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主要有四种跃层: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其中,密度跃层对潜艇的水下航行有着不小的用途。当跃层的密度变化较大,潜艇的负浮力不大时, 潜艇可以像潜坐硬海底一样潜坐在密度层上,故称“液体海底”。潜艇凭此相对静止地悬浮在跃层水中,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浮力,在“液体海底”中慢速“静音”巡航,而不易被发现,像雄狮慢慢接近羚羊一样,在对方全无知觉的情况下,搜索并接近目标,确定截击方位,对水面舰只实施快速的攻击,然后隐蔽潜航,迅速脱离攻击战位。 当声源位于跃变层上方,声线在经过跃变层时会形成不规则的声反射和强烈的折射,显著衰减其强度,大幅降低作反潜声呐的作战效能,给反潜行动造成困难。 正是因此,潜艇在作战中会尽量寻找海水跃层,来隐蔽待击。相反,水面舰在有水下敌情状态下,如探测到水下有海水跃层,通常会迅速脱离,以防止自身反潜能力下降,避免敌方潜艇利用跃层隐蔽出击。 在我国周围海域,有许多适合潜艇作战的海水跃层。例如在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常年存在着上述条件理想的海水跃层,利于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行动。由于海水跃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掌握海水跃层的分布和相关具体参数是一支成熟潜艇部队所必需的。
【1983年10月31日,苏联海军维克多III级核潜艇K324在靠近美国的百慕大海域跟踪美国海军麦克罗伊号护卫舰时,螺旋桨被其拖曳声纳阵列缠住,不得已浮出水面,被美军舰艇团团包围。美军试图取回被掠去的声纳但未成功。最后苏联支援船赶到为K324解了围。潜艇被拖至古巴修理损坏的螺旋桨,被切断的声纳也成了苏联战利品。】
【由于这起事件发生在公海……美国"费城号"核潜艇很快也加入这个危险的游戏。它从下方紧紧靠近苏联K-324型核潜艇,用粗绳钩住声纳。形势令人啼笑皆非:两个敌对的核潜艇就像在拔河。最后,装甲软管缆绳破裂,美国"费城号"核潜艇把带有声纳的密封小仓拽到了自己的船体上。但超过400米长的超级机密低频天线依然留在了苏联K-324型核潜艇的螺旋桨上。 及时赶来的苏联"阿尔丹"号救难船把K-324型核潜艇拖到了船上,把它运往了古巴。从K-324型核潜艇的螺旋桨取下的美国天线由专门军用航班送往莫斯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QQ咨询|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辽ICP备15012455号-4 ) Powered by 期权论坛 X3.2 © 2001-2016 期权工具网&期权论坛 Inc.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