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想学的专业入手。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决定学校之前,至少心里都有一个想学的专业的方向,比如,建筑、IT、艺术,或者商科。英国的学校有一个叫做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的网站,里面可以看到所有学校的总体排名和各个专业的排名,这个排名可以作为选学校的一个参考。
从排名第一的学校开始,逐一分析学校的录取要求(entry requirements),比如,平均成绩、雅思成绩等,最终找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就读的最好的学校。找到这所大学之后,要验证是否是最正确的答案,验证方法是:使用不同的排名体系,比如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和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回想当时自己申请学校的经历,真的是有点汗颜,因为真的没有像大部分同学那么认真去研究这些大学的排名、专业的排名、对自己以后就业的影响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自己想得比较开吧,或者说是懒得去思考太多也可以。这些东西在当时、包括在我现在看来可能都不是那么重要,原因是我当时已经是在国内985、211的大学度过了本科+研究生一共7年时间,见多了、听多了厉害的人的故事,就觉得外界环境虽然会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自己。想奋斗的人即使环境不是他最满意的,也会尽自己所能Make the best out of the situation.
我的留学是自己DIY的,因为觉得自己能搞定,而且不想花钱。当时对于英国大学的了解和国内绝大部分人一样,只知道牛津剑桥,可能还有曼彻斯特、爱丁堡,知道后两所的原因是因为知道这两个城市。什么G5,在我脑子里是没有概念的。我申请学校并没有去搞海投战术,只投了四个,因为我觉得我的时间有限(当时在自己准备雅思、GMAT,还在写硕士毕业论文),四个够了,我能中,而且我不需要那么多Offer,有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我去网上查了查资料,觉得G5算是第一梯队,在里面对比了申请难度和学费,我选择了跨专业申请UCL Management专业(我以前是学日语的)。剩下的三所分别是华威、曼彻斯特、爱丁堡。最后是UCL和华威给了我Offer。在这两个学校里我选择UCL的原因是UCL名气比华威大,可以满足我的一点虚荣心(不过说实话,很多国内的人还是不知道UCL是个什么学校);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想着,好不容易来英国了,就待短短一年,要不就去个首都吧,交通啊生活啊各方面都比较方面,生活丰富些,华威在这方面相比起来肯定是略差的。结果毕业了,机缘巧合就留在伦敦工作了,一个最初我认为只会待一年的城市...
生活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制造一些惊喜,让你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这些东西都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作为过来人,希望题主弟弟/妹妹不管接下来去哪个学校念什么专业,都能享受自己的人生,遇到困境时,能够Make the best out of the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