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拒绝贬值?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2018-9-26 01:32   16924   9
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为什么人民币要拒绝贬值?

还有一个问题货币贬值不是回带来商品价格上升吗,商品价格上升的话岂不是没有利于出口?

跪求大神解答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陈泓仰  3级会员 | 2018-9-26 01:32:02 发帖IP地址来自
目前贬值不仅不利于出口,反而有害于私人部门。


见欧元区与日元贬值失败的过程:
日本央行在2013年早期就推行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来促使日元兑美元和欧元的大幅贬值。日元贬值也有三年,幅度达30%。但是日元的贬值并未有效刺激日本的出口,也没有推动日本经济再度增长,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也没有增加。
欧洲央行今年一月份推出QE政策,推动欧元兑美元贬值约20%。然而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进口增长远超过出口增长,工业产出停滞不前,经济增长受限制。通常认为,汇率对贸易流动产生的整体影响要花12到18个月才能出现,如此算来,欧元区和日本都应该已经有所成效。

1.中国有3万亿以美元计价的tesobonos债券,借款人都是资产负债率奇高,利润率极低的国企。
2.中国对外投资主要有6000万欧债和3.6万亿的美债,不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对外投资额有6130亿美元。
3.目前全球通缩,贸易基本停止,生产成本在低油价下边际递减,进而全球价格降低利润萎缩降低需求。使原有资产价格下降,债务链条断层。


以上三者,对应着:
1.美元强势升值(78~100)

对应着人民币相对贬值(6.09~6.56)

6个月的时间贬值了7.7%
7.7%意味着3万亿美元计价债券增加了15015亿人民币的债务。但同时我们持有的美债对冲了这部分损失,这样的结果就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资源错配。
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企业在全球通缩中因为外部需求极弱而无法受益于贬值,反而降低了非套保订单的利润率。


2.36000亿+6130亿=42130亿美元的中国对外资产,与美元计价债券对冲,有12130亿美元的资产是受益于美元升值的,使公共部门是盈利的。但贬值对外贸易\对外金融但没有持有大规模美债的私人部门的资产价格却降低了,导致中大型企业去年的利润都被这7.7%的资产贬值吞没了。




3.贬值在通缩的前景下,传导动因就是资本出逃。而私人部门高负债率与呆账是目前中国经济宽泛上的最大问题,若贬值趋势明确(实际已经明确了),将使更大量的资本出逃,届时大辐贬值的致命问题就将浮现。
再者:传统经济学认为,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消费和生产行为具有“粘性作用”,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因此货币贬值最开始会打击出口,而其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

下图是目前的贬值效果示意







并且考虑到国际因素,补充第四点:
人民币贬值将加剧主要货币竞争性贬值,我国贬值的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资本流出风险。这使得在美元升值、油价暴跌、商品价格下滑的背景下,(俄罗斯卢布暴跌,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印尼的货币均遭抛售)。这些贬值都将弱化人民币贬值对中 国的提振作用。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走势与我国是联动关系,同时欧元、日元等发达国家都在竞争贬值。几次贬值的成功:美国在2009年到2010年,日本在2013年至2014年,以及欧元区眼下的QE。对欧美而言,出口增长主要来自贸易伙伴的需求增加。而日本出口反弹则源于和中国的关系有所缓解。外部需求对出口的提振远大于贬值
此外,人民币走弱还给其它国家(贸易伙伴)带来通缩压力。
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加坡、韩国等贸易对外开放程度都超过了20%,对GDP并且10%以上的GDP都要依赖制造业和对华电子产品出口。在中国进口需求已经出现下滑的时候,人民币贬值会打击到这些国家的对华出口。





输出通缩其它的影响还有债权融资成本方面的。


因为人民币汇率走弱,中国就需要用外汇储备来抑制市场动荡。而中国外储因此而减少,政府就会被迫抛售一些外国国债,继而令全球融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并且:我国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企业已经劳动力成本大辐上升。中国低成本出口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即使汇率大幅度贬值也难以改变。




以上。人民币贬值对本国、贸易伙伴存百害无一利。
3#
有360天了么  5级知名 | 2018-9-26 01:32:04 发帖IP地址来自
泻药!利益相关:未持有一毛的美元资产。

反对王宝来的答案。(貌似这句话是我第二次说)

汇率能通过货币总量和GDP的比例来算么?百度都可以打脸。
从短期来看,一国(或地区)的汇率由对该国(或地区)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资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
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就不用提英镑,欧元这些高汇率货币了,按王宝来的理论,英镑和欧元汇率应该跌的跟人民币一样。

没错,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入超是在扩大的,我们看数据。
海关总署今天(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2015年出口在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仅下跌了1.8%,同期大宗商品降价了多少呢?
在彭博大宗商品指数的22种期货合约中,有21种合约价格下跌,跌幅从蔗糖的6%,到天然气的惊人50%。上一次出现如此多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在2008年。
在截至上周五的一年里,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累计下跌26%,即将进入连续5年下跌的最糟糕行情。
按最少的6%计算,原材料成本也下降了6%,出口只下降了1.8%,说明出口商品量或者价还是升的。那么就是说人民币在当前汇率下对出口还是有促进的。

那为什么人民币不大幅贬值呢?恰恰是王宝来说的反面,人民币正在国际化,人民币大幅贬值,必须印更多的钱才能支撑贸易活动,理由很简单,人民币不值钱了,就用数量增加来保持总量。人民币不贬值,甚至适当升值才能不滥发货币,进而不输出通胀。

同时,人民币进入SDR后,保持汇率稳定也是对世界经济做出积极贡献。毕竟哪个国家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外汇储备波动太大。

总的来说,中国已经从原来的纯生产出口国向投资消费国转型了,贬值是把双刃剑,贬值促进出口,对外投资和消费就受伤,也容易引发全世界各国的货币贬值大战。不贬值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人的表现。

综上,笨蛋和坏蛋的对决,中国肯定不是笨蛋,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笨蛋?

-------------------既然我反对的答案有了修改,那么第二更的到来也不可避免的分界线-------------------

看到王宝来引用的大段文字,我深深地震惊于文字作者浅薄的脑回路,当然这个作者是懂一点经济学术语的,但是也仅仅是懂术语而已。看看他这一段,就是完全不懂货币互换的实际概念。
我们用1500亿人民币跟俄罗斯换了8000亿卢布,换完后卢布疯狂贬值,贬成了750亿人民币。这样一来,我们用8000亿卢布到 俄罗斯买了价值750亿人民币的货物,俄罗斯到我们这里买了价值1500亿的货物。
这段文字显示,作者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货币互换,以为就是用一堆钱换一堆钱而已,然而实际情况呢?我们看看货币互换的定义。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
看清楚什么叫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 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期限相同,计算利率相同是说不可能发生因货币存贷的时间差异,利率差异造成的利息差使货币互换不等值。


债务资金说明是已经发生的交易,仅仅没有进行货币交割。而且因为是债务关系即使对方贬值,当货币互换期限结束后,对方到期支付给我们的是人民币,我们支付给对方的是对方的货币。因此,不存在对方货币贬值风险。那么这一段话就是胡扯。

接下来看下一段话:
所以联合国扶贫办的名字就叫“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也是同样性质的扶贫办。
如果你稍微打听下就会发现,中国的每一个省的每一个县基本都这两个银行的受益者,从乡村中小学建设、到农户家里的沼气池,处处都有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的身影;你再稍微打听下就会发现,没有一笔是还过的,因为中国的各级政府在使用世行和亚行贷款方面还是很注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

所以说,那些以为世界银行就是世界上最牛的银行、亚洲银行就是亚洲最牛的银行,所以亚投行就是跟他们对抗的说法纯属扯蛋!

那么亚投行是干嘛的呢?首先,肯定不是扶贫办!它是赚钱的吗?也不是,它是赔钱的!

为啥赔钱捏?因为一个银行要赚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借钱给有信誉的人、投资到有收益、而且能形成良好现金流的项目,同时必须有安全、稳定、法制、公平的外部环境!一个银行要亏钱更容易,那就是以上的条件只要有一个出问题就足够了!除此以外,玩资金的最怕的就是活钱变死钱,一旦钱被压住了,一切都完了!
说世行和亚行都是扶贫办,貌似世行和亚行都是共产主义者似得,然而事实呢?
世界银行向政府或公共企业贷款,不过一个政府(或“主权”)必须保证贷款的偿还。贷款的基金主要来自发行世界银行债券。这些债券的信用被列为AAA(最高)因为成员国的分享资本支持它们,而且借款人有一个主权的保证。由于世界银行的信用非常高,它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贷款。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信用比这个贷款的信用低得多,即使世界银行向受贷人提取约1%的管理费,世界银行向这些国家的贷款对这些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看到没,世行和亚行都是吃利差的,即使世行向一些项目提供无息贷款,但他仍然可以从主权国家无息贷更多的款,然后利用剩余无息贷款进行信托和有息贷款等投资。打个通俗的比方,你爸爸给你10万块,你借朋友A了1万块利息是1%,你借朋友B了1万块是无息,你自己留8万存银行利息是3%。一年过去了你有多少钱,102500元。你亏了没?

而且各国向世行和亚行的贷款都是以主权作为担保的,什么意思,你还不上是要让度主权的。主权被让度是什么概念我相信不用说,看看殖民地和租界大家就明白了。连作者都说了:
比如,历史书里写的,老外借钱给清政府修铁路,然后就要拿铁路的经营权、沿路矿山的开采权作抵押;或者就是要求关税、盐税抵押,甚至海关关长都是人家派的!
当然,“进入了现代社会,这个不文明的搞法已经不流行了”,但是现代社会也有经济封锁和制裁,也有海外和银行资产冻结,除非借款国打算像朝鲜一样锁国,否则,这钱你就是卖儿卖女也得还,你这辈子还不上就让儿女还。

那么投资开发类银行贷款还不上的风险就在于两个,一是对方真没钱砸锅卖铁卖儿卖女也还不起,二是对方牛逼了不打算还了。王的答案中引用的作者也提到了。
那么,本金能不能收回来呢?这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人家还不还得起;二是人家还不还。
亚投行解决的是对方还得起的问题,我去帮你搞基础设施,给你修路修桥盖机场,你基础设施好了经济会不发展?经济发展了就还得起。
而输出革命就是解决对方还不还的问题。你不还,好,我扶持反对派推翻你让他们还,反正人家等上台等的眼睛都红了。你自己算算这笔账,你是勒紧裤腰带站台上还上划算呢,还是下台被人踩脚底下或者躺土里看人还划算呢?正常人都应该算得过来。

接下来王宝来答案中的作者举了铁路、运河和大飞机的例子,说是要亏钱。可是很不幸,有几个先例都成功了,美国的铁路,日本的新干线,都成功了;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现在还噌噌赚钱;大飞机,协和是没了,波音,空客和巴西飞机制造业可是滋润的很。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是没错,但是有风险才有利润。

最后,王宝来答案中的作者提到了货币信誉的问题。他说人民币信誉不好,主要有两点,一是乱印钞票,二是没有国际需求。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乱印钞票了么?看货币是否滥发,一是看国内物价是否高涨,二是看汇率是否贬值。这几年中国CPI保持在3%以下,物价平稳,人民币除了对美元,对其他一揽子货币稳中有升,对美元也是总体升值,貌似比2010年累积升了15%(记不大清了)。从这两方面怎么也看不出人民币滥发了。我们要记住美国可是一直在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难道美国人比你个无名作者眼还瞎?

再来看看国际需求问题,货币互换和进入SDR不是中国一方面的事情,要国际认可。现在是中国上赶着去求人家进行货币互换么?恰恰相反,是跟中国做贸易的国家,为了避免以美元结算单美元汇率波动造成损失,或者用美元结算成本高企,求着中国进行货币互换。进入SDR更是说明,IMF认可中国的货币的储备价值和流通中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上赶着来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别的不说,就说中国连续第二年居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全年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2.2%,最大的贸易国的货币国际化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么?

所以王宝来的答案通篇是事实错误,或者是用错误的方法推断事实造成的结论错误,不堪卒读。

还是那个问题,笨蛋和坏蛋的对决,中国肯定不是笨蛋,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笨蛋?

-----------------------------------------关于货币是否滥发的第三更------------------------------------------------

看评论,很多朋友质疑我说从CPI和汇率来看货币没有滥发并不很令人信服,看来这些人对货币滥发造成的经济现象不够了解。货币大量发行有没有到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就是看有没有恶性通货膨胀还有汇率暴跌,这是唯二能检验货币滥发与否的经济现象。

下面我们不说现象,只说货币数量本身。

很多人跟我说近十年M2增长了好几倍,问题是M2增长了好几倍就是货币滥发么?

我们看一下历年GDP比M2:
1990年:GDP1.87万亿,M2为1.53万亿    M2/GDP=0.82
1991年:GDP2.18万亿,M2为1.93万亿    M2/GDP=0.89
1992年:GDP2.69万亿,M2为2.54万亿    M2/GDP=0.94
1993年:GDP3.53万亿,M2为3.49万亿    M2/GDP=0.99
1994年:GDP4.82万亿,M2为4.69万亿    M2/GDP=0.97
1995年:GDP6.08万亿,M2为6.08万亿    M2/GDP=0.10
1996年:GDP7.12万亿,M2为7.61万亿    M2/GDP=1.07
1997年:GDP7.90万亿,M2为9.10万亿    M2/GDP=1.15
1998年:GDP8.44万亿,M2为10.45万亿   M2/GDP=1.24
1999年:GDP8.97万亿,M2为11.99万亿   M2/GDP=1.34
2000年:GDP9.92万亿,M2为13.46万亿   M2/GDP=1.36
2001年:GDP10.96万亿,M2为15.83万亿  M2/GDP=1.44
2002年:GDP12.03万亿,M2为18.50万亿  M2/GDP=1.54
2003年:GDP13.58万亿,M2为22.12万亿  M2/GDP=1.63
2004年:GDP15.98万亿,M2为25.32万亿  M2/GDP=1.58
2005年:GDP18.49万亿,M2为29.87万亿  M2/GDP=1.62
2006年:GDP21.63万亿,M2为34.56万亿  M2/GDP=1.60
2007年:GDP26.58万亿,M2为40.34万亿  M2/GDP=1.52
2008年:GDP31.40万亿,M2为47.52万亿  M2/GDP=1.51
2009年:GDP34.09万亿,M2为60.62万亿  M2/GDP=1.78
2010年:GDP40.15万亿,M2为72.58万亿  M2/GDP=1.81
2011年:GDP47.29万亿,M2为85.16万亿  M2/GDP=1.80
2012年:GDP51.93万亿,M2为97.42万亿  M2/GDP=1.88
2013年:GDP56.88万亿,M2为110.65万亿 M2/GDP=1.95
2014年:GDP63.64万亿,M2为122.84万亿 M2/GDP=1.93
2015年:GDP67.67万亿,M2为139.23万亿 M2/GDP=2.06

可以看出25年来M2/GDP稳中有升,但未超过2.1。在2009-2015年间有个跃升。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对,美国3轮QE。美国3轮QE,共提供了约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2万亿美元的QE大部分最终通过贸易流入了中国变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见下图

可见中国到2014年高峰时总共吸收了约1.5万亿美元。大家知道央行的外汇储备,对内要增发差不多同样的人民币。所以不是中国想发那么多人民币,而是美国人滥发美元导致的中国不得不被动扩大自己的货币供给。

有人说中国M2规模比美国大多了。中国是约20万亿美元,美国是约12万亿美元。但我们看看中国M2构成: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而中国的非交易用存款有多少呢?2015年1月末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122.41万亿元。约18万亿美元,根据常识,其中70%为非交易用存款,即约1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M2中仅有约6万亿美元进入流通。这和央行公布的M1为M1余额为35.61万亿元人民是吻合的。35.61万亿元人民币在流通,仅占GDP的50%,加上中国货币较慢的流通速率和较活跃的经济活动发生频率,这是通货紧缩的节奏啊。M2虚高的原因是中国人储蓄率高,把钱都存起来了。这些钱不进入流通。不进入流通的钱其实不算是钱,所以央行没有办法只能逐年提高货币供给。美国众所周知非交易用存款很低,因此中国的M2与美国的M2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看到这,你还说中国滥发货币么?
----------------------------------------------------------第四个小更--------------------------------------------------------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M2代表的是购买力(现实和潜在的)。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方法看M2是不是过高。大家觉得每个中国人砸锅卖铁卖房卖地人均能拿出10万元么?如果可以现在的M2是合适的,如果不行那么M2就是高了。
-------------------------------------------------------其他类似问题中我的回答----------------------------------------
为什么当局要努力抗拒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压力? - 货币
---------------------------------------------新消息-------------------------------------------------------------
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连番放水之后,美联储也再度转向“鸽派”。据华尔街见闻,今天凌晨(3月17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美联储向市场投降的标志性事件。
北京时间周四,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官员们预计2016年底时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为0.875%,意味着年内有两次加息,较12月时的四次加息大幅减少。美联储称海外经济疲软和金融市场剧动,给经济前景带来一定风险。
市场反应:离岸人民币急升逾400
在美联储决策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飙升逾400点并一度触及6.4801元,逼近不久前达到的3个月以来最高点。
赌人民币要大幅贬值的,你们还好么?
4#
bao bao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0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说的通俗一点吧。
城市要想高速发展,自己的生产力不够,就要招商引资,让外地的企业带着资金技术设备来本地创业,带动发展。前阵子太原市长被老婆怒骂的视频在微博热传,该市长每天工作到深夜,四点又起来办公,老婆怒骂:不要活了,死了算了。市长同志怎么答?“朱总来了,这么大的项目...”。
看到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了吗?可以让我们的地方大员一天只睡三四个钟头。
放大到整个国家也是一样的,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每年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长速度,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全世界投资者的帮助。
人民币保值或者温和升值,基于蓬勃发展的经济,外资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因为既有不错的投资收益,币值又有良好的升值预期。
人民币要是贬值呢?经济增速也放缓了,投资收益不如前,币值还会跌,外资还投资中国吗?这两年,才跌多少啊,就有许多外商撤资了。
别说外商了,我们自己的民企都跑了不少。你问tg介不介意?这几天万达刚卖了国内大部分资产,他国外的投资项目被政府“监督”上了,你说介不介意。

过去十年,西方国家经济萎靡,全球资本流入中国,和中国人一起打造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在投资收益已不如前,币值再贬,全球资本连带我们的民营资本都要流出去的话,巨大的代价我们是承受不起的。

这是国家外汇管制的最大原因。
5#
SigmaCore  4级常客 | 2018-9-26 01:32:0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看到,这答案下大多数回答都有一个相同的理解错误。

货币升值或贬值,不是银行可以决定的。而: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学)

中国政府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在抵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现在人民币开始贬值,它也会同样抵制贬值压力。

但它不会改变大趋势。

你可以把央行理解为一个蓄水池,给两条河里的水位差一个缓冲。它改变不了水位差。

过去二十年积累的过量外汇储备,是可以用在防止人民币汇率跳水上面的。事实上这个目标已经达到。

目前而言,没看到央行政策有什么大的失误。大局已经稳定,升值和贬值转折之间没有出现致命问题。下一步是减少投入,让人民币自行进入贬值通道。

那些说政府傻逼的,你们想怎么做?让人民币一夜之间从6.2贬到7吗?让中国进出口贸易乱成一团吗?是不是这样才符合洋大爷的根本利益?

感觉现在知乎跟境外某些华人网站一样,恹气比较重。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说劳动力成本高,大清药丸,人民币贬值还是药丸了。反正经济学嘛,任何政策都是有正反两面的,夸大负面影响就行了。

还是要少跟轮子瞎掰。多读书。
6#
紫竹张先生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0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什么说货币通胀是永恒存在的


金本位制度是如何崩溃的




我之前写房价文章的时候,里面曾经提过一句,通胀是永恒存在的,过去是,未来也会是。当时有人说,目前货币超发是迫不得已的,等将来经济好了,会把超发的货币收回去的,那个时候就会通缩了,我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说货币通胀是永恒存在的,这里必须要重点提一下人类社会从金银货币切换到纸质货币的一个重要的中转时代,那就是金本位货币发行时代。
最近十几年,伴随着中国物价的飙升,通货膨胀这个词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货币是可以凭空印刷出来的,这就很难阻挡政府印刷货币征收铸币税的冲动。于是深受通胀之害的人们呼吁恢复金本位制度,把货币发行和黄金进行绑定来遏制政府超发货币的声音就大了起来,他们认为,只要恢复了金本位,就能遏制通胀问题。
货币发行和黄金进行绑定,的确可以遏制通胀问题,因为没人能超发货币了,但是不仅中国,连以自由民主著称的美国也没有实行金本位制度,代表美元金本位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崩溃至今到2010年,40年里美元货币总量增加了400倍,通胀一点不比中国弱,而这是美国人民投票选出来的议会授权美联储进行货币超发来剥削人民,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金本位制度虽好,却行不通,这一点,需要从金本位的起源开始说。
金本位的起源
历史上,人类的交易是从物物交易开始的,交易成本非常高,也很困难,尝试了多种物质作为货币媒介之后,各国人类不约而同的选定了金银作为货币,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自从交通工具的科技进步,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国和国之间的贸易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国际贸易选用的媒介,当然还是金银,这个时候金银交易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太重,需要随船携带大量的金银,给交易带来大量的不便利,这个时候,如果能用纸币进行交易,无疑能够大大降低交易的运输成本,对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益处。
但是很显然,要让外国人接受你的纸币进行交易是很困难的,他们只要黄金,只有黄金才是硬通货。这个时候英国率先发明了金本位制度,发明金本位制度的时候,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世界第一强国,需要进行国际贸易的金额也是世界第一,交易结算采用金银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发行的英镑,外国又不认,只能在本国流通。
于是,英国发明了金本位,宣布英镑和黄金可以自由流通,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将英镑兑换成黄金,也可以自由运出英国,英国以法律形式确认,以自身国力作为兑换保障。鉴于当时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和英国当时拥有的巨大财富,在其他国家的商人眼里,英镑就等同于黄金。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好处
英国人发明金本位制度,开始也许只是想解决远洋交易里金银运输不便的问题,但是随后英国人发现,金本位制度给英国带来的巨大的好处。
当英镑的信用等于黄金的时候,各国商人都争前恐后的采用英镑进行结算,因为他们也存在国际贸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本国货币信用并没有那么好。所以,英镑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结算货币,各个国家的商人,都使用英镑作为结算单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国都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英镑作为外汇储备,你如果想采用英镑作为贸易结算单位,你的英镑储备不可能是0,等你想贸易的时候再拿商品去换取英镑。无论怎么样,整个国家必定会沉淀一部分数量的英镑以便于日常贸易所用,这部分英镑是永远不会去英国兑换黄金的,等同常年的对英国无息贷款。
此外,英国事实上并非需要保持和黄金数量完全等同的英镑,只需要以一部分黄金作为准备金,就足以应对所有英镑的兑换要求。因为在英镑=黄金的信用体系下,英镑持有人更倾向于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因为在便利性上英镑是完胜黄金的,当英镑的信用缺点被补足之后,黄金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力,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国的信用能够抵得上英国的信用,英镑自然是最接近黄金的货币,也是各国货币里面最值钱的货币,英镑顺理成章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英国凭借世界货币的铸币权和世界央行的货币调控权,支持了本国的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使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更加稳固,英国发明的金本位制度也扩展到世界各国,大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金本位制度,但是鉴于英国的先发优势,以及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实力保证,英镑仍然是世界货币,全世界进入了“英镑体系”时代。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第一次崩溃
在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日子里,英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英国当然很重视这个权力,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去维护他,英镑和黄金进行自由兑换,且黄金可以自由流通在英国一直畅行无阻,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可惜,好事不会永远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各国都耗费了巨大的军费,为了获得更多的军费,各国迫不得已进行更多的货币发行,哪怕知道是饮鸩止渴,也被迫发行,因为不超发货币就会立刻崩溃,超发了货币,或许可以等到对手的自发崩溃。
货币的不断超发引发了黄金储备源源不断的流出,于是各国纷纷禁止黄金的自由流通以便把黄金留在本国境内,黄金不能进行自由流通动摇了金本位的存在基础,我们知道,金本位体制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黄金的自由流通,这样才能确保货币=黄金。
而英国,在一战中,伤亡士兵80多万人,军费支出高达100亿英镑。在一战之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反欠美国47亿美元。
于是,英国的财政收支状态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当英国政府明显入不敷出的时候,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纷纷用英镑兑换黄金,英国的黄金储备迅速的减少,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英国被迫宣布禁止黄金自由流通和兑换,英镑的信用一落千丈,没人相信持有英镑就等于持有黄金了,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消失,信用破产。
英国发明且维持了长达100年的金本位货币发行制,就此崩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他一起在一战中谢幕的,还有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第二次崩溃
然而,雄霸全球长达百年之久的英国,,不甘心看着金本位制度就此崩溃,无法放弃世界货币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饱受战火摧残的欧洲各国已经是一片废墟,重建家园需要大量的物资,也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才能以最底的成本筹集物资,战后黄金短缺,物价飞涨,世界各国需要一个世界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
英国虽然国力大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纵然吊丝逆袭,此时此刻也完全没办法和英国平起平坐。于是在英格兰银行的全力说服下,关于英镑重建金本位制度,恢复世界货币地位的提案,被各国一致通过。在英国全国上下的欢欣鼓舞中,丘吉尔宣布英国依照战前汇率平价恢复金本位制,世界各国重新使用英镑作为外汇储备,从表面上看,英国再一次恢复到了颠峰。
但是更大的噩梦很快来临了,道理也很简单,为了让各国承认英镑的信用,英国强行按照战前汇率平价恢复金本位制,也就是英国没有赖帐,大家放心的意思。但是我们知道,英国的国力在战争中大受损耗,他的黄金储备不足以支撑这个汇率,如果强行按照这个汇率执行金本位,英国央行必然遭到挤兑,因为英镑价值虚高。
世界各国需要一个世界货币,只有英镑能担此重任,但是如果不能平价恢复战前汇率,其他国家又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于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产生了。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2亿美元贷款,摩根财团也提供1亿美元贷款,同时,大幅度提升英美二国的资本利差。简单的说,就是人为提升英国利率且人为降低美国利率,努力引导资本流入英国以此来支撑英镑的汇率使他保证世界货币的地位。当时的政府觉得自己很牛比,漠视市场的力量,认为他们的方案天衣无缝,而且利国利民,但是他们很快尝到了恶果。
英国的高汇率,高利率,给英国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英国货全球滞销,毫无竞争力,进一步导致了英国经济的剧烈衰退。另一方面,美国的利率过低,极大的刺激了人们借钱投机的热情,催生出了一轮房市和股市的巨大泡沫。当泡沫破裂的时候,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次经济危机号称十年大萧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随后波及英国,然后迅速向全球蔓延。
危机之下,人人自保,各国都爆发了银行挤兑狂潮,一开始英格兰银行作为世界各国央行的老大,还竭力为各国银行提供流动性避免危机的扩大化,后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黄金储备飞速的下降,已经无力支撑其世界货币的地位。于是1931年9月,英国正式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度,禁止黄金兑换和流通,同时一次性将英镑贬值30%试图提升英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英镑信用彻底破产,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荣光的可能性。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第二次尝试,崩溃于经济危机。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第三次崩溃
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刚度过经济危机的英国再次迅速衰弱,重振英镑雄风的念头还没开始就被掐死了。二战之后,世界各国之间再度有了和平发展贸易的巨大需求,确定一个世界货币作为各国外汇储备又被提上了章程,于是在美国的布林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会的成立谈判会议。
但是此时的英国,已经不是瘦死的骆驼了,而是只剩白骨了,反观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大发国难财,总的黄金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黄金总储量的59%,美国已经具备了真正逆袭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一次世界货币地位的争夺中,美国并不愿意当配角辅助英国,而是为自身利益发起了激烈的谈判,由于美国实力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在会议上占据绝对主动权,所以纵然英镑是传统世界货币,缺乏了充足黄金的支撑,也不会被各国认可。
经过艰苦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协定统称为布林顿森林体系。
布林顿森林以金本位为基础,以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国承诺任意时刻35美元都可兑付1盎司黄金,至此美元取代了英镑的地位,成为了世界货币,世界货币的铸币权和调节权转交到了美国手里,此时的美国,黄金储备占据世界储备的59%,工业产值占据全球的80%,货币大哥的地位当之无愧。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美国工业产值在全球的比例迅速下降到了35%以下,此外,朝鲜战争严重消耗了美国国力,1950-1960这十年里,美国常年保持巨额赤字,虽然作为世界货币的母国,他具有输出货币的义务,必须保持一定量的赤字,但是当时美国的赤字实在太多了,这是明目张胆的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引发了欧洲各国的反感,随着美国实力的降低,对美元信用的怀疑越来越普及。
所以196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一次黄金危机,各国资金挤兑黄金,黄金价格迅速升高,突破35美元每盎司的官价,达到了40美元的价格,严重打击了美元的信用,随着世界各国的携手补救,才勉强暂时解决这一危机,维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
但是随着60年代中期的越战泥潭,美国越陷越深,1968年黄金危机再一次爆发,美国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随着挤兑的进行,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下降到了121亿美元。
到了1971年5月,欧洲市场再一次爆发抛售美元的狂潮,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不足100亿美金,已经无力抛售黄金来压制黄金价格的飞涨。
于是,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停止按照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各国央行持有的美金。这一政策的出台震惊了西方各国,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国际金融形势一片混乱,以金本位为基础的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其他国家已经被美国绑架,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救美国就是救自己,在一系列的口水仗中,各国都进行了一些妥协,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从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其他国家货币相应进行升值。新规出台之后,勉强保住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但是1972年到1973年之间,美元又连续爆发了二次危机,美国不得不再次把美元贬值10%,这次各国政府坐不住了,刚签了一年的协议,又贬值10%,觉得我们的国家财富是大风刮来的是把。于是各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发难,先后宣布退出布林顿森林体系,不再承担兑换美元的汇率义务,通过布林顿森林体系变相成为世界货币的美元,被拉下神坛,1973年,布林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
金本位制度的第三次尝试,崩溃于越战和其他原因共同导致的美国国力损耗之中。




石油美元制度的建立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给美国带来了多少好处,美国是心知肚明的,从世界储备货币的王座上被赶下去,他是极为不甘心的,依靠金本位制度塑造美元信用的道路已经走死了,被证明走不通,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恢复美元的公信力呢。
聪明的美国人还真想到了办法,他们退而求其次,即便美元没有公信力,只要恢复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行。听起来不可思议,脑袋进水了把,你没有公信力,别的国家凭什么储备你的货币用做外汇结算。
1973年5月,一群国际银行家和政客齐聚皮尔德博格俱乐部年会,探讨如何恢复美元货币霸主地位,在黄金储备不足的前提下重振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群天才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由于石油交易结算货币目前为美元,所以只要石油价格暴涨,世界各国对于美元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仅仅为了保证石油的供给,就需要储备天文数字的美元,然后通过种种谈判和施压,让欧佩克各国同意承诺以后只使用美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世界各国就不得不储备美元,在巨大的需求下,美元就很有可能恢复曾经的霸主地位。
随后,中东局势迅速恶化,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价格飞涨,然后美国通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谈判和外交,在外交天才基辛格的努力下,1975年,欧佩克同意承诺以后只采用美元作为石油结算单位,美元声势大振,虽然石油美元的信用远远不如黄金美元,但是鉴于其他国家的货币信用度更差,且各国的确需要一个国际货币作为贸易媒介的前提下,美元再度成为了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无可动摇。
从此,世界各国彻底放弃了金本位,进入了石油本位美元的时代,一直到今天。






人类喜欢通胀
金本位制度对超发货币具有天然的约束力,如果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滥发货币一定在未来遭到挤兑从而信用破产,所以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发行,通胀并不严重,甚至很多时候,还是通缩的。但是自从金本位被废除后,在石油美元的货币发行制度下,美国不再具有兑付美金的义务,持有美元是你们的自愿行为,美国想发多少就发多少,解除了金本位制度的枷锁后,洪水一样的超发美元泛滥在世界之上,40年美元货币总量增加了400倍,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的财富不受损失,各国纷纷绑定美元,采用固定汇率,美元超发多少,本国货币就超发多少,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可以问一下,人民币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同步加速贬值的,世界性大通胀时代随着石油美元制度的建立,到来了。
大家都讨厌通胀,觉得通胀是在隐形搜刮自己的财富,实际上人类是喜欢通胀还是通缩呢?
很可悲,实际结果是人类喜欢通胀,讨厌通缩。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现在工资是100,物价是100,你是喜欢工资跌到50物价跌到50,还是工资涨到200物价涨到200呢。虽然实际生活水平不变,毫无例外,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工资涨了啊,至于物价涨不涨那是政府的事,我也改变不了,我就看到我的工资涨了,我只能接受涨工资,我觉得很爽,我不能接受工资下跌,工资下跌了即便物价也跌,我也要闹事,我要罢工。在这种只允许局部降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必须只涨不跌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通胀,更别提他还可以借通胀征收铸币税。
同时,通缩对于社会生产是大大有害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剩余资本论,由于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了剩余价值,工人获得的工资是不足以买下他生产的产品的,中间有一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拿走了。这个中间的差额会不断的累计,直到一天爆发经济危机,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工薪阶层,拿不出足够的钱去买产品,产品滞销,工厂破产,工人下岗,下岗之后购买力更弱,随后恶性循环,而那部分扣除的钱,累积在资本家手里,既不去投资,也消费不了多少,这个社会出现崩溃状态。
一旦通胀,就不一样了,如果每年社会能提供足够多的货币抹平这部分差额,理论上,被剥削的剩余价值就不会导致经济危机,只要工人有足够的货币去购买产品,工厂就能顺利运转,资本家能赚钱,而产品生产的目的就是给工薪阶层用,也物尽其用。这样工人满意了,资本家也满意了,社会经济良性循环。所以温和通胀是必须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相反,通缩会引来极大的痛苦,社会上货币不断缩小的时候,剩余价值剥削这个炸弹的威力会成倍放大,生产的产品,没有足够的货币去购买他,产品被迫降价,资本家无利可图选择关闭工厂,工人失业,随后恶性循环。
而在金银作为货币,会天然引起通缩,因为金银是总量是固定的,每年新增加的金银数量,相对社会总数量,是非常少的,实际上,目前每年的新增金银数量,仅仅勉强供应工业需要和人类日常装饰品需要,几乎可以认为,不新出现世界级特大金银矿的时候,金银总量是不变的。货币仅仅只有流通功能,金银不但有流通功能,还有储存功能,即便是农业社会阶段,有钱人的金银都会不断的埋藏起来,社会上流通的金银会越来越少,到了工业社会资本家累积资本的速度大大增加,社会财富流通非常快速,如果还使用金银,必定会严重通缩。


通胀是永恒存在的


整个社会都具有货币麻醉的现象,下到普通工人,上到顶级资本家,都喜欢温和通胀,整个社会认定经济危机是由剩余价值剥削导致的,而剩余价值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死穴,但是社会依赖他进行运转,规避不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增发货币的通胀来弥补这部分由于剩余价值剥削而缺损的货币量。
恶性通胀是杀人利器,但是温和通胀,整个社会上下阶层都喜欢并且陶醉于他,那么他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各国央行的选择,温和通胀是迷人的,相反,通缩是非常可怕的,仅次于恶性通胀,这就是目前各国央行的态度。
故,卸去了金本位的枷锁之后,通胀是永恒存在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40年美元货币总量增加了400倍的原因也在这里,这么多超发的货币理所当然的遏制了存款,鼓励了投资,对社会发展的确有好处,但是通胀的货币政策是双刃剑,用的不好,会引发恶性通胀,反噬自身,这就考验各国政府自身的实力了。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在多次经济灾难的教训下总结经验,形成了目前这套货币运转规律,在当前的游戏规则下,在社会正常运转的时候,社会是温和通胀的,看不到通缩的可能性。一旦遇到社会危机,无论是经济危机还是军事危机,超发货币通常是政府的第一选择,一旦失控,就是恶性通胀。
所以,整个社会过去是,未来也会是一直处在通胀进程中,但是只要政府控制住恶性通胀的度,我觉得都是合适的。


7#
董诗雨  4级常客 | 2018-9-26 01:32:08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要从流动性泛滥说起,由于07年以前中国经济还是出口导向型,别国为了购买中国产品,优先会使用美元,但中国不支持美元直接购买,于是需要兑换成rmb,为了与如此大的美元购买力相对应,以及美元兑rmb需求旺盛,自然会出现:rmb大量发行及rmb升值。然而货币兑换根本上只不过是银行账目上的数字变化,美元兑换了rmb,美元还在外国银行,同理rmb兑换成美元,rmb还是留在了中国,只不过留在本国这笔钱不流动那就没事(本身价值已经流出,已是废纸),然而毕竟是钱,不流动才怪, 于是等效于多发钱,各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另外说一句,中国说有多少美元储备看似牛逼,其实那只不过是美国银行上的数字而已。
那么现在,出口不行了,国内经济也进入减速,美元加息,不时来点激光武器的消息,作为投资客,考虑到资金财富安全,自然会经历思想博弈做出决策,于是我们看到决定资金流出中国的投资客(还包括出国旅游买买买的人)资金量胜出,于是rmb兑美元需求就旺了起来, 然后出口不如以前,美元兑rmb需求不如以前旺盛,自然rmb会贬值。
那么贬值重回过去出口导向如何?
首先出口导向显然越来越艰难,国内人力成本越来越没竞争力,国外也越来越支持国货,各种补贴与反补贴战,美国说,不和你玩了,tpp走起。其次货币贬值加速了投资客的资金流出,制造业崛起需十年磨剑,但投资客撤资那就是分分钟的事,这个窗口期怎么熬?此外更多资金流出也意味着越来越多rmb是超发的,会带来通货膨胀?那还不是最可怕的,现在正处于通缩阶段,政府降息鼓励大家多买买买(贷款买最好),少存款,但市场就是没什么动静。如果通缩配合rmb超发,那就变成滞胀了,而且这笔超发的钱可不像四万亿那样,政府有钱花任性且还要一些时间注入经济,而是早已深入流入到经济的各个层面了。
8#
甲骨文金文正义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09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近十年的中国经济史看房价和汇率间的关系
刚刚看到一条消息,夏斌最近指责 “房子不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提法提晚了。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写的一篇批评夏斌的文章。
与今天一样,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也是十年前的中国经济的大问题。不过十年前的问题是升值压力,而十年后的今天则相反,是贬值压力。
2007年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最严重的一年,突出表现是 “热钱”流入中国的问题非常严重。而现在则相反,是人民贬值压力最为严重,突出的表现是资本外逃。
面对汹涌而入的“热钱”,在2007年8月的时候,有一部分人胆怯了,其中就包括夏斌。他们开始主张政府应该对人民币进行一次大幅度的“到位”性的升值。而我则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将为中国经济制造灾难。所以写了一篇文章《谨防被热钱牵着鼻子走》,坚决反对,发表在《中国证券报》上,见下文的附件。
一晃十年过去,但当年提的问题,这十年来一直在折磨着中国的决策层,折磨着中国经济。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为投机资本所左右,为热钱所左右。十年一个轮回,十年前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应对热钱所导致的人民币升值,而十年后的今天,所讨论的则是如何应对热钱所导致的人民币贬值。
不过十年后,中央终于醒悟了,开始明确提出,要抑制资本泡沫,要振兴实体经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开始与投资资本拉开距离,刘土余痛斥姚振华是一个典型。
十年前,夏斌们曾经在热钱面前胆怯,提出人民币要“到位”性升值。而十年后,夏斌却又指责中央对投机资本的觉悟、觉醒晚了,实际在重复其十年年的错误,眼光和视野被投机资本所遮蔽和滞碍。从善,悔悟,从来不晚。
无论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还是贬值压力,其根源都在中国的价格体系与国际相比出现严重的错位,导致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出现巨大的套利空间。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的资产、要素价格过高或过低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房地产的定价问题。
2007年的时候,中国的各类资产和要素的定价是偏低的,再加上经济形势向好,所以引起了国际资本的蜂拥而入,导致人民币承受巨大的升值压力。
在汇率政策上,当时存在三类代表性的观点。一类是央行的小幅渐进升值策略,第二类就是夏斌所代表的到位升值说,第三类是通胀替代说。
通胀替代说认为,通货膨胀可以让人民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降低,是一种对内贬值。所以,对内的通货膨胀政策可以对冲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升值压力。
回头来看,这三种主张都不完全对,都忽略了房地产价格升值的问题,或者说都没有真正理解房地产价格升值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人民币汇率为何会一直处在压力之中,不是升值压力,就是贬值压力,而且二者的转换突然发生,没有任何的缓冲地带,中间地带,从来就没正常过?
问题的关键就在房地产的价格,以及背后的热钱,即投机资本。
让人民币升值压力最终缓解和消失的就是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甚至暴涨。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的价格体系,磨平了中国经济体系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的正向套利空间。
所以,通胀替代说更接近真理。但是,这种主张还是把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普通商品的价格膨胀混为一谈。近十年的中国经济史表明,房地产价格膨胀与普通商品的价格膨胀是可以割裂的,甚至背离的。中国从2012年初到2016年前三个季度一直是通货紧缩的,PPI一直为负,但是房地产的价格却是一直上涨。
当时央行主张对人民汇率小幅渐进升值,同时也主张对中国经济进行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结构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最终消除升值压力。中国政府的确在一直推进结构改革,在金融体系内的改革近十年也有突出成绩,譬如利率市场化,已经不规定存贷款利率了。但是,让人民币升值压力消失的并不是改革,而是房价。
房价上涨的推手是什么?是国内的投资资本,国内的热钱。
所以,总结来看,让人民币升值压力消失的,不是一次性到位升值,不是政府的结构性改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替代,而是房产价格的升值,是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膨胀的替代。进一步说,是国内热钱对国际热钱的替代。
所以,最终依赖的还是热钱,以国内之热钱制衡国际之热钱。
投资资本的特性是逐利,而且是一窝蜂地逐利,波动性很强,必然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本身波动性很强,无法“正常”。
这十年,中国的经济政策事实上是以“热钱”为中心的,完全被“热钱”牵着鼻子走的。所以,中国经济最近十年,投机的成分急剧拉升。这是中国经济“脱实入虚”的根源所在。
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最大的问题被投机资本所牵制和绑架,被投机资本带沟里去了,而浑然不觉。
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要抑制炒房的风气。同时,社会舆论也掀起对“脱实入虚”的抨击热潮。这说明从民间到政府,已经感受到经济投机化的切肤之痛,已经忍无可忍了。
也就是说,房地产价格泡沫已经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内忧和外患。内忧是实体经济不振,外患是人民币贬值压力。所以,如何应对和处理房地产问题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决策的重中之重。
中央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研究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抓紧时间研究,拿出魄力和诚意。否则就真的晚了。
要彻底解决中国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在基本思维上,必须首要要摆脱投机资本的牵制。不能被投机资本牵制,而是要反过来牵制和限制投资资本。不能被投资资本牵着鼻子,而是反过来牵着投机资本的鼻子。不能随着投资资本的波动而波动,而是任其波动,而我自岿然不动。(微信公号:新心性学派)
附:
谨防被热钱牵着鼻子走
2007年08月27日 05:2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蔡历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在于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储蓄消费失衡、资源价格过低、劳动力成本过低等。解决贸易顺差过大的根本之道,是积极进行改革,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而不能简单地、过分地依赖于调整汇率。此前,综合考虑内外压力,对人民币升值中央银行采取的策略是“小幅渐进”,这无疑是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的。但目前有迹象表明,在热钱的冲击下,有些人已经开始对这一既定的策略“军心动摇”了。
  日前,上海有媒体刊登了《央行反洗钱中心:非法违规资金大量入市》的报道。文中提到,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对非法和违规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不无担忧。此外,该报道还推测,上半年流入中国的游资大约为1219亿美元。而更为微妙的是,随后不久,央行新闻处却在新华网上声明该观点并不代表央行。这个事件似乎表明,热钱的压力已经在央行内部激起争论。
  那么该怎么办?有国内经济学家明确给出答案:加大升值幅度!他们认为:“若是坚持人民币小幅、均幅、缓慢地升值,客观上会给国际市场进一步造成强烈的、可测算的升值预期,其结果将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很大的被动。因此,我们应采取的较合适的策略是,根据我国政府内部测算的今后两三年内人民币汇率的较合理水平,在汇率升值的频率与幅度上,以时密时疏、疏密不均,时高时低、高低不均的方式进行调整,以打破市场上的可测算预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将汇率调整到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能够保持的相对合理的水平。”
  将这两个事件结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个粗略的判断,在金融圈内,对一些人来说,热钱的压力可能已经大到难以承受了,已经在考虑要对“小幅渐进”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央行可能已经在考虑因为热钱来改变自己的既定思路了。其实,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被逼和国际投机家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是注定要被牵着鼻子走的。
  首先一个问题是,如果将两三年的合理升值水平一次升到位,那么怎么确定这个“合理”的水平?夏斌列举了几个因素,包括:我国经济的可接受能力、我国目前仍能维持的对冲与调控能力、我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博弈”能力等。那些国际投机家在预测中国的升值水平是否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呢?可能性不大,实际上,关于所谓的“合理”升值水平,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模型、一百个结果。
  再者,恰恰相反,日本的经验证明,一旦人民币出现短期内大幅度的“到位”的升值,不但不会打破热钱的升值预期,反而会强化之,可能引来更多的热钱,迫使央行不得不再次升到下一个“合理”水平。可以说,要用大幅升值来缓解热钱压力是“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而火不灭”。“薪”什么时候“尽”了,就是人民币已经高到令国际投机家的心理无法承受的那一天,也是人民币开始大幅贬值的那一天。
  那么央行该怎么做,眼前正道是在控制热钱进出中国上下工夫,为深度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实体经济赢得时间和空间。一把锁不够,两把锁。一定要把热钱进入和流出中国的成本提高到一个令其望而却步的水平。
  当然,资本管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就如治水,堵不如疏。决策人士必须明白的是,深化金融市场机制的建设,才是赢取升值空间的正确做法,建设好金融市场,大水自然可以在市场之中自然分流。特别是外汇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不能被热钱牵着鼻子走,一旦升值幅度打开一个缺口,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深层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改革也将陷入混乱。加速自身的金融体制改革,逐步让市场决定汇率才是正道。
9#
Creamy络  5级知名 | 2018-9-26 01:32: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学俄爹爆贬后,你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



我国的美国游客生活大概是这样的。



贬值促进出口,对于没科技优势的国家,只能靠廉价劳动力。
问题是,你愿意被廉价劳动么?愿意干着重体力活只为了糊口,活下去,而不是有个更好的盼头吗?

肉糜啊肉糜。
10#
我是小脑腐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11 发帖IP地址来自
货币贬值还会造成资本外流,特别是国内的自有资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75
帖子:5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