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情况不同。我只代表我和老婆,不代表其他出国人员。
湾区flag,每人第一年工资十来k,股票两百k左右,
第一年签字费和搬家费二三十k。每年10%左右的奖金。
基本属于湾区平均水准吧,湾区一抓一大把。
我们打算过两年内回国。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为了情怀,一方面是为了野心。
情怀就是对这片土地和亲人的感情。
好山好水好无聊,太脏太乱太好吃。
这完全是个人选择,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涉道德。
野心是想要更进一步。
鸡汤导师李开复说过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你应该选什么样的道路呢?闭眼想象一个有你的世界和一个没你的世界,你做什么才让它们最不同?那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我和老婆常常讨论我们在哪里更可能获得更多资源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结论常常是中国。
有答案说,在中国更需要street smart,在美国更需要book smart。
说得对,但不完全对。
在中国,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需要street smart,没有工作是不需要“关系”的。
但在美国,不需要搞关系就能享受中产阶级的生活。
比如我们俩,工作第一年就妥妥的美国中产了。
但下一步呢?
在美国住得越久越知道美国是个嘴炮国家。
嘴炮对Upper class来说可是必备技能。
你要是个码农,既没有惊世骇俗的技术,又不会bullshit,那你多半就安逸的当一辈子码农了。
那么问题来了,bullshit本领哪家强?A. 美国人, B. 印度人, C. 中国人。
并不是说嘴炮不好,其实我也是个嘴巴选手。只是英文嘴炮确实非我所长。
让我做presentation,打游戏用英语骂人,日常交流,那还是相当流利。
在我们组,我的presentation是不错的,即使比起部分native。
但要真跟优秀的native比,那我就是个渣渣。
人家随便在party上和人狂侃,午餐的时候抓个不认识的同事热聊,
把没什么内容的工作用英语讲得高大上。
我力所不及,也没有在这方面发愤图强的野心。
非要花时间跟别人比他们从生下来就在练习的东西,难道你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变得更好了么?
如果国内的政策资金环境不错,为何不考虑回去呢?
至于国内的黑暗面,我也不是没体会过。
亲戚多在国内,朋友圈各种正负能量此起彼伏。
不过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