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是否会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歆盐   2018-9-24 01:20   235194   8
我国地方政府地方债务现状存在什么样的隐患?会给经济带来什么风险?

中国审计界一名资深人士称,地方政府债务已经“离开可控的范围”,可能引发比美国住宅市场崩溃更大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都已表示对中国政府债务感到担忧。地方政府不得直接发债筹资,因此它们利用特殊目的实体来规避这些规则,以这些特殊目的实体的名义发行债券,以便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via “中国地方债已经失控”

相关新闻:
地方债公开成顽疾 城市财政透明度无一“及格”
千龙网--新闻中心--地方债发行方:透明公开才能化解风险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chenqin  4级常客 | 2018-9-24 01:20:3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谈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当然无法绕开土地。2012年,以土地出让为偿债来源的政府性债务占当地所有政府性债务的比例大约是20%至60%不等,在浙江、天津、福建、北京、重庆和海南等地,2012年底的债务中都有50%以上的政府债务都要仰赖土地出让收入。
而在政府债务和土地之间,我们又无法避免融资平台这一举债中介的讨论。由于政策限制,政府正是以融资平台为中介,进行土地抵押和融资获取,进行建设与开发。从2010年至2013年,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从5万亿上升至7万亿,占当年所有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0%至50%。

但是,融资平台一般来说并不是一家可以产生大量正常收入的公司,他的收入极为有限,一般来说有两大类:

1, 公用事业收入。由于许多融资平台本身并不从事生产性行业,只是被冠名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了使得这些公司产生营业收入,政府往往会将一些原由政府完全出资的公用事业公司划拨至融资平台名下,如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等。

2, 补贴收入。在融资平台借债时,政府往往会承诺使用财政收入进行补贴,甚至会设置专项补贴款项保证融资平台的正常运行。除了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补贴外,融资平台的补贴收入还包括一部分土地出让收入,即政府承诺将某些土地的预期未来出让收入直接返还给融资平台充当偿债现金流。根据2014年年报,补贴收入在所有税前净利润中占一半左右,是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



显然,这些收入并不足够让银行打消对其偿债能力风险的顾虑。首先,公用事业公司本身的营业收入增长十分有限,一些诸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的政策又进一步减少了融资平台的收入来源;其次,财政补贴完全依赖于政府的税收收入,而在经济下滑时,政府的税收收入将会停止上升甚至开始下降。


许多融资平台在发行债券的募集公告中也不讳言其有限的收入增长预期以及对政府补贴行为的高度依赖。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借贷和发行债券时的信用评级,融资平台还需要强调自身“良好的资产变现能力”,也就是具有大量可抵押资产。为了增加可抵押资产,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政府使用出让或划拨等方法,向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在2013年之前,我们能够在几乎所有融资平台的债券募集公告中找到“发行人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具有良好的资产变现能力”这一类语句,这实际上正是在使用融资平台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进行抵押,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贷款以及借债的基石。


例如,某融资平台的发债公告中有下列声明:


在土地注入—抵押贷款/抵押发债的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注入融资平台。其中有一些省份的平台注入尤为严重,例如安徽、江苏等,有超20%的土地出让是被融资平台所拿走。下表中列出了在2007到2014年中融资平台获得土地占比超过当地该年度土地总出让额度50%的22个地级市。


我们控制住融资平台的其他特征,计算当土地注入增加时,对于融资的撬动情况。结果发现:对于融资平台来说,土地的注入额度每增加1元,一年后的贷款或发债额度便会上升0.4至0.53元,即接近一半的杠杆率



理想情况下,政府通过土地来获得融资的路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政府本身不能直接抵押土地来获得贷款,就将土地注入融资平台,由融资平台将土地抵押后,发行债券,或者得到银行贷款。
但从上图中我们立刻能发现这种“理想状态”的不合理之处——如果抵押率只有40%到50%之间,那么一个融资平台为何要为了0.4到0.5元的融资,为了一宗土地注入多花1元钱?

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融资平台在土地注入后会首先将土地进行抵押融资,再使用新的融资对这块已经被抵押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最后将已开发可产生商业效益的熟地卖出,并使用熟地的土地增值来归还融资以及挣取利润。这种方法下的融资,仍然是为了进一步建设。对于一些融资平台来说,土地开发也是他们的主要职能之一,使用这种方法来从注入的土地中获利也成为了这些融资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第二,融资平台并不需要进行“真实”的付款。这种解释其实非常符合直觉,融资平台与政府可以说是左边口袋和右边口袋,这点钱在左口袋有口袋里倒来倒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在大量融资平台的发债公告中,存在着政府财政安排的条款。也就是说,在土地注入后,融资平台并不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或者是他们虽然支付了土地出让金,该支出却随后被政府的补贴所抵消了。2012年底四部委发布的文件(财预[2012]463号)提到,“以出让方式注入土地的,融资平台公司必须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正是从反面说明了一个事实——融资平台不支付土地出让金便获得了土地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了
而这又引发了我们新的疑惑——如果融资平台不需要全额付款,甚至完全不付款也可以获得土地注入,那么此时土地的“价格”将失去意义。这是因为,如果融资平台并不需要真正地支付市场价格,而抵押融资又需要参考市场价格,那么融资平台最好的选择就是与政府共同设定一个偏高的虚假价格,以零成本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融资。此时,“理想”的抵押融资图便成为了下图:

这种为了融资而合谋,导致土地价格被高估的现象存在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土地本身的价格入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对于某一块注入了融资平台的土地A,首先确定其经纬度,之后以该经纬度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为一平方公里的圆,将圆内的所有土地交易记录下来。

2, 从这些交易记录中,提取出那些与土地A在同一交易年份,使用同种出让方式(拍卖、招标、挂牌或者招标)、属于同一土地用途(商业服务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或其它用地)且不是注入给融资平台的土地

3, 将这些土地的总价格除以总面积,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并将此价格设为土地A的基准市场价格。



我们发现,从2007年至2014年,融资平台被注入了高估价格的土地的情形确实非常严重,2012年,向融资平台注入的土地,比同一地点非融资平台购买的土地单价高出24%。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高估土地价格的方式存在相当大的地区异质性——从逻辑上来说,财政越紧张的地区,越需要额外的融资,也就越需要将土地价格作高。我们使用三项指标来代理一个地区的财政紧张程度。

1. 市政公共建设资金比例有多少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占总建设资金比例越低,地方更需要融资。

2. 市政公共建设中自筹比例占当地预算内收入——自筹比例占预算内收入比例越高,地方更需要融资。

3. 市政公共建设中贷款占当年预算内收入比例——贷款占预算内收入比例越高,地方越需要融资。


三项指标的初步统计都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和,即财政越紧张的地区,越需要将土地价格作高。例如,相比那些财政预算占市政建设支出比例为1的地区,那些完全没有财政预算进行市政建设的地区的土地溢价率要高出24.6%。


前面我们说到,对于融资平台来说,土地的注入额度每增加1元,一年后的贷款或发债额度便会上升0.4至0.53元,即接近一半的杠杆率。但是,刨除了土地价格的高估之后,实际的杠杆率会是多少呢?我们用每块土地周边一平方公里的基准价格当作这块土地的“实际价值”,结果让人震惊——大部分地区的杠杆率都已经大于1;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土地融资杠杆率已经大于2,即融资额达到了抵押物实际价格的2倍以上。


这样高的融资杠杆率,需要土地价格的不断提升才能具备真实的抵押功能,如果土地价格升值没有保持一定的高速度,那么一旦出现偿付能力问题需要抵押品变现,债务危机就会出现在不远方。




注:

这个答案总结自我离开学术界前写的最后一篇独立作者的论文,成稿于一年多以前,但一直没空修改。文章本身也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包括画一个一平方公里的圈来认定实际价格,用交易价格来代替抵押品估价等,都有一些绝对,而这些内容的修改都需要大量时间。虽然土地杠杆的问题仍然在和几位老师共同继续研究,但这篇文章看起来已经不会再拿去发表了,与其放在电脑里烂掉,不如脑袋一热找个问题发出来。

所以,如果有一些背景条件已经出现了变化,比如债务置换,各类文件的具体实施等,他们或许已经将出现危机的可能性降低了,请以最新规定为准。
3#
杨小彻  4级常客 | 2018-9-24 01:20:39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看楼上的回答,宏观方面和大体运作说的都差不多了,但是时效性都有些滞后了,以业内人士来补充一下现在地方债的细则的运作情况。

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我们拿到一个债务项目最看重的就是,你们怎么还钱?去年以前,每当我们拿到一个政府地方债项目,首先就是要求这个项目能够拿到当地的人大决议,再谈之后的事情,因为对于政府来说,纳入财政预算就是最可控的第一还款来源。自从14年年底国务院发布了43号文之后平台公司债已经不能出人大决议了,也就是不能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了,玩法自然和之前不一样。

今年,我们也开始考虑政府违约的风险,因为地方债投向的项目基本都是BT为主,短则两年,长则六、七年,我们(私募债)是不可能承受这么长的一个债务周期的,既然政府不担保,我们就要看平台公司都有些什么了。

一般说来,平台公司最主要的资产无非几类:土地、在建工程、各类应收账款、各类经营权,所以现在我们如果要助其发债,首先抵押物必须足值,比如土地抵押这块,我们要求的抵押率往往在40%以下,就是说平台要融4个亿,必须用不低于10个亿的土地来抵押,而且不允许重复抵押。从这块来看,楼上一些用庞氏骗局或者地价杠杆之类的段子来形容地方债是不准确的,最根本的一点,地方债是有足值抵押物的,至少在我们是要求这样。

然后,我们会确定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如BT或者PPP什么都好,用款项目一旦开工,那么在政府处的债务就会形成,我们也会要求用该笔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这也是一个追加征信措施。

随后大致方案形成,该笔债务我们还会要求本地销售一部分,这举动会进一步降低地方平台的违约意愿。其实就现在来看,政府平台的债务违约意愿很低,因为很多地方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5+2城投债,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任何一笔债务逾期情况,城投债后面2年的回购条款会使得政府平台非常被动,同时在国开行等银行里的极低成本的资金也很难继续拿到,违约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所以中短期来看,地方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再说未来债务到期的情况,这个异议不大,地方政府实际做法就是发行债偿还旧债,可以说这一点目前也是地方债最大的一个风险点,不管是纳入国库也好或纳入银行抵押范围也好,这个风险根本上还是消除不了,不过和西方政府不同,就是我国政府手中的资产很多,所以本质上讲,我国政府的信用是有抵押的的信用。

所以,我觉得不用去妖魔化地方债务,但也要抱着一颗警醒的心。
4#
付鹏说  2级吧友 | 2018-9-24 01:20: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说结论:纵容,才是中国最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目前出现的金融风险是近年来持续过度金融化、经济脱实入虚的必然恶果,对于经济结构性问题不敢直视,各项政策之间相配合上脱节,导致过度流动性的背景下再叠加了结构性流动性失衡(实体经济缺血,流动性集中在金融领域)。金融交易性资产创造了金融虚假繁荣最终这就是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源。系统性风险点包括:房地产、股市,债券,商品,汇率

越是金融资产繁荣---实体就是越没人干---大家都去干金融---金融繁荣进一步加剧---所有的政策都变成了“炒作”的“题材”---金融繁荣成为了一个社会衡量的标尺---大家秉承着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信念---不再相信勤劳致富,只相信一夜暴富财务自由---金融膨胀过渡---金融体系各个领域杠杆拼命增加---自我循环自我强化自我实现--最终引发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看一下几大市场爆发风险的过程:

股票市场:2009年证监会61号令秉承着金融服务与实体的职能启动IPO,原本意图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职能和功能,引导资金的正确去向,但IPO环节中,逐利性驱动大量影子银行,继而驱动储蓄搬家,流入股票二级市场,上涨带来刺激效应驱动各路资金和杠杆追入股市,贪婪浮现,融资配资加杠杆,各种金融化产品、管理基金、杠杆、资金,纷纷涌入股票市场。还有股指期货进一步提供金融加速机的作用,典型的自我循环自我强化自我实现,一场金融杠杆下的泡沫轰轰烈烈展开,管理层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对于市场进行调剂,调剂的结果就是刺破了杠杆的自我循环路径,拆杠杆导致市场流动性急速收缩,暴力崩盘下金融衍生产品又再次的加快了负反馈的传导,股灾爆发。

债券市场:过度流动性叠加了结构性流动性失衡,在资产收益率普遍缺乏吸引力的情况下,大量银行资金通过表外理财和委外加杠杆后涌出,由此造成债市杠杆率的不断攀升。债券市场里面的各种利益的盘根纠结,各种加杠杆的玩法也是屡见不鲜,银行间同业互放存款以及银行与非银委外互加杠杆,都为系统性风险埋下了隐患。随着监管层和央行开始逐步开始进行降杠杆调整时,杠杆率过高之后的债券市场也必然难逃一劫,银行与非银委外间的相互去杠杆,终使债市脆弱资金链趋于不稳定,并造成恐慌性踩踏行情。

商品市场:供给侧改革让执行者完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停运动”,造成价格急速上涨,金融杠杆的放大效应加速价格的上涨,以及供需之间自我强化自我循环自我实现的过程,严重干扰了正常政策效应的判断;2016年11月11日过度自我强化的商品期货市场在遭受到监管层不断加大摩擦成本的背景下,爆发局域性、系统性风险,市场功能逐步丧失其应有的职能。

房地产:新增信贷几乎全是房贷全是房贷,这是个神奇的地方,一个困扰政府最大最大的紧箍着,一个把所有风险都集中的地方。房地产政策出一个,老百姓就发明一个绕道政策继续加杠杆,离婚证这种廉价的工具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人性的底线;

很多人会说:“各种灾管我屁事,我关心的就是涨了赚多少倍,跌了赚多少倍的事情,涨跌都赚钱那才是牛B!至于政策有多难跟我有毛关系,越乱越赚钱,如果市场都有效了,赚不到钱了!”

如果整个社会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这么想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现在中国的金融系统风险如此的会被放大,管理者有时候很无奈,因为非理性环境和认知不是制度管理者能够管的了得,这也就是有的时候很多事情忽然就发生了的艺术感。

今年年初全球央行困境:“你敢加息我就死给你看!”其实背后蕴含了道德性风险的逻辑,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守住底线的论调,必定会被市场参与者解读为:“你看!政府也不敢暴力去杠杆,挤压泡沫,他敢挤压,市场就崩盘,然后政府还要守住底线,那就一定会救!然后同志们只要死不了,我们就继续把杠杆再玩一次!”

呵呵,这才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最难的地方,既要。。又要。。还要。。。哪那么容易啊!赌徒只能被消灭,不会被教育!他赌你不敢,你的温柔意味着他更加肆无忌惮,你敢么?不敢就是继续纵容,敢那就要承担压力释放的负面效应,是时间选择一个了,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这才是当下最大的金融风险!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看财经————

更多音频内容欢迎登录华尔街见闻APP,点击Premum订阅收听

t.cn/RiKT8qJ ← 或点击传送任意门

5#
Orz辉  5级知名 | 2018-9-24 01:20: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一直的观点都是中国的地方债和房地产是风险,而且很多地方风险性很高,但这不是全国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是无法通过分散投资避免损失,当然所谓“系统性”不是绝对的,要用贝塔系数之类的指数衡量,但中国地方债和房地产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统性风险。

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高度分割。

中国各地土地供给并不是高度市场化的,具有极大的计划特征。有些地方土地供给过剩,有些地方稀缺。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给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当地主政官员资历、中央规划等密切相关。这造成有的地方明明房地产不愁卖,但是中央不给土地指标,当地官员也没有能力跑下来。有些地方土地供给即便算不上过剩,但至少充裕,可是存在结构性和地域性问题,明明是大学城周围缺土地,审批却将指标给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各地土地资产差距这么大,原因在于中央在发放土地指标时,向西部和中小城市倾斜,倾向于小城镇化,控制大城市规模。

土地市场的分割造成房地产市场分割,中国各地城市的住房收入比差距巨大,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往往出现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的场景。比如中国大部分县级房地产市场前年和去年就死了,今年也没见得有多大复苏,可去年北上广房价高涨,今年很多二线城市出现了炒房热。同样,2012年的时候西安曲江地区很多楼盘和天津市房价差不多一个价位,单价在1.2w左右,可是4年过去了,天津的房价几乎翻了一倍,而西安曲江大部分楼盘房价实际上是降了10%左右。如果是系统性风险,就不应该出现一边崩盘,一边火热的现象。

除了土地审批造成房地产市场分割外,中国各地官员利用权力寻租非常常见,各地有大量依附于当地权贵的房地产公司,大型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占中国房地产总体份额其实不够。例如今年万科、恒大、碧桂园加起来才占市场份额10%,而香港仅仅李嘉诚的公司就占私宅业务的1/7。在上轮房地产热时很多大房地产商投资三四线城市,比如万达在很多地级市建商场。如今这些投资大部分是亏本的,但由于这些大型房地产商进入市场迟,受到各种地方保护壁垒,因此投资规模很小,很多房地产商可以利用自己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资产回血,规避了因为这些劣质投资破产的风险。

总的来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分割,本身是违反市场规律的,这造成土地指标浪费、腐败和地方保护,不过反过来,却也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全国系统性风险。
6#
王团结  3级会员 | 2018-9-24 01:20:42 发帖IP地址来自
1、地方政府的能量有多大?
在中国,政府掌握着所有资源,不光土地,连几百亿的企业债都要靠地方债来重组,你说政府牛不牛?自身几十百把亿的债务更不用说了。政府对待银行,高看你是央企,如果翻了脸,政府捏死个行长比捏死只蚂蚁难不了多少。恒丰银行原董事长、龙江银行原董事长,这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创业元老,说弄进去就弄进去。为了身家性命,谁敢和政府作对?
2、政府为什么要还款?
假如王思聪借了你一个亿,去泡妞全赔光了,你还用担心王思聪不还钱?还需要考虑万达广场好不好变现?还款不还款,不光看还款来源,还看违约成本。政府的抵押物,不管抵押率如何,谁敢去拍卖?那只是象征意义。如果地方债违约,影响官员的考核和仕途,那他肯定会想办法。如果这事没有问责制度,那谁还给前任还账。就行酒驾不处罚,大家还会继续喝。但是政府如果失信,影响的不光是官员仕途,政府公信力都没有了,这个后果更严重。所以本级、上级政府都会促成还款。
3、谁在妖魔化地方债?
地方债目前是各家银行最优质的资产,比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好得多。地方债说到底是中央和地方之争,不是金融风险。中国历代的中央集权,官员是中央统一任命的,都是朝廷命官,而现在的官员是上级任命的,在人事上对地方的控制力差了。那就从财政上加强控制,营改增就是这么个目的,地方手里基本没什么钱了,花钱只能向上级要。但是都等着中央拨款等到猴年马月。比如山东的高铁里程不如贵州,在建的济青高铁地方出资占80%,这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银行都在博弈之中,既不能一杆子打死,也不能任由无序发展。说到底,是中央在吓唬银行,怕失控。
7#
迟飞  5级知名 | 2018-9-24 01:20:43 发帖IP地址来自
简答下,应该是流官问题吧。有政绩才能升官,政绩需要钱。超常规的政绩需要超常规的钱。不借么?
流官带着政绩升官了,走掉了。留下了地方债。然后,下一任也不愿当冤大头,如法炮制,击鼓传花。这样谁也不愿接最后一棒,除非中央。
税收高也阻止不了流官创造政绩,以图升官的欲望。
共产主义学堂:eziv587
8#
JerRyTalk  4级常客 | 2018-9-24 01:20:44 发帖IP地址来自
前几天刚好看了IMF研究员Yuanyan Sophia Zhang和Steven Barnett关于《中国地方政府融资产生的风险及其引发的财政脆弱性》(2014年1月13日)报告,现将内容分享如下(渣翻译水平,轻喷>.<):
得益于及时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中国较好地抵御住了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然而,这种以“预算外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主要形式的刺激,并未在一般政府财政数据中予以体现。结果表明,宽口径下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远高于一般政府数据所显示的数额;但这种扩张性债务仍处于可控范围内,约占GDP的45%。
----------------------------------------------------------------------------------------------------------------------------------------

研究人员做了6种压力测试,结果如下:
第一、二种情况 分别为实际利率(左)和实际GDP(右)增速对扩张性财政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

可持续性压力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冲击都将带来永久性变化。这类重大事件足以使扩张性债务在大部分预测期都处于上升通道内。尽管如此,到2018年扩张性债务将略有下降并仍属于可控水平。这两类冲击的影响几乎一致,说明利率和GDP增速的变化对于改变财政负债状况至关重要



第三种情况赤字占GDP比重变化对扩张性财政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

基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至2%将不会导致扩张性财政债务一直处于明确的上升通道:假设基本财政赤字(即一般政府数据下的财政赤字)较估算的大(达到GDP的2%),在这种情形下,扩张性财政债务将会比保守情况下估计的更高,但到2018年时,仍不会处于确定的上升通道中。


第四种情况 实际利率、GDP增速和财政赤字的联合冲击

假设上述三类冲击情形同时出现,那么扩张性财政负债将在2018年升至GDP的55%。虽然这只是一种极端情形,但这类组合冲击有它的逻辑性,增长放缓——特别是像通常那样出现临时性的经济增长冲击,至少在最初阶段——可能会出现反周期的财政应对措施(即扩张性财政赤字增加)。因此,尽管这样的压力情形不大可能发生,但它说明了反周期财政政策作为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刺激措施实际上将会形成一种永久性冲击。


第五种情况 债务占比骤升至50%且未出现额外的财政调整的冲击

中国仍有足够的财政缓冲空间来应对一定规模的债务冲击。债务冲击被构建为债务比率骤然上升的估计模型,例如,或有负债变为实际债务。即使债务比率骤增GDP的10%,债务规模仍位于可持续的动态基线上;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利的利率增长差。一旦出现特别重大事件冲击,这一可持续性将被破坏;例如债务占GDP比重突然上升至50%左右,且在负债增加过程中没有出现额外的财政调整,那么扩张性财政负债将不可持续。


第六种情况 土地出让净收入下降的冲击

在假设土地出让净收入下降50%、但借款上升同等数额、政府支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财政负债将适度增长,并于2018年稳定在GDP的50%左右。


此外,中国地方政府扩张性财政面临的风险利率增长差(IRGD)恶化、高昂的借款成本、投融资之间的期限错配

(1)一旦IRGD趋于不利,那么扩张性财政负债将随着实际利息成本的升高面临更加昂贵的融资成本,因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s)需要支付的利息比中央政府高,从而导致LGFVs债务份额随之上升。而LGFVs借贷成本更高的原因则在于它们在大型商业项目上的资金往往来源于市场银行、企业债券市场和信托公司,并且通常没有明确的政府担保。

(2)借款成本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款成本几乎是中央政府的2倍。名义国债收益率平均在3%左右,而银行贷给LGFVs的利率往往略高于基准贷款利率(约1到2个百分点)。因此,LGFVs借款利率一般高达6%到8%,或基准利率的2倍。

整体而言,LGFVs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营业利润只占到LGFVs总利润的4%;而城市和乡镇级的LGFVs总体上更是亏损运行。与此同时,政府补贴占成为了LGFVs最大的利润来源;数据显示,政府补贴占LGFVs总利润的比例已高达90%。

(3)投融资之间的期限错配,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微薄的营业利润,进一步表明大多数即将到期的债务必须通过贷款展期或者借新还旧来偿还。

9#
MrToyy  4级常客 | 2018-9-24 01:20:46 发帖IP地址来自
是的,我认为这跟当年美国次贷危机几乎如出一辙。
次贷危机:将住房贷款条件放松,发放给本来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购买者,再将这些贷款打包出售,转移至表外。如此循环。当房产泡沫吹到足够大,缺乏更多资金接盘的时候,贷款违约开始出现,一系列贷款证券化衍生品出现问题,继而引发金融动荡。
我国地方债务:地方每年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支持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并且不能直接发债取得资金。于是通过打包资产和相对稳定的财政资金,形成一个持续盈利且现金流良好的公司,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刚开始这些平台公司质地优良,有庞大的资产作后盾,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未来还款保障。但随着基建投资不断扩大,平台公司的现金流能否偿还未来贷款成为了一个疑问。这时候,地方和银行巧妙的配合在了一起,只要地方政府担保,银行便提供贷款。这即是放开了贷款条件。虽然中央一再试图打击这样的行为,但这阻止不了聪明的地方和银行,他们想出各种办法绕开限令,甚至采取表外融资(比如理财产品),又或者更为眼花缭乱的手段。通过这样的不断贷款和投资,地方债务被吹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地步。某些地方政府所担保的债务,甚至超过了其数十年的财政收入,这很明显将导致未来的违约。至此地方债务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随时可能溃堤的状态。
这个时候如果某几个地方的债务同时爆出问题,则很有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恐慌从而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
影响?我觉得我们应该庆幸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以及当代国家领导人的英明。目前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隐患。顺利的话(咳,也就是没有外力干扰,我第二次提到这个了),隐患不会爆出来,我们也就能安然的度过这次“危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15
帖子:1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