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黄无知   2018-9-24 00:53   116241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马前卒  6级职业 | 2018-9-24 00:53:06 发帖IP地址来自
唉……回顾一下,最大的增长点是2月29号闰日,连国家级新闻发布会也只能靠这个装门面了。

副总理:不回避经济下行压力 一季度能实现开门红
对于外界关注的今年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情况,张副总理表示,今年1~2月到3月上旬主要经济指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用电量、耗电量、就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货币供应量都在向好,一季度将能够实现开门红。

能源局:2月社会用电3812亿千万时 同比增长4.0%--人民网

数据显示,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8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数据显示,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用电量5915亿千瓦时,下降2.1%;第三产业用电量1325亿千瓦时,增长1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05亿千瓦时,增长11.8%。


当然,从28天增长到29天,增长率是3.6%。实际用电量增加4%,就算工业明显下跌,至少日用电量是在增加的。但要注意,按照工作日计算的话,今年的2月是18天,去年17天,增长率约有5.9%,而工业用电占全部发电量的2/3……

3#
Kane读作卡呢  5级知名 | 2018-9-24 00:53: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原载FT中文网

为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会放缓?

尽管中国官方还没有公布2015年的城镇化率的提升比例,但我觉得应该低于2014年。 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4年的9月末到2015年9月末,新增农民工数量几乎为零。要知道,5年之前的2010年,中国农民工数量净增加 1200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之后每年约下降200万左右,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也开始回落。

导致农民工数量增速减少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二是,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但主要原因应该是前者,因为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总体上看是供不应求。

我 曾在2012年发表《中国还有多少农村劳动力可向城市转移》一文,发现中国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大约被多算了8000万左右——这实际上意味着国 家统计局低估了城镇化率水平。简单推算,目前的城镇化率应该在60%左右,而不是54%。而我对中国城镇化率被低估的更早质疑,是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 布之前,事实上,当普查结果公布之后,国家统计局就上调了城镇化率,但上调之后仍然低估。正是基于这一逻辑,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步入后期,城镇化过程对经济 的拉动作用不应过于乐观。

城镇化进程的放缓还与中国的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增长有关。如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对于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人口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农村转移人口 市民化推进迟缓。尽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口号早就提出来了,但过去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欠账太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大部 分成本需要农民自身来承担。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城农民自住购房的比例不足农民工数量的1%。因此,当中国经济的债务负担变得越来越重的时候,再要 增加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补偿历史欠账,就显得遥遥无期了。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步入老龄化,在城里难以长期安居养老,必然会选择返乡。

经济增长就是人口现象

最 近,中国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口号,旨在让经济获得长期增长的动力,这与过去侧重于通过刺激需来稳增长的思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一提法完全正确,它 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缓解社会矛盾。但必须看到,中国过去经济高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非体制性因素,如人口红利、人口流动和勤勉偏好等。如 今,人口红利几乎已经用尽,代表勤勉程度的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同时,人口的流动性在不断减弱。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来自于人口老 龄化。自2012年起,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并且每年减少二三百万,这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FDI的第一大国,中 国本土的不少制造业也在向海外转移,制造业投资出现增速回落。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购房购车的主力群体(24-45岁)的人数也出现回落,这就进一步拉 低了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大宗原材料价格。

其次,人口流动速度开始下降,也就是城镇化进程的放缓。由于人口流动是提供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手段,而随着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村转移人口也逐年减少,这也对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带来不利影响。

第 三,随着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断增加,食利者阶层数量增加,表现为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尤其以女性更为明显,已经从90年代初的71%降至目前的63%。目 前,低端劳动力市场总体看是供不应求,如上海2015年上半年的餐厅服务员的供需比例是1:9(见人社部网站),这也进一步导致了社会投资回报率的下降。

由 于目前的人口格局是长期形成的结果,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如日本与韩国目前都已经步入人口危机,生育率大幅下降,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移民。同样, 中国实施新的全面二孩政策,也就是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新增劳动力3000万的目标,远水不解近渴。中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是1.4-1.5,不仅大大低 于全球2.5的水平,而且比发达国家平均1.7的水平还低。

因此,劳动人口减少、人口流动减弱、劳动参与率的下降等三大人口现象已经给经济 带来压力。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速度加快,这与中国同年起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完全一致。尤其是25-44岁这一主力消费人群的数量也开 始下降,这意味着他们作为购车和购房主力,其消费需求开始下降,导致房地产和汽车业的投资减速,进而又使得上游原材料行业出现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这一现 象已经越演越烈了。

2016年经济增速仍将处在探底之中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寻求与资本和技术这两大要素的最佳匹配而出现的人口流动现象。尽管我们不能认为城镇化步伐放慢是经济下行的原因,但应该承认彼此之间的相关性还是比较密切的。

观 察日本、德国和韩国三个国家的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转为中速增长期过程中城市化率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得到相关性较大的结论。如日本经济平均增速从 1946-73年9.4%降至1974-83年的3.7%过程中,城市化率的平均增速,也从1%左右降至0.32%;德国经济平均增速从1950-69年 7.9%降至1970-79年的3.1%过程中,城市化率的平均增速,也从1%左右降至0.16%;韩国经济平均增速从1953-95年的8%降至1996-2008年的4.6%过程中,城市化率的平均增速,也从1.3%降至0.25%。

中国城镇化率的增速估计从2015年开始出现显 著的回落,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从2013年起,低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而比较一下日、德、韩三国国家,它们也是在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显著下降的过程中,经济出现了减速。这也大致上可以说,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经济减速越快。而中国恰恰进入了这样一个拐点,且现在仍处在拐点刚形 成不久的阶段,若要在2016年完成探底过程,似乎为时尚早。人口红利期结束、城镇化步入后期、重化工业化后期等这些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这就决定了本轮 经济下台阶的不可逆性。

那么,目前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虽然不能改变人口格局,但是否可以通过改善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如说国企改革、简政放权、土改或减税等来释放经济活力?

答 案是当然可以。不过,要有一些基本理念上的认识:首先,经济下行的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就像经济上行的趋势一样。改革的目标是改善结构,未必能让经济 增速加快,这就像经济增速加快也不是靠改革来促成的一样。其次,供给侧改革是为经济增长创造长期动力,而不是刺激短期增长。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 性,因为供给侧改革的所有内容,过去都曾经多次提出过,有些改革也曾实施过,如国企改革至少经历过三轮,但成效并不显著。如今的经济结构问题,正是由于诸 多方面的改革多年来不能推进导致的,这些滞后的改革往往是难啃的骨头,过去啃不了,今后就一定能啃下来吗?

从日、德、韩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 中速增长后,其增速几乎都下降了一半或一半以上。中国过去30年中GDP的平均增速在10%,若按减半增长,就应该到5%左右。但目前仍在7%左右,即便 步入中速增长后的平均增速为6%左右,那也不排除底部低于6%的可能。那么,按照经济下行的势头,2016年经济增速应该比15年更低些,但相信政府会继 续采取逆周期的刺激需求举措,如继续降准降息,将财政赤字率提升至3%,同时,实施减税政策等。因此,经济增速的下行也应该是缓速过程。这就意味着16年 经济会是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但可能仍未见底。

高杠杆和泡沫化背景下的结构分化

2015年股市出现了大起大 落,但并未对金融机构造成重大伤害,15年仍成为券商这么多年来盈利最高的一年。但是,从总体看,A股估值偏高问题依然存在,如所有A股市盈率的中位数为 98倍(TTM)左右,尽管融资杠杆率已经大幅下降。此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逐步解决高杠杆、泡沫化问题,但观察一下房地产市场、非金融企 业、地方政府等各大经济部门,就会发现高杠杆和泡沫化问题不仅没有消减,反而进一步扩大。尽管这些经济体的泡沫不至于马上破灭,但如果一直持续不破,必然 会拖累经济。

不过,经济的回落还是挡不住新经济的躁动,如消费升级之下,传统的吃住行比重在下降,而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新的消 费比重在上升,这带动了一批与之相关的行业崛起。所以,中国经济下行中,传统行业在衰落,但新兴行业在崛起;重资产行业产能过剩,并伴随着以信贷为主业的 银行业的风险和经营压力增大,而轻资产行业的高增长,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来融资,带动了非银金融行业的繁荣。同时,城镇化虽然步入后期,但大城市化还方兴未 艾。于是就出现了房地产行业总体过剩下的超大城市房价暴涨的奇特现象。

这或许就叫经济转型,而伴随着经济下行的转型过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居然不是就业问题,而是如何解决经济结构扭曲带来了种种矛盾,却又不敢戳破泡沫而让经济遭受系统性风险。于是,2016年注定要对各种泡沫悉心维护,避免 破灭而导致金融危机;同时,又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化解各种矛盾。

因此,16年经济政策的一个亮点估计就是,要让居民加杠杆来刺激消费,因为目前杠杆率低的就只剩居民部门了。但就怕给穷人加杠杆,因为目前只有农民工对住房有巨大需求,可以解决房地产过剩问题,但一旦有了杠杆,则其风险将与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十分相似。


所有跟贴:
4#
Alex Chang  1级新秀 | 2018-9-24 00:53: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近发现周围全是各种直销、传销、庞氏骗局、投资机会。。。人人都沉迷在不劳动或少劳动就能够获得财富的梦里,一个大泡沫正在形成,这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许多人辛苦多年的积蓄正在被慢慢侵蚀。。。未来我觉得还是服务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人们生活水平高了,更追求服务水平和享受了,哪怕多花点钱也愿意。中国人还是重数量轻服务多了点,这个观念改变还是需要几个行业领军者的出现,带起一波重视服务的浪潮。。。
5#
美惠子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是在决策探索杂志看到的,分享一下。如有侵权,立删!

一、P2P多数会死掉

在2015年,P2P行业依然在野蛮生长,一方面是不断的跑路,一方面是不断的有人去投资,原因就是高收益。在高收益的吸引之下,不断有人飞蛾扑火,也不断有人开P2P平台圈钱,直到真的出了大事。快到2015年年底的时候,网络借贷业务的管理办法终于出台,在2016年,将有大批的P2P企业无法按照规定来生存,主动关门是唯一出路。当然,更要防范一些企业在退出之前捞一把的风险。

二、手机厂商和家电企业捉对子

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到一起,因为这都是制造业,虽然有些企业连自己的工厂都没有。如今,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一些手机企业和家电厂商越来越强大,但更多的是逐渐沉寂。如此,手机企业和家电企业会逐渐和互联网公司结成联盟,而且会是泾渭分明的群体。对于手机企业来说,华为与小米已经可以平台通吃,其他的国产手机企业都会选择与大型互联网公司特别是电商平台进行联合,苏宁已经入股努比亚,阿里巴巴抓住了魅族,360与酷派,乐视与酷派,腾讯和百度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当然,家电企业也不例外,海尔与阿里巴巴合作越来越紧密,格力和京东开始手拉手,这是趋势,也是互联网+。

三、保险公司不会再躺着挣钱了

2014年的基金,2015年的银行,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不能躺着挣钱了,到了2016年,保险公司将步基金公司和银行的后尘。保险公司的理论基础是大数定律,面对汹涌的大数据浪潮,那些拥有大数据的公司就会有更大的能力推出更好的保险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会让一些保险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大量的保险公司会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达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很多保险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老百姓的投保意识会大幅度提高,保险行业将迎来暴发期,只是很多保险经纪人的高回报恐怕不会再有了。

四、房地产和中介互联网化

说起中介和房地产开发商,很多人恨的牙疼,可没办法,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火了20年,买房的都赚了,认为房价跌的都傻了。可房地产倒下的那一天总是会到来,而2016年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房地产行业不倒下,但房地产和中介行业已经被互联网击垮。以前,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想进军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可面对水深浪急的房地产行业都难以成功,如今,风水变了,淘宝上开始新房拍卖,连传统中介也开始把主要经历放到了线上,靠两头欺骗为生的黑中介的好日子到头了。

五、自媒体的将遭遇倒春寒

这两年随着微信的崛起,“自媒体”三个字突然成为了很多人自己介绍时的标配,即便自己一年只写一篇文章,或者自己做的公众号都买来的僵尸,是不是自己媒体关键看自己是不是会脸红。确实,有一些自媒体变现成功了,还有的声称股值数十亿,但这些都不是普通的人菜。如果你是美国总统,随便起个名开个号,就可以成为超级V,只要你也要曾经是央视名嘴,否则当炮灰的可能性最大。在2016年,多数希望靠一个公众号就过上财富自由生活的作为自媒体会感受社会的生活艰辛。

六、创业潮比雾霾消散的要快

2015年,全民创业,2016年也许还会继续,但绝大多数的创业都会成为开玩笑,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就业而去创业,连自己的就业都解决不了,怎么去解决别人的就业。很多人的创业只是停留在PPT里或者嘴上,或者响彻在咖啡馆里,只要能融资成功,就是算是创业成功了,实在不行,就把融资来的钱买个高收益的理财好了。这种好日子在2016年很难继续,经济新常态,资本也没有余粮了。

2016年,除了雾霾还会继续,其他的很多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改变,而互联网行业自己的变化也不会小,老的忽悠会被淘汰,但新的忽悠仍然会出现,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洗牌中成长起来的。

延伸阅读:
未来5年,这六大产业将带你赚大钱

从改革开放的蹒跚起步,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举足轻重——30多年来,中国经济用飞奔的中国速度,创造了增长的奇迹。今天,站在十二五收官的绚丽晚霞中,眺望十三五的朝阳,中国经济已经从速度与激情的变奏曲,转向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驱动,中国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已呼之欲出。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三大部委的权威机构: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按技术进步、发展潜力、带动作用等标准,遴选出未来5年中国产业发展的六大新引擎,它们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新动力。

新引擎之一:文化和旅游产业

2014年全国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合计超过8万亿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薪休假制度深入落实、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到2020年产业总收入有望超过14万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

新引擎之二:生物与健康产业

2014年,我国生物与健康产业产值规模约6至7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随着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与健康产业目前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2至14万亿元,生物与健康产业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引擎之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到2015年末将突破5万亿元。全球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群发突破,给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到2025年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五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将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新引擎之四: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

“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年均15%至20%的增速持续增长,2014年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规模约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可达10万亿元。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引擎之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国工业实力的标志,2014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达到2.6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到8.7%。未来5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高铁等装备“走出去”的强力推进以及先进机器人(80.550,-2.23, -2.69%)市场需求的爆发式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有望扩大至8到10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有望提升至15%以上。

新引擎之六:互联网新业态
6#
隔壁老王  5级知名 | 2018-9-24 00:53:1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万业萧条,是时候轮到是色情业了。
7#
森哥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味精
8#
大山  Plus会员 | 2018-9-24 00:53:12 发帖IP地址来自
经济增长放缓带来大量失业人口,搞笑的娱乐电影会超级火爆
9#
Alex Cui  1级新秀 | 2018-9-24 00:53:1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已经从一个满足需求的经济体转向了一个需要创造需求的经济体。

所以,不管是什么蓝海市场,这个市场一定是之前在中国没有,很小众,甚至是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的行业。

怎么找?对比下有着人口数量巨大,发展程度更高,有较强相似性的国家,看看两者还在哪些地方有差异。美国就是很好的参照。

1.美国的中小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用水,道路,桥梁。而中国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较差。

2.美国的农业人口极少,仅占1%。农场化,机械化经营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中国的农业还停留在自耕的层面。

3.美国的文化产业丰富,各类型题材电影,电视剧几周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的影视剧产业化才刚刚开始。
10#
王亚宁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1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季度过去了,国家已经证明了自己说的话。
大家猜了半天,最后发现是房地产和猪
11#
曹丰泽  5级知名 | 2018-9-24 00:53:1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的人口结构年龄分布与一般的收缩性结构不同,不是逐渐膨胀逐渐收缩并且持续收缩下去的,而是迅速爆炸之后迅速收缩并且稳定在年出生1500万左右。
1962年,中国的年出生数从不足一千万迅速爆炸至三千万(在莫言的《蛙》中,“地瓜小孩”指的就是他们),之后随着计划生育执行的严松,在2000到3000万之间变化,一直到1992年,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出生量迅速下降至1500万,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保持了基本稳定。这样一来,前面稳定,后面稳定,而1962-1992就成为了我国人口中如同天外飞仙一般的人口大背包。
我向来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人口,用动态的时间轴在静止的人口结构上移动来研究死亡率。作为一个经济比较稳定、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国家,每年死亡的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之前某一段时间出生的人,死亡量=之前一段时间某几年的平均出生量,相比起来,年轻人死亡率非常低。当下,每年死亡的人数只有七百多万。那是因为现在死亡的人都是解放前出生的一批人,当时的出生量基本也就是这些。从现在到2040年附近,死亡量会缓慢增长,但不会很快,因为到1962年之前,中国的出生量都并不极端的高,而且人均寿命在延长使得死亡时间被拉伸,年死亡率有所下降,抵消了部分当年人口增长带来的死亡率增长。
接下来说正题!!!!!!
到2040年附近的某一年,随着1962年左右出生的一批人到达死亡年龄,中国的人口死亡量会发生一次爆炸增长,然后稳定在3000万人左右。这个数量是现在死亡量的4倍。即使现在所有的火葬场同时开动,也炼不动这么多人。每年3000万人的死亡量使得土葬变得更加不可能,因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埋这么多人。中国,必将迎来全民性“大炼人”的殡葬大跃进中。
市场规模决定市场高度,量变引起质变。届时,简单的火葬由于其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效率低下和毫无创意等特点,必将过时。而由于中国传统尊重死者的文化,推广英国的那种“炼人发电”,窃以为是不可行的。因此,发展多样化的殡葬产业势在必行。
我们不能等到问题到来了才开始准备。如果那样,我们将面临严重的产能不足。我们要从2016年就着手准备,通过政府扶持、扩大科研投入等方式,大力发展多样化、高科技的殡葬,在2040年人口死亡大爆炸到来前,将殡葬业建设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力图不仅可以覆盖国内市场,还可以输出产能甚至技术到整个东亚乃至全世界。
将殡葬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在殡葬同时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海洋殡葬;发展其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殡葬这些都是殡葬业可能的新出路。对殡葬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和政府必须重视起来这一年产值即将超过万亿元的行业。
最后,让我们高声呼吁:大炼人、大跃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殡葬业这一朝阳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新支柱。掌握核心科技,致富中国,推广亚洲,服务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