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之后容易得什么样的坏习惯?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49   3213   5
留学后有没有得了什么样的通病?到底所谓的“留学病”是真是假?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1 发帖IP地址来自
五年前離開中國時家父在我的行李箱里 放了一封 長信【他第一次用電腦打了5000字】。裡面少不了叮囑和期望,尤為深刻的一句話是:就算你身邊有1千个人做X 事,也不是你也去做的理由。老爸在政府工作,卻一直有自己的原則。
後來,我看見身邊朋友一出國都是先買Benz,BMW 代步。我心動了但是不敢告訴老爸。
看見有朋友挂科向家人哭訴 這麼課多難...我不敢找藉口 來掩蓋自己的不努力
不少朋友都在開学選水課來應付 credits,但是我知道這不是父母送我們出國的意圖。
看見朋友們熱衷夜店 或者各種hookup文化,我也心動眼紅過,但是我也知道這不是我去做的理由。
出國是一場自我的重生,而不是copy&paste.一些人总是問攻略,找一些shortcut。可惜對於我說 太過功利,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就像Gopro的廣告: life is an adventure or nothing at all. 出國我們最常犯的錯誤 莫過於 人云亦云,失去本我



-----------------------------
看见大家这么认同我老爸的话,我其实挺意外的。但是既然大家都是知友,我也就不吝啬了。特意翻出来那封信 送给所有的离家的年轻人。我真得很佩服我老爸







﹏﹏﹏﹏﹏
那時候我爸打字還是屬於只用兩個食指『二指禪』。這更讓我覺得珍貴。就像有人把他擁有的東西分享給你,和他願意為你改变為你去学新東西。前者是大度,後者是愛。





来加拿大留学的你可以联系我们哦。新公司请支持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2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着周围人出手阔绰、不为金钱所累的生活,常误以为自己也有这样选择的权利。对于不挣钱的学生来说,消费水平、或者说渴望达到的消费水平超出了自己、或自己家庭能负担的地步,算是个坏毛病。

这里消费水平可解释为两方面。
一层,是指吃穿用度。
一次和朋友聚餐,AA后人均六十刀,吓了一大跳。还记得一回到家,我就颤颤巍巍地给爹娘发微信忏悔、自我批评。父母开着玩笑说你不要太奢侈浪费,我知道他们没有什么批评的意思,但我依然内疚良久。这个例子算不得妥帖,可当时看到账单时的“晴天霹雳”和之后持续良久的“不好意思”,真是至今记忆犹新。

另一层,则是指生活方式、人生选择上。
那些不用顾忌学费,想读多少年书就读、想读几个专业就读的人,最是让我羡慕。还有那些可以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想去探索哪儿就去探索哪儿的人。

最让我感到抱歉的是,常常会不自知地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流露出对于那些高消费的向往,而这常让父母感觉到压力。“爸爸妈妈的能力有限,只能给你提供这样的条件了。”听到这样的话时,更是会自责,自责自己自以为然地认为家庭理应提供这样的条件,自责自己常常不知感恩只知索取,自责自己让爱的人伤心。

这真是个坏毛病。

至于这是否可以激励自己真地努力学习、赚钱之类的,那又是另一说了。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美国,留学病主要有两个不同类别。

一个常见于博士生、博士后等大龄留学群体,常见症状就是变得抠抠缩缩,鸡毛蒜皮的小事喜欢说个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芸芸众生的生活就是蝇营狗苟,苟且偷安,也不是说就不能计较生活的细节;但是许多人在锱铢必较的琐碎生活里,丧失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乐趣和追求,作为谈话对象更是如同复读机,让人心生厌烦。此病症还间或伴发极端种族主义症状,我一般把此症状视为长期疏于思考复杂问题导致大脑退化,把两党政治视为白人黑人站队的结果。

另一种留学病常见于本科留学生以及部分MBA以及高中留学生,常见症状就是无法正视和承认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为自己带来的巨大优势,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优质生活和教育视作中国的常态,总觉得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自己起点比别人高是别人太蠢太懒。这类患者通常会以精英自诩,面对条件不及自己的同龄人时喜欢想当然地鄙视人家,在审视大众的苦难时往往缺乏同情心,偶尔还会嘲讽后者本身不够努力不够聪明。

写完之后反省自己,发现我两种病都有,惭愧惭愧,与诸君共勉吧。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4 发帖IP地址来自
【禁止转载,谢谢】
大概是患上了最容易感动自己的矫情病。

拼了一个宜家家具就觉得自己女汉子了,开了一辆Uhaul搬家就觉得自己非常独立了; 赶作业赶各种due就觉得自己为学习付出了很多了,要是一天24个小时里社交+学习+实习/面试挤满了自己的时间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要崩塌了。

这些难道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吗?

拼一个宜家家具,说实话,和小时候拼乐高有什么不一样呢?
开一辆Uhaul自己搬家,还有人连租Uhaul的钱都没有,只能自己扛着大大的行李箱,一个人徒步十几个街区,手提自己的行李,相较之下,Uhaul已经是舒服的选择了。
最可怕的是留学党们总是大言不惭地回国和家人朋友说:我很独立。我们大部分人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甚至很多人连SSN都没有。我们抵抗异国他乡生活的磨砺的时候,家人的经济支持才是我们如此硬气的理由。

奉劝各位留学党,并不是说牺牲周末去图书馆就是学霸了,也不是说搬运组装家具就是女汉子了,更不会说喜欢看书拍照就文艺青年了,这些事情只能说明你是一个average human being, 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人,这就是生活。

哪有什么内心强大,只有命运的大轮推着你走。
--------------------------------------------
利益相关:美帝知名水校留学生,看到很多网友在评论区义愤填膺,为自己的留学生朋友抱不平,其实没必要上纲上线,我还发过“终于拼好一个乐高机器人”这样的状态,我吐槽自黑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本来也没有开地图炮,但是各位网友在评论区口诛笔伐实在是让我见了世面。就事论事就可以了,你要么就直接点“反对加没有帮助”,要不就退出这个页面。在评论区浪费我的流量我觉得你们应该自己反思一下了。发脏话的内容我直接举报!

实在不行,大家回朋友圈感慨一下人生好不好?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9:0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从初中毕业就在美国了,这么多年听过最烦的就是有人说:“留学的最大意义就是我知道以后把我丢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都可以自己独立生活”, 这鬼话纯属无知幼稚的盲目自信。你所谓的世界是北欧小镇,美国乡村这种貌似荒郊但是人性水平特别高的地方吧?你的无知自大是建立在自习的过程中自以为攻克的那些分数的困难吧?你以为所谓的孤独就是国内看春晚的时候你看不到吧?你所谓的独立就是自己会把零钱换成钢镚丢到洗衣机里转动开关的把手吧?

怎么样,你见过战火硝烟饱受炸弹袭击的巴格达城吗?那里的大多数人已经见惯了杀戮和别离,只讲本事和信念,如果是放一位国内的普通建筑工人和你去,过5年看谁能所谓的更独立?我觉得很多留学的人特别喜欢利用留学这事儿给自己披上一件悲怆而华贵的外衣,好像自己经历了大风大浪从此就理应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我只能说,别感动自己了,大多数人在国内的生活一样经历过极度的孤独,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适应新生活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