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剧《美国众神》?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02   7502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2:20 发帖IP地址来自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2:21 发帖IP地址来自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2:22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众神:新时代的神,可能比我们自己更像人
《美国众神》这样的大制作美剧,或许会跟《西部世界》、《真探》那样,粉丝们感觉自己望眼欲穿后,自己千辛万苦等来的东西虽挺有腔调,而又怪异晦涩。不过看了第一集的表现,不会让完全观众摸不着头脑,有陌生感但还可以接受。
《美国众神》改编自尼尔·盖曼2001年的同名小说,当年就横扫各大科幻重磅奖项(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该作重点讲述了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影子一步步探寻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新神和旧神隐秘的故事。影子亮相时,还在监狱服役,几天后他就将被假释,与他妻子劳拉团聚。但是劳拉猝然长逝让他提前两天出狱,前往劳拉葬礼路上,影子遇到了一个神秘兮兮的老骗子,名叫星期三先生。星期三先生雇佣影子当他保镖,影子很快得知,不出(观众)意料,他的新雇主和他会见的客人可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以下是我对第一集剧集的观后感。
原作中,影子看起来更像是个倒霉蛋,然而该剧的脚本和惠特利的演出让主角看起来更像是个不知疲倦到令人困惑的人。他屡遭牢狱之灾和丧亲之痛,他总是被卷进突发事件,他总能竭尽所能收拾局面。惠特尔对此表示好奇与疑虑,为了全剧结构,是否真的要如此表现人物,但是他的演出很老道。他表现得沉着聪慧,充满魅力,总是闪现着普世的美好品质。
总体上,该剧展现出哲学思辨与猎奇的混搭,极富吸引力。伊恩 · 麦克什尔饰演剧中的超凡人物“星期三”,这个人物却和凡人一模一样,的确有大智慧,但也会表现粗鲁,也会耍赖。星期三先生能实现从一个老色魔到一个巡回传教士哲学家的一秒转变。观看麦克什尔的演出乐趣十足,笔者已经迫不及待得想要欣赏他在全剧中的表演,来深挖角色内心深处更广阔不为人知的方面。吉莲·安德森完美出演媒体女神,她引领着现代娱乐活动中,迷幻而又催眠的荧光屏。她有着虚无飘绵的声音,似梅.韦斯特那样,别具南方美人风采。
美国众神的镜头节奏高昂亢奋,超脱程式化:色调浓厚,对比强烈,有些镜头角度清奇,让人想要把头扭过去,来更好地理解剧中元素。这些奇特的展现方式其实也曾见于其他一些剧集,而这些剧集中奇思妙想背后是本作执行导演布莱恩·富勒。不过与先前作品相比,如《圣迹降临(Wonderfalls)》,这部作品有着更加阴郁的镜头,色气的语气,贯穿着淘气嘈杂的氛围展现。这些神灵压根就不在意人类是否会因为信仰所行的事,是否会食得苦果/举个例子如蜘蛛神阿南尼(奥兰多·琼斯饰)的第一幕。十七世纪,他前往非洲海岸时,他控制了一艘贩奴船,告诉黑人们种族主义制度将压迫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数百年之久。剧集前期最难忘的一段故事上演了,他的独白带着怒气,煽动了黑人,黑人烧毁了贩奴船,和未来的奴隶主们同归于尽。阿南尼最终以蜘蛛的形态爬回了陆地,从一块黑色的木板走下,毫无疑问,这是大火后的残骸。蜘蛛形态下,他那萎缩的虫头看不初喜怒,但是我们仍可以得知一个冷酷事实,他的信徒们牺牲了,而他性命无虞。
电视剧几乎逐字逐句地把书上的一些文本照搬上了电视,然而因为时间线不对应,效果略有不足。再发掘本书,我惊异于它展现的痛苦与黑暗。而剧集表现得更加刻骨:它有着男性女性的全身裸体照,而在我看的四集里,肌肤之亲是通往神性的正确途径,这一理念贯穿全片。当然,肌肤之亲不仅仅是性交。跳棋游戏后俄罗斯旧神泽诺博格咬了一口影子,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赢得一个权力——用一旁沉默无言的大锤,敲碎影子的脑袋。尽管如此,《美国众神》也毫不掩饰其核心关注点,即性与暴力。
《美国众神》找清了自身定位,如今人类发展的程度,已经完全不需要古老的神话,但是旧有观念和宗教活动仍如附骨之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古代神话作为阐述自然世界和人类行为的方式应运而生。喜怒无常的神灵,用武器划过夜空,这解释了闪电的成因。而另一个神获权柄每日巡视天空,这又使得太阳东升西落变得有据可循。
技术进步吞没了这些信仰系统,而非创建信仰。我们的现代宗教,其实是古代原始崇拜行为的驯化版本。泛而言之,人们仍需思考那些高于人本身的存在。电视剧版《美国众神》给古代幻想众神以实体,展现他们的自负,又刻画取旧神而代之的现代神灵,也由此探索了一个议题:形而上倾向是如何在美国精神的潜意识层面隆隆作响的。另外,电视剧志在揭示关于信仰的核心事实:信仰某个特定的存在,就是让自己受逼迫。
圣经中有一章来自希伯来经卷的文字是这样定义信仰的:信仰是希冀之事,是前所未见之事的存在证明。见证了这么多超自然现象,还见到了身怀超自然力量的人物,影子骤然开始明白,信仰某个存在意味着什么,而这些力量究竟有多宝贵。《美国众神》就是那种感觉就不一般,并且的确很魔幻的电视剧,因其关注了超现实的存在,不合理的信仰。这部剧集有一种诗韵而回环的存在主义魔力,这集中体现在星期三先生的侃侃而谈中,他论述了美国式如何以集体想象的形式简历起来。美国如何自我实现?那是一片土地,在那里人们可以重塑自己的生活和宗教活动,让美国变成了满足一时激情的沃土,同时这一概念也从现象抽离。《美国众神》最精髓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暴力,交合,盗窃,进食和饮酒作乐都能让人更接近神,而神们自己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像人。
……
(未完待续,根据剧集实时更新。)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2:23 发帖IP地址来自
——于是,《美国众神》第一季结束于前往“岩上之屋”的路途。本来主创打算将“影子抵达岩上之屋”作为第一季的结束,最终岩上之屋只能下季见啦。掐指一算,电视剧的进度只是开头的开头的开头,照这节奏,怎么着也得拍四季——如果能撑到第四季的话………
《美国众神》的中文版小说发行已逾十年。当年阅读小说时内心的想象与现在实际影像化之间有微妙的...“错位感”;上一次产生错位感的美剧是《权力的游戏》。作为一个原著党,难免将原著与美剧对比——看《降临》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将其与《你一生的故事》对比。我不是比较孰优孰劣,只是指出两者不同。无论如何,有生之年看到《美国众神》实现影像化是颇激动的事。
先从争议较大的选角开始。
制作组公布主角人选时,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大吃一惊:“影子成了黑人?!”——等等,先把抡起的“政治正确”大棒放下。由于影子的身世(此处涉及重大剧透),我曾将影子脑补成金发碧眼的白人,但是看看原著,对于影子的外形,只提到“身材高大魁梧”,“身高超过一米九”,“三十二岁”;除此之外,外貌特征、种族、肤色、发色没有直接描述。劳拉和星期三也未提及相貌。洛基,外貌描写只有一句:“橙色的短发贴着头皮”。关于影子外貌的线索,书中有对话暗示:“你是西班牙人还是吉普赛人?我打赌你有黑鬼血统。”;以及,“你是不是有印第安人血统?”所以影子的外表偏向拉丁裔或原住民,或者是混血。反正主创说选角不会是白人。
原著结尾,影子在北欧遇见本土奥丁,与美国的奥丁外貌完全不同,但影子还是认出了他。这说明神的外貌在各地不定,可能受信仰的影响。正如人类将上帝人格化,为什么美国不能出现一个非白人的奥丁?认为选角“政治正确”?先去把原著看三遍再说。
关于“政治正确”,我得多说几句。为啥国人那么爱替美帝操心“政治正确”,我是不懂——中国恰恰缺乏政治正确,甚至连意识都缺乏:“阿三”、“棒子”等歧视性称呼满天飞,使用者却不自觉。前两年,《哈利-波特》舞台剧启用黑人演员饰演赫敏,小社区吵成一团,反对理由是“原著写明赫敏是白人”。直到有人以音乐剧《汉密尔顿》为例,喧嚣略有平息。难道那些“哈利-波特”粉丝不知道,《哈利-波特》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白人救世主”情结过于严重吗?少数族裔、有色人种角色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毫无表现,主要角色无论正派反派皆为白人。J-K-罗琳钦定黑人演员饰演赫敏,便是为补救原著失误,粉丝偏不接受,我都替这样的粉丝捉急。今年电影版《攻壳机动队》选用白人饰演草薙素子——呵!选角公布后倒没人抗议“原著中草薙素子是黄种人”了。国人对“白人救世主”习以为常,反而对“政治正确”敏感得不行。退一万步,原著作者都点头同意了,粉丝还想怎样咗?
星期三在我想象中应该更...“帅”,原著中他的个头与影子一样高。好在伊恩-麦可肖恩演出了星期三的魅力,不愧是黄金配角,看久了有点儿阿尔-帕西诺的感觉——阿尔-帕西诺在《魔鬼代言人》中演过类似角色。
关于电视剧改编,“气质”与原著大为不同:第一集开头五分钟,泼了我一脸番茄酱;结尾五分钟,又泼了我一脸番茄酱。小说风格清冷幽暗,没错,死了很多人——上帝啊死了超多人,有龙套有主角,数都数不过来。但死了就是死了,没那么多渲染。电视剧则....感觉像在灌满番茄酱的泳池里游泳(然而我是旱鸭子...频繁且不必要的裸露戏也令人挠头,男女演员“脱衣服比脱贫还迫切”。不愧是拍出《斯巴达克斯》的Starz。
关于剧情方面的改动。前三集遵照原著推进:出狱、与星期三相遇、得知妻子死亡与出轨、接受雇佣与星期三结伴同行、拜访旧神、打劫银行……进度唰唰往前走。我心想:按这速度,估计两季能拍完。一些对白照搬原著,比如狱卒“好消息与坏消息”的玩笑。但从第四集劳拉出场开始,电视剧节奏放慢,原创剧情增加。电视剧重新创作了劳拉这一人物,改变了劳拉与影子的关系,甚至指明劳拉之死是星期三所为。


原著以影子为主视点人物,通过影子的视角推进故事,因此劳拉着墨不多。美剧则通过更换视角,完善了劳拉这一人物,甚至将原著中影子空虚的精神状态转嫁到劳拉身上。此外为疯子斯维尼和劳拉大量加戏——疯子斯维尼在原著中短暂出场就领了便当,剧集中增加了大量和劳拉的互动,以喜剧效果为主。最有趣的改编是第七集,源自原著的艾西-特瑞格温小故事。饰演劳拉的艾米莉-布朗宁扮演艾西,顶着一头犹如《勇敢传说》女主角的红色卷发,操着古怪的爱尔兰口音(让我想起《巫师3》中的史凯利杰人)。原著中艾西信仰比奇斯小精灵,电视剧改为矮妖精,为了更好的对照过去和现在,产生“前世今生”感。这段改编令原著作者尼尔-盖曼赞不绝口。

如果排除劳拉的原创部分,第一季影子和星期三的故事颇模式化:到不同地方劝说旧神加入战局。星期三负责口若悬河,旧神负责傲娇拒绝,影子负责惊诧莫名:“OMFG这他妈是啥?!”期间穿插新神的威逼利诱。原著中限于视角,新神的露脸仅是浮光掠影,且形象刻板,反正就是一帮骄傲自大的asshole,尤以高科技小子为甚。电视剧则为新神作更多描述,比如吉莉安-安德森饰演的媒体神,每次出场都是Cosplay秀;还根据人物变换口音——cosplay宝爷时用了英国口音。

如果论及剧集的缺点——节奏前快后慢是其一:吭哧吭哧八集下来,一看进度条才走了那么点。我最不满的地方在于“话痨”。第一集开头看到影子和洛基逼叨逼,俺心里就暗叫不妙:影子什么时候话那么多。然后发现人人都多话,充斥着各种高深莫测的台词。有时对话缺乏实质内容,纯粹在拖时间——好啦好啦我知道你们想干啥,别BB了赶紧到下场戏吧。吉莉安-安德森的Cosplay秀赏心悦目,然而除了开头的“我爱露西”,其他都是炫耀。往台词里塞满宝爷歌词就能让剧集高大上吗?我不这么认为。

《美国众神》的核心设定是“信仰塑造神”,为了照顾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我这个原著党不得不忍受剧集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信仰”的重要性——换言之,将设定灌输给观众——乃至把基督都请出来了(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发出严正抗议:拒绝宗教歧视!我们的神也要上镜!)。“Believe”、“faith”、“sacrifice”等词反复出现,到了季终集还要再问影子一遍“这回你信了吗?”——也是问观众:“现在你懂了吗?”娘滴!如果这还看不懂,真是智商问题了!

关于影子的塑造。如前所说,电视剧和原著版本的性格大为不同——电视剧中有一幕影子出狱不久在山峦上振臂高呼,俺心里又开始骂娘:影子的情绪哪有那么外放。电视剧中的影子面对神的世界更惶恐、更抗拒,见到一个神就“Fuck!”不停。也许电视剧想让影子更立体,然而没用,影子依然是全片形象最单薄的人物。原著中影子性格消极,没有自我,逆来顺受,很快接受神存在的事实。“影子”这一名字暗示稀薄的存在感、依赖他人而存在,所以编剧就别做无谓挣扎啦。这里涉及一处我不满意的改编:影子和星期三合作抢银行,影子接到警察的询问电话,冒充保安主管。他感到自己正逐渐变成保安主管,冒充得心应手,暗示影子可以成为任何人(这可能源自其神力)。电视剧把“得心应手”删了。

我并非“原教旨主义”原著党,即要求影视剧必须亦步亦趋的按照原著改编。只要故事人物逻辑自洽,我不强求剧情、人物形象、性格完全忠实原著——富勒不就这样改编《汉尼拔》吗?目前看来,美剧版第一季打下设定基础,构筑自洽世界,人物智商在线,接下来将在设定舞台上玩出更多花样。只是拜托别像《西部世界》故弄玄虚、剧情原地打转。

HBO放弃《美国众神》,是颇令我遗憾的事。《美国众神》首集首播收看人数一百万,Starz立刻心满意足的预定第二季。如果我没记错,《权力的游戏》第一季首集首播收看人数是三百万到四百万之间;第六季首集首播收看人数将近八百万。那句话怎么说着?“渠道为王”啊。我相信HBO当年有意将《美国众神》打造成不亚于《权力的游戏》的奇幻大作。请最大牌的明星!作最宏大的特效!看看《西部世界》,这就是《美国众神》可能呈现的样子。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帮知名/不知名电视咖或者事业走下坡路的电影演员。

我也要推荐原著小说。我不保证你会喜欢它,但它是一本奇妙的小说,内容包罗万象,每个人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部分。我记得——十年前在《科幻世界》大力安利下买了小说。当影子在冰岛首都迎来故事的结束,感觉仿佛在迷雾弥漫的迷宫穿行许久,终于走到阳光闪耀的终点,不由长舒一口气。十年过去,我老了,也——哎等等这话我说过……十年间我曾有过快乐的时光,现在又坠入迷雾般的生活,是时候再看一遍小说了。
最后放一张正式播映典礼的演职人员合影。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2:24 发帖IP地址来自
那个吸人的女神不是蔡依林来演简直就没天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