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6.12.15 中国在南海捕获美国一艘无人潜航器(UUV)?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03   12390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到南海,中国海军某部就从基地精神饱满地出发了。他们要去巡航,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是中国在乱世中得以生存的自我保护方式。

今天,海军某部的目的与平时稍有不同,他要去捕捉一种特殊的食材——野生无人潜航器。相较于其他食材,潜航器更像是大自然神秘而又宝贵的馈赠。这是一种来自灯塔大地的珍贵食材,要经过数十年的生长才逐渐成材,非常珍贵。据介绍:无人潜航器体态优美,结构精密,其富含的潜行勘测能力更是能为中国国产无人潜航器的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所以极其难捕捉。

日头很快地爬到中天,巡航了半天的海军某部官兵们略微感到有些疲惫,他们想要放弃。但他们也知道潜航器作为名贵而且稀有的食材,并不是轻而易举便能在野外寻见的,所以他们打算继续等待。海军一边休息,一边试图用灵敏的视觉和听觉在南海海域内搜寻线索。

这时海面上传来无人潜航器出水的声音,根据这个动静,具有数十年捕捞经验的海军某部很快锁定了方向,官兵们整顿军容,蓄势待发,开始向声音处悄然前进。这是一种海军的本能,他们必须要为摄取野生潜航器学会各种技能。一个无人潜航器暴露在眼前,海军官兵们开始露出微笑,因为这预示着狩猎的成功和海军军备的壮大,他仿佛已经看中国海军复兴的欣喜的征兆。而接下来官兵们要做的,便是小心翼翼地放下小艇,快速地接近他,这一系列熟悉动作,足以看出海军某部的官兵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捕猎高手,野生无人潜航器终于被成功捕捉,今后他将迎来被某实验室解剖的命运。

官兵们齐心协力,将捕获的潜航器从小艇搬运到ASR-510舰艇上,向众人展示辛勤了一天的劳动成果。接下来,他们必须为了获得更多的无人潜航器,不停巡航,不停捕捉,前赴后继,为了生命里那兴复中华的使命而继续努力。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的好像美国人是受委屈的傻白甜小媳妇似的,他们抢捞我国运载火箭数据舱时咋不大呼小叫呢?
   讲述人:郭文才,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1940年8月生,1958年11月入伍,1975年3月出国学习,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96年6月退休。
       “1980年5月18日北京时间10时整。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准时从祖国大西北某地升空飞向南太平洋。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太平洋试验海区所有舰船和飞机都处于“一等状态”。火箭距预定海区8000千米,远望号测量船上的雷达就发现了目标,并将信息传给特混编队指挥部。指挥部立即命令舰载机在指定空域活动,遥测机机长杨守礼在机上领航员郑荣双的引导下,很快地捕获到了目标,遥测火箭飞行16秒临近预定落点。10时30分,火箭数据舱弹落大海,释放出染色剂把海水染成绿茵一片。在预定弹着点方圆20海里范围内,一些西方国家的舰载飞机都在等着弹头上的数据舱落下来,好捷足先登,抢捞回去论功行赏。据说前苏联有一次在太平洋发射火箭时,数据舱就被美国人抢走了。

  为了增大完成任务的保险系数,我驾机加大速度前进,冒险提前进入降落点警戒区,担任航测任务的王恽机组上的领航员孙启文在2000米高度上首先发现目标,及时拍下落点照片,并把位置点通报给我。我在机上领航员关锡华的引导下,向目标点快速飞去。突然,在航路正前方出现了一片浓积云,穿云产生静电,绕云耽误时间。我当时真的急了,大胆地将飞机从1000米高度降到500米,在云下冒雨准确直飞到数据舱上空进行30米悬停。在机组人员吕蕴兴、王世荣等同志的密切配合下,从吊放潜水员刘志友下水到将数据舱打捞上来,仅用了5分20秒时间。看到我们干净利索地把数据舱打捞上来,现场附近的两架低空盘旋的美国飞机打捞一桶染绿的海水无趣地飞回了自己的军舰。当我驾机凯旋归来时,特混编队所有舰船汽笛长鸣,欢迎我们归来。这是人民海军舰载机第一次在太平洋上执行国家级重大任务。那天,令我终生难忘。”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18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者:neo anderson
链接:水下无人潜航器可用于可以破坏水听器网络吗? - neo anderson 的回答 - 小社区
来源:小社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海水的盐份和温度决定海水分层,是重要的水文信息,对反潜战至关重要。

声波在水中传播,遇到海水分层,会出现反射和折射,这将极大削弱声纳的功能,有利于潜艇隐蔽。这些海水分层往往长期稳定存在。和平时期,掌握水下断崖和海水海床情况,必然既有利于战时潜艇隐蔽、出击、规避反潜武器,也极有利于反潜方捕捉、打击潜艇。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主要有四种跃层: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其中,密度跃层对潜艇的水下航行有着不小的用途。当跃层的密度变化较大,潜艇的负浮力不大时, 潜艇可以像潜坐硬海底一样潜坐在密度层上,故称“液体海底”。潜艇凭此相对静止地悬浮在跃层水中,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浮力,在“液体海底”中慢速“静音”巡航,而不易被发现,像雄狮慢慢接近羚羊一样,在对方全无知觉的情况下,搜索并接近目标,确定截击方位,对水面舰只实施快速的攻击,然后隐蔽潜航,迅速脱离攻击战位。

当声源位于跃变层上方,声线在经过跃变层时会形成不规则的声反射和强烈的折射,显著衰减其强度,大幅降低作反潜声呐的作战效能,给反潜行动造成困难。

正是因此,潜艇在作战中会尽量寻找海水跃层,来隐蔽待击。相反,水面舰在有水下敌情状态下,如探测到水下有海水跃层,通常会迅速脱离,以防止自身反潜能力下降,避免敌方潜艇利用跃层隐蔽出击。

在我国周围海域,有许多适合潜艇作战的海水跃层。例如在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常年存在着上述条件理想的海水跃层,利于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行动。由于海水跃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掌握海水跃层的分布和相关具体参数是一支成熟潜艇部队所必需的。
372艇遇险事件,就是遇到了水下断崖。即某一深度下,盐度突然下降。这次遇险事件,为我军潜艇作战提供了重要信息。

世界各地海水水文情况,是重要的军事情报。各国近海海水水文,甚至可以说是绝密情报。

美国在南海使用无人潜航器测量水温和盐度,究竟想干什么,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释放潜航器的很可能是潜艇。也就是说,很可能有美国的洛杉矶、海狼或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偷偷进入了中国南海。当然,也可能是日本的柴电潜艇。美日同盟,日本潜艇完全可能释放美国的潜航器。

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允许他国,尤其是一个潜在的敌对大国在自己的浅海测量这种绝密的水文数据。

如果对方使用潜艇测量这种数据,那么很可能使用反潜力量把对方逼出水面,甚至击沉对方潜艇。

如果对方使用这种无人潜航器,那么就可以捞回来研究。

以现有潜艇攻击武器和反潜武器的射程看,12海里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美国海军不侵入12海里,就不威胁中国安全,这种说法没有意义。

南海是中国领海,我允许你通过,但是绝不允许你搞有潜在军事目的的行动。何况,这种测量行动已经不是潜在军事目的,而是直接为军事行动提供绝密情报。

南海对中国核潜艇部队有特殊的意义,美军搜集海南水文资料对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威胁:

第一、南海中国战略核潜艇的潜伏阵地,中国的核潜艇基地也在海南。

第二、以洛杉矶、海狼或者弗吉尼亚的战斗力,只要一艘,就不难摧毁中国在南海的诸多机场和核潜艇基地。如果是改装后的俄亥俄级,攻击力更强。

第三、同样这艘洛杉矶、海狼或者弗吉尼亚,击沉潜伏状态的中国战略核潜艇也不在话下。

第四、美国在南海完全可以不止投入一艘核潜艇。

第五、在没有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数量稀少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将严重制约甚至彻底摧毁中国的二次核反击力量。

第六、美国在南海搜集水文情报,与当年日军搜集旅顺和刘公岛的情报、日侨搜集夏威夷的情报大同小异,目的都是为了在突发冲突的初期获得足够的优势。

第七、那些认为中国不应该阻拦美国在南海收集水文情报的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发现中国核潜艇部队几乎在一瞬间全军覆没,中国丧失核反击能力,不知道又会说什么。

在底线问题上表现出必要的决心,可以避免对方误判,不断得寸进尺,最终导致更大的冲突。

想想看,如果中国偷偷测量夏威夷、关岛、阿拉斯加、墨西哥湾附近的类似水文数据,被美国发现,会是什么结果。

美国做了这种挑衅的行为,被抓住手腕子,还跳出来闹,说明美国从来没把中国的要求的南海权益当回事。

说点题外话:

法不上五常,理不下庶国。

法是五常订的,立法、司法、执法,都是五常自己说了算。

大国的边界和势力范围是国家实力决定的,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朝鲜不是中国领土,但是你不能过三八线。

美国在土耳其装导弹,苏联管得着吗?古巴在自己的国土上装导弹,美国管得着吗?结果美国就是伸手了。最后,美苏把导弹都撤走了。

九段线,中国划的,在这个范围之内,你可以通过,但是不能搞任何威胁中国安全的事情。

一样的,中国去墨西哥湾测量水文,你看美国答应吗?

******************************************************

作者:neo anderson
链接:如何评价解放军在南海没收美军水下无人船? - neo anderson 的回答 - 小社区
来源:小社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海洋权益说起来复杂。

海军强国不需要领海,希望各国领海越小越好。只要有强大的舰队,公海就是强国的事实上的领海。弱国需要领海,是为了争取国际斗争合法性,维护本国基本安全。

12海里领海,是帆舰时代的标准。今天看,从维护本国安全的角度,远远不够。随便哪门大口径舰炮,射程都超过12海里,何况导弹。

海军强国都是压制别人,自然没有扩大领海范围的动力。弱国没有实力扩张领海。再说,扩张领海范围以后,会出现无数纠纷。所以,12海里到现在也没有变。

领海相对公海,领海之内本国有绝对主权,公海之上大家平等。

有人说南海不是中国领海,是公海。他们想说的无非是中国在南海挑事。

按照他们的说法,美国舰队只要不进入12海里,就合法。这也是美国强烈坚持的。

这显然对美国极其有利,对中国极其不利的。可以把军舰前置到距海岸线12海里处,无论是封锁还是攻击,都极其方便。如此,一旦发生冲突,中国潜艇基本就没法出海了。此其一。

南海权益是当年的战利品。中国在二战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丢失了外蒙、东北权益。南海算是一点补偿——当然,这种补偿的前提是当时国军的海军有胜于无,美国把南海的特权给了中国,也相当于留给自己。用鲜血换来的东西,决不能平白无故放弃。此其二。

南海不能称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势力范围往往不是本国领土,而是他国领土。比如朝鲜是中国的势力范围,日本、中东是美国的势力范围。此其三。

南海是中国的特殊地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领海,但也绝不是公海!南海应该是专属军事区,除中国以外的任何国家不能在此宣示主权,不能从事对中国不利的军事行为。

截至目前,似乎没有专门的名词。这个概念显然不会得到“公海即领海”的海军大国的支持,各个小国也会因为领海纠纷未必承认这个概念。再说,迟早有一天,中国也会在事实上实践“公海即领海”,现在强调这个概念,将来作茧自缚。

因此,在南海问题上,外交部必然模糊这个概念。反过来,军方必然在事实上强化这个概念。

但是,如果非要一分为二,让我在领海和公海之间选择南海的地位。那么我自然坚持南海是领海——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地盘,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盘,决不能轻易放弃。

至于那些坚持国际法概念的人,我要说,法则是为现实服务的,是为强者的行为找合法性的,而绝不是现实屈从于法则。弱者尤其应该清楚这一点!

作为受压制的弱者,没有必要为欺压自己的强者找合法性!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要以为【靠本事捞的凭什么还】是玩笑话,这正是几十年来海上通行的大国游戏规则。冷战期间常有相似案例:
【1983年10月31日,苏联海军维克多III级核潜艇K324在靠近美国的百慕大海域跟踪美国海军麦克罗伊号护卫舰时,螺旋桨被其拖曳声纳阵列缠住,不得已浮出水面,被美军舰艇团团包围。美军试图取回被掠去的声纳但未成功。最后苏联支援船赶到为K324解了围。潜艇被拖至古巴修理损坏的螺旋桨,被切断的声纳也成了苏联战利品。】
——《视界》101:越界危机



关键词:“靠近美国”,“被包围”,“战利品”。

再来一段介绍:
【由于这起事件发生在公海……美国"费城号"核潜艇很快也加入这个危险的游戏。它从下方紧紧靠近苏联K-324型核潜艇,用粗绳钩住声纳。形势令人啼笑皆非:两个敌对的核潜艇就像在拔河。最后,装甲软管缆绳破裂,美国"费城号"核潜艇把带有声纳的密封小仓拽到了自己的船体上。但超过400米长的超级机密低频天线依然留在了苏联K-324型核潜艇的螺旋桨上。

及时赶来的苏联"阿尔丹"号救难船把K-324型核潜艇拖到了船上,把它运往了古巴。从K-324型核潜艇的螺旋桨取下的美国天线由专门军用航班送往莫斯科】
——“欺负”美国舰队的苏联潜水艇:k324

苏联海军的态度很明确:甭管这玩意刚才是不是挂在你的船上,反正我拖曳的时候已经是单独的漂浮物了,谁带得走就是谁的。即“冷兵器战斗”决定彻底撕破脸之前的战果归属。美国人派另一艘潜艇来拔河,就是因为也默认同一套规则。

后来苏联人又搞了几次“奉命撞击你舰(机)”,西方反过来也爱上了这套可以控制对抗烈度的玩法,王伟撞机事件不就是例子吗?现在中国人只是仗着手快去捞遥控船,连绳子都没割,可比冷战期间的江湖规矩文雅多了。

最后,根据海商法,为了鼓励海难救助积极性,海难救助报酬留置权优先于其他船舶权利。中国人在公海发现一艘未登记、单独航行,无法确定归属的船只,首先有权扣留以抵偿救助成本,其次要搜索船员以提供证词,最后才是寻找船主索要救助赔偿。对未登记船只来说,确认所有权的过程怕是很漫长啊……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君不见当年南海撞机事件。美国EP-3侦察机私闯海南岛空域,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EP-3则未经允许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而这场事件的最终美国也只是发表一段含糊其辞的“道歉”,中国则以释放人员、交还飞机告终。

历史证明,我们不是在耍流氓。我们只是要告诉美国,当年你是怎么对我的,今天我也可以那样对你。而你无权抱怨。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EP-3侦察机想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




———————————分割线—————————


有朋友在评论区提到南海撞机事件及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我国是否有获益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首先我认为至古获得机遇的方式大抵三种:一是主动争取。二是偶然使得。三则是被施加危机时借势引导,从危机中分拣机遇。这三种之中最后一种显然落了下乘。不管是南海事件还是南联盟事件,即使真有获益,我国都是在以最被动的方式获取国家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多大代价,我们无法预知。对于此我们只能感慨先烈壮哉,但不能为此窃喜。
幸运的是今天我国小有成就,所以也开始逐步采取主动争取的方式去创造机遇。大家可以看看这几年出现的一批中国主导的政经组织和战略构想就会明白了。这才是真正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

另外关于这些事件特别是南联盟事件总有一些认为我国亦有厚黑的论调存在。
——“我们藏了导弹(或F117)在大使馆美国人才会炸我们啦。”——
也许这种说法的确是真的。但仅仅从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各位,当你们接受了这种说法时,闭上眼睛———
    是不是觉得那种被欺辱的感觉减少了不少?(你打我,是因为我在搞事情,我是和你平等的对手。)
是不是觉得那些使馆人员的死也不那么惨烈而令你愤怒了?(他们是为国家的博弈而死的,这是无法避开的程序性的代价。)

我想大家简单的自我剖析一下就会明白,正是因为这种说法弥补了我们在那个时代客观的不自信,淡化了经历的真实的侮辱。所以我们会乐于接受。而我认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里保留足够的壮烈是非常必要的。当以后我对我的孩子说起南联盟事件时,我不会对他谈及这次事件的总总“内幕”,我只会清楚的向他描述同胞的死。我们不要一点的所谓“尊严”,我们有的是大把大把的血泪,我们要做的就是记住这些!当大部分人都把这些忘了时那,才是国家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请不要接受这种说法。

于烈士是一种侮辱。
于后辈是一种麻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