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招行 10 亿规模私银产品违约?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于妙戈   2018-9-24 01:23   279976   8
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产品时称,资金将投向3个联想集团提供担保的项目,预计年化收益率为11%-13%。
但直到2017年9月项目到期后,爆料人方从客户经理处得知,其所投资金并非客户经理所言, 仅投向3个项目,且项目具有联想集团担保的说法亦遭招商银行方面否认。
爆料人认为雪上加霜的是,从招行客户经理处获悉,由于弘毅一期的部分投资项目出现亏损,在延期一年后依旧无法退出。2017年9月正式违约后,该资管计划依旧无法退出,且被告知,该投资者的2000万元投资款,或仅能收回本金,“收益甚微”。

招行10亿规模私银产品“违约”谜题 -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马继鹏  4级常客 | 2018-9-24 01:23: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才详细看了一下新闻,大概的意思是,某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013年2000万购买了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的投向是联想旗下的弘毅投资,弘毅又募集了很多钱,最终把钱投向了六个项目,现在其中三个项目按时还了钱和利息,还有三个项目没兑现,其中一个项目(上海誉丰)被银行抽贷,企业陷入困境,还不起钱了。

弘毅一起投资的详细情况(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何看这个事情,个人觉得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投资人2000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和理财经理的对话有没有录音。这几年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规范理财产品销售,主要做法就是打破刚性兑付,就是不能让银行承诺保本保息,把风险的锅直接甩给客户。

查了一下资料,刚性兑付在2013年之前的银行售卖理财产品过程中非常普遍,2012年就因为刚性兑付,有客户在华夏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过问题(具体请百度)。

又用百度做了限定时间段的搜索,最早的监管部门让打破刚性兑付的说法应该是在2013年年末左右,所以,如果招行的上述客户是在2013年早些时候购买的理财产品,理财经理承诺收益的做法也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既然承诺了刚性兑付,如果客户能找到证据,那银行就应该出来承担风险,按时为客户还本付息。

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银行、信托公司也出现过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情况,很多金融机构的做法就是把责任推给理财经理,然后拒绝理财经理当初的承诺,或者设法「证明」理财经理是「临时工」,这样就把该自己背的锅甩出去了。


补充一些新的信息,今天(1月11日)招商银行回应的此事,把锅甩的很干净,基本可以断定,投资人要自担风险了。

核心信息有几条:

  1. 客户购买的是私募股权基金,不同于其他私行自身发行的基金产品,私募股权基金本身就属于高风险投资,并不存在承诺保本以及预期收益的状况。
  2. 当时所有的合同里并没有任何刚性兑付的字眼,当然也并不存在刚兑的可能性。
  3. 招商银行只是渠道方,并不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投委会成员,客户能否顺利推出,主要看基金管理人弘毅方面的进展。
  4. 2013年,在销售产品时,招行履行了“卖者尽责”,所有的流程始终合规,尽管当年并未出台“双录”即录音录像政策要求,招行私人银行销售以及主管等多人分别与投资人进行了风险提示。
  5. 由于当时没有录音,现在并不能证明理财经理在销售时存在承诺保本保息的情况。根据招行当时的销售存档来看,并没有任何材料说明招行在销售过程中有此承诺。

综上,基本上风险就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了。

3#
柳州  3级会员 | 2018-9-24 01:23:05 发帖IP地址来自
真心不如自己做一个理财产品,百分之九十六的钱存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百分之四的钱买譬如腾讯之类的好公司的一年后行权的期权。

期权亏损了,可是本金其实没有损失。
期权翻几倍了不就是一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了么
4#
luvian  2级吧友 | 2018-9-24 01:23:06 发帖IP地址来自
之前不是一群人为取消刚兑欢呼么?既然没有刚兑,大家根据合同来啊。啥都是客户经理说的?你不看合同?你有录音录像证明招行客户经理欺骗了你吗?有的话去告他啊,没有的话按合同来啊。这类产品白纸黑字写着不保本浮动收益,最不利的情况下本金全部损失,你不看合同别人说什么信什么?

很多人喜欢一边倒的骂银行,银行不刚兑骂银行,zf要取消刚兑也骂银行,其实大家有合同,没有刚兑了,白纸黑字合同来。什么?客户经理说的?如果是客户经理说的,那么出于表见代理银行需要担责。但是谁主张谁举证,或者请银行配合提供当时监控,如果银行因为时间太久录像已不保存,你自己也拿不出自己的录音录像,那请按合同来办事。退一万步讲客户经理瞎说,也是各自承担部分责任,人家说什么你信什么?


相关回答:

什么是刚兑?
zhihu.com/question/2643

如何看待十家银行联名上书反对资管新规?
zhihu.com/question/2637
5#
金洪运  3级会员 | 2018-9-24 01:23:07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这种事 ,现在只是个开始 之后只会更多

1,这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开始

2,2018严查明股实债,不知道有多少暗雷要爆掉

6#
周淇  4级常客 | 2018-9-24 01:23:08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自我的风险意识不足;同时销售经理存在误导行为。

在2013年的时候,余额宝才刚刚上线,“全民理财”时代刚刚开始。而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投资项目在业界的口碑是不错的;然而,如果未能向客户揭露风险提示,是不当行为。

就报道而言,11%-13%左右的收益,是不可能保本保息的。我们未能看到合同的内容,但是就下图所示的投资项目而言,相当分散,包括股权投资、小额贷款等。这些投资项目均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销售的任何环节,无论是代销的招行还是其客户经理,都不可能做出“保本保息”的任何承诺。

如果客户认为其“保本保息”有理据,需要自我承担举证责任。

其次,就这些投资项目组合打包成的理财产品,客户在选择的时候,不能仅仅看“预测的收益”,还要看其不可预知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这些风险很可能造成本金的损失。

就这些投资项目而言,无论是“联想集团担保”,还是其他噱头,都不能降低其信用风险。逾期,甚至本金全无得可能性都是有的。

所以,销售经理口头承诺的任何事项(有或者没有,承诺了什么)都不起任何的作用。投资者最终在已经签约之下,都需要自己承担投资风险。这是最起码的风险意识。

7#
李威廉  1级新秀 | 2018-9-24 01:23:09 发帖IP地址来自
监管部门苦口婆心、再三强调银行在销售理财时禁止任何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的表述,而且要针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产品匹配销售。

收益率11%以上,明显就是高收益的产品,收益和风险相匹配是基本的投资学常识,高收益高风险,但总会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出了事就哭天喊地。

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过程中估计也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没办法,不这么说,怎么能完成指标呢。

所以说各打五十大板。
8#
伊芸  5级知名 | 2018-9-24 01:23: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收回本金也算违约?预计年化不等于必须要给的部分吧。

总觉得中国媒体为什么总喜欢黑银行?业绩好就是不良大幅上升。

9#
苏苏金  2级吧友 | 2018-9-24 01:23:1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位私交不错的客户此前咨询我,是否该买一家三方财富平台推荐的FOF股权母基金,卖点之一就是子基金中有红杉、弘毅等知名私募股权机构,据说这些很牛的私募股权基金已经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了,只有通过FOF母基金形式才能参与。出于产品稀缺、机构知名、风险分散的考虑,她很看好这种模式,希望我支持她买。

我力劝她慎重选择,主要原因是私募股权基金这种期限长、风险高、运作不透明的产品,并不适合她目前的情况。我了解未来3-5年内,她有为即将成年的孩子在北京购房的计划,虽说财力强劲,但毕竟也是一大笔刚性支出。这笔钱适合做一些流动性还可以的产品,比如两年内底层资产不错的融资类信托,或者管理能力比较好的二级市场股票基金。我甚至跟她举例说了自己近期正在处理的一只私募股权基金到期清算时的纠纷,作为打消她念头的理由,但她当时最直接的反应是我所在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或风险管理能力太差,才会导致选择的私募基金投资失败,还跟我说如果是招行肯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事实上,我所说的那只我行代销的私募股权基金,是国内一家非常大的知名机构,有优先劣后夹层设计,还有银行作为产品管理人列席投委会。五年运作下来本身投资的几个项目都还OK,流程整体也算规范;但毕竟投资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判断,谁都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再赶上最近几年这波不利的行情加上诸多解禁退出的限制,基金五年到期后业绩一般,且部分项目没有退出,所以目前在走延期清算流程。

在这过程中,即使身为半个圈内人,我深深感觉到散户投资人,尤其是通过银行和财富渠道购买LP份额的散户,在整个信息链条和分配链条方面,完全是处于食物链的最下端。整个市场给我的感觉是,十倍二十倍的GP满街跑,赚钱的LP一个没见过。

因为股权项目的不流动,估值和基金净值是非常主观的,而且不透明,所以在收费上基金会有很多的操作空间。尤其是一些结构性或夹层性质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扣除负担很重的各项管理费、托管费、所得税之后,实际到手的收益不过相当于信托理财产品收益,但实际承担了股权投资的风险,而且因为退出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了收益。

还有,认识的一些秉承长期价值投资、做得还不错的PE或VC,手里有好的投资项目,根本就不愿意跟银行或财富渠道合作拿资金。一方面是因为零售端资金成本高(需要给代销渠道费用和收益分成,通常佣金不低于3%),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零售端要求的投资资金期限太短,好的投资项目从投到退,至少是3-5年的周期,如果考虑采用IPO之外的并购退出方式,期限会更长。而一般零售渠道的产品,都不会太长。

所以现在银行和财富机构喜欢做私募股权的母基金,找一些名声已经做出来的股权管理人,让他们来分散去投资其他更小的股权基金,但是从股权投资的特征来看,如果FOF过于分散的话,虽然整体风险会降低,但收益也会大幅降低,甚至是接近于类固定收益的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代销渠道,还是母基金管理人,都会收取很高的管理费,且越是超额收益部分,收的比重越多

可惜,在目前所谓股权造富的神话鼓吹下,依然有很多人愿意选择股权投资产品。我在这举这个例子,不是想打谁的脸,也不是想说招行如何如何。既然是股权投资,销售过程里有没有风险揭示,产品说明里有没有明确保本保息条款,又何来违约一说呢?即使当初理财经理可能有不当表述或隐性担保,难道客户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吗?

说到底还是既恐惧又贪婪,可是世上只有风险溢价一说,追求高收益必然会把自己暴露于更大的风险敞口之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75
帖子: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