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好当家、北大荒

匿名人员   2018-9-25 00:34   1840   0
本周行业观点

禽链延续景气,非洲猪瘟疫情保持关注

禽养殖: 禽链价格延续涨势, 景气反转中继。本周山东烟台毛鸡收购价为 4.90 元/斤, 环比上涨 6.52%, 鸡苗出厂价格为 4.78 元/羽, 环比上涨 4.37%。 目前来看,低引种、低换羽叠加年内需求增加(替代品猪肉受疫情影响供应短缺、三季度传统消费旺季) 导致白羽肉鸡供需持续改善,我们预计本轮周期的景气高点看至2019 年。 此外, 6 月份对巴西进口白羽肉鸡实施反倾销措施后效果明显, 6 月份我国鸡肉进口量仅 3.46 万吨,环比下降 31%,供需面进一步收紧。 复盘禽价走势, 2016 年前三季度禽价高景气,受景气延续预期影响, 行业大规模强制换羽影响产能扩张加快,叠加 2017 年一季度爆发“ H7N9”禽流感,供需急转过剩,影响 2017 年禽价走势低迷,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低迷期, 行业换羽规模收缩同时需求端禽流感影响逐渐消除,2017 年四季度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行业供需情况不断改善,景气度开始提升。 具体数据来看, 祖代鸡引种和存栏方面, 2015 年以来受禽流感影响全球主要引种国家实行封关,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祖代鸡引种量维持低位,目前美英法等主要引种国家仍处于封关中,短期复关无望,如果市场传言波兰封关属实,目前引种国仅剩新西兰, 我们预计 2018 年我国祖代鸡引种和更新量将不足 70 万套。 父母代鸡存栏方面,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 2017 年 10 月开始国内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进入下滑通道, 目前仍维持低位。我们认为白羽肉鸡行业供需格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禽链周期跨度拉大、景气反转已经开启,建议把握右侧机会。

生猪养殖: 非洲猪瘟疫情向东南扩散,保持密切关注。 本周全国瘦肉型肉猪平均价格为 13.71 元/公斤, 环比下降 1.01,本周猪粮比价为 6.99, 环比提升 0.20。 8 月 3 日,农业农村部确认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疫情发生后,郑州、连云港、温州、芜湖、宣城又相继发生 5 起非洲猪瘟事件, 从发生地点来看疫情由东北到中部再到东南, 有向全国范围蔓延的趋势。 从全球范围看,今年非洲猪瘟在多个国家暴发流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 8 月 28 日,除中国外还有 11 个国家报告发生 3235 起疫情。加之该病在我周边国家已呈现大规模流行态势,疫情再次从境外传入的风险不可低估, 后续疫情形势发展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国内疫情突发之后国内各媒体包括人民网第一时间报道,普及疫情知识、表明于人无害,因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的发生无论持续期长短与否, 对需求端基本没有影响,主要是疫情扑杀以及调运受限等方面对供给端的影响。非洲猪瘟传染力强、致死率高,危害巨大,在此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发生疫情的都是小规模养殖户,扑杀数量占比不大; 另一种情况,疫情向全国扩散,由于疫情发生前疫病猪源的流通未知以及东北其他地区风险暴露相似,因此其他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可能性不可忽视,如果更多地区或全国范围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于企业而言存在两种可能影响,其一,企业自身猪场未能幸免疫情波及, 一旦发现病猪或连带划入扑杀区,企业将遭受较大打击;其二,企业自身猪场不受疫情影响,但疫情导致全国范围内生猪存量去化较多,短期来说各地调运难度增加,可能使得猪源和非猪源地区猪价涨跌背离,中长期来说生猪供给收缩供需局面得以进一步改善带动猪价上行,利好免疫企业。以上每种情况均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仍需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情况,此外,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也表明我国猪业已经出现新的风险因素,建议投资者加以重视。 不考虑疫情持续影响的情况下, 短期来看, 前期养殖业整体陷入深亏对产能退出形成正反馈, 猪肉供需情况开始逐渐改善,猪价短期走势回暖向上。 此外, 目前尚处于国储玉米投放阶段,玉米价格短期或将承压下行,玉米原料占养殖成本比重较大,对养殖效益产生利好影响。 大周期来看,有效供给不断恢复,周期缓慢下行。 受养殖规模化带来母猪生产效率及出栏生猪体重提高的影响, 有效供给正在逐步回升,目前仍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 据农业部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数据显示, 2018 年 7 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 0.8%,同比下降 2.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 1.9%,同比下降 4.0%。

饲料: 美豆加税落地, 全球大豆价格底部有所抬升。本周大豆现货价 3523.68 元/吨, 环比上涨 0.15%,豆粕现货价 3283.82 元/吨,环比下跌 0.68%,玉米现货均价 1845.50 元/吨,环比上涨 0.08%。 玉米方面, 尽管在种植面积调减和下游加工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供需缺口正逐步扩大,但我国玉米仍然库存高企,去库存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预计中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大豆方面, USDA 3 月份大豆供需报告预计美国 2017/18 年度大豆单产为每英亩 49.1 蒲式耳, 与上月预测值相比持平, 2017/18 年度丰产可以基本确定。 尽管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维持宽松,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 2018 年 7 月 6 日对美豆征税最终落地,一定程度上将抬升全球大豆价格。 综合考虑宽松的基本面和美豆征税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进口大豆价格底部将有所抬升, 将在新的区域内弱势运行, 对饲料和养殖企业成本端影响有限, 建议关注养殖一体化进程加快带来业绩波动风险降低以及盈利能力提升的饲料龙头企业。

糖业: 糖价环比回升。本周柳州白糖现货价 5230 元/吨,环比下降 0.67%。 对国内外糖价走势的判断我们重点关注供需缺口和库销比两个指标。国际原糖方面,目前正处于去库存周期,尽管 USDA 给出 17/18 榨季供应过剩的预期,但糖库存量仍继续下探,预计 17/18 榨季食糖库销比降至 22.74%, 我们判断连年下滑的库销比将对国际原糖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国内糖价方面, USDA 预计我国 2018 糖缺口达 330 万吨左右,库销比由 2016 年的 60.7%下降至 47.25%。 考虑到一方面未来糖料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和出糖率有所提升,食糖产量将平稳增长,同时在关税政策保护的前提下原糖进口量将大幅缩减,另一方面,食糖消费量在替代品淀粉糖使用日趋饱和的情况下有望实现持续稳步增长, 综合以上国内糖价仍处于周期下行阶段,但考虑到关税保护政策影响,下行通道有望进一步缩窄,下行空间较小。

渔业: 受高温影响辽参大规模受损, 目前缺口兑现参价维持景气。 本周海参大宗价为 164 元/公斤, 环比下降 1.21%, 鲍鱼、扇贝和对虾本期单价分别为每公斤 120 元、 8 元、 180 元,基本维稳。 辽宁海参养殖业本次损失严重,损失产量占辽宁海参养殖总产量的 92%,近乎绝收,损失产量占全国海参养殖产量的 33%,我们认为本次海参养殖主产地辽宁发生高温灾害对产业结构造成较大影响,行业供需进一步趋紧, 利好参价上行。 参价从二季度春参捕捞期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目前在行业产能去化明显以及辽参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的情况下,海参景气反转进一步确立, 近期参价增速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 年内参价高点预期向上修正至 180-200 元/公斤。 从景气持续性来说,本次辽宁损失海参为生长期全阶段的海参,按照损失海参两年生长周期(偏保守) 、一岁生长期和两岁长成期体重比 4:6 进行粗略估算, 本次辽宁减产对本年海参产量影响占比为 19.8%(33%*60%) ,考虑到全国海参产量增速下滑,假设全国海参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本次减产对明年海参产量的影响占比同样为 19.8%左右, 总体来说本次辽宁海参减产对今明两年均造成约19.8%的缺口, 我们判断本轮景气有望持续至 19 年。 复盘参价走势, 2011 年之前,海参产品主打“奢食”概念,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各大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和增速最高分别达到 66%和 64%, 随着厂商不断加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消费限制政策的推出,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从 2011 年 200 元/公斤以上的高位急速下滑, 跌至 2016 上半年 80 元/公斤, 5 年内价格下降幅度超过 50%,随后海参市场去产能进程持续,行业开始回暖,目前处于景气向上期。我们预计行业将持续好转,建议关注好当家、东方海洋。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等。联系电话: +86 10 83326 739邮箱: kangjingdong@cindasc.com刘卓 研究助理联系电话: +86 10 83326753邮箱: liuzhuoa@cindasc.com产品提示: 【卓越推】 为行业周产品,集政策前瞻、市场热点、行业深度挖掘于一体,对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卓越推】 行业覆盖公司里优中选优,每期只推 1-2 只股票。每周更新,若荐股不变,则跟踪点评,若荐股变,则说明理由。【卓越推】 为未来 3 个月我们最看好,我们认为这些股票走势将显著战胜市场,建议重点配置。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88507
帖子:1775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