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到去日本留学的朋友,都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历?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1:46   4852   5
欢迎大家写下自己从决定去日本留学到申请成功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以及给后来人的建议。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6:2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就是和苏菲不同专业的同学,所以也来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和感想。

我来日本的途径和苏菲一样,国内本科毕业→日本学校研究生→修士这么一个流程。

决定来日本的契机现在想想很有意思,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最后才突然决定的,准备时间上算是比较晚的。当时其实是在复习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但是读了本专业国内名校的几位老师的书之后,觉得有些书实在令人失望,同时复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在国内读研混个学位没什么意思(接受拍砖,但当时我心里的状态的确如此)。

于是在2009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并思考人生的时候,就突然决定了我要来日本留学。决定留学以后,考研复习完全就被抛弃了,但因为当时已经报过名,所以后来考试还是去参加了(题外话)。

       紧接着就开始着手2010年10月研究生的申请,首先为了了解日本的留学机制,还有日本的大学信息,我开始了在各种论坛长达一个半月的潜伏,浏览了各种扫盲帖还有一些申请技巧,对日本留学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后,开始选定部分大学然后浏览各个大学主页,找到符合自己申请方向的学院或老师,并开始将邮件分类,我当时是像高考志愿一样分了三级,把不同老师的邮箱分到不同的级,然后开始写自我推荐信开始一轮一轮邮件轰炸套磁。

在2010年年初收到了几位老师的回信后准备材料开始申请,具体材料根据学校不同有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研究计划书(个人认为这个东西应该是申请时最重要的了)。2010年7月大学毕业的时候拿到了北海道大学的合格通知以及东京大学的不合格通知。

当时因为被东大拒绝所以很不服气,于是拒绝了北海道大学的入学,开始2011年东大4月生的申请,后来证明这种坚持是值得的,2011年4月成功来到了东大(想想那时候的情况其实还是挺悬的)。

      日语的话还是要感谢华中地区某七校联合办学的双学位项目,2007年开始在某科技大的日语专业开始读双学位,2009年年初考的N2(当时还是老二级),2010年双学位毕业以后考的N1。所以语言方面可以算是准备比较早的。来到日本以后和苏菲一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日语学习班和语言交流项目巩固基础并练习听力和口语。

   4月入学以后,开始准备4个月之后的大学院考试,同时开始寻找打工机会,实现自立(打工的问题如果有需要以后专门开个帖说下)。我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来到东大以后也准备考相关的专业,这个专业因为是文科,所以对日语要求很高,考试内容除了学院托福以外,专业知识的考试准备起来很费时间。

试卷主要分三问由论述题和名词解释构成,全卷下来要求答题字数在6000字左右,考试时间2小时,可以说是题量很大对专业和日语要求也比较高的考试了(每年日本学生写不完也是常事)。正式准备是从2011年5月底开始,不仅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而且还要记很多专业词汇及解释(应付名词解释题),同时还要提高日语的书写水平和书写速度。同时还要做过去的考题。

       考试过了之后是面试,和苏菲所说的情况不同的是,在我们院面试也是考核的重要标准。面试时间共15分钟,7分钟陈述自己的研究计划,剩下8分钟由五位面试老师分别提问。这种面试形式就要求考生要有很稳定的心理状态,还要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充分理解,比如老师从中挑选一个概念考你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正确的相关知识还有自己的想法。不用说这种考试形式对日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所以说轻轻松松靠运气去好学校的几率还是十分小的,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收集还有自身的努力吧。祝想来留学的同学都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6:22 发帖IP地址来自
自己申请的时候确实是一波三折,就谈一些经历吧。
我决定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是大二下学期,大概2012年,
准备日语英语考试,在2013年7月前已经拿到了日语和英语成绩,然后9月学校开学之后开始和教授套瓷。
当时决定申请的大学是:北海道大学,金泽,横滨国立,名古屋大学,其中北海道大学是我的理想校,因为喜欢风景好的地方。
当时感到运气非常好的是,第一封发给北大的邮件,立刻就收到了回复,我当时联络的是一个日本教授,那个日本教授的研究室里还有个中国教授,似乎这个中国教授专门负责招生这一块,所以回复我的是这个中国教授,来往两封信,都觉得挺不错,然后正好这个教授10月要回上海一趟,就约好上海见一见,也就是个面试。
面试很顺利,我们在一家德克士边喝咖啡边聊天,一会儿日语一会儿英语,大概聊了半小时,结尾的时候他就直接告诉我没问题了。告诉我在来日本之前需要再补充哪些专业知识啊,学习vhdl什么的。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顺利,是的,我也觉得很顺利,顺利到我都不敢相信,发的第一封邮件,最理想的学校,最理想的研究室,从申请到面试成功得到内诺一共花费十五天,接下来我只需要等待办理出愿就好了。
我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 有三天平坦,便不是人生。事情果然不会这么顺利。
拿到内诺是2013年的10月,出愿的时间是2014年的6月,在这段时间我也每个月会给这个教授发邮件,汇报下学习状况啦,套套近乎啦,因为毕竟还没正式出愿拿到入学通知书,还是有点担心。那个教授也挺好的,每封邮件都认真回复了,我当时觉得肯定没跑了,然后到了大概2014年的2月,年边的时候,发给这个教授的邮件大概有一个月没有得到回复,当时我觉得 毕竟是过年嘛,大家都忙,也能理解,但是一直到了3月中旬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我当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是还是觉得可能刚开学,教授很忙,然后,到了4月5日那一天,没错,就是清明节那一天,因为我有每隔两三天就浏览这个教授的研究室主页的习惯,那天我照例浏览研究室主页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教授的名字已经从研究室主页上找不到了!当时我懵逼了一会儿,心想:完蛋不会这么倒霉吧。 当时在上海面试的时候我们互留了电话,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了他电话,然后得知了他和这个研究室的大老板似乎有点不快,然后就不在这干跑到九州的一个大学去了。
我当时又问了一句:那现在研究室的大老板对我的事情知道吗?你现在去了九州我的入学怎么办呢?
他说:他不知道,因为招生一直都是我负责。你这个情况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和他联系吧。
我当时心里就想骂人了,你一个教授这么不负责任,好歹你不在北大干了你给我说一声行吧?就这么一声不响的跑到九州去,我还傻傻的等出愿,等到了六月我岂不是北大也去不了其他的学校申请也来不及了吗!?但是我知道说这些也没用,挂了电话我就着手联系大老板。
发了一封邮件过去,大概就是问问:我是之前这个中国教授负责的,现在他走了,我的这个事儿谁负责呢?
也很快得到了回复,大概就是:你这个事儿啊,有点难,你可以先看看其他的研究室或者大学嘛,你要真想来,等个半年,2015年的时候我让你来。23333.
当时我就气炸了,感觉憋屈也感觉无力,现在这个中国教授也不管,我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对日本的这个教授有理也说不清,当时把这个情况和家里一说,家里也气坏了,告诉我:你要是去不了就别给我去日本了。(关我什么事啊。。)
然后已经准备申请别的学校了,但是实在是心里憋不下这口气。
然后从研究室主页上找到了这个教授的办公室座机,直接打了电话过去,对这这个教授就是一顿说:为什么你们这么不守信用?你们日本人不是很守信的吗?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不负责任可能会毁了一个学生的前途的?
就大概是这些,说完了以后感觉心情巨爽,也做好了被这个教授挂电话的准备,然后没想到的是,这个教授听我说教完了以后,居然给我道歉了。。すみませんすみません的,然后又说:这个事是我的错,你不要担心,我这边商量一下,一个星期之内就给你答复。
刚好一周以后的那一天,那边还是没反应,我又打了一个电话过去,这次是秘书接的,秘书说:大老板在开会,让我过一个小时打过来。然后还没到一个小时,那边就来邮件了,大概就是说:你的入学没问题了,之后按照程序走就好了。
后面就很顺利了,到了这里,起初觉得很忐忑,因为曾经对大老板出言不逊,来了这里以后还发现大老板是这栋楼的老大。。。。但是接触后就发现其实没什么,是个很nice的人。

说的很乱,大概就是这些,不是什么宝贵的经验,只是我自己申请道路上的一出闹剧,不过也正是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其实日本还是不错的,至少是个可以讲道理的地方,如果是国内的高校遇上这种情况,估计直接理都不理你。
还有就是个人觉得,其实凡事都可以争取,生活里永远都充满着柳暗花明。
如果我当时自认倒霉,现在可能只能在日本一所比较一般的大学里或者在国内当一个小职员吧。

写的很乱,见谅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6:23 发帖IP地址来自
謝邀。
我是 国内本科毕业之后去日本留学,有哪些途径? 裏提到的第四類途徑去讀的碩士。

如苏菲那个原帖所说,这种途径一般人要去执行有点难。除了苏菲说的语言难度问题,签证、机票、停留时间等也会是问题:
  • 很多人只能办出15天时效的旅游签证,还是单次的,这样不管考大学还是考大学院都是极度不便的。
  • 就算是多次的旅游签证(年薪25w以上要求),第一次必须冲绳出or入境有点麻烦不说,不同学校的考试时间不同,15天的话很有可能得中途回国一次(要么在日本申请延长)。机票钱杠杠的。
  • 所以要么是不差钱的可以到处来回飞考很多学校,要么是只能重点攻略一两所学校。相信后者会比较多吧。可以选择的学校少了,成功率也自然有所降低。
  • 有些学校的考试资格要求里会要求是「居住在日本的人」,那样有签证也没可能了。
  • 这样形式过去考的话基本只能和日本人一起考试。而有些学校对外国人的考试/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有些学校的外国人考试依然要求「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反正每个学校的考试资格什么的要看清楚)和日本人一起考反而难,吃亏
  • 就算考进了,你依然是短期签证,得在有效期内转成留学签证。而学校(老师)一般是不会帮你弄的。你得自己去日本办。如果是15天的签证,就更加郁闷了,15天内转个新签证,相当赌博的,很有可能得中途回国一次。不幸被迫回中国后,如果已经开学,是等签证通知后回日本呢(大量缺课……),还是拼一下荷包马上再回日本呢?
总的来说就是:
  • 很省时间
    不用语言学校不用预科,至多省3年宝贵时光
  • 其实也是省钱的
    因为不用读语言学校了啊!语言学校学费很贵的!
  • 考试以外能在中国家里「自由职业」一年半载很自在
    我是快毕业时卖插画册赚了点钱,靠那笔钱在毕业后到处悠哉/宅……
  • 但是为了考试/签证飞来飞去特别折腾精力
个人觉得这样的人适合选择这个线路:
  • 对去日本不是特别执着
    抱着「414,没考进就算了」的想法的,或者是还想试试国内的可能性的人(因为在国内的日子依然可以找工作找中国学校)
  • 家里人允许你这样悠哉一年半载的
    至少我个人在那一年半载的时光里,除了等导师回信和考试,比较悠闲。妈妈不爽了好几次……
  • 语言基础很好的
  • 有一定经济基础的
    主要是条件好的话就能拿一个好签证
-------------------------------------------------------
嗯好下面说说我的过程……运气真的不容忽视……

先说说我背景怎麽個特殊法:
  • 日语差不多是我第二母语
    全家以前在日本住過幾年,我回中國時是不會中文的,我在国内时没系统学日文,老实说也没法系统学,根本学不进……小时候的习惯/直觉根深蒂固了改不了)。
  • 簽證優勢
    上面的條件的基礎上,爸爸工作原因本身時不時出國,簽證很容易。我以商務隨行身份跟著辦了一個不限往返次數的短期滞在签证。

再说说我的大概流程:
  • 找学校和老师的资料(中国)
    当时爸爸给我的限定是,只去公立学校。我想读的是艺术类专业,而日本全国范围内公立的艺术大学就四五所……其中东京艺术大学属于浮云中的浮云基本不用想的……一下子没什么选择了……于是只好再找些公立的综合大学。(事实上艺术大学过于艺术倾向了(版画油画日本画雕塑艺术史之类的……),平面设计/媒体设计这种商业领域是很少有导师/研究生的)
  • 和导师通信(中国)
    email+实体信件一起寄。然后貌似有戏的老师有2位,正好还都是一个县。约个时间见面详谈,约在了同一周内。
  • 和导师见面详谈(日本)
    带上作品集和礼物。礼物我给的是人参,其实不贵的,便宜的几十元才,但是日本人不懂的,以为人参都是好东西不便宜的XD
    闲聊完后老师会带我去教务处领招生手册和报名的小册子之类的。一起看看表格哪里需要注意的。
  • 报名(日本)
    谈完回住处后就是自己把报名单填好、寄掉,考试费汇款掉(汇款好像还要填电话和住址的……有认识的再日本的人就好了)。
    资料栏里有个自己的地址一栏,是供校方确认后给你寄准考证、考试安排等文件的。有些学校是不接受寄到国外的,所以务必问清楚,我填了个爸爸的日本朋友的地址。学校不支持国外邮件又在日本没认识的人的话……额……大概只能商量下让直接交给导师了。
    然后就可以回国了
  • 考试(日本)
    运气不错的是,我报的2个学校的考试时间只相隔几天,我又可以一躺机票解决掉。考试比较晚,2月中上旬。
    考试形式不一样,但也算不算特别难,主要就看你作品如何、要研究啥、是否适合。其中一所学校官网还直接给出了历届考题。在国内也没什么好备考的反正……我是去了日本后买了本「小论文」写作手册的小本子,大致看了下要点,其他都在玩……(别学我……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考试形式、内容不同,就算裸考也务必适当了解下。)
    结果出得到还比较快,一两周后就有了。官网会公布,老师热心的话也会去布告栏并告诉你有没有通过。
  • 短期滞在签证更新为留学签证(日本)
    这个是最令我san值危机的事……这种签证更新的人很少,所以资料也少……问学校和问办签证的,答案不太一样……有个说不能这样更新,得重新申请签证(申请签证得两三个月,开学完蛋……),但另外个却说可以,实在不知道到底怎么搞……而且学校和导师都是明确答复不会/不能帮我办的……2月下旬拿到的录取通知,4月初开学,离开学只有一个月多了……我爸爸决定赌一把,让我开学去日本办更新手续。
    老实说不太记得当初怎么弄的了,反正真的是运气好,学校学生处老师很帮助我,导师也帮助我,打好几个电话去入管局询问办理情况(就是催他们快点办)。在我签证到期前两三天,我爸爸都准备给我买回国机票了的时候,接到入管局通知说可以去更新签证了。真的是最速更新完的签证,千钧一发,太感动了太感激了……
    我网上查到的是:
    原则上讲,从短期滞在资格不能够直接变更为留学资格,因此必须向日本国外所在地的日本使领事馆提交《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重新申请来日本的签证。但是当短期滞在资格的签证上记明是以报考学校为目的的时候,可以直接办理从短期滞在到留学的变更手续。我当初好像是去学校本部校区办了个什么证明(不记得叫啥了)然后得以更新了……
  • 就地读书
    搞定签证了就万事大吉啦,我当初还是直接更新了2年份的,毕业为止都不用管了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6:24 发帖IP地址来自
自问自答。这虽然是一个经历类的问题,但是我想各种各样的经历可以让想要留学的众多同学在细节上得到与自己相符的参考。

我的申请属于国内本科毕业之后去日本留学,有哪些途径?中的第三种。本科毕业=》研究生=》修士的历程。

首先决定去日本是在大学第二年左右(06年)。由于预计10年10月东渡(我的本科是五年制),首先开始着手的是日语的学习。
在大学之前由于兴趣学过两个寒假的日语,但是因为没有太认真,顶多也就是了解一些基本语法,平假名片假名忘得差不多的程度。于是我报了外国语大学的周末日语班,从初级下册重新学起。然后在07年初的寒假去学了中级上。感觉听课效率不高,遂索性报了07年末的二级考试(N2)打算挑战一下。然后从7月开始准备,过了N2。

那时候对之后的计划就比较明了了:08年12月考N1,09年2月考托福。为什么要考的这么早,因为我们大五最后一年其实是没有课的,只有实习和论文,所以当时我考虑提前一年申请研究生同时在日本事务所实习。也就是说实际上09年3月我就申请了一次09年的10月生。
但是到09年初经过问询,发现未毕业的时候是没法申请研究生的,也就是说不可以同时所属于两个学校。同时虽然我拿到了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习,但是因为对方不负责签证,没法去日本所以放弃了。

那之后就专心做作品集(建筑设计专业必须)等待下一年的申请。在10年2月左右,我联系了东大一个挺知名的教授。但是那个教授成天出差,一直也没有看到我的作品集,再加上各种手续耽搁,等他拒我的时候已经4月份了,申请10年10月份的入学已经很晚了。我赶快联系了另一位志愿的教授,比较顺利的拿到了研究生的内诺。
为什么要一个一个老师申请,因为在日本留学申请界一个默认的规则就是同一个系的两个老师一般是不太好同时申请的,如果被发现的话就会被双双拒掉。
说实话对于打定主意只申请东大的我来说,当时的情况的确是挺悬的。

之后就是跑材料办手续,然后10年9月份来到日本,10月份研究生入学。由于我们系的外国人修士入学考试每年只有秋天一次,所以我得当一年的研究生才能参加考试。
这一年我把主要的活动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学日语、建立人际网、准备考试。
头半年主要是报了学校提供的各种日语班,几乎天天都去上课。同时还旁听了本专业一些大学院和本科的课程。同时校内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所以很快就认识了各种国际友人,这很重要,因为这一点保证我在东大的头一年非常快乐。
建筑系的设计考试,是快题,并且外国人不用考英语,可以说非常简单。我在考试之前两个月开始备考,主要手段就是和一起考试的朋友拿着过去的题实际模拟练习,还有就是去听日本人前辈给后辈的快题指导。有这两个基本上通过考试问题是不大的。
考试过了之后是面试,实际上也就是走一个过场。

经常有同学问我,xxx学校的xx系好不好申请,还有类似我有xxx条件,应该去什么学校比较好。实际上,在日本每个学校每个系的情况都是非常不同的。比如说我们系,我们研究室基本上就是老师同意你来当研究生,并且你没有什么太大的不足,考试是差不多都可以99%过的。(相对的,老师收研究生的门槛就会高一些)还有同一个系的其他研究室,就会是收很多很多研究生,然后考试的时候全看你自己的实力去竞争的。其他的系就更不一样了,大多数考试都很难,竞争很激烈。所以以我自己的经验,真的不太清楚其他系,其他学校的情况。我会尽我所能,号召更多的人来写下各种各样的经历,这样就能给更多的人参考了。

后来顺利通过考试,就在2011年秋天正式入学了。

反观我当时的留学经历,觉得以下几点是挺重要的:
1,早早的想明白你的目标。然后马上开始行动。
2,问合适的人合适的问题,才能顺利得到想要的帮助。
3,克服胆怯和害羞,不断挑战自己才能进步,才能过得充实。

在国内,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真的很少,尤其是日本留学,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因此求助于中介,但是却会遇到被骗被坑的情况,或是造假过多导致学校对中国人心存顾虑,害到了后人。
凭一己之力实现梦想,真的很不容易。我开设这一系列问题,意在让DIY留学的朋友们多多给后辈提供信息,鼓励DIY留学的行为。鼓励真正有实力,肯努力的孩子,扬起通向梦想之乡的帆。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6: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楼上看来大都是通过走研究生进的,我马上10月要去日本念书,直接去的修士。在此分享一下申请经历吧
我走的的日本的G30项目,感觉大家都不是很知道这类项目,大致意思就是日本为了吸引30万留学生而实施的英语课程计划,是象欧美一样的项目制,主要在日本的13所大学开设,具体请百度之。英文课程的好处是直接进修士,而且一个班人数很少,我的班级就七八个学生。但是相对的对英文的要求可能就要高一些
申请过程就跟欧美学校类似,有的学校(比如非常国际化的Tokyo University)需要网申,而其他一些学校只用寄去需要的纸质材料。然后一般会有面试,也需要和研究生一样定导师。
我申请的京都大学比较诡异,需要AAO审核,还需要教授帮忙递交材料。
各种具体的要求在网站上都有也各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