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认为信贷业务,乃至凡尘俗事都可以分为两种,技术问题和底线问题,技术问题无非是要思路,想办法,出点子,而底线问题就没得谈了,低于阈值的谈都不要谈。很显然,题主的问题属于后者,至于具体怎么办,是个技术问题,反正大不了换个银行或是机构,现在靠谱的人不多,靠街的银行泛滥。说得很粗糙,题主也自己有主意,无非要点信心,想到最差的状况就无所畏惧了。 关于这个话题引申出去说几点: 1、做过信贷一线的朋友都明白,信贷实务中很难避免有灰色的区域,变通和妥协有时必不可少,问题是这个度在哪,如何把握就考验阅历和经验了。 例如最近身边人m就遇到烦心事: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眼看着不行了,作为非主贷行,本来直接抽身离去就好了。但地方政府开了几次金融协调会之后,市行领导的态度有了变化,不知是为了火中取栗,还是抹不开政府的面子,决定继续原来的业务。作为直接责任人的客户经理L就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上级行和主管部门的压力很难挣脱,这家企业也确实还在苟延残喘中,另一方面,市行层面各级领导虽然决定要做,但都没有书面的指令或是痕迹;支行层面的领导又在暗地里设下不少条件来阻碍业务申报。 很显然这是个俄罗斯轮盘赌的局面,融资到期企业没事大家过关,但如果期间有任何意外发生,受到最大伤害的绝对是m。不同于题主的是,企业虽然经营情况不佳,但没有明显的逃废债迹象,而政府的介入,让融资继续成为政治正确的选择。在实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境地,在技术层面上面临着抉择与作为,很难说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底线之上的操作,最起码可以保全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做这行在技术和能力之外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2、在经济的下行期,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激增是正常现象。而每个客户经理的职业生涯那么长(到我们这辈退休,要到80岁了吧),总会遇上几次经济周期,碰上几笔不良贷款,既然实在避免不了,就无需恐惧和慌张。但现在的很多事件在于,调查链中有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利益输送或侵占,使得监管和银行上层的这根神经非常敏感。特别是国有银行,之前对于不良贷款的追责有过不足的部分,但目前仿佛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都说“尽责免责”,但是不管是受托支付,短贷长用,还是关联担保,粉饰报表,很多业务和客户从介入的一开始,就充满了原罪,在经济的上行期,这些都是白玉之瑕,但出了问题呢,很难让调查人特别是第一调查人有回寰的余地。更不必说,这行涌入了这么多的小鲜肉,从基层领导到一线员工都充斥着“冲冲冲”的激情了。 真的不是为谁辩解什么,开脱多少,但如何能让大家在踏入这行后,不会有赌赢了就加官进爵,赌输了就万劫不复的无力感,就是银行业和监管层面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牺牲了一批又一批的炮灰,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我们。 有所为,有所不为,既是对我们一线从业人员说的,也是说给整个银行业听的。 大概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