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你学到了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49   2761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3 发帖IP地址来自
  • 学会独立,生活上的独立,思想上的独立。厨艺等生活能力突飞猛进是肯定的。
  • 学会旅游,怎么租车订酒店在priceline上竞价之类。
  • 学会怎么样面对空虚寂寞孤独无助心酸。
  • 对陌生人微笑,帮助,关心陌生人是如此正常的一件事。
  • 你能感觉的到的人人平等。
  • 学会赞赏别人,有的人很反感经常说美国人虚伪,见到你就说I like your shoes, your outwear is adorable之类,但是我倒觉得这一方面是他们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一方面也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双方都开心,多美好。
  • 美国人在某些时候比中国人还委婉,一般绝不会正面否定别人,说任何建议之前先肯定别人。
  • 学会突破传统,创意,想法无极限。
  • 即使是一次作业,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而不注明出处也是非常严重的行为。
  • 大学是没有“墙”的,甚至没有门,与城市,乡镇,周围的环境没有明显的界线,显得非常开放,当然也不会有保安在“校门口”检查你的证件。
  • Excuse me是说的最多的话,说的太习惯了以至于一回国有时总想说,又咽了回去改口。
  • 各个州的税法,法律是如此的不同,好比在我所在的州买服装类商品是不收税的,而俄勒冈,新罕布什尔,蒙大拿,特拉华,阿拉斯加这五个州是免税的。
  • 如果议会没有通过预算案,州政府可能会停工,州政府雇员被大批解雇,不知道在中国政府没钱了,公务员会不会先下岗。
  • 预约很重要很平常。
  • 马路上,行人,过马路的动物最大,汽车谦让的让我不好意思了都。


1。美国人在超市买水果好像是不挑拣的,有次我一时兴起在水果区拣美国大甜橙,一个美国人凑近,问我哪种橙子好啊,我还教他,有肚脐眼的是母的,更甜,没有肚脐眼的是公橙子,他似乎明白了,我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2。“便衣警车”会躲在有些高速公路的路边的凹口,隐藏的很好,你超速违章的时候就及时冒出来了。
3。美国人也有卖山寨货,美国人也会买山寨货。以前有个老师,我去她家玩就给我展示过她在上海买的仿coach,她说当时她逛街,有个妇女把她拉到小巷子内,问她要不要买包包。听说她爸是某州州长。
4。21周岁算成人。喝酒得满21岁才行,去某些脱衣舞俱乐部也是,如果你没有驾照,身旁有一个拿驾照的21岁的人陪你开车也行,很多时候乘坐出境游的油轮也需要一个21岁或25岁以上的成人作陪。
5。驾照是身份证,也有人办State ID,在美外籍人士也可以办。
6。美国人很重视家庭的团聚,家里孩子的男女朋友会经常参与到家庭聚会中,其乐融融。
7。有次我一个学校美式足球队员朋友注销了Facebook,我问另一个朋友为什么,我朋友说,因为他太受欢迎了,很多女生都圈了他照片之类的,他女朋友就吃醋了,他就注销了。
8。美国人吃的中餐不一定很美式,比如我休斯顿的美国家庭的爸爸,就带我和我朋友去了一家他常去的海鲜酒楼,结果那个中餐味道非常正宗,连舟山的朋友都说好。
9。美国中小学生上学不一定晚,那个休斯顿美国家庭的13岁初中生小男孩,每天坐7点钟的校车,因为之后那个校车要去接别的学校学生。
10。在餐馆吃到不满意的食物,服务员可能会主动帮你免单,在西雅图的Cheese Cake Factory餐厅我点了两个菜,其中一道汤有点咸我就喝了一口,服务员看我没怎么喝汤就问我是不是不满意,我就说有点咸,结果付账的时候直接免掉那个汤。
11。美国人给小费比较慷慨,中国人比较吝啬甚至不给,不过很多餐厅6~8人以上直接加收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的。
12。美国餐厅也收”开瓶费“,认识一个中国叔叔在休斯顿出差,一天和同事到姚明开的YAO餐厅吃饭,带了4瓶白酒,服务员说不能喝白酒,除非付开瓶费,他也没问,想想开瓶费能有几刀,结果结账每瓶酒收了近90刀开瓶费。
13。学校开学的时候买电脑会有优惠,比如买MBP送itouch,打印机之类。
14。ATM机上取款前都会先提示你会收多少手续费,好像国内ATM机上就不会告诉你。
15。教科书买2手的有的时候就是白菜价,新书超级贵有可能200刀,出版社要赚钱总是一年就推出一个更新的版本,内容或习题改一点,但有时候买旧的版本也是可以用的,而且便宜很多。学校的书店里可以买新书,买2手书或者租一学期书,网上也是。在网上买一本书的国际版本(international edition),除了封面不一样,里面完全一样,价格确是美版的几分之一。这种一般在印度等外国销售,不能在美国销售的,但是买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16。感恩节购物可以如此疯狂,晚上10点就到outlets排队等某些店开门,然后逛到早上再去商场逛到中午就可以倒下了。
17。储蓄卡也可以“透支”,买东西刷卡的时候反而不会像信用卡额度用完了一样被declined,但是每多刷一笔无论大小都会扣30刀左右,所以要经常查余额。
18。在网上购物30天之内在该品牌实体店或商场也可以完全退掉,非常方便。
19。很美国人收到礼物会表现得非常惊喜非常夸张,有次去学校一个朋友家庭聚会,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餐毕朋友爸爸送给妈妈一个礼盒,打开后是一个kindle,然后大家感谢妈妈对家庭做出的贡献,然后妈妈就表现得超级惊喜,有时候礼物并不贵重但是那样的反应确实表现了对送礼者的尊重和感谢,应该学习。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4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美国
  • 大街上很多胖子,学校里很多瘦子。
  • 进了大学还是处的并非多数,但也不少。
  • 毕了业就结婚的并非多数,但也不少。
  • 重视家庭关系的是多数。
  • 如果你是个体育爱好者,你更容易跟美国人start a conversation.
  • 白人觉得东方女性有独特的美?别自欺欺人了,他们只是想睡一个肤色不同的女孩。
  • 美国人穿着邋遢?纽约地铁上人手一个gucci。美国人衣着光鲜?多数人的睡衣是event T-shirt
  • 美国人很独立?每年开学父母都会背着铺盖卷来学校。美国人不独立?90%的美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有过打工和实习经历。
  • 美国人很懒惰?勤奋致富是很多人的信仰。美国人很勤奋?They tease you for studying on Friday night.
  • 美国人很直率?当他们不同意你的时候会先说"you made an interesting point"。美国人很虚伪?这可是全世界最擅长摆事实讲道理的国家。
  • 美国人很开放?公开谈论性问题绝对是inappropriate的。美国人很保守?深V满街都是,也不会有男人盯你乳沟。
  • 美国人尊重多元文化?抱团始终是常态。美国种族歧视严重?中餐泰菜和墨西哥菜就跟麦当劳一样不可缺。
  • 综上,留学教会我辩证思考,以及在观察中推翻所有stereotype.
  • 还有。碰到任何问题,摆出诚心交流的姿态会加速问题得到解决。如果犯了事儿,躲躲藏藏是遮掩不过去的。这是一个宽容的国家,但你几乎找不到漏洞可钻。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5 发帖IP地址来自
真正的教育,是要教给学生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的东西。
认识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健康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保持开放的心态,但不轻易认同异议。
学会以第三者的观点审视自身和对方,尤其是自身特性,而不急于批判。
人性是复杂的,大众的行为模式受制度和经济条件影响。
还学到了如何直接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在公开场合选择与当地文化相适的情绪反应。
以后想到什么再添……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6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大家写的,大多和西方生活的细节有关。我在加拿大学了7年心理学,角度略有所不同,和大家分享以前的一篇东西:

10年时间能做什么?
-         写在去加拿大10周年纪念日之际
2004年3月26日落地多伦多,开始留学,那时候是个糊里糊涂的高三小孩,带着兴奋不安和探索的心情看着阴雨连绵的天空。虽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段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心里始终怀着强烈的寻觅、寻找情怀。我要找什么?我并不清楚,但是这情怀来自灵魂深处的挣扎和渴望。

每年的这个日期都会写一篇文章,一开始有点形式主义,但后来发现走一步回望一下,要寻找的东西就越发清晰。五年前的时候写道:“快乐和痛苦,都是一种事情,所以此刻,沉潜十年的苦,正孕育着一生无憾的甜”,现在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个灵魂伴侣交流。这段始于懵懂的经历,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抉择。

五年前读了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决定要沉潜十年打造自己。今天十年到期,发现十年实在是个太不够谦虚的预期。但是即便如此,似乎自己依然成就了一些事情。站在一个咨询师和情感教练的角度,也十分想要和大家分享这些事情,或许能让你有些启示和激励。如果能够引得你也去写一篇十年的文章那更好不过。

过去的十年里我做到的这么几件事情。

与自己相处

这是所有事情里面最显而易见但又最挑战的。十年前我不曾考虑过要怎么和自己相处这件事情,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别人相处就够了,和自己相处这个概念因为太习惯自己的存在所以很少认真地考虑。

独处就是和自己相处。独处的时候会有何所想所感,会做什么,就是你和自己相处的方式。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独处的时间,大多数时候是不情愿的被迫独处,而这种时候的独处几乎就是心灵煎熬的同义词。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它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我没法时刻控制它,甚至有时还会被它所影响。比如在极端寂寞的时候,内心的折磨甚至会让胸口感到疼痛,因为受不了这折磨,有时我也会喝太多酒,颓废度日,通宵游戏,或者匆忙地投入一段感情。但越是逃避,那声音就越是刺耳。

持续的痛苦给人带来的唯一好处,在于你会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当下所做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在经历了很多隔靴搔痒般无奈又无助的时刻后,我学会了允许自己寂寞、难过、失望和心痛。我不再习惯于在不开心的时候谴责和鞭挞自己的内心,而是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说“又只剩下我和我自己了”,然后用一杯小酒,一碗自己做的回锅肉或者一趟漫无目的的散步来庆祝独处的时光。

我不得不学会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说话,给自己讲笑话,回忆开心的事情,或者和自己讨论各种问题。我的态度开始变得柔和,因为发现对自己太刻薄挑剔,总是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快乐。而原谅内心的时候,我会感到被自己拥抱,会油然而生温暖与宽慰。被宽恕的内心会因此变得活跃、有趣,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会指引我注意到很多不曾注意的事物。这让我越发地喜欢独处,不是因为不喜欢和人交往,而是我把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看得更重要。

苦尽甘来,得到的是释然、淡定和解放。

克服自卑

现在说起两句话,总能让别人难以置信,一是我以前很内向,二是我曾经很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或许因为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点,也很少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可是没有什么经历比独自闯荡更能改变这两点了。首先因为比起自卑,寂寞要可怕很多倍,所以我必须强迫自己去寻找友情和爱情。有时候因为自卑,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可是相比于犯错的羞耻和悔恨,寂寞要可怕很多倍,所以不得不逼着自己承认错误,改正,然后再次出发。

留学经历里面也有很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比如因为学业,必须主动联络和会面根本不认识你的教授、学者和雇主;课堂和研究项目又要求积极的团队协作与互动。比起自卑的恐惧,丧失机会和学业失败可怕很多倍,所以慢慢的我对自卑时的那种退缩倾向就变得麻木了。越是做事情,越是得到期望的结果,这种麻木就越心安理得。这是一个逐渐接纳和适应的过程,一开始是被逼无奈,后来发现逼迫之下自己早已远离了起初的舒适区。

生活因为各种事情而丰富,丰富带来选择,因而自己会有很多机会表达和发挥。自卑并不是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能行。我也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擅长公众演讲和主持,能做摇滚乐队的主唱,可以管理上百人的学生会团队。成功经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你就再也无法以自卑评价自己了,会觉得自己的信心铁证如山无法辩驳。

所以说执行力,是对付自卑最有效的方式。

与父母相处

好吧,结论下早了。其实比起执行力,还有更加有效的对付自卑的方式。溯本求源,成长于缺少赞美和鼓励的环境,我才会把自己看得很差劲。

拥有聪明智慧的父母,就不得不承担永远不够好的压力。大三那年学了几门关于人格发展的课,一时间看清了性格弱点和问题代际传播的原理,因而对父母充满了不满。和现在许多心理学爱好者一样,那时候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就是“原生家庭”,所有冲突矛盾似乎都是被迫被父母强加于自己身上,因为生存的依赖不得不接受,无奈而又怨恨。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到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又是什么样的呢?潜心思考研究,然后我极不情愿但又感动之至地发现一个事实:站在他们的位置,我的父母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因为比起自己的那点小不幸,他们的故事才更加叫人唏嘘不已。至亲之爱,就是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感激那略显笨拙粗糙但尽力而为的付出。

父母是自己的一部分,接纳他们就是接纳自己。他们在极大的自我局限性之下给予了最大的付出,那么我同样应该凭着自己那千疮百孔的脆弱人格去尽力地创造美好。距离产生美,隔着太平洋,我平静地聆听和观察,然后原谅了这两个我最亲近的人,重新爱上了他们。

跟随自己的内心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一句话,因为你要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而且就算知道了方向,是否敢于毫不怀疑地坚持下去,则是我身边不少朋友们过不去的坎。我的专业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可以理解但又不敢复制的,因为无数人告诉我自己曾经也很想学心理学。

可能你会觉得我对这个专业一开始就特别确定,才能7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但事实上是当初选择的时候心里面并没有什么底,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个好选择。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己的未来,我们一生中作出的很多重大判断回头来看可能都是不全面的。很多人面对这种模棱两可的状况,随便找个就业或者毕业难度之类的外在因素就拿定主意了。我虽然比他们还糊涂,甚至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但是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

我是来探索和尝试的,所以我不需要可预测性;我希望给自己找到答案,所以我需要直视人性的视角;我希望变得更好,而这无法用金钱衡量。这样的思路一直受到我母亲的影响和支持,而我在心理学之路上渐行渐远之时也真的获得了渴望的启示与解脱。

十年前我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在上海开设自己的咨询服务,成为情感教练答疑解惑。但是我预见到的是自己的路子一定是时刻都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为这是我内心最大的渴望。明天,明年,这一生我都会用这种略显糊涂的方式走下去。

学会聆听

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只属于那些懂得聆听的人。要说过去十年来转变最大的阶段,我在硕士两年的咨询师训练首当其冲,不仅改变了处事方式,更改变得性格和世界观。曾经的我带着丰富的80后独生子女特色,自私自大、固步自封。因为在曾经的环境里,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且又是很好的维护那脆弱自尊的方式。

当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需要和一个陌生人面对面坐下来,帮他解决那些我根本不曾体验过的问题时,身上那圈自以为是的光环彻底破碎了。我发现面对咨客,我除了全神贯注地聆听以外完全无能为力。但是奇迹就发生在这被逼无奈的场景里,当你拒绝聆听这世界,会失去很多宝贵与美丽的东西;当你认真地听,就会发现所有寻找的东西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

从这时开始,我的耳朵和双眼变得越发敏锐。我看到了最绝望的人身上最坚强的毅力,最伤心的人心里最热切的渴望。我发现当你聆听的时候,你表达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可以直通每个人的内心,可以带出他们最美好的一面,也可以让你表达爱的同时深深地被爱。

我自认为有很多擅长的事情,但是善于聆听是最意外的发现,也是过去十年里最奇妙的成就。

对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态度

我从小痛恨学习,因为学习不能让我的生活更好,也没有带来任何快乐。学习带来的只有压力和羞耻,让我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也永远没法赶上别人。而阅读和写作几乎就是最糟糕的浪费时间的方式,我一定想不到在十年之后自己会时刻将最爱的书挂在嘴边,开办读书会,并且让写作成为每天必有的活动。

能实现这样的改变,在一开始其实更多的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所选的学科以厚厚的课本和长长的论文为主。能够坚持下来,要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们以及那些在书里给我讲课的大师们,他们的智慧是我痛苦过后最好的奖励。读1个小时的书,可能只会收获一两个有用的观点,可是这一两个观点的价值我会在后来觉得远大于忍受1个小时的无聊乏味。

写作可以帮你整理思路,更能够助你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喜欢在写作里让自己的生活和书本上的智慧碰撞,反过来再阅读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随时结合自己的生活来阅读,寻找观点和思想。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得来的结果是现在的我,读每一本书写每一篇文章都是百分之百地为了自己,虽然也会有读不下去写不下去的时刻,可是比起当下的不适,学习带来的充实感要重要太多了。

创造爱和社会价值

你可能会发现我所做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起于个人的痛苦,没错,这种痛苦在我十年的头几年里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我自己总有一种略微偏颇但很实用的观点:幸福使人愚蠢,痛苦使人智慧。或许这里面真正的原理在于痛苦的心会让人保持寻觅和渴望的心,从而有动力一直学习和成长。

过去十年的后面几年,当我自己的内心不再那么煎熬的时候,就越来越多地需要新的动力来源。庆幸的是所学的专业给了自己最好的答案。如果说关注自己的成长是自爱,那么将爱传播给他人则会使我的动力翻倍。这样的感受在读硕士做咨询师的阶段就早已体验过,当我的咨询对象完成了最后一次咨询,与我握手告别并转身出门后,我会久久地在房间里发呆。那种悄无声息的欢呼,那种知道自己在他人生活里留下了印记和影响的意识,是让人谦卑而又骄傲的满足感。

到了十年的后面几年,当我自己的内心趋于安稳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贪图安逸的时刻。在刚回到中国的一段时间,我停止了进步,满足于一份稳定而空洞的工作。但是幸好自己的内心是极端诚实的,无法接受停滞不前的痛苦。所以在反复挣扎之后,又像当初选择去留学和读心理学那样糊里糊涂地选择了自己创业。十年一轮回,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独自飞向大洋彼岸的感觉。不过这一次我不光为了自己,更为了给他人创造更多的爱和价值。

生活和心智成熟永远都是艰难的,可是相比于每年一回首惊喜地看到自己迈出的步伐来说,任何苦痛都是微不足道的。下一个十年,又有哪些难以想象的进展,我带着坚定和谦卑去期待。

写于2014年3月26日深夜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7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说在美国的。
  • 日常生活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单词是Thanks和Sorry。
  • 开门的时候如果身后有人,给他扶一下门。
  • 被问How are you?的时候从来没有见人说过I'm fIne,Thank you。
  • 对迎面来的路人微笑。
  • 车和行人之间永远行人优先。
  • 中国人是最喜欢坑中国人的。
  • 在美国上学最重要的是写作和阅读能力。
  • 政府和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好。
  • 如果没有保险看病直接破产。
  • 各种事情都要预约,而且等的时间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
  • 退商场超市买的衣服时完全没有阻碍。
  • 中国人到处都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轮子。
  • 对于学术违规处理非常严格,可能因为一次作业抄袭就被直接开掉。
  • 公共交通没有宣传的那么差,火车除了慢了点,大部分地方还是都能去的。
  • 国家观念很淡,几乎没人问过我是哪来的。
  • 大部分美国人办事效率其实很低,20%的精英办了80%的工作。
  • 美国人比中国人还在乎成绩,只是他们成绩的衡量标准不止是考试。
  • 有的时候小组作业,人比题目难对付。
  • 买教科书能直接买破产了。
  • 车很便宜,养车很贵。
  • 美国人上课有相当一部分都在刷Facebook和Twitter。
  • 体会到了真的平等。
  • 很多在中国认为是装逼的行为,在美国会认为你有思想和自信。
  • 从衣着很难看出来一个老美的经济实力。
  • 人和动物真的可以共同生活。
  • 公共厕所里都会有纸,而且很多地方是两卷。
  • 美国人对于寿司的兴趣很大。
  • 国人英语水平两个极端,好的比老美好,烂的完整句子都说不出。
  • 美国人整体家庭观很重。
  • 华人的基督徒比老美的还虔诚。
  • 在美国理发店理一次发,穿上套头衫,看着就是ABC了。
  • 美国人吃饭其实很丰富,有中餐,墨西哥餐,泰国餐,中东餐……
  • 到处都是中餐馆,而且基本都是一个味,反正不是国内吃的味。
  • 美国人从来对事不对人。
  • 美国人比较容易被煽动。
  • 自信是最美的品格。
  • 出国最重要的两个能力:做饭和修电脑。
  • 富二代很多人很好,也很努力。
  • 上学就是打机关枪,duedueduedueduedu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