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经济形势会怎样?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岁月如歌   2018-9-24 00:53   3634809   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邓铂鋆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1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三是放眼开放,我们参与国际合作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少。我省与日韩合作地理位置优越,长期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一极。但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变化影响,我省与日韩地方经贸合作不确定性增加,对外合作的海上大通道优势发挥不出来。2017年,我省外贸依存度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与这种状况密切相关。可以判断,在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格局中,山东的沿海区位比较优势正在迅速下降。

山东省委书记2018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七)的开工训话。

“地缘政治变化”的提法很有意思。

上一轮全球化浪潮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与经贸来往关系中,海洋贸易国的地位很高,我国主要的对外经济合作伙伴都是海洋贸易国。现在,传统的沿海外贸大省山东的外贸依存度落后全国平均值10个百分点;跟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大国——日韩这两个邻邦的经贸合作不确定性增加,甚至于海上通道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山东官方认为,今后山东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压力在于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格局带来的变化和机遇。

这两个变化,传统贸易对象——海洋贸易邻国经济来往减弱,对外经济活动趋向“一带一路”沿线,都提示较大的经济政治变局即将到来。是传统的海洋贸易邻国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发展内生经济和面向亚非拉,还是将出现更激烈的变化?我们上一轮经济周期得益于“全球化”经济格局的建立,现在到了“全球化”大范围系统更新的时候了。

显然,讲话人是没有资格宣布地缘政治变化的。这个判断是谁做出的?

3#
caterpillar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12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大势没有知乎大神们清晰,只能说点自己了解的行业。
1.生猪养殖业从15年就开始进入美帝八十年代末期的节奏,存量市场巨头扩张。所以未来十年都是规模企业大发展的时间。目前行业集中度依然远远不足。
2. 国家利用环保政策强制出清小规模养殖,目前要求的0排放政策,预计能让500头以下的都承受不了。当然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执行速度会有变化,但大趋势不变。
3. 16年头部企业的扩张产能在18年会释放,新增产能不低于出清产能,所以生猪周期在18-19年到达谷底。有鉴于本次周期谷峰时间较长,恐怕低价区间也会被拉长。这次熊市可能比14年更惨。成本下不来的退出的部分,之后就再也没有进入的可能了。我最希望的就是雏鹰农牧这傻逼滚出去……
4. 去年针对农业定向释放的流动性,至少这次没流向地产,没脱实向虚。
5. 土地流转是好事,但是土地产出还是太低。大多数流转而来的土地产出无法覆盖租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后续的配套。
5. 生产会有周期,但永远不会终结。大多数知乎精英的世界观里 只有上升和断崖式下跌两种。只有极度乐观或者极度悲观。这不好。
4#
中午起不来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13 发帖IP地址来自
目前是政左经右,经济会出现分化。与政治强烈关联的国企以及部分被收编的战略性股份制企业会有很好政策扶持,包括资金倾斜,通过政策清理市场保证生存。与政治弱相关的企业面对不断萎缩的存量市场是养蛊式的竞争,活着的都是寡头。
5#
塞冬  4级常客 | 2018-9-24 00:53:15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经济小高潮正在快速褪去。


棚改货币化安置一线楼市政策收紧所带来的中小城市地产火热正在接近尾声。


下面看详细数据:


前几年,由于经济增速下滑,煤炭钢铁等行业集体陷入沉寂,连续数年全行业亏损。


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达到峰值。2014—2016年,煤炭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9%、3.7%、4.7%。


然而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炭钢铁量价齐升,从扭亏变为大幅盈利,多年未见的火热场景重新归来。


这一场景仅维持了一年。


下面感受一下煤炭产量的走势(本文图表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

煤炭进口走势:


2017年下半年开始,原煤产量从双位数增长快速走低,到年底已经变为负增长。


"气代煤"有一定原因,但影响极小。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量按热值换算约等于3-4千万吨煤炭,只相当于我国煤炭消费的不到1%。


再来看发电量走势,也是从过去几年罕见的5%以上高增长回到2%的新常态。


钢材走势:


有色金属走势:


上面这些上游工业品在16年下半年到17年上半年恢复了多年未见的高速增长,然后又迅速地被打回原形。


虽然如今钢铁煤炭价格仍维持高位,但整体的需求增长已经大幅减缓,价格回调只是季节和时间问题。


而这波上游工业小高潮的源头,就是16年至今中小城市房地产的火热。短短一年时间,全国去库存任务顺利完成,几大港股上市房企的股价也翻了几倍。


而造成这一现象根源就是一线城市政策收紧和中小城市的货币化安置。


《棚改货币化安置:地产销售的幕后功臣》
m.wallstreetcn.com/arti


"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棚改补偿模式由实物货币安置并重转向货币安置优先。

央行通过PSL向国开行发放贷款,国开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地方政府通过货币化安置向棚户区居民发放补偿款,地方政府拆迁卖地后偿还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偿还央行贷款,形成资金流的闭环。

PSL余额从15年5月的6459亿,一路上升至17年2月的2.2万亿,国开行棚改贷款余额也从14年末的6362亿,翻番至15年底的1.3万亿。

我们估算14-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面积分别为0.4亿平米、1.5亿平米和2.5亿平米,分别占当年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8%、13.6%和18.2%,均逐步抬升。估算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面积升至3.1亿平米。"


连续三年暴增的货币化安置经费,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仿佛一只上帝之手,解决了多年的库存难题。过去两年,全国小县城和地级市的居民们都在惊讶于"拆迁户们把新房都买完了"。


2015-17年的1800万户棚改计划,已经如期圆满完成。接下来就是2018-2020年的1500万户棚改计划。


从1800万到1500万,看上去棚改力度并没有减少太多,但其背后的含义是不同的。


15到17年的棚改,属于每年都暴增的"天降购买力",就类似于手机产能爬坡期供不应求的状况。而18-20年的棚改,则是从暴增变为横盘乃至略降,就类似于一个手机型号的销售末期,已经走到了周期的末尾。


当棚改的高增长结束以后,经济的火热也就难以持续了。


来看看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数据的走势,和上游产业的趋势一致:



几大港股房企的股价在17年下半年开始横盘、下跌,和前面的上游产业、固投、地产开发走势图的趋势也是一致的:












再来看看另一个经济发动机——汽车产业的走势,同样的高开低走,到年末已经接近0增长。


整体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在年中达到峰值并逐渐下滑:


再看看统计局公报恒大首席任泽平报告里最拿得出手的20%+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仔细分析一遍,也还是上面所说的地产一波流。


当然了,经济数据中也不是没有亮点:

  • 电商在加速:全国网上零售额64306亿元,同比增长32.4%,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


  • 高新制造业在加速: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9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8%,新能源汽车增长46.5%。


这和我长期以来的判断是一致的:


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经济体,哪怕全国面临少子化、老龄化,哪怕中小城市的住房无人接盘,核心发达地区仍然会保持年轻、充满活力——产业升级仍在继续,只不过和大多数人无关。


制造Matrix的人还活得很爽,而大部分人只能生活在Matrix里,把自己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的大多数时间交给手机。


总的来说,这一波由于人为刺激所带来的经济小高潮正在快速褪去,2018-19年的中小城市楼市可能也会面临一次新的考验。


毕竟,货币化安置只是让大家集中爆发了一次购买力,只增加需求却不增加供给,在短时期内清除了中小城市多年的库存。


但是,供给和库存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在时间线上往后移。当棚改腾出来的土地大规模建成新房并入市后,中小城市的库存会再次高企,不信我们看下图:



一边是销售量增速的快速下滑,另一边则是房企在加速拿地。两三年后,这些棚改土地上建成的新房就会大量入市。


而如我以前许多文章所言,两三年后的2020年,就是人口比85后打6折的90后大规模进入结婚、生育、购房年龄。


一边是结婚生育购房年轻人口打6折,另一边则是棚改供给大量入市,届时将是怎样一副画面。


人为改变短期供需时间线,把需求前移,供给推后,推高一年的经济数据,并不会解决根本问题,无非是新时代的"朝三暮四"罢了。



---------------------------------------------------------------------------

塞冬:我们这一代人是否会面临医疗体系的崩溃?

塞冬:没有发达国家的命,却得了发达国家的病是怎样一种体验?

6#
野烽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16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8年2月28日更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台湾疯抢卫生纸的新闻。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也因为石油危机而发生过相同的事情。这进一步验证了我在文中提到的“人性是相通的”这个论调。不管你发展到什么文明阶段、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在泡沫面前显得既蠢又疯。在我们旁观者看来,疯抢卫生纸蠢不蠢?台湾的超市里好多纸巾都还没上货就被抢光,许多人家买的纸巾堆满了仓库够用好几年的,仍然在抢。但是随便一个普通的台湾人能说出无数卫生纸会持续涨价的理由。

……………………………………………………………………………………………………………………………………

2018.01.24更新:
1. 本文不是“中国崩溃论”,只是通过描述日本战后经济史,探讨经济周期的客观规律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寻找可能的方向。研究经济史的最大价值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人类在贪欲和恐惧的支配下所做出的行动一毛一样,不管你什么国家什么民族。

2.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房价崩溃会导致经济危机的说法”,反倒是资产价格(房价)继续高升,助长泡沫才会导致经济危机从而使社会崩溃,至于逻辑,正文中很清晰。

3. 本文核心观点:只有求实创新才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投机泡沫只能使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这时候的中国正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互联”等高新技术创新突破与资产泡沫投机最后万劫不复的十字路口上,国家的政策也非常明确——“万众创新+房住不炒”。这时候还有害己害人的家伙出来鼓吹房产繁荣,刺激投机心理,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毫无经济学常识的笨蛋,就是自私自利找人接盘的坏蛋!大家一起鄙视他们。如果大家真的盼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就应该抵制房产炒作,打击投机。

…………………………………………………………………………………………………

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直到进入泡沫时代的介绍,重点描述了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经济表现及泡沫破裂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当前经济走向的警示意义。

一、日本经济的复苏阶段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45年底开始美国占领时期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经济恢复阶段,日本逐渐开始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随后在1947年出现了第一波战后婴儿潮,新生婴儿260万。这些孩子作为“团块世代”,支撑了20年后日本的飞速成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因而开启了“特殊景气”时代,恢复了繁荣的军工生产,美军的大量订单及投资使得这种繁荣惠及了各个行业,轻重工业迅速恢复,日本从此走上复兴之路。

标志事件:

1. 东京塔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完工,即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高塔,也成为日本战后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2. 1959年平民出身的美智子与当时的皇太子(现在的明仁天皇)大婚,美智子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偶像,开启了“日本梦”的新时 代。

3. 1960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日美安保同盟条约,日本正式“独立”(他们国内的说法是这样的),民众的目光聚焦到了经济发展上,经济 飞速发展,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各地涌入东京。由于经 济异常繁荣,人手不足,青年人称为“金蛋”。

4.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让日本国内民众的力量空前团结,没日没夜地进行基础建设,超速度的“新干线”成为日本高效率的标志。

二、日本经济飞速发展阶段

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日本人真正找回了自信!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了上下班“高峰期”,直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我们能在各种视频上看到的专门负责把人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

日本地铁的“推屋”

日本的经济增速越来越快,战后仅仅23年的时间,1968年,日本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的,没错,这个时候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Culture Revolution!日本生产的汽车、电器、电子消费品行销全球,并且在与美国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日本急速前进!

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中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工业科技。当时人气最高的是“自动洗人机”(见下图),不得不说当时的人类真的很愚蠢。当然,经济飞速的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日本人疯狂囤积卫生纸(中国人前几年屯盐的吃相是不是很熟悉?),不过瑕不掩瑜,日本经济仍然在80年代走向高潮。

三洋集团发明的“自动洗人机”

三、日本经济的泡沫时代

美国为了扭转对日贸易的逆差地位,强硬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定(伏笔哈),之后日本便进入了泡沫时代。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股市,数以千万记的日本人一夜暴富。钱来得太容易了,生活就变得奢靡,当时日本流行吃金,什么金箔乌冬面,金箔寿司卷充斥着各种高档餐厅(跟现在的中国茅台涨上天一样样儿的)全世界到处是抢购海外奢侈品与不动产的日本人的身影。类比当今,有一部分中国人是不是也全世界买买买?只不过他们忘掉了伟人“先富带后富”的教导。

这时日本国内正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美好生活时代。在东京的街头,相邻仅500m的舞厅和拉面店,竟然没有人愿意步行前往,都在路口急切地等出租。高尔夫迅速平民化,各种豪车在街上成群结队。毕业生没毕业就有企业来招聘,甚至打出了预付半年工资的条件......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中老年人,想起“泡沫时代”,一脸的美好。

1989年12月29日经指数涨到历史最高点的38885.47。所有人都认为这份繁荣会持续下去,所有人都认为日本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股市、房市暴跌!作家司马辽太郎先生去世之前曾向日本人如此说道“我们曾相信是正确而去做的事,很明显那全是谎言”,于是日本开始了失去的20年。至于这20年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留着后面写日本新生人口锐减的话题),我要告诉你的是——在日本失去的20年里,日本基本无增长,而韩国增长了4倍,中国增长了16倍。

接下来进入整篇文章的重点部分——泡沫的产生及破灭的原因!

四、日本经济的进入泡沫时代的原因

1. 导火索——广场协定

前面我们提到,霓虹国在飞速发展时期经济政策以扩大出口为中心,长期对美保持贸易顺差,这让美爹很无奈。老子这几年打了朝鲜打越南,还要操着和苏联硬刚(冷战)的心,结果让你小子捡了洋落。越想越生气,不行不行,美元必须要贬值来扭转逆差的局面,对日元则进行升值的诱导。那你问日本人是不是傻呀,怎么就愿意这么干呢?日本人是不傻,但是日本是美国的儿子,拥有绝地权利的家长的话能不听么?同时美爹要求日本在国内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俗称大量印钱),操作方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降低央行准备金利率,降息降准,大白话就是问银行借钱利率很低!

这事儿开头一想还挺美的,为啥呢?因为日元升值,国内还在多发钱,日本人不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挺值钱的钱么?就可以随意到外国买买买啊,所以就有了日本人出现在全世界,无所不买的事情。对比当年国民政府超发金圆券结果把自己送到了台湾的往事,看来发钱这事得和美爹商量着来。

随着日元升值,日本出口业开始受到冲击(这个逻辑,随便找本经济学的书翻翻就能明白),制造业开始萧条。这个时候即使想上调利率也无法实现了,原因是制造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命脉,上调利率加大制造业的融资成本只会让他们雪上加霜,所以只能继续降息

2. 金融机构的资金缺乏有效出口

这里的金融机构其实就是以银行为主的投放信托的机构,制造业增长乏力(日元升值,出口下降),需要有地方安放“超发的货币”,不动产成为最容易入手的投资对象。于是地价开始攀升。企业家开始发现经营主业的利润不如“金融自由化”后的“理财收益”,于是开始将投资放在资本市场上(股市、房市)而非技术创新。

当尝到甜头后,由于购买不动产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于是大量举债(加杠杆)购入各种类型的资产。银行给房地产业的贷款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进一步助推资产价格。

3. 人口在战后形成高峰

日本的“金蛋”(青年人)人口总数在70-80年代到达巅峰。这些人经历了日本战后积累的整个时期,拥有资金及强烈意愿大量购置房产。为什么我国房市最高潮是2016-2017年?同样是因为80-90是一个新生人口的高峰,在2016-2017年刚好进入适婚年龄。

4. 社会导向——手里总得有点资产才算成功

这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心态完全一样,我管这叫“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说多了都是泪,中国人把这个心态演绎得更加出神入化,还添加了“丈母娘”的戏份,没房就不把女儿嫁你,房子越贵越有面子。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开发商加的戏,因为我及周围的朋友都没遇上这么“凶恶”的丈母娘,反倒是这些年轻人很争气。

5. 日本世界第一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伴随着二战后日本制造业迅速扩张的是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日本的工业品在多个领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此时的美国陷在越战和冷战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国内人民开始激烈反对进口商品,因为进口商品严重冲击了美国的国内制造业,造成大量失业,游行不断。当时的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也表现得太难看,一副行将就木的造型。而隔海相望的中国也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有政局不稳的趋向。当时的日本人只看到了美国的衰退和别国的混乱,没有看到他们的转型、雷霆手段和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所以在“日本世界第一”,土地资源又贫乏的心态下,土地价格昂贵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了。

于是,日本人产生了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的误判。在1979年,美国不知道谁出版了一本书《Japan as NO.1》,可把日本人高兴坏了。日本这个民族有个优点,就是你比我牛逼,那我对你服得五体投地,这从日本人一点都不恨把自己打败还扔了原子弹的美国人,反而匍匐在地上玩命赶超就能看出来。这下终于得到宗主国的亲口封赏,日本人的自信心前所未有的高涨、膨胀、高潮、炸裂!

6. 预期形成,即使上调利率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

泡沫改变了日本人的心理。60年代的日本很流行的一种打鸡血式的现在看起来很难理解的工作方式,有些公司为了实现销售额翻番的目标,天天在天台上唱歌,还有些公司喊的口号是什么“不许发呆”“不许发牢骚”等让人忍俊不禁的话,疯狂加班的毛病也是那时候攒下的,那时候日本年人均工作时间为2300小时,比现在的日本人还要多500小时。而泡沫经济时代,这些“职业狂人”发现疯狂工作获取的收益反倒不如资产升值的一半,那还上什么班啊。

没有人会觉得泡沫经济会破灭,即使聪明的人也会觉得这种繁荣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地产商和银行到处收买经济学家进一步鼓吹繁荣和泡沫。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推销楼盘,欺骗普通人“房子永远上涨”。即使现在价格你负担不起,但银行给你足够低的首付和相当长期的还款期限,不要担心这期间你还不上贷款,因为你完全可以把房子卖了,保本还有得赚!在货币永远贬值(日本国内),房子永远上涨的预期中,日本民众根本不把债务当回事。

1987年2月,日本银行利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5%,经济学家们商讨是否到了上调利率的时候,可是同年10月纽约股市的突然暴跌波及了日本,这时候上调利率显然不太合适,直到1989年5月才上调至3.25%。可是资产泡沫仍在进一步扩大,因为当时的日本社会已经形成了资产价格的预期,任何调整政策都改变不了日本人疯狂的投机心态。就好比现在的中国,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仍然有房地产商和投资客认为当前的限制政策跟过往一样,一旦放开会促使进一步的暴涨。

1989年12月29日,日本泡沫经济的高潮以股市飚到历史最高点为标志,也意味着日本的飞速发展到达了极限。

然而这一年国际上发生了太多的大事:

  1. 美苏冷战结束。
  2. 柏林墙被推倒,德国实现了统一。
  3. 资本主义在东欧及其他地区迅速扩张。
  4. 韩国、台湾迅速崛起。
  5. 中国的市场经济获得巨大成功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即使世界形势变化巨大,日本人仍然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繁华能够继续,日本有实力买下全世界。除此之外,美国是直接金融,出现问题的企业能迅速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而日本是间接金融,只要银行继续提供融资,企业就能存活,问题就得以推迟出现。我就猜到你肯定要问中国是啥子金融,你想啊,东北那么多僵尸企业都烂成那个样子还在苟延残喘,靠全国人民输血养活着,就会明白中国是“间+间接金融”了,连经济数据都接连造假,问题暴露地只会更晚。

7. 泡沫破裂时期的表现

首先是股市的暴跌,当初从实业转型做“理财”的激进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一些投放“非法信托”的金融机构开始暴露问题与犯罪证据,或破产或被清查。类似于中国的钱宝这种货色,杠杆奇高,但是只要一直在涨,这种公司就能运转,一旦止涨下跌,这个局就做不下去了。

然后就是企业倒闭,公司裁员,非正式雇佣扩大。

房地产市场并非迅疾暴跌,而是以在峰值上横盘的姿态度过了88、89、90年。直到日本央行进一步上调利率,加上大藏省(日本当时的财政机关)制定了不动产融资总额,银行的活跃度降低,开始收缩贷款,严控资金流入不动产市场,房地产终于在91年后开始急剧下跌。

此情此景是不是相当熟悉啊,目前中国的房贷利率基本上浮了20%,中央三令五申严控消费贷流入房市。银行针对房贷的发放效率越来越慢,因为额度有限。有人说中国国情与当时的日本及08年的美国不一样,是不一样,但是人性——都是相通的,在面对利益诱惑和和危机的时候,表现都是一样样儿的,甭管你是日本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紧接着,进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时代。

五、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原因

上面论述了日本经济在1985年后开始催生泡沫,可是泡沫为什么会破裂呢?

1.日本央行亲手刺破

日本(中央)银行对促成泡沫经济负有最大的责任。至少,当泡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时,日本银行应该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防泡沫的扩大。央行不但没有抑制泡沫,反而通过向日本经济增加更多的货币供应从而加重了这一形势,是日本银行怂恿了这个时代最大规模的投机。

不久之后,普通日本民众变成了股票市场玩家和房地产市场的操纵者。所有的“所有权”的价格都在上涨,甚至像高尔夫俱乐部成员资格一样小的事情,也可能使某些人发财致富。

当泡沫扩大到极限时,亲手刺破泡沫的也是日本银行。泡沫经济的维持需要银行不停地注入货币维持各种炒作资产的盘转流动,当银行突然关闭水龙头(提升利率,设置融资限额)的时候,泡沫经济戛然而止,迅速反应在资产价格的下跌上。

2.资金严重脱实入虚

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日本制造企业的成本迅速上升,需要大量资金贷款来弥补现金漏洞。但由于大量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本套在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品上,供应的贷款远远无法满足制造企业的需求。

同时由于日元的上涨,使得日本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在海外销量骤减。早已饱和的国内消费市场也没有能力容纳逆输入的产品(在中国这叫内需不振,应对方式就是消费升级)。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愈加失去了投入的目标,不得不流向资本市场,进一步加速恶性循环。

当日本制造企业开始成批倒闭,由此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民众失去了收入,中断还贷。制造企业和其雇工的贷款成为大量不良负债。房地产价格由于背后的不良债务的压力,开始跳水。(所以大家不希望房价崩溃的话,先保护好实体企业)

3.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企业空前成功

美国制造业衰退以后,迅速进入企业创新转型的新阶段,开始向金融服务业,信息产业方向转移,产业结构开始转变。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美国的经济转型之路获得巨大成功,资本开始往美国转移,进一步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比如苹果发明了iPod终结了日本企业把持的随声听市场。

4.中国、韩国的崛起

以三洋为例,80年代被认为是日本第一家电企业,一度想成为全世界大家都向往的公司,活在自己想象的空间里。当日元升值,出口骤减之后,日本国内的家电企业以为靠着本国市场就可以维持比较好的利润,可是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消耗,低价竞争,致使利润空间极低,生存艰难。当时韩国的三星,中国的海尔都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家电品牌,但是直到2001年,日本三洋的高管到中国考察海尔时才追悔莫及,一个不留神竟然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已经发展到如此境地了。

当海外品牌进入日本市场,由于价格优势(人工成本极低),迅速碾压日本本土商品。随后到2010年,三洋的销量基本没有增长,三星增长了5倍,而海尔增长了90倍。

生存严峻的日本的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没了工作就得断供),出售资产。三洋的洗衣机和冰箱部门,被中国的海尔收购了,三洋最终与松下合并,这个曾经最大的家电品牌消失了。

5. 日本国内民众心态的变化

专事投机的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努力工作再不能提升阶级获得地位,人心变得浮躁,吹上来的泡沫使得资产价格高企,实业成本攀升。制造业的萎缩使得年轻人就业和生存的机会减少,丧失希望和活力。

90年代新生人口的骤减也使得大资本投机者调整了对未来房地产需求的预期,开始抛售资产。这些都是泡沫破裂的原因!至于人口与经济是如何交互作用的,下次再开个专题专门介绍。

六、日本泡沫时代的破裂给中国的启示

至于中国的房市有没有泡沫,这里我就不去论述了,各种专家的观点网上到处都是。我们研究经济史,除了理顺这里的经济逻辑很有趣以外,其实更多的是研究人性,人性的相通致使历史总是一幕幕重演。

1. 房价下跌并不是造成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原因

知乎上,很多中国房市的多头讲的最多的便是“中国房价不能跌,跌了你连饭都吃不上,更买不起房了,你看日本就是因为房价下跌后面才迎来了失去的20年”。说这种话的人不仅不懂经济学,连基本的常识的没有,与之撕逼碰撞毫无意义。

真正的逻辑是由于投机市场把资金都吸走了,实体企业的生产、研发受到限制,面对国际商品的冲击愈加乏力,于是裁员、破产。企业和民众资金链断裂,无力还贷造成银行坏账,银行拍卖抵押资产而形成资产抛售预期,不良债务冲击资本市场最终导致房价下跌。所以其实是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导致了制造业的萧条进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迅速垮掉。所以为什么说经济都是有周期的嘛,涨太快太多,未必是好事!

2. 限购不会抑制房价,但是限售和加息会

中国各城市颁布的限购政策确实会压制需求,造成政策松开后,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导致进一步的价格上涨,所以ZF限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压制房市泡沫,而只是为了短暂控制一下投机势头,等一等优质接盘侠手上存聚更多的资金,换句话说就是等韭菜长高点再割下一茬。

而限售和加息必然会抑制房价。因为限售会阻止社会资金(炒房客)的进入,加息和融资限额则相当于给投机市场关上了水龙头,泡沫市场就一定药丸。

3. 泡沫破灭不是财政干预能阻止的

有人说政府绝不会允许房价下跌,balabala的,泡沫破灭根本不是行政手段能够干预的。比如说日本泡沫时代的发端是“广场协定”,协定结果是美元相对贬值,日元上涨,而日本国内又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广场协定的签订是因为日本相对美国的弱势地位。然而中国跟美国那是硬刚的关系(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美国和中国亲如兄弟,但是国内媒体希望你认为美国是敌人,那就硬刚吧),但是人民币最近几年是不是一直在升值?00年之后中国国内是不是一直在量化宽松?来看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美元对人民币一直在贬值通道中(2016年有过短暂上涨)
代表人民币货币资金投放的M2一直在上涨中

上面两幅图足以说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关系就跟广场协定时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一毛一样,简而言之就是美元长期贬值,人民币长期放水。由于当年国内的人工成本实在低得不像话,所以即使人民币升值了10多年,中美贸易中中国仍然保持顺差地位,但是涨到现在经济增长终现乏力,制造业投资到了边际效益的极限了。于是当英勇不鄙的“肉食者”识破了这个局的时候,能够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么?人家美国不愧是资本主义的老司机,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美联储开始加息,特朗普政府通过了减税法案。这下懵逼了,这时候人民币要贬值的话,资本就会像洪水一样流出中国,只能咬牙被迫升值——依赖出口的制造业进一步萎缩。为了抵消泡沫的影响,延迟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能拧紧资金的水龙头减少国内的货币供应,不然日本人经历的事情就会在中国重演。

当时的日本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储备比现在的中国要强得多,所以如果中国遭受了泡沫破裂,那失去的恐怕不止是20年。最近东北、天津、内蒙古的经济问题恐怕只是偌大中国的缩影,这时候还有人还去炒高资产鼓吹泡沫,用心何在?不过是希望找到接盘侠为自己资金出逃拉个垫背的而已。

4. 踏实做事,求实创新才有未来

日本经济近几年正逐渐恢复,日本的服务业、旅游业、半导体、汽车制造在世界上仍然首屈一指。日经指数也处于一种缓慢上升的健康轨道当中,经历过泡沫冲击的日本人民终于明白了求实创新才是民族的未来(这才是本文的核心论点,要喷的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泡沫不过一时梦幻,梦醒之后仅剩一地鸡毛。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博士: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是不是很熟悉?不是一样的配方,却是一样的味道。而且日本被夸,那是美国人写本书说的,咱这是有个别妄人自吹自擂!

文章到此完!

……………………………………………………………………………………………………………………………………

2018年1月25日补充:

  1. 我不是什么专家,也无意成为大V,请不要问我接下来该怎么操作,什么时间点卖房,什么时间点抛股票。我写文章纯粹为了学术探讨和逻辑分析,其实我最擅长的是诗词歌赋什么的,可是你们不爱看不是吗?
  2. 有些人说与日本对比没有意义。首先,没有在对比!我反复说研究日本经济史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能不能记住这点?)。其次,非要我说一下日本的政治社会环境的话,我要是说了相对于CHN,日本政府更效率更清廉,日本社会更加尊重契约精神,日本不会宰游客,日本更加注重保护私产,日本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话,你脆弱的心灵不是更受伤了?最后,我只对日本经济史感兴趣,不谈政治。
  3. 我最后说一遍,本文核心论点“求实创新才是民族未来”!投机泡沫,最终药丸,如果全民投机的话,国家也会完蛋。

……………………………………………………………………………………………………………………………………

2018年3月28日补充:

评论里很多人认识到未来的风险但又不知道该不该买房,什么时候买?其实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也写过文章,这里附上链接,希望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参考:

野烽:炒房时代终结!“刚需”何时才是买房良机?野烽:对“房价涨”之部分观点的回应&哪些城市值得买房?野烽:中国经济进入通缩周期后的困局与机会,两会经济政策的真实意图,未来的理财方向……野烽:当新生人口减少时会发生什么?日本人并非像小片片里那么开放

总的来说,我是觉得未来房子不值钱!

……………………………………………………………………………………………………………………………………

希望有喜欢读书和分享知识的朋友关注这个账号,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我还有一公众号“凤麟诗社”,除了聊经济的话题,也会扯一些哲学和诗歌的淡,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能丰富精彩。

中国房价

7#
Sidi Fu  1级新秀 | 2018-9-24 00:53:1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就想试试,这问题现在还能不能回答。。。请能看到的小伙伴吱一声

~~~~~8.23更新一点~~~~~~~~

自从七月中,经济下行压力的声音越来越盛,从我们工厂实际经营情况来看,订单还真没受到很明显的影响,利润下降得非常严重,甚至一些订单是亏损的。不过经过了一个月的发酵,我发现真正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现在的货款特别难收,全行业的钱都特别紧,感觉是最近5年里货款最难收的一个月。银行的企业贷款利率也并没有下调,仍然上浮25%~35%,额度就更加没有放松了。和在新闻里听到的,适度宽松,支持中小型实体企业,全然是背道而驰。这说明整体的钱荒愈演愈烈,社会货币的流动性还在持续下降。我感觉消费端出了问题,消费者的信心出了问题,让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放缓了,社会商品库存正在增加,通缩正在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央行现在需要一个可以直接放水放到百姓钱包里的办法。减税了解一下?

捏着一把汗~

~~~~珍惜机会,答一发~~~~
表明身份,在珠三角做一家化纤企业,属于轻工纺织行业,规上工业企业。

今年年初的时候虽然有很多担忧,但是上半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差,得益于订单充足,即便人工成本略微上涨,贷款利息上浮了40%,但基本上开开心心的过了。尽管身边做金融的朋友从年初就已经开始感叹今年形势不好,但我们实体并没有多大感觉。过程中唯独有一件非常不爽,就是因为上半年银根紧缩,我把积累了一年多的美金全部结汇了,结汇汇率是6.4。。。

进入7月份,人民币大幅贬值,一方面惋惜自己美金换早了,一方面为即将收到的一些美金货款感到开心。虽然贸易战已经愈演愈烈,但是毕竟还没有波及到我们,此时我们开始收紧应收账款,以免贸易战真的发生,造成坏账。但在中国,想减少应收,就必然要损失客户。

同时,7月份当地政府还罕见的组织了一次学习,由省里的专家来给政府全体公务员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同时邀请了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参加。会议精神大概是,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强,不要一味追求转型升级腾笼换鸟,首要任务是保证GDP,6.5%这条红线不能破,破了就业会出大问题。说实话,听到上层的意志,我还是很欣慰的,说明领导还是很清楚实体的经营环境的。

7月底,突然原材料开始暴涨,一周之内上涨10%,半个月内涨了15%,但此时的市场已经不如上半年那么坚挺,很多原本应该已经得到的外贸订单都迟迟没有下来,客户在观望贸易战的走势,同时也在物色东南亚的替代供应商。

但是由于上游供应商高度集中,聚丙烯连同聚酯等石化原料因为被三桶油垄断,所以完全没有回调的意思。长三角地区前的编织行业轰轰烈烈的闹罢工,抗议上游一意孤行的涨价。能闹这么大,足以说明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利润了,有利润的时候谁会去闹事,三桶油让我们必须高买,贸易形势和消费形势又不允许我们高卖,于是干脆停工算了。

即便如此,石化原料还是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还在不断的创新高。有人会说,汇率贬值,商品价格肯定会上升,但是就我知道的,现在国内聚丙烯的价格对应的是油价120美金时候的成本,现在油价75美金,可聚丙烯的价格还在继续涨。面对这个垄断的市场,我们不知道发改委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明显看到社会消费在下降了,康师傅和榨菜的段子这几天传的很疯。那你最上游的材料还涨价,是要让整个消费停下来吗?

在贸易局势不能很快好转,GDP中的大腿,房地产也不能输出任何力量的时候,要靠什么来保住GDP呢?是不是,如果所有东西都变贵了,即便市场没增长,但经济总量也就保住了呢?从现在大宗商品上涨的逻辑来看,中国智库可能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不知道我们现在做出这么贵的东西要卖给谁。

经济不好,工资很难上涨,但是房贷一分钱都不会减少,月月都要支出。个人资产里除了房子就是负债,房子现在又没法变现。那要拿什么去消费呢?所有产品都涨了价,你确定是要卖给这些房奴的吗?

银行想放水,但是不知道放给谁。都知道放给房地产不安全,金融行业要去杠杆。放给地方政府,现有的地方债利息都已经还不上了,那这是逼政府破产。那放给闹罢工的轻工行业就安全了?倒是直接进入实体了,你问问银行能这么干吗?还是直接放给个人,家庭债务已经那么高了,再放,就那么点儿收入盖得住吗?而且现在几乎所有的贷款都是以房产或者地产作为抵押的,房价这么危险,贷款比例还敢继续提高吗?不过智库总还是要出个主意,据说现在银行都在抢着买地方债,因为不买地方债就必须买企业债,二选一,看来地方是活了,基建可以继续搞了。不过修路修桥可是机械化的,用人远远少于房地产,对就业的帮助恐怕是有限的。而且借了这么多钱,地方债看样子是根本就不打算还了,到期了再置换,最后这个账还是平摊到每一个居民头上了。

从一个羸弱的工业企业角度来看,这是一盘流动性枯竭的死棋。如果说,什么办法可以试试的话,我觉得只有降税,增值税降两个点下来,让股市再火一把,说不定还真就活了。

8#
现实主义理想者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另一个问题下的回答被举报政治敏感,换个地方重新发下。


在知乎很多问及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业的相关问题下,几乎都出现这样吊诡的现象:

一方面无数中小企业主、从业者现身说法,言辞中斑斑血泪,日常经营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是统计数据依然亮眼,整体经济生机勃勃,也不乏从业者也举出各种实例,证明发电量、关键零部件销量等无法作假的数据证明统计数据并未出错;

@山有枝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强大了」? - 山有枝的回答 - 知乎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强大了」?www.zhihu.com

年中将近,你眼中的 2018 经济如何? - 何乐强的回答 - 知乎

年中将近,你眼中的 2018 经济如何?www.zhihu.com

@何乐强


这两者看似矛盾,于是有不少人对统计数据不屑一顾,嘲讽“统计局的数据能信么”。

对于这种人,我怀疑他们要么没上过学,要么初高中政治书白读了。


我的看法是:

中国市场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各行业的寡头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之中。

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但只属于行业内排名前几的巨头。

普通人能分一杯羹,但多数小资产阶级将逐渐破产成为无产阶级。


这里的小资产阶级,指的是掌握生产资料的小企业主、小农场主。

至于所谓的中产阶级,请认清自己的本质:不掌握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


实际例子简直数不胜数,就拿本人比较关注的几个行业举例吧:

吉利汽车18年5月销量同比暴涨61%,达到123068辆;前五月总销量增长44%;

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一线自主品牌销量暴涨的背后,是一批三线自主品牌倒闭;是相当多二三线合资汽车受到了严重冲击

AL频道:一手好牌打到稀烂,长安铃木距离退出中国市场还有多远?zhuanlan.zhihu.com


宁德时代2018一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594%,近6倍的同比增长!!!

排行第二三名的比亚迪、国轩高科也有两倍多的增长。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暴涨的背后,是动力电池整体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是无数小厂的倒闭,是工信部提高动力电池新建产线门槛,鼓励行业兼并

2018动力电池价格继续下降 兼并整合将成为趋势nev.ofweek.com

受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所限,华为、小米、oppo、vivo四巨头出货量并未显著增长,

但2018年3月27日,华为发布P20PRO,三摄配合AI长曝光,拍照水平领先业界一个时代;

2018年6月3日,小米8、小米8se、小米8透明探索版发布,结构光3D人脸识别、屏下指纹、高通骁龙845只卖3000+;

2018年6月6日,也就是昨天,华为发布荣耀play,搭载自研GPU TURBO技术,极大提升手机图形处理性能,降低功耗;

2018年6月12日,vivo预计发布APEX概念机的量产版NEX,弹出式前置摄像头,超高屏占比;

华为、小米、oppo、vivo四巨头激烈厮杀的背后,是魅族、联想、金立等业内二线厂商越发式微,是锤子等三流厂商走向消亡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各个行业都在发生;甚至就连被知乎er批惨了的房地产也是如此

深度|16家房企占据半壁江山,中国房地产步入寡头时代!baijiahao.baidu.com


如果你是小企业主,眼见原材料涨价、环保监管越来越严、产品滞销、工厂无以为继,觉得转型升级只属于那些大企业,跟你没什么关系……

那你并不孤独,这样的事情太多,不仅在现在,不仅在中国……

以下引用自百度百科:

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规模会造成垄断,可能出现由大企业之间协议或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基本时期:
第一个时期 19世纪60和70年代。这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业中出现了称作“普尔”的垄断组织。它们在企业间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同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德国在185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
第二个时期 187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到80年代。在这个时期,连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得到了广泛发展。1882年,美国出现第一个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1839~1937)的美孚石油托拉斯,接着80年代在榨油、造酒、制糖、火柴、烟草、屠宰和采煤等部门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德国1879年有卡特尔14个,1890年猛增到210个。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垄断组织。但是这时垄断组织还未占统治地位,垄断协定往往还是暂时的、不稳固的。




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漫画)



第三个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经济危机的交替作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大大加快,垄断组织急剧增加,普及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并和银行垄断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资本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以美国为例: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占资本总额5/6的236个,是在1898年以后建立的。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的40%。在这些托拉斯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50%以上。在工业迅速集中和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迅速地向集中和垄断发展,并出现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1901年银行巨头J.P.摩根(1837~1913)组织美国钢铁公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19世纪90年代掌握花旗银行,就是典型的例证。金融资本通过对工商业的长期贷款、股票和债券的买卖、直接向工商业投资,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工商企业,统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20世纪初,在美国已经确立了金融资本的统治。它们的代表者是摩根、洛克菲勒、库恩-洛布、梅隆、杜邦芝加哥、克利夫兰、波士顿等八大财团和60个家族。金融资本还操纵政府,控制着国家全部政治生活,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垄断之后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看历史


帝国主义的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帝国主义特征,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已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帝国主义的特征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 当时是托拉斯帝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参加托拉斯的企业被联合为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经营管理,各个资本家变成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股份取得股息红利。到20世纪初,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为一两个或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如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摩根等。举世闻名的美国钢铁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3家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大托拉斯,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当时,各大托拉斯控制各部门生产的情况是:占石油的95%,占钢铁的66%,占化学工业的81%,占金属工业的77%,占铝业的85%,占制糖业和烟草业的80%。托拉斯已成为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美国所以成为托拉斯帝国,成为资本最发达的典型国家,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分不开的。美国在历史上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拥有广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又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没有陈旧的固定资本的牵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国的先进技术成就、大量资金和大批移民劳动力这些条件使美国比较顺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一开始就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了许多规模巨大的企业,这就为美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奠定了基础。

最后说一些个人看法。

也许有人看完上面,觉很绝望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妨看美国。

美国的贫富差距同样令人瞠目结舌:马斯克、扎克伯格、库克创造辉煌的背后,也有大量的民众流离失所;

但这并不妨碍美国仍然是当世唯一超级大国,创造出苹果,谷歌,facebook,spaceX,特斯拉等一系列辉煌。

世界上有部分人,包括曾经的我们,想过走另一条路。我很钦佩这样的情怀和勇气,但结果我们也都知道。


所以我本人比较倾向于“唯生产力论”:

我知道资本的盲目和痴愚,但历史似乎证明了,这样做确实能提高生产力;

我知道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拖延,但历史似乎证明了,这玩意确实管用;

我知道现在这套体系的本质是XX,但历史似乎证明了,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也许只允许这套体系;

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总危机迟早要来……


但是在长期,我们都死了……


期待可控核聚变早日到来。


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的实例,推荐阅读万字长文:

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下达出口禁止令,会对其本身和行业产生多大的影响?www.zhihu.com
9#
香港贸发局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针对香港地区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因为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以小见大,香港的形势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的情况。

世界经济的基本因素预示2018年前景较乐观,增长将更快,但是中美贸易战阴霾密布却是个重大威胁,一旦双方最终采取惩罚性贸易措施,香港出口增长步伐势将大为减慢。

2018年初出口持续增长,随着世界经济全面稳定复苏,香港总出口在2017年强劲反弹,2018年首4个月也持续表现良好。发达国家的私人消费和商业投资对增长继续起支持作用。

美国,2018年第一季经济增长略为放缓,不过私人国内投资强劲增长却刺激进口需求。欧盟方面,由于融资成本低,加上消费和商业信心处于高水平,2017年经济得到支持,增速为10年来最快。虽然2018年第一季增长稍为降温,但与近年相比增速仍算较快。在亚洲,日本经济在第一季有所收缩,而中国内地在内需和外需支撑下,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贸易环境的下行风险方面,除了美国货币政策转趋强硬的速度较预期快,以及欧洲央行可能在2018年底前结束量化宽松等经济因素外,地缘政治发展也会为世界贸易和投资带来不明朗因素。

美国与朝鲜领导人举行峰会,或会有助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但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该国实施经济制裁,为与伊朗贸易的前景带来变数。

欧洲方面的政治发展依然惹人关注。在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最终组成新政府,他们对欧盟的政策立场虽仍有待观察,但已对今后该国与欧盟的关系投下阴影。至于西班牙,该国国会于5月通过对总理的不信任动议,政局也趋向不稳定。

英国脱离欧盟的谈判进展尚算顺利,但英国政府仍未能提出未来双方关系的清晰蓝图。与英国脱欧有关的不明朗因素徘徊不散,或会削弱企业在英国投资的意欲。

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爆发政治危机,加上经济形势严峻,该区的发展前景未见乐观。阿根廷持续干旱,农业损失惨重,货币急挫,利率狂飙。为挽救经济,阿根廷在5月宣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种种状况令该国经济前景晦暗不明。

然而,对香港出口前景最显著和迫切的威胁,依然是中美贸易纠纷。事实上,中美双方设立重大贸易壁垒的风险在近期大增。今年3月,美国对进口铝和钢分别加征10%和25%的关税,但给予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澳洲和巴西临时豁免。

可是,美国决定从6月1日起不再延长豁免。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已宣布报复计划,打算向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这是贸易战升级的典型例子,之后各方若继续以牙还牙,报复措施日益升级,全球经济便岌岌可危。

综观现时各项基本因素,2018年世界经济前景应较2017年12月预测时乐观,增长会更快,但是中美醖酿贸易战却是近期的重大威胁,一旦双方采取惩罚性贸易措施,增长步伐势将大为减慢。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可能产生的影响,香港出口商也日益悲观,约43%受访者担心会有负面影响,而2018年第一季只有26%持这意见。综合各项因素,对香港在2018整体出口预测维持在约6%的增长。


参考文献:《2018年年中香港出口评估:中美酝酿贸易战 增长前景添变数》


往期精选: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 - 香港贸发局的回答 - 知乎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否会被上海取代? - 香港贸发局的回答 - 知乎

新加坡在过去 10 年里 GDP 赶超香港的原因是什么? - 香港贸发局的回答 - 知乎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香港迎来新时代?! - 香港贸发局的文章 - 知乎

10#
denyz  4级常客 | 2018-9-24 00:53:20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建国70周年
2020全面小康
2021我党100周年
经济是不会扭转直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5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