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点大学学生怎么看待本科出国留学的学生?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15   8800   5
我身边本科就出国留学的人家里都是非富即贵的富二代,因为高考在国内竞争力太大选择出国留学,不知道国内重点大学学生怎么看待?会鄙视他们吗?(题主坐标加拿大,留学费用还是比较昂贵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5:19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羡慕。羡慕他们本科能近距离接触很多真正的数学大师并向大师们学习,羡慕他们有暑期科研机会,羡慕他们申请grad school时connection强太多。当然这是从纯粹做学术的角度看。想工作的人也许会羡慕他们能拿到大投行/IT企业的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想做艺术/设计或者别的方面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有时候也有点遗憾,遗憾一些美本数学留学生没有好好珍惜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没有扎实学数学,而是沾上了一些浮夸、攀比、炫耀的风气——当然我这里还是从数学学术的角度来看,不做学术的人确实没必要在乎数学系有哪些厉害的教授。我自己也读了几年PhD,知道留学生圈子小,见识广,比如在一些学校留学见到某些国家的IMO奖牌都不是稀奇事,对一些原本性格浮夸的人有一种放大效应,“名校/大师/牛人光环”能够助长攀比心和优越感。不过我遗憾也只能遗憾我的,别人买椟还珠,把宝贝当垃圾扔掉,你也无可奈何,毕竟那是别人的私有财产,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最后还是送一句话给所有数学人共勉:理解大师的作品,比在朋友圈晒和大师的合影,更有意义。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5:20 发帖IP地址来自
羡慕呗,还能怎么样,花的起百万的价钱,就能享受到对应的好处。
国内内卷赢了又能怎么样呢,我是浙江大学的,然而这四个字又不能吃一辈子,要把浙江大学变现还是要996。996变现拿到的钱买房是不够的,长辈的血要继续吸。996到了快四十岁也差不多要被裁了,这个节点大部分浙江大学的人也应该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很难进入浙江大学,毕竟教育资源匮乏摆在那里。光荣阶级滑落。
就我个人而言,想过平凡而不焦虑的日子还是得去加拿大,这时候题主已经领先四年了。另外同样的资质下,申好的硕士比申好的本科要容易很多,恭喜题主花的这个钱物有所值。
小社区意气风发的人很多,光是985这一条就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更别说还有很多真正优秀在国内也能不焦虑地过一辈子的人。可是我不属于天选之子的行列,属于一路筛选过来在某一个时间点发现自己平庸的普通人,大部分人无论是不是985都和我一样。
985的名头可以让一个人在过年的时候开心10分钟,除此之外大部分人要面临无处不在的生活的焦虑。题主能用钱消去这种焦虑的一大部分,是非常幸运的事情,祝题主珍惜。
我还以为散播焦虑会有一大堆人喷我,没有的话那取匿了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5: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分啥学校啊老铁。国外又不是就一所学校。
常青藤一档的名校,傻子都知道不是给钱就能上的,清华的又怎样,跟MIT一比也就一般吧?照样得高看人家一眼。
但你要问那种名字都没听说过的野鸡大学,出国四年英语说得还不如高中生,你说我咋看,我还能咋看?家里有钱儿,嚯嚯呗,吃喝嫖,包括小赌,不是啥大毛病,孩子别学坏就行,毒品可千万别沾。
再还能怎么看?也就这么看呗。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5:22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的教育经历: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国内还算不错的教育经历吧?问我怎么看待,羡慕。
下面关于国外的事情限于美国(其他国家只去玩过,没深入了解过)
  • 我在帝都,和朋友讨论过下一代的事情,如小孩的学区房,希望小孩可以受很好的教育,但我知道他们以后就算上了清北,也会和我一样愁着房子的事情。国内top大学毕业的学生买不起/很艰难买学区房,希望自己小孩上top大学,接着下一次循环,这是不是很讽刺?
  • 我在学习机器学习的时候,上过斯坦福的公开课,CS231n,CS224n,CS229,然后再想起我接受过的教育,真的觉得还挺伤心/失望的。国内top和国外top大学的差距还有较大差距,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科研成果。
  • 了解Google的朋友,应该知道在美国Google还是比较容易进的,刷刷题水水就过了,而国内的Google,面过的人都知道。同时关于薪水,直接差常数倍,而美国的房价更便宜(除去硅谷最核心最核心的地方),北京的房价更贵(当然国内Google好吃XD)。这一点我经常我和我朋友经常吐槽,他的同学很多都去美国了,现在大部分都在Google,听他描述的生活现状,妥妥人赢。
  • 第3点说了Google的情况,这里说一下计算机方向工作的情况。最近有个996.icu网站爆火,抗议国内IT工作996工作制,听说今早上python之父也在Twitter上怼了这一点。在国内读书,拼命奋斗几年,成为大家心中的好学生,进入职场,接着996拼命奋斗,然后还是觉得买房艰难。在国外读书,还是需要奋斗(稍轻松),成为好学生,进入我们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大公司(FLAG),965悠闲生活,非硅谷外可以轻松买房,硅谷咬咬牙关可以买房至少可以看到希望。后面我们的下一代开始在第1、2、3、4点中进入分水岭和又一个循环。
Manjusaka:Python 之父 Guido 最新看法:996 可耻5. 美本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比起国内重点大学的优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参考每年清北有多少本科生可以进入top20的学校进行深造?(打个预防针,无意争论清华计算机超级厉害,不需要去美国了,根据我对第2点的认识,我持保留意见,而且我本身是那里出来的....身边的人更多还是觉得美国高校更厉害,看看姚班出国率...)美本容易太多了。
6. 关于在国内读书的优点,我和一个朋友深入讨论过。唯一的优点就是我们手中有可能有的北京户口,毕竟如果不是2年以内留学生,拿北京户口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个所谓的优点其实也不是我们的特权,要知道在国内念重点大学的拿北京户口也是非常非常难(我一个北航的朋友最近为此特别发愁,北航在国内也是很好很好的学校),而如果是留学生(硕士以上),如果你不选择在国外呆很长时间,也就是放弃第4点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拿到北京户口,因为留学生的户口和我们在国内念大学的拿户口的渠道不一样,是分开独立的,好像是在北京市留学服务中心。所以关于北京户口,国内念重点大学的不一定拿到,而且还必须是一年以内的应届生身份,而留学生,可以两年,而且容易得多。
看了1-6点,你觉得能不羡慕吗?而造成这一系列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内卷,以及不团结。今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还说道,很多人都觉得“让他们去争取吧,我等着享受就好了”,“你不加班,我加班,我就被赏识了“等等,最后大家一起内卷,一起996,997呗。
在国内的优势,首先要说的是国内的美食。
另外由于作为第一代出国的人,国外的文化融入、好山好水好寂寞、父母养老问题也是是一个非常需要考虑的;同时国外天花板太低,Google L5算是大部分国人的极限,而国内发展机会肯定是远远大于国外的,对于有强烈的个人追求以及要创业的肯定国内是最好的机会,我高中的好朋友就回国开了两个公司,好不自在!
最后说一句,其实不管本科出去的,还是研究生出去的,我身边去美国的不错大学的,他们真的也非常辛苦,没比我们容易到哪里去,尤其是他们在美国读书期间,project多得要死,国内嘛,大家都知道==
另外鄙视出国的同学的人,我觉得要么是出国的同学读的大学确实比较水?要么就是有点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是有钱而已。然而人生向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接力赛,父辈们积累的资本本来就是人生进程中关键的一样东西,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还要考虑*****
2019.04.03更新。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5:23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好多答主讲的道理,但问题既然问的是态度,那就直接回答“态度”吧。
美本在读小透明一个,突然想先偏个题说个初中的经历
我是在初二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想要准备本科出国,因为自己想学的专业国内比较弱。因为有想先考个国际高中,所以准备的时候老师也都知道。
之后就是经常被找谈话,我记得最深的就是“你参加中考高考还能上个211 985,为什么要(想不开)出国呢?”
后来高中毕业有一次跟同学返校,一起聊了聊天,老师最后的总结就是“还是xxx最厉害去了北大”,北大确实厉害,我承认我留在国内不会考得上北大(最初的目标是浙大),但哪怕我的大学排名更好理所当然地就被不包括在“好”之内了吧。
以上是老师,接下来是国内重点大学在读同学。
我被他们问过很多话,包括:好羡慕你呀不用高考,你们平时一定很轻松吧?是不是申请大学很简单都不用考试?看朋友圈是不是天天在旅游?是不是申请交点钱就可以进了?是不是天天蹦迪?
并不是鄙视,而是了解不够带来的偏见,有一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就真的体会不到。就像我看到有一个答主写到的,鄙视应该没有,因为无视才是常态,毕竟共同的联系和经历太少太少了,哪怕当初很好的朋友也越走越淡,难免有一点可惜,但也只有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