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中国公司疯狂收购国外企业,是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风清扬026   2018-9-24 01:23   612098   9
最近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大大小小的国企,央企,知名民营企业收购国外各种高尖端企业和集团。从去年的金融牛市,众多上市公司搜刮无数老百姓的钱财,两手一抛,高管华丽丽的完成原始积累,到今年初的一波根本看不懂的房价疯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任何人应该都能看出来这不是正常的市场供需造成的。我们的Z F此时又在做什么,难道仅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怕并不仅仅于此。
再联想到诸如某首富的全盘撤出,是否代表着咱们天朝危机四伏,顶层的人们已经听闻或者感受到了,所以选择向外进行避险或者逃离,但凭借人的本性,股市和楼市,这两块战场应该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弹药和补给,需要做的仅仅是走出这块即将满目疮痍的土地,剩下的,也许真的是一地鸡毛。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根本没有资源和关系进行逃离的人们,我们又能做点什么来应对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秋原  1级新秀 | 2018-9-24 01:23:2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讲一个自己四年前亲历过的事情。
以下这些文字,当我在键盘上敲打时,心里还有点顾虑,因为其中会涉及到几个人名,是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展开的一系列反腐反贪、肃清官员队伍的纪检工作中已经被双规、撤职或受到其他形式惩处的人物。
我在文中提到他们,并无其他复杂企图,只是因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接下来描述的这件事,并成为事件运作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或幕后核心人物。

2012年9月24日,应新京报相关板块责编之邀,我在该报相关板块发表了题为《小马奔腾的收购小算盘》的文章(新京报:小马奔腾的收购小算盘),随后两天,我这篇技术分析性质的评论文章又被各大平媒和网媒大量转发,迅速在行业内造成影响,并引起了相关人士和机构的关注、紧张。

我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这样的:

对中国影视产业略有了解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小马奔腾”这家公司,过去几年,中国电影银幕或电视屏幕上不少热播的、或在社会上颇剧话题性的作品,都是该公司投资并主持操作的,如高希希的新版《三国演义》、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无人区》、吴宇森的《太平轮》、宁财神编剧的《龙门镖局》等等。

这家公司最早是由广告业务起家,当时叫“雷明顿广告有限公司”,主要合作客户是CCTV;公司老板叫李明,在行业内有个大家熟悉的外号——“大狗”,酒量很好,在社交场合中几乎是个无酒不欢的人。
在那些年,小马奔腾除了如此积极的表现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一直谋求上市。到了09~10年前后,随着于冬的博纳影业、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华谊兄弟等都在纳斯达克或国内创业板登陆,同样作为民营影视公司的小马奔腾的这种意图就更急迫了。同行也都很关注他,认为这家公司的上市日期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此前,小马奔腾已经在07年和11年年初分别完成了两次融资,其中第二次是由建设银行旗下的建银国际基金带头投资,估值达7.5亿元)。
就在2012年的8月末到9月初,传出了一个消息,称小马奔腾打算收购美国一家叫“数码领域Digital Domain”(国内媒体习惯称之“数字王国”)的美国特效技术公司。在国内媒体对这家公司的报道中,主要强调以下内容:
1、这家公司是著名大导演卡梅隆创办的;
2、这家公司“拥有着业界最顶尖的CG技术研发实力,手握七个奥斯卡奖项”;
3、这家公司近年因为经营不善,已经申请破产保护,小马奔腾却特别看好这家公司,打算和另一家叫Reliance MediaWorks的印度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之,完成收购后,小马和印度公司分别占有70%、30%的持股比例。

这条消息传出后,在影视行业内一时比较轰动,首先是这是少有的国内民营影视公司的海外收购行动;其次,也是小马奔腾又一次做出惊人之举,很突然,事先没有任何风声。
2012年是中国影视产业的“走向世界”的海外发展年,5月,万达院线刚在美国收购了AMC;好莱坞著名导演梅隆自己的特效技术公司,在当年夏天又和国内某地方政府合作,在当地的影视技术产业园区展开对IMAX相关技术的本土化生产、推广合作。
因此在国内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中,“海外收购”、“进军国际”等是最频繁最抢眼的关键词,大家最初都认为,小马的这次收购,是这年我国影视企业一系列“走向国际”行动中的一部分。



新京报的某位版面责任编辑过去一直和我关系不错,对于影视行业内一些新闻,他经常会找我约稿。这次他自然也还是找我,问能不能写一个1500字篇幅的评论文。
我之前很多年是做剧组的执行导演、编剧和具体影视剧项目的宣发策划工作。因为我是理科生出身,对技术特别热衷,自己那点英语也还凑合能对付。在2011年下半年始,通过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进入美国一家类似的影视技术处理的小型创业公司,从那以后,自己的职业定位开始逐渐转型,在美国的时间越来越多,对美国这个产业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当新京报的编辑通过QQ和邮件给我发来约稿请求,出于朋友关系,我就先答应了人家,利用自己一些职业上的便利优势去了解。这一了解不要紧,马上就发现这其中有猫腻:
A、在上述国内媒体对这起收购案重点报道的123三条当中,前两条都不成立,或者委婉的说,明显存在虚假宣传成分——这家公司确实是卡梅隆在多年前与其他合伙人创办的,但早就倒手转卖过多次,已经和卡梅隆没关系了;该公司过去参与过一些大制作,也获得一些成就,但没有宣传中吹嘘的那么高;
B、这家公司曾经倍估出3亿美元的市值,但是过去几年在特效处理上没有开拓出什么有价值的技术,公司高管又错误判断了经营方向,居然去搞房地产开发,且经营不利,在收购案之前的半年多里,为了得到现金,还把一些还算值点钱的核心技术转让出去了,公司内技术骨干人员也是流失严重,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具有竞争力的三流技术,所以才会出现仅3000万美金的便宜价。

我在认真确认了上述A、B两个特征后,赶紧就给新京报编辑回信,表示这事挺蹊跷的,里面可能有一些更复杂的因素。新京报编辑就追着问,让我说的再具体一些。我是这么回复他他的:
第一、国内媒体对这期收购案如此报道,特别是里面的123三个关键宣传要点,不用问,都是通过当事方、即小马奔腾方面提供的新闻通稿素材;这些东西可以肯定是虚假的水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吹牛。小马奔腾方面这么做,有可能是要掩盖什么,存在一些不能说的其他意图;
第二、如果小马方面没有其他意图,那这个收购案纯粹就是冤大头。花3000万美金,买一个只剩下烂壳的美国特效公司,这不是傻到家了吗?

那么,会不会出现这种傻子呢?我当时出于某种乐观心态,的确从这个出发点去做了考虑,觉得是会有一定几率。
因为中国影视行业本身的技术水品低,同时这些影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也基本没有搞技术、懂技术出身的,好多民营影视公司都是皮包公司,老总擅长吹牛、忽悠、扎钱,但就是不懂技术。所以,之前的一些海外收购案,都是现金、有价证券收购一些传统的实体产业,比如万达收购的就是院线。
国内这些老板,对于美国的特效技术、IT技术这种他们不太懂,没有概念,不知道值不值钱(以及值多少钱)的项目,基本都抱着眼馋但不敢下嘴的态度。
现在小马方面居然收购这么个烂壳公司,说句难听点的话,没准还真就是美国骗子套住了中国凯子。这不懂技术的中国傻老板急于求成,脑子一热,让美国大忽悠给灌了迷魂汤。



随后我就对新京报的编辑说,既然如此,那你让我写这篇稿,如果我说假话套话呢,这篇稿子没看点,你不会要;我要说实话呢,估计就得罪人,这篇有极可能让一些人不高兴的稿件,你敢不敢发?
我这位朋友还真是不含糊,直接就说你就放心大胆地写吧,我们搞媒体的不就盼着折腾点大新闻出来么……
然后我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时间PST晚上10点多(北京这边下午3点),写出3K多快4K字的评论稿,篇幅严重超了,赶紧给他发过去。半小时后,QQ那边回消息,他说你写的真牛逼啊,绝对大新闻,我和我们主编都不敢发,认怂了。这样吧,咱改改,删到1500字以内,篇幅绝对不能超;内容适可而止,最后还要给人家留面子,说些积极向上的客套话,展望下“民营影视公司走出国门,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
我说行,听你的,我文中有哪些地方是重点,建议你保留;其他的你随便删,“积极向上”的客气话您老帮我代笔就的了。
于是,最后就有了本文开头这篇《小马奔腾的收购小算盘》的文章,刊发在次日的新京报。

果然不出我这位朋友所料,俺这篇文章真是大新闻,让有关部门立即做出强烈反应。
首先,小马奔腾方面联系媒体记者,紧急召开一个临时就收购案的解释会;然后,帝都宣传部门主管领导在当晚给新京报社下通知,把俺这篇文定义为对行业新闻报道的“事故”,责令报社立即再写一篇文,刊登在次日的同版面上。
第二天,新京报就刊出了一篇文,没有什么实质报道内容,纯粹就是“展望民营影视公司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海外收购,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云云,一篇歌功颂德唱高调的马屁文。
应有关部门要求,新京报以后,在有关影视文化产业方面的报道中,不再刊登作者署名”秋原“的文章;之前负责审阅《小马奔腾的收购小算盘》的责任编辑,须就此做出书面解释。
几个月之后,应该是当年年底,我这位朋友从报社离职了。



上面这么一大堆文字,是我从自己个人的角度出发,去描述四年前那件事。现在,这件事已经基本水落石出了,接下来我用第三方口吻,大致描述下此事的来龙去脉。这里面牵扯到一些敏感人物:
一、已经在2013年被双规的前公安部副部长、曾长期担任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的李东生;
二、在2015年6月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香港商人、前前央行行长女婿车峰;
还有一些关键当事人,就不都逐一列举了。

李明与李东生有深厚关系,所以小马奔腾的前身雷明顿广告,才能靠着央视这颗大树打下自己的基础。
小马奔腾影视想上市,但是内部一直苦于没有一个稳固的核心产业。这是因为影视产业的经营特别不稳定,而小马奔腾又不像华谊兄弟,能死保住冯小刚这个票房台柱子。小马没有特别有号召力的大导演大制作人,宁浩作为新进青年导演,他的电影的票房表现不是特稳定,比如《黄金》的票房不算高,《无人区》还因为未通过审查而长期冷藏,投资收不回来。所以,表面上这家公司在电影、电视剧、电影院线上四处扩张的积极姿态的“全产业链”模式,但很多是探路,且收效有限。
因此,到了2011~12年,小马奔腾方面通过某些渠道了解了美国Digital Domain(2012年初,这家公司参与过科幻片《安德的游戏》中的特效摄制,主持制作片中的太空舱中的失重训练仓,但失重特效不是就此一家),他做出的收购计划,是一种剑走偏锋、旁门左道的想法。因为当时还处在《阿凡达》引领的3D电影热潮还很高涨,“3D”概念正火的时候,电影要是不拿3D当噱头,都不好意思上院线,由此导致出现了一股盲目的技术跟风热;同时,卡梅隆这种大导演,又来中国推销他投资的3D电影技术专利,与天津政府在当地合作建立产业基地(实际包括打着电影产业基地名义的房地产开发——卡梅隆为中国带来什么?--传媒--人民网),做大生意。这种情况下,小马也做出一个不太清醒的判断,计划收购美国的一些所谓“高性价比”的电影特效技术公司,然后引入到国内,把影视特效处理作为他的一项新的主营核心业务。中国相对廉价、粗糙的商业电影对特效的要求不高,用二、三流的技术就可以应付了。让国内其他公司拍电影,都到他这来做一些低层次的同期或后期特效。

那,小马会有这种构想,应该从影视行业的内部的运行特点去分析。诸位谁有兴趣,这颗看下我以前回答过的一个问题:想投资拍电影,需要怎么做? - 秋原的回答
电影电视剧都是“热闹的高风险投资项目”——说热闹,是因为这行特别强调宣传、炒作,也的确特别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影视娱乐圈里各种真新闻假新闻绯闻奇闻传闻丑闻不断冒出来;但这些大都是浮夸虚伪的表面现象,这些表象越多,越说明这个行业缺少靠谱的定性行为准则,明文约束的实规则不多,各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却不少。由此导致的状态,就是这个行业规模并不算大,但是水特别深,外人看不透。头即年,各路煤老板铁老板房地产老板,也纷纷往影视圈里砸钱拍戏,最后热闹一场,赔了不少。这帮老板一看不会玩,如今有纷纷撤了。
即便是长期吃这碗饭的人士和公司,就比如小马、华谊、保利等等,其实也并不算度稳定。特别是影视剧还有个与拍摄档期相关的周期性规律——一部中等投资的商业电影的运作周期,基本在1~1.5年之间,一年的周期里,前11个半月基本没营收,全靠最后电影上映的放映档期拼个一锤子买卖;而中国院线电影目前基本上是赔钱的多,行业内有句顺口溜,平均每十部院线电影,是“一赚两平七赔”。再加上政策风险(比如没通过审查,俗称“毙了”,投资全瞎,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等其他的风险因素。总之,好些民营影视公司,表面上看着挺风光,其实日子不好过。体现在公司业务营收、财务方面,就是特别不稳定,呈现某种周期性胀\缩的特征,以及其他的难以预估的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式,影视公司老总经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广种薄收,分散风险——我如今筹集到10块钱,可以分成十个1块,分别投拍十个不同的戏,也可以分成三个3.33块,投给三个戏。小马奔腾在之前在电影、电视剧等不同项目上的四处出击姿态,就是基于如此考虑。
但是,这些投资有限的影视项目,不能保证他在短期内迅速壮大,或者说,他缺少一个稳固的核心主营业务。而且作文民营企业,小马起步要晚了一步,华谊等其他民营影视公司已经走在前面,并抢占了一些优势资源(比如说,09年华谊上市,圈到钱后就组建自己的院线,而万达更是早就把自己的地产与电影院线做了很紧密的结合)
所以,小马实力在自己实力有限,又比同行慢了一步的情况下,他想到去开拓一些别人开没怎么接触的新产业,产生这种心态是可能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电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国电影这些年,表面上看“钱”似乎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技术基本没啥进步,即没啥技术储备、技术研发,也没有什么懂技术的高层决策者。小马奔腾想通过外海收购的方式,通过引进美国一套特效技术,来开拓国内的影视特效摄制,同时又能丰富自己的公司业务。这种考虑也不是没道理。
以上就是小马奔腾方面的天真想法。所以该公司高层这些不懂电影特效技术的人,自以为通过引进美国的低端技术,为中国的廉价低成本电影服务,靠开辟这个生意来丰富公司的业务,并最终谋求上市。



接下来,收购的具体流程要落实时,小马方面遇到了一个国内民营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没钱。
尽管公司在风投中可以通过估值定个高价,但没有多少现金或干脆还没有盈利。3000万美金*0.7,再换算成人民币,对于小马来说真不是小数。为了筹措美元线金,小马通过另一位老电影从业者的关系,联系上了车峰。

李明是通过与有关领导保持密切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方式起家的,他与李东生就是如此。因此,当他结识车峰之后,也基本是这种念头。李东生对李明的广告业务没有占据之心,但车峰通过李明的介绍,了解到Digital Domain,即产生了半路夺食的念头。
请注意,车峰在此前从没参与过影视产业的生意,对视觉特效的技术层次也不懂。但这个人是“玩钱的”,资本运作的常客。

车峰同意李明就收购Digital Domain筹措资本的请求,同时双方还达成其他共识并有协议,打算共同建设一个影视特效产业基地,迅速壮大,并以上市圈钱为最终目的。对于车峰表现的积极态度,李明和小马方面很乐观。这种乐观,也就促使小马奔腾方面更盲目地、急切想买下Digital Domain。
然而,到了12年年底,收购交易完成后,车峰就单方面采取不配合态度,也不再提之前共同打造影视基地的那些豪言壮语。国内的其他影视公司,在如此不明朗的前提下,也没人会去找Digital Domain做什么特效。
最终,在2013年3月,小马奔腾在无奈之下,又把刚收购的Digital Domain转手卖给车峰的奥亮集团。奥亮原先的经营内容是和“环保”概念勉强沾边的废旧金属回收和香港的一些地产物业。车峰把Digital Domain装到奥亮这个壳里,直接改名“数字王国”在香港上市。
奥亮原本是垃圾股,每股港币6分多,改名数字王国之后,弄进去“视觉特效”概念后股价大涨,到15年夏天车峰出事前,涨到每股0.95港币,在车峰被国家有关部门控制的消息传出后,再度大跌。
车峰把奥亮改名数字王国,这把戏和当年李泽楷的盈科多少有点类似,玩概念,什么火就折腾什么,数码港、电讯科技、视觉特效、3D,壳里面其实是空心的……

2013年,小马奔腾把数字王国卖给车峰,一转手,赚了一倍,但这种小算盘不能实现上市的大目标。当初要打造特效产业基地等等已经出去吹的牛也不提了。
2013年12月20日,中纪委对外宣布,李东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仅仅十二天之后的14年1月2日深夜,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2015年6月2日,车峰在北京被有关部门控制。


这件事,还牵扯到其他一些人士,有些人如今也已经身陷囹吾;还有一些则忌讳如深,不愿意再有人讲述他们在此事当中的言行作为。
这些人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与我有过来往。因此,我在文中还是采取了一些方式,回避掉这些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没能把来龙去脉的详细全貌都一一描述。
还请看过此文的诸位,能理解其中的隐衷。

==================================================================
我这篇文字,从昨天下午发出后,到现在获得知乎朋友们很热情的反响。在此期间,我还收到的几条私信,其中有朋友问道了关于影视投资、影视行业的技术1投资与引进、海外投资等等方面的事务。
我回答两个比较集中的问题——

首先,因个人原因,我不方便接受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直接在线采访或在线解答,请您谅解;

其次,最近两年,国内的资本力量和影视行业的一些决策者,已经逐渐开始加强对美欧先进的视效技术的关注,来打听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依然是动嘴问的多,动手真行动的少。如果您想通过我这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对这个行业持有兴趣,您给我发私信问我联系方式,都可以,但我做不到在私信里就能全部解答您的疑问。
许多更深入细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形式的沟通才行。

16.07.29 午
==================================================================
3#
以太创服  4级常客 | 2018-9-24 01:23: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来看看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整体情况——

07、08年左右,中国企业开始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16年,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数量都实现了大跨度的增长。



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行业涉及金融、计算机、文娱、医疗等诸多领域,但是最为集中的领域依然是制造业。



中国企业的首选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香港因为有特殊的政治与地理位置,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必经之地。



中国跨境并购的主力依然以上市公司为主,以下为2016中国跨境并购top20


(以上图片均来自胡润百富榜)


举两个例子


1/万达集团

今年,融创中国以631.7亿的总代价买入万达13个文旅城项目以及76个酒店闹的沸沸扬扬,这次大举出售也意味着万达的自持项目接近出清。然而在国内“轻资产”的同时 ,万达在海外的投资不断加大。

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万达在海外的第一笔收购——26亿美元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AMC开始,截至目前,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已高达2451亿元。



万达的投资侧重在娱乐和体育产业,海外布局以美国、欧洲为重点。

(上图来自澎湃新闻)


2/海航集团

2016年,海航集团仅4月就间接持有3家公司股权,全年以平均每月达成一笔交易的速度扩张。进入2017年,海航扩张脚步更快,仅4月就完成2家公司收购,平均每月完成两笔交易。

据统计,2017年以来,海航集团完成7笔收购交易,累计投入超200亿人民币投入,涉及零售、物流、出行、IT、金融等多个领域。


(上图来自投资界)


中国企业全球扩张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 企业自身的国际化需求
  • 海外技术品牌和技术引进的需要
  • 实现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需求
  • 融资渠道的成熟和金融工具的完善
  • 政府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两个不得不提到的重要因素——


1/风险规避的需要

每个国家在某些特定时期基于一些维护市场秩序的原因,都存在针对某个行业领域的政策监管问题;加之受到国内诸多行业产能过剩、资本市场不稳定、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以至于国内资产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需求。此外,汇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促使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不断得到修正。

基于以上风险考量,大量优质低估值企业且资金充裕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全球,本质上是加强海外优质资产配置,以期抵御相关风险。


2/国外资本生态的优势

在某一些时刻,某一些国外的项目/资产价格相比更低,从而增值的空间更高。比如英国有一段时间房子很便宜。相反,国内的项目整体来说价格高一点,比如中国互联网方向的科技公司就同比硅谷同等量级、水平的技术的公司贵。

这或许与国外的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合理,价格公道(炒作现象相对较少)有关。毕竟企业在国外上市采用审批制,对企业来说相对友好;而就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各类上市公司、项目还是少,所以整体的价值就会高一些。

4#
低端叫兽  4级常客 | 2018-9-24 01:23: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早年人民币上涨,国内房企发行过大量美元债券,资产端人民币化负债端美元化。现在RMB长期看贬,当然就反过来操作,有路子有基本金融常识的企业当然会想办法实现资产端美元化负债端RMB化了。下盘大旗?二愣子工业党想多了。
5#
庄舟浩  1级新秀 | 2018-9-24 01:23:27 发帖IP地址来自
理由很简单,资本是理性的,是嗅觉灵敏的。国内资产定价虚高,收购海外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间。本人参与过几单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项目,都很成功。客户现在甚至有了蛇吞象的野心,通过海外并购和定增的循环操作,国内的一个毫无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都能很快吃掉国外很多大的百年企业。
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人民币估值偏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一年多前舆论还唱多人民币时就卖空了人民币。目前扣除杠杆做空的利息还略有盈余。
6#
半透明的墙  1级新秀 | 2018-9-24 01:23:28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好多回答,既有阴谋论也有抖机灵高级黑,感觉都没说到点上,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

一、宏观经济层面

1.中国企业经过30余年的爆发成长积累了一部分财富

2.随着居民财富增长,中国经济有内在的消费结构调整需求

3.中国经济在08年后提前完成复苏,而一些国家经济仍在泥潭中。

4.由于其它货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被动升值,人民币有贬值预期

二,微观企业层面

1.为提升企业效率及利润进行并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为管理,经营及财务协同并购 如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为经营业务多元化并购 如美的并购库卡;

(3)因为对方企业价值被低估并购这个不好举例,是不是低估只有并购方知道。

2.为强化民族产业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并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并购既可完成相关产业布局,又能服务国家战略(一些民企亦同)

3.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企业并购国外资产有避险因素

综上所述,其实中国企业出海并购只不过是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下完成效率升级利润升级及价值链升级的企业自发行为,而国家政策及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快了这个进程。

至于题主问的李嘉诚撤资这事,主要是因为李内地的投资方向主要地产和物业,而这些资产价值已经相对高估,李当然出于避险因素去收购欧洲的公共事业企业如电网资产(这个就是认为企业价值低估因素)

7#
赵耀  3级会员 | 2018-9-24 01:23: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一个好现象,目前来看我们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收购合理的也越来越多。
我们国家其实很早就支持国企或民企走出去,因为参与国际企业事务会让企业更具国际眼光,更有国际战略,视野更宽广。
但是诚如王健林所说,国际上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买不到。早前我们需要铁矿石,国际上把铁矿石价格标的很高,大铁矿价格高的离谱而且绝对不会卖给中国。同时期中铝想收购澳大利亚世界第二大铝矿,溢价很多,但是后来结果很狗血。好的东西不会卖给你,不管你有多少钱,你想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不可能的,买微软是不可能的,买杜邦是不可能的,买生产航空发动机的高级钢材生产企业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不可能卖给你。
现在整个国际上经济形势并不好,我们可以去买一些铁矿和铝矿了,但是国内钢产量饱和,一直在赔钱,所以没有人去买。所以很多企业会选择国外一些好的服务业,还有一些初创的国外还不是很重视的高科技公司。
我认为走出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买一些受限制购买的高科技企业。我们的企业现在在管理方面已经很先进了,但是缺点就是国人性格的普遍性,重于守成而不善于创新。比如facebook和谷歌研究的全球无线网络布局技术,facebook研究的微型体内诊疗机器人,等等不一而足的把握未来生活端口的高科技。我们的大企业总是一砖一瓦的盖漂亮的富丽堂皇的房子,而国外的大企业总是在建空中楼阁。企业的思维不一样,获得的东西不一样。我认为我们走出去买企业是小事,买思维方式是比较重要的。
说洗钱啊、资产转移啊什么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样的企业有,但是很少。商人重利,没有利益的事情不会做,在国外收购一个公司很费劲,收购完经营不好的就破产了,不清楚怎么能洗到钱。全球最经典的洗钱方式是干洗店,不是买公司破产。
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才不能同时都打了,在不同的国家投资就是这么回事。
目前中化(没细究名字)要买先正达就是一个很好的收购案例,全球仅次于孟山都的公司,成千上万的专利技术和研究数据,大家不是怕转基因吗,买回来能拿到最先进的转基因技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玩意是不是有害。溢价将近一半了,现在美国政府竟然质疑瑞士卖这个公司,为什么国家不惜一切代价买这个东西?因为太先进了!为什么美国要干预?因为太先进了。就这么简单。买错就买错了,买对了就让某些人傻眼了。民营投资和国家投资不一样,前者重利,后者重战略布局。
8#
匿名用户   | 2018-9-24 01:23: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苏凯  3级会员 | 2018-9-24 01:23: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年前。。。。日本在全世界疯狂买买买

某些知识分子说, 日本GDP低, GNP高 这是日本实力强大的体现,是日本高明的战略

如今。。。。。中国在全世界疯狂买买买

还是那些人说, 中国经济危机,资本外逃,你国药丸,是中国愚蠢的体现

我也不是专业人士,海外收购其中利弊我也不展开讲,这种事专业财经人士都见解各异,

但是,就说面对海外收购,这同一件事情的立场

某些清醒党 能不这么双标吗??
10#
姚遥妖  3级会员 | 2018-9-24 01:23: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十年前,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东西,说“有哪些人们通常认为是国货的东西其实是外国牌子”,里面的很多牌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华牙膏),都是外国资本大量入股或者直接收购的。当时感觉很悲哀,大到各种家电,小到周围生活用品,竟然都是外国的牌子。
二十年前,中国的网络产业开始萌芽和发展,阿里巴巴、网易、新浪正是在那个年代建立,当时谁能想到这些在隔间奋斗的人们未来会瓜分中国的网络市场呢?但国外那些嗅觉灵敏的资本发现了这些前程远大的企业,并积极入股,如孙正义之于阿里巴巴,现在这些资本赢得盆满钵满。
三十年前,日本的经济实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日本的企业开始四处出击,大肆收购,当时甚至号称要把时代广场买下来,之后泡沫破碎,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直到今日,日本本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僵尸企业,然而日本并没有堕落出发达国家,何也?日本企业的海外资产居功厥伟。
最后,我在想,为什么当我们的品牌为别人所收购时,我们会有危机感;为什么别人收购我们的资本,他们可以支撑他们的国家;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策划这些收购案,却只是中国药丸呢……
词不达意,请见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