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子二十年后将价值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4 00:54   2179823   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Hanxiao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07 发帖IP地址来自
绝赞更新!后面有二胎补充。
既然大家这么支持我,我决定强行更新。
今天来说说中国房价高的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吧。
那就是万恶的外汇强制结汇制度!
假设你是个东莞鞋老板,一年辛辛苦苦卖了100万美金的鞋给美国人,年末了美国人付了鞋款。你好开心,你正准备拿着钱和老婆唱着歌,吃个火锅,突然就被外管局劫了啊!
外汇局拿走了你的美金增加了外汇储备,用来买了美国人的国债。然后递给你一沓人民币说,没事儿,我不是白拿的!你有点不爽,只好吧火锅料从神户牛换成了蒙牛。

好了,问题来了,人民币是不能国际流通的,任何人在国外的消费,比如国外刷银联,或者买房子。又比如外资企业汇回母国的利润,都是外管局用外汇储备买的单。如果人民币自由兑换,外管局劫来的外汇不就都没了么?于是外汇兑换,境外消费就是有限额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外汇储备和境内人民币广义货币存量的同比例增长。

外汇储备去买了美国国债,那为了劫外汇发行的人民币怎么办?

你作为一个鞋老板,手里有大量的人民币,没有地方花。正愁着呢。

就在这个时候,政府盖房了!

于是无数鞋老板手上攥着的超发的人民币纷纷涌进房地产,推高了房价,你作为一个鞋老板发现,我靠,以后炒房算了,还搞什么鞋厂。

于是东莞完了,房价涨了,贱民完蛋了。
中国人嘛,安土重迁,总是爱买房的。但是整个金融系统,外汇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推手。

你问我以后房价会不会跌,你最好祈祷不要跌,房价跌了,也是说明我国彻底垮了。所以一线城市政府会维持,至于二三线,那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刚需的问题,请看之前的正文


--------------------分割线------------------------
正文
结论上说,一线缓慢波动,二三线大幅下降。
我在日本,如今也买房置业。我想用日本的推演来说明我的观点。
首先日本和中国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折旧率。高度概括讲,就是日本的房子不能保值,随着建筑年限的增加价值下降,在设计使用年限到来是可下降为0。事实上日本到处都是几万人民币就能买到的老公寓。
过去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候,大家都坚信房价乃是不可能跌价的稀有资产,东京地价买美国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后来泡沫经济崩溃,地产陷入寒冬,很多人认为是泡沫经济导致了日本地产的低迷。
其实不只是这样的。
造成日本地产长期低迷的因素除了泡沫经济以外,更致命的是人口老龄化。日本目前每年人口减少30万,每年出生人数已经跌破100万,老龄人口比例超过20%乃全球第一。
目前日本房地产的情况是楼多人少,消费者对房屋的质量要求非常苛刻。新公寓必须做到自动马桶成为标配,全自动智能家电不能不装的地步。同时旧房子则无人问津。日本买房子除了看地段,最重要的参考就是建筑年数,同样的地段,新房和老房的差价可以是10倍以上。
此房为全新公寓,小弟新家,交房标准,没有任何自费装修。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由于房多人少经济差,日本房地产已经完全一般商品化,房子的价格更多的由房子本身的属性决定,而非地段,投资价值等因素。(这房子还有无敌海景,位置在日本神户市,80平米,220万人民币)

中国的人口结构拜计划生育所赐,和日本一样属于双峰。
而且如图,中国人口结构二十年后将和日本重叠,成为老龄化国家。人口开始减少,需求开始疲软。
而中国比日本盖的房子更多,产能更加过剩,特别是人口开始流出的二线城市更加突出。
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宏观经济疲软,经济增长率钝化的大背景下,房价最终会下降,房子最终会成为一种会折旧,会贬值的商品。不会有人再花大钱买一个毛坯房,也不会有人再去做房奴,指望着房子升值。因为房子的稀缺性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会发生根本变化。1995年价值7000万日元的公寓,如今只能卖1600万日元左右。

但是一线城市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依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净流入,依然会保持较稳定的需求。因此房价会保持平稳波动,如东京。但是疯涨的时代,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分割线---------------
突然就可以生二胎了

然并卵

改变目前的人口趋势,有一个指标,那就是人口替代生育率,别看是大词,意思很简单,就是一对夫妇至少生两个才能保证人口不减少,人口要增加必须生3个或者以上。
现在即使放开二胎,也不见得人人都生二胎。就别说三胎了。

毕竟不是生娃打酱油犁地耕田打猎的时代了,生娃就意味着花钱花钱花钱。

所以文章的结论不发生变化

感谢诸位关注!
3#
冯恺  3级会员 | 2018-9-24 00:54: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有具体结论,但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商业地产是住宅地产的先行者,商业地产投资越密集的地区住宅地产发展潜力越大。住宅地产的价格高低取决于该人口吸引力,决定人口吸引力的最大因素在于人口活动密集度,这是本答案的理论支撑。

先贴一张我们公司研究的2015中国城市商业能量指数表单:
我们从对城市商业活动影响最大的五个方面:资本、信息、信息、科技及人力描述了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商业能量状况,并以此做为商业地产市场,尤其是甲级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参照指标。传统研究中,往往将GDP总量、第三产业GDP等经济指数作为评估城市发达程度的指标,而这会过于夸大工业、粗放型制造业及低端服务业对城市的影响,从而扭曲对城市“发达”程度的真实判断。简单举个例子,一个城市GDP再高,如果是靠炼钢或者挖煤卖煤为支柱产业支撑起的,那么这个城市也只是个“落后”的城市,其房地产价值也可想而知。

另外,从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知道,当一个城市发达到足够阶段的时候,它会与周边城市间发生产业再分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最终趋向于大型的城市群。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
这张是2015中国城市能量指数的地理分布图:
以及2012年以来中国中国城市能量指数增长率的地理分布图:
这两幅图描述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圈:京津唐、环渤海、环珠海及西部经济圈的概况。
在城市圈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其核心城市会以中等而稳定的速度进行发展,而周边城市会根据自身发展程度不同形成两个级的分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城市,由于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会在短期(如5年期)间获得高速增长;而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则会发生内部产业的快速转型,但转型过程中总量的增长不会太快。(这个结论需要结合近几年各年城市的商业能量指数不同指标的贡献情况得出,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并没有贴出前几年的完整商业能量指数表单)
当然城市商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的研究还有许多考量因素,这里只简单的提出城市商业活动密集度决定城市发展程度和通过城市圈发展趋势判断城市未来发展两个观点。而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则是城市未来住宅地产价值判断的风向标。对于这其中逻辑更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在其他答案中有机会贴出。
谢谢阅读。
4#
Creamy络  5级知名 | 2018-9-24 00:54:09 发帖IP地址来自
20年后阶级固化将更加严重,很少有人可以跨越阶级鸿沟,房地产也会成为区分阶级的标志之一,伦敦房价都要英国青年花46年收入去买。
很可能20年后青年已经完成了从愤怒到绝望,从祖国花朵到小确幸,甚至从拼搏人生到躺着要福利不给就闹事,宁愿吃低保也不加班的转变。

那时候一线房价依然会相对高,依然会买不起,但是却不那么被关注了。
没有上车的人,已经永远挤不上车了,那还追什么车?有钱就花了及时行乐,反正出生就预见了人生的终点。

准确说,欧美国家的消费主义和及时行乐,正是他们已经经过了快速增长阶段的拼搏奋斗,而在长期的阶级固化中消磨掉了戾气的结果,这也很可能是未来中国的样子。

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才有稳定的上升渠道。因为公司需要扩大,才会有岗位增加,才有人有机会中国式跳槽,才有人能选工作,而不是失业。这时候房价虚高的原因,正是人们有盼头,可以抢房。
一旦停滞,就会出现年功序列那种“维稳”玩意。日本失去了二十年,无数老百姓都沦为屌丝。

但是,核心区域的房价,始终不会崩得很难看,因为是阶级标志啊。

要是现在北上都50万一平米了,你还去关注房价吗?
还有人买得起,还有人改善住房,而且不会少。
但是估计空军已经早早的回二三线城市,甚至老家的农村别墅里小确幸了。

未来,看看发达国家吧,富人区锁死,然后产业向二线三线转移,落后城市逐步发展,房价和收入比趋于稳定。老百姓小确幸,不再追求拼出个未来,明白了努力不出好日子,躺着要福利才有好日子。英国现在宅男沉迷游戏,二次元,比中国都严重呢。
5#
比特叔叔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很惊讶在考虑“未来20年”这么长的尺度时,几乎没有人将技术因素纳入考虑。

十年前我所在的小城到处都是一铺养三代的广告,母上大人想在所在的三线城市投资一家小门面,看了一些商城内铺什么的。当时我还在读研,一些学生已经开始在早期的京东(好像还叫jdlaser 360buy什么的)买电子产品,盖在大学旁边早几年前火爆无比的电脑城已不是购买电脑配件的第一选择。我和母上说:以后电商和商业地产是竞争关系,开头从电脑城开始打起,后续估计苏宁国美之类卖带型号的东西方便比价的行业也要受到影响,然后是品牌的鞋子衣服,最后可能啥都能网上买了,对门面需求会减小。当然吃饭洗脚酒吧便利店什么的还是要用门面开,但是那么多门面竞争服务业的需求租金上不去啊。母上的考虑是钱放着发毛也不是好办法,家庭会议的结果是买了一小间规划为美食街的小门面。现在回头看我对商铺的看法过于悲观,房地产十年暴涨,买啥商铺都是赚的。但平均来说,餐饮小门面确实比商城门面增值速度快、踩坑概率小。

仅仅十年时间,技术进步推动电商爆发式发展,给不同类型商铺的收益带来了巨大影响。那么技术进步会不会影响住宅市场?我认为从20年的尺度来看,一定会,而且这种影响是颠覆性的。

工业革命后,工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产业集聚,推动了城市化。
二战后,随着高速公路网的成熟,带动人口郊区化。
城市化和郊区化都带来了大范围的房地产区位价值重估,这已经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活生生的例子。

未来20年内,3类技术将深远影响房地产市场带来价值重估:
1、VR/AR技术
即使按最保守的技术发展速度估计,20年内VR/AR技术也应该可以达到可提供高分辨率视觉听觉输入,达到组织身临其境VR会议讨论的水平。在VR技术远没有成熟的现在,一些团队已可以利用视频会议、项目协作软件等工具进行异地远程办公协作。目前这种尝试主要集中在新兴的信息技术、设计等行业,但随着VR技术进步带来的临场感以及新一代雇员对技术手段天然适应度的提高,新兴产业在经济中占据比例的加大,远程办公可能成为一种主流选择。VR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流的感受,丽江居住北京上班和组内同事一年不在现实中见一次面很难成为普遍状况,但在VR支持下过渡到“三天公司集中上班,两天在家上班”并不会对协作氛围、企业文化造成太大影响。雇主员工两个方面均有推动在家办公时间增长的动力:雇主可以通过复用写字楼节约大量成本,员工可以减少通勤时间提升生活质量。随着二胎化和老龄化的推进,工作的同时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也会成为选择工作的重要考虑,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支持员工远程办公的雇主将更多得到青睐。

VR技术会不会逆转超级城市化趋势,造成人才都不去北上广深而呆在房价便宜的小城写代码?我认为不会,一来如上所说,完全虚拟现实远程办公对企业文化、工作效率带来影响难以预料。二来教育、医疗等资源难以通过VR技术分散化。

VR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大幅减少通勤需求,出行流量减少让开车更顺畅地铁公交更舒服,人口分布郊区化:城区CBD周边老破小房相对贬值,郊区环境较好,房型合理的房子相对升值。


2、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支持下的交通系统可最大限度减少空驶对汽车的浪费,以及人工驾驶造成的事故。简单说就是现在你住在城郊开车堵在路上一小时才到公司,每天花2小时在路上,以后可能在车上睡30分钟就能到了。住郊区和住公司附近房子的生活质量差距大幅缩小。对房地产的影响和VR类似:城区CBD周边老破小房相对贬值,郊区环境较好,房型合理的房子相对升值。


3、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人均产量的提高,将解放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另一方面会带来土地单产的提高,“耕地红线”无须严防死守,土地资源不再稀缺。对房价的影响偏正面还是负面要看哪个方面发展的更快。
6#
Andy宋  3级会员 | 2018-9-24 00:54:1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房价15年上涨7.5倍
2001年,北京房价不到5000元/平方米;2006年-2015年,北京房价从8077元/平方米涨到29967元/平方米。十年间房价翻了7.5倍,而与此同时北京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翻了三倍。


上海房价15年上涨10倍

数据显示,2001年上海一手房均价3500元/平方米;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34632元/平方米。十年之间上海的房价翻了10倍,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翻了三倍。



广州房价15年上涨4倍

数据显示,2001年广州市一手房均价为4220元/平方米;2015年,广州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6178元,15年间翻了4倍。



深圳房价15年上涨6.5倍

2001年,深圳一手房均价5531元/平方米;2015年7月份,深圳新房市场量跌价涨,成交均价36334元/平方米。在十年之内房价翻了6.5倍



二三线城市十年上涨3倍

二线城市,十年期间的房价平均翻了3.92倍,85个三线城市,十年期间房价平均翻了3倍。




二十年后现在的房子涨到什么情况呢?我装作我不造,我预言不粗的样子。

7#
言雀  4级常客 | 2018-9-24 00:54:1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是多国模式结合中国特色的产物。具体特色体现在:

①人口

②土地来源

③开发资金来源

这种特色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生是政府的人,死是政府的鬼。

  • 关于人口
我数次提到人口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多亿人口,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为节约土地,解决广大农转非人口的居住性问题。集中式开发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必走之路。那就是多层、高层成为开发的主要产品形态。预计多层开发将会在2020年左右全面退出全国房地产市场。说白了,就是中国的民用居住类建筑密度会越来越高。甚至包括办公用房、商业用房都有向高密度发展的趋势。据说,中国高层建筑的建设水平整体是世界最高水平·····

高密度的建筑形态是所有人口密度高、均摊资源匮乏的国家或者地区城市发展的趋势!

从前,谁也没有想过Mall可以建到近30层,但是这种情况确实出现了。——The ONE - 全港最高的純零售商場File:The ONE 2010.jpg此前,高层数的mall还有BERJAYA TIMES SQUARE。

未来类香港型城市中,此类模式会越来越普遍。(扯远了,打住!有空谈一下,发达型岛国对地产开发模式的影响。)

  • 关于土地
2001年,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招拍挂政策,从土地的根源上(国有)非常的严格的控制了土地的市场供应。这一政策有两大优点,第一点是把土地出让控制的很严,土地的出让也循序的遵循政府的城市规划详规,符合未来政府规划的趋势。第二点就是分税制后,国有土地的出让费用作为地方性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了地方的财力。但是这样的措施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弊端,这就是分税制的后遗症,分税制把财权集中到中央,事权分摊到地方,这就极大的伤害了地方的权益,地方干的事多,拿的钱少,但是地方的财政支出有没有相应的减少。地方政府当然就不乐意了。总要找门子补回来。这就通过控制土地出让,抬高土地的基准价。这样不出现地王都奇了怪了。土地成本升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房价也就持续性的攀升。所以无论这些年来怎么调控都不行,业内戏称“空调”。这一点按下不表。

在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土地用途都有官方界定好规划详规,也就是这块地要干什么,都是早已规划好的(当然也有例外,求别抬杠)。在我的认识里,这样的模式极大的损害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严格控制土地用途,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具有宏观的规划理念,但却是极大的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说根上还是计划性质的。这种极低的市场化土地供应模式,是中国特色的房价促成的主要因素。如果是市场化较高的供应模式,在符合规划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政府不干预土地的用途,我想这比任何调控措施都要行之有效,城市化产业的发展也要相较于现在良好的多。

  • 关于开发资金
  1. 中国房地产发展商有一个根本性的弱点,资本积累不够,模式不成熟。有一项统计数据是这样“向银行贷款占19%,发展商自筹资金占38%,其他资金占42%,外资占1%”。但我敢说,这绝对是胡扯。第一,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所有的开发商都会向银行贷款;第二,可以肯定的是基本85%以上的购房者向银行贷款;第三,可以肯定的是80%以上的个人房贷都是在几大国行办理的。第四,可以肯定的是自筹资金还是有大部分来自个人借贷。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开发溢价被政府、银行(政府的)、发展商(也有政府的)三方瓜分了。最后可以肯定的是发展商的资本积累能力太弱了,模式太落后了。就是替人搜刮财富的工具。
  2. 有一个问题,一直被人误解。开发商的开发实力都很强,其实这是一叶障目的判断结果。开发企业进入市场需要的并不是开发实力,而是开发门槛。开发实力那是做烂了N个盘子锻炼出来的。
  • 一根筋的单线性思维

在2000年以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住宅市场只有福利性住房没有市场化的住宅供应。但是之后,政府又立马切断了福利性住房,全面转投市场化住房,完全无视金字塔底层的利益。这样一根筋的单线性思维,只有一个结果——利益全倾斜到既得利益者们的手中,而广大的中低阶层,只是借助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了一下城市的霓虹灯而已。

至于逗比的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等,我就不说了。谢谢各位邀请。

  • 关于所谓高房价,我有自己的看法。这碗汤有点凉,别介意哈
  1. 现今市场的价格,并不高!!远远没有达到该达到的水平。请大家记住这句话。
  2. 安全感。十年前,我们家老郑告诉我——夫妻两个吵架只有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没钱,二是没感情也没钱。很遗憾的告诉强国论者们,我们的国民经济水平是非常落后的;我们的社会保障性体系是很匮乏的;表跟我谈航空、导弹什么的,俺没有那么高的情操。在这样的背景下,私有性的住宅作为拥有70年产权的个人不动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拜金就得拜佛!自己选!(话至此,文艺青年要说了,这个人怎么这么俗。——高高的逼格,只有吃得饱的人才可以吹吹吧?!)
  3. 投资渠道。老是说中国人存款率高,其实这都是被逼的。别听报纸忽悠这是文化导致的。民间借贷放贷是违法的;那点可怜的文化、智商水平又不懂其他的理财渠道,教育普及水平太低质量也太次。大学毕业又怎样,还不是那句话——懂个锤子!再说了,那点可怜的收入,不月月光已经阿弥陀佛了,不存银行就放阿里宝宝里。再说了,投资这种东西,三瓜俩枣的毛票子还是算了,投进去都不听响。所以说啊,口里攒肚里挪的弄点钱不买房子还能干什么呢?!其实啊,按照房地产的溢价能力,现今的水平稳步涨一涨还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觉得房价顶了天了,那是因为基层收入太少了。生活不易,加油!!
  4. 刚需。什么叫刚需呢?刚需就是又有钱又要买房子的人,业内叫A类客户。那什么叫B类客户呢——有钱没意向的。C类客户就是········无论是现行的何种调控手段,受委屈的都是基层消费者。法外有情,那是说给有钱人听的。有钱人买房,营销总监大笔一挥,给来个折上折;不就是二套房、三套房、四套房的问题吗,有钱还能让尿憋着?!
  • 最后关于价值

  • 价值,分谁的价值,也分谁给价值定义的。在世界范围内,有几种东西是带有“一颗永流传”属性的,黄金、白银、染色体、还有物业不动产。那么物业不动产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一般等价物,是经济体内所有成员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的预判断性的选择。在黄金、白银等不能带来固有保障的时候,而房价在蹭蹭的涨。在所有成员的未来预判断性中,物业不动产拥有更适合的流转性,对未来的经济的把握水平也更高。在封建社会的地主经济环境中,地皮作为所有日常生活资源的产出来源,地皮就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流转性。换句话说,有地皮就等于有银子,有银子并不等于可以吃得上。

    而货币是基于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公信力作为一般等价物,但是在相对收入过低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对公信力的一种损害。而房产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属性来看,他较比货币更受民众信赖,所以消费者愿意掏出仅有的首付和月供进入房地产市场。

    消费者之所以对买房如此的痴迷是因为,对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不信任、对未来经济水平的预判断不够良好的基础上的一种消费行为以及自保手段的表现。哥买的不是房,是拥有未来的安全感。说白了,一旦

    今天,人人惮于货币的明天,货币的流通机能将逐渐被损害,如此会严重损害经济安全。堪忧!!!

    最后,说点房产角度的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这种东西,本来就很虚,但是又确实存在这种玩意。只有在实际的交易操作后,我们才知道这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其他都是估值,估值是个很主观的事情,影响估值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有时还要受到特殊因素的主导。最特殊的例子是拆迁中的钉子户,本来这套房子赔付100W,但是为了赶工期或者钉子户背景强硬,开发商让步赔付300W。再比如,某某名校旁边有个房子,小区规划、配套等一塌糊涂,但是因为是学区房,作为学区房这一显著性特征主导情况下,该物业就价值不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城市商业中心以及政务中心周边的物业,在政权稳定历史时期内,房地产其估值或者说成交价值都是处于上扬的趋势的。也就是俗称的卖地段。

    Merry Christmas。

    离开土地的人民不如鸡之20年前埋下一套房子 - 地产三日侃 - 知乎专栏

    谢邀。

8#
周生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房产的“保值”是建立在资产回报率的基础上的,只要已租金衡量的回报率大于折旧率,就是增值,差额幅度超过通货膨胀就是不错的回报了。而作为固定资产的房产,自住的情况下,就算二十年后折价为0,房产所有者仍然省下了二十年的房租。

现下的房价是否有泡沫,由租售比就能明显看出,租金是不容易有被操纵的,租金对人口流动方向也有影响。那些只看到大城市教育医疗商业机会多而看涨的人,若是计算上租金上涨造成的人口外流压力,会不会结果又稍有不同了呢?

我的观察是:
1.中国现下大城市的租金相对收入比例比起发达国家还低得很多,存在相当的上涨空间。所以人口仍然会继续涌入大城市。
2.一线大城市的租售比过低会在短期内由租金上涨而不是房价下跌而逐渐回归理性值。(租金回报20~25年回本应该是一个平衡多方的点,既不会因折旧及通货膨胀造成持有房产反而亏损,也不会造成租金回报过高而投资过热)
3.就业最重要,就业决定收入,收入决定租金,租金决定回归理性后的房价。三四线城市未必普跌,但就业岗位减少的城市房价一定撑不住。有发展预期租售比不离谱的地方就算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不佳也不会出现房价暴跌。政策导向的生态城、科技园等卫星城要小心了,如果产业最终没到位,基础设施建再宽的马路再多的公园也撑不起住宅房价。
4.劳动人口减少比人口总量减少对房价的打击更大。
5.许多人觉得房子价值的核心是地,但这仍然是伪命题。城市大跃进的时代就要过去了,辞旧迎新不再会那么快,而一个即便现在是城市中心的地块,如果保持满是旧房子的状态十年,就会有大几率相对就业更好人居更好的新区成为贫民窟。

不考虑租金这个回报,要求二十年后房子出售价格高于现在购买价格加上通货膨胀率,会不会太贪心了一点,房子的本质也是消费品,不是古董。
9#
没隐私啊  4级常客 | 2018-9-24 00:54:15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说北京人口组成:
  • 有户口的常驻人口
  • 没户口的常驻人口
  • 没户口的暂住人口(外来人口)
其中,暂住人口又分为:长期暂住人口的和流动人口。
事实上流动人口基本变动不大。增长明显的是长期暂住人口。这些人的特点是:终身租或租-->买。

看了@图灵Don的答案,答的很好,尤其是前两条。但是对于第三条还是有些不同意见的:
  1. 北京每年新增44万外来人口。 5年是220万,10年就是440万。
44万是2000到2010年的平均数值,这个数值可增可减,2011年出现首次增长减缓为37.5万,而2012年为31.6万。所以,你不能按着44万来算。
增长这个东西,肯定是个曲线,不会无限制的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会延迟产生,然后对增长产生遏制作用。最后一定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一些(个人猜测,欢迎质疑)。

2.北京外来人口最大份额是河北人。而河北总人口7287万。只要有1/10的河北人想进北京,就是728万。想象一下,北京再增728万人口。想象一下,3000万人口的北京。
1/10从何而来呢?未免有些主观了。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773.8万,实际上这773.8万已经包含了你所说的河北人。
为什么不会再有728万?
其实从河北到北京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临时打工的,有两种:一种是趁着年轻挣点钱,一种是趁着没老挣点钱。而这两种人,在北京只会呆一个时期。就像上学一样,有进有出。进出可能稍有不等。而且,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租房的,更不会买房。

3.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9月份房价在加速上涨。北京9月份房价同比上涨16%,上海房价上涨17%,广州房价上涨20%,深圳房价上涨19.7%。一年之间上涨16%~20%,这些数字强力佐证了我的观点。这不是尽头,200%、400%这些数字还在后头。
这个比较是相比上个月的数值,这样分析未免以偏概全。事实上,北京的均价每年都增长一万+,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你说的200%,400%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是受某些重大变故影响,会是非常非常短暂的。
你产生的联想很多,下面也还有。其实事物不会无限制地去发展,就像一个楼梯,两个人走可以,四个人走可以,八个人走也可以,但是挤上八十个人,护栏就要被挤断了,继而发生踩踏事故。
当然国家不会让事情自由发展,会调控,这样会对增长的人口和房价都起到遏制作用。
比如现在限制非北京车牌车辆进京期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我估计,房价会涨,但是现在3万的房子,不会涨到超过10万。

有人说,2030年后,北京到处是空置房。这真是不经推理的判断。请问东京、纽约、伦敦在1993年后20年的今天,有没有到处是空置房?
首先说,一个城市从1993年到2013与从2013到2033经历的变化是不一样的,你这样来比较不具可比性。之前20年的变化量,可能在现在只需要7、8年。现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什么都是不可预料的。而且中国日趋强盛,米国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什么经济和政治的变化都是有可能的。2030年北京出现空置房也不无可能。

另外,你提到的城市化率和城市群非常好。中国确实越来越趋于城市化,但是,国家会同时通过调控让其他城市与北上广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以减轻北上广的压力,虽然肯定还会有一大截差距,但是相对在城市生活的代价,会有一个平衡。

届时,房的问题估计才真正解决吧。

ps:本人不才,略表拙见,其中也不乏各种猜测,欢迎指正!
10#
啊啊啊啊啊  6级职业 | 2018-9-24 00:54:16 发帖IP地址来自

20年以后的事情都可以预测?

我要是可以预测到北京现在三环10万一平米,

我08年的时候不赶快借钱去北京买房啊

这还只有10年时间了。


做神棍也要讲个基本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