

3. 生活方式
投行:加班长,很多也是行业习惯+老板发泄+民工自我就觉得应该多加班。很多加班没什么太大意义,经常推翻重做或为老板一时兴起做个很费体力的活儿。回家除了睡觉想不了什么,但也会经常深夜被拖去bar,公务/私人。公务应酬多。

PE:在红色美元PE,加班少,生活算是比较自在的。有时间学习和放松。行业内social多。偶尔加班到很晚,也会有同事间去bar,但没有公务应酬。不是所有PE都加班少,看基金风格,但普遍少于同类投行。团队基本是NY/HK外资投行出身,push自己很严重,都乐于加班。

VC:本土美元VC,加班比很多PE多但比投行少。空余时间行业内或者与创业者social,或者自己充电。少公务应酬,social也多在餐厅/运动场所,感觉VC圈比投行和PE圈健(diao)康(si)些,有业内junior的运动/读书/音乐小团体。

其他感觉么,VC和投行一样能扯,PE的人明显没有那么健谈。气质上美元VC的人更务实些,美元PE的比普遍有种傲娇,外资投行的人出来social都有点没精打采。人民币基金情况就不同了。

欢迎关注专栏:VC小猪的成长之路 - 知乎专栏
5#
东观沧海  2级吧友 | 2018-9-27 22:28:49 发帖IP地址来自
03.26更新
你讲的应该更多是国内投行,因为外资投行本身是有资本业务的。但国内投行多是中介顾问类业务,而非资本业务,尽管能够靠着牌照价值拿点保荐承销费用和财务顾问费用,但本质还是服务费,国内对服务价值的认可程度还是不高,会认为几个人写写材料动动嘴皮子做做方案介绍些人或项目凭啥要这么多钱,所以相比资本业务来讲赚的少多了。做到一定程度手中有资源,个人也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人转而去做资本业务谋求更高收益是很正常的,只是在国内环境下大多会选择PE/VC的形式而已。题主讲的应该更多是这种情形,通常过去就是合伙人级别。至于在做到这种程度之前转向PE/VC的投行人更多应该是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无法一概而论,毕竟个人觉得投行的工作实在很难算得上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实,投行做到一定级别,大约D以上吧,会逐渐的从繁杂的尽调和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并有一定客户资源,大都是老客户认可或者朋友推荐的资源(会所律所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以上不包括官二代富二代,毕竟家庭资源多的通常也不愿意赚这份辛苦钱,都去做PE了,所以PE里面通常藏龙卧虎)。总之,或主动或被推动吧,会有一些必须操盘整个项目的情形。在我们看来呢,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储备项目,无论是作为ipo储备,还是并购标的,抑或老板有钱未来有希望借壳,或者单纯的给朋友帮忙,项目都可以不自己做的。但是,在客户看来,呐,你们是投行,我找你帮忙,或者请了你做财务顾问,就是投融资大管家,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做。就会被要求做一些融资顾问的事情,会在尽调充分的前提下向认为可能感兴趣的熟识的PE/VC推荐,有时也会参与到谈判中。
但是通常也会有略感纠结的情形。客户可能希望你大力推荐,拍胸脯担保,抬高价格,但是一方面推荐的都是朋友,另一方面出于工作习惯养成的臭毛病,介绍完业务是要充分提示风险的。所以,通常也只能在交易方案上出出主意,尽量促成合作咯。
其实呢,投行PEVC的一项核心能力都是尽职调查能力,一方面判断盈利能力,一方面识别可能的风险。涉及财务、法律、管理、业务、识人看相多个方面。可以说,DD绝对是个技术活。
这方面呢,PEVC胜在广度,看过海量项目,投行胜在深度,ipo项目可以拉着CSRC的大旗把企业翻个底朝天,能从更细微和更深层次观察企业运行。所以,在投行做一段时间对职业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说个题外话,最近越来越觉得互联网技术在尽职调查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数据爬取和分析对于跟踪行业绝对是利器。
偏题了,总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有差异,但殊途同归,都是以尽调为核心同时注重交易达成,没有太大的差异,舒服是肯定的,但是通常流动是单向的,基本上也不会再回投行了。如果身在投行还是趁着做ipo项目多学习为上,也算是为VC生涯多积累一些。
6#
金洪运  3级会员 | 2018-9-27 22:28:50 发帖IP地址来自
随身备着各种药,各种慢性病缠身
7#
柯振埜  2级吧友 | 2018-9-27 22:28:52 发帖IP地址来自
投行现在的业务种类和属性相比于以前要丰富太多,除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比较繁琐以外,投行有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如神雾环保借壳、江苏三友的借壳。同时投行对于行业的专注度也比以前要深,体系内部行业分组,如华泰、中信建投、东方花旗都很重视TMT行业。
而PE/VC工作相比于投行来说,看项目的数量、关注的角度会有一些差别。以一些知名机构VC的工作量来看,每年至少要看300个项目,工作饱和度很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需要不停地学习新东西。至于项目本身,则更关注团队、行业趋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和切入点。
个人理解来看,PE/VC和投行很多工作都可以互相融合的,投资最终还是要退出。
8#
chelsea  2级吧友 | 2018-9-27 22:28:53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元PE 其实国内市场并不大的,没想的那么高大上,投行基本就是SALES的工作,VC 更考验人的眼光和基本功, 总之比较接地气好 接地气的人往往能拿到好项目
9#
Xie Yipeng  4级常客 | 2018-9-27 22:28:54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这情况我应该去PE做行业分析嘛
10#
杨志浩  1级新秀 | 2018-9-27 22:28:55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于没学历经验不多的人怎么进入vc,投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