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结论吧,二十年后农业却确实会火,但与大多数人没有啥关系。
(加上一点说明,因为老有人骂我,说我怎么这么坏,出主意坑农民。这锅我拒绝。置顶说明几句:
1.这个回答只是一个观察,而不是不是我的主意和立场,对于农业大趋势而言,我持什么观点和立场没有任何用处,我只是把现在各方综合力量(主要是ZF和市场)的潜在逻辑展现出来,算是对这种逻辑的一种模拟,就是说,那些掌握资源的人和力量是怎么想,打算怎么干的,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呢,就是不要被忽悠,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
2.那些跟你讲情怀,跟你讲农村农业大有可为的,未必有什么好心思,有可能是忽悠人入场进坑,好言难听,仔细分辨。
3.我是农村出身,家人还有很多在农村,当然希望农村好,但我们的希望是否有用,得看能否找到机构性的行动机会,而不是光靠热情,明白市场和ZF的套路,明白资本下乡的逻辑,才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就像很多集资诈骗一样,劝人别入坑的反而会被埋怨当了财路,漂亮话背后往往跟着套路。
4.从我个人立场来说,我是不愿意看到这种逻辑真的成长为现实的,因为我也看到了这种逻辑展开之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弊端,但现实的发展好像真的一步步走向这个方向,很无奈。你看白一个事情,并不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参与其中,或是改变什么,或是获取好处。当然,越多的人明白越好,或许有集体行动加以影响或改变的机会,这需要特定的组织技艺支持,但一般而言,掌握了组织优势之后,又或许是另一种心态了,比如说,欺负别人,这就是多元博弈的复杂性,好的意愿不意味着就有好的结果,需要看时势!
5.如果愿意听真话的话,对于缺乏足够资源又对从事农业有玫瑰色想象的朋友,我基本的建议是劝退;对于农民工朋友的建议则是,多年积蓄买的房子不要在小地方、县城,最好去省会、中心城市,哪怕现在苦一点。还有就是下一代教育很重要,不要被知识无用论忽悠,信息化时代更是如此,读书看起来没有实打实的好处了,但基于知识垄断的等级封闭结构正在形成,尽管农村孩子读书未必有好的出路,但要是不重视教育,就更没机会了。)
说理由: 1.迹象:原来广西、云南这些地区搞走私,毒品、木材是大头,因为利润高,这几年的一个迹象,是大宗农产品走私兴起,东南亚的大米、蔗糖、橡胶、肉牛,都成了很有搞头的货品,量多利足,说明什么?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成本已经拉开距离了,小规模农业的高额成本不但面对美帝是鱼腩,面对东南亚也不具有优势。
其实东亚工业化地区都有这个问题,农业产出和工业产出相比收益过低,但本土农业和农民又必须保护,结果就是政府依靠政策壁垒和补贴来保护农业和农民,代价就是,大家一起承担本土产品的高价格,如韩国的肉日本的瓜。但是,中国与日韩相比,农民太多,农业规模大效率低,保农民、保农业的成本巨大,难以持续。 2、选择:保农业不保农民、农村部分兜底、部分放弃。 3、条件:这些年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中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这是千年未有之变。越来越多出身农村的年轻人,其实已经不是农民了,不具备农业技能,也没有从事农业的意愿,因为小农生产的收益实在太低,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当老一辈农民老去之后,新一代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农业生产和经营者,需要相当的技术、资本和组织资源,是规模化经营的展开。 4、执行:农业必须保,因为中国如此大的农产品需求量,如果出现较大的粮食缺口,必然是国际金融炒作、粮食危机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绝不是有钱就能买粮食的,是战略安全问题。 农业怎么保?小农、家户式农业经营,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本已经没有前途,农业需要提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投入规模超过了普通农户的能力范围。为此,必须靠发展农业来保农业。 先期一个前提,就是必需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什么成本?地租成本!基于土地承包权的地租。这些年,其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转化为农民工,过去是很多土地撂荒,这些年,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交给大户。但是,集中经营每年要给各种小块土地的承包权人-农户交不少地租,虽然每户看起来不多,但由于土地权益碎片化分布,人数实在太多,大户也吃不住。另一面,则是农业经营的资金成本太高,贷不到款。 要解决这一问题,估计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把“无效”农民挤出去,所谓无效农民,就是虽然有农村身份和土地承包权,但却不从事农业,尤其是农民工群体。 具体做法,就是加速农民工的市民化,鼓励农民工进城,尤其是中心镇,县城,鼓励他们买房置业定居,然后在户口方面也放松。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怎么切断进城人员与农村承包地的关系---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给你土地是让你种地的,既然不种地了,那就把地吐出来吧,交给那些能更好利用它们的人--新的农业经营群体--大户、公司、合作社等等。因此,现在准备搞的确权,可不是说要保障农民及其后代可以享受土地收益,而是为了承包权转让和集中作准备, 然后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和推动农业金融创新。 中化收购先正达可以说是一个重大信号,以及CCTV2最近几个月连续推出的对新型农业企业的系列报道。 关于农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也会陆续推出,记住,是农业,不是农村和农民,以后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就集中为农业了。 未来就是,大型农业企业、科技农业央企+央行一起来种地,这也是在金融危机全球化背景下,对抗美联储+大农场种地模式的不多可行选择了… 大势如此,有人会顺此种大势而享受红利,也有人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是看客,因为没资本参与…… -------------------分割线----------------- 补充一下
1、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只是在观察政府下一步的可能思路,旁观而已,也不是主张什么,因为个人主张其实没什么用,政府的行为则是被市场化的力量在推动…
2、有朋友提到了经济危机后失地农民或农民工上街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温铁军先生在他的《八次危机》里面指出过,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村其实还起到了工业化周期性危机减震器的作用,比如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危机后可以回到农村,降低城市压力,避免传统流民危机,这的确是的,过去确实有一段时间内是这样子,前三十年的招工过快导致的返退问题、甚至是城市知青下乡问题,都可以说是农村帮助消化城市就业不足的表现,改开三十年中的农民工城市和家乡两头流动就更明显。 问题在于,如果朝向未来,这种农村消化部分危机的减震器作用是否还能延续? 个人看法是,不太可能了。理由是: 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代老一辈农民工的背景下,在城市就业不畅的情形下大规模返乡避险不太现实了。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相比,其生活方式、取向、观念、消费方式都已经城市化了。老一辈农民工,可以在高度压缩消费的情形下,省下工资寄回农村,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也在。而在全面货币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是没有城市户口而已,他们需要买房买车等大额消费与日常生活需求,与城市人是一样的,这样的生活需要持续的现金收入来支撑。回乡回不去,为啥?家乡、农村的“穷”,不是过吃不饱穿不暖式的绝对贫困,而是缺乏稳定现金收入、缺乏公共服务、缺乏日常娱乐式的穷,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吃的甚至比城市好,还安全,但问题是,农村生活现在普遍也需要钱了、需要货币,单是一年的人情往来都不是几亩地的农业收入能扛得住的,更不要说其他大额花销。 回农村回老家,反而成为那些在城市取得了一定资源的“能人”才能做的选择---带着资源回乡,有人回乡圈地,有人回乡按自己的情怀玩耍,都是很费钱的。一般人回家了就会发现找不到挣钱的事,也呆不住。 3、过去,很多学者认为一个最好的发展农村的选择是农民离土不离乡,普遍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一种不集中的工业化模式。 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是,只有在与国际市场有效的、有选择的隔离的背景下才可行。 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驱动下,工业化会有一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倾向,比如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业企业交通成本、市场条件往往都不具竞争力。 而为了与国际市场有效隔离,就需要强有力的国家,这又要求有独立的国防工业、重工业,必然挤占民用工业的资源,这其实就是前三十年的发展逻辑。当然,前三十年也通过推动队社企业、五小工业下县,三线建设等等,以行政性力量推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工业基础。 而改开三十年中,发展自队社企业、小集体企业基础上的乡镇企业,红火了没几年,就被沿海地区与海外需求对接的外贸加工业体系所取代。 所以,这种想法从来没有成为现实,未来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有机会。 -----------再次修改-------- 感谢大家耐心阅读了我的回答,我只是对存在的趋势进行了一些描述,至于很多人提到的挤出之后的农民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怎么办的问题,我不是决策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和调研支持,出不了主意。我只是想强调,过去的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怎么解,不清楚。 知道什么不行并不意味着知道什么行,这是两回事,而且,知道什么行,顶多是可能性,真正做出来需要实践者的探索,或者说,大规模试错。 1.新一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关于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下行通道已经持续几年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失业浪潮还没有出现,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轮替性的失业小浪潮,一方面被一些行业的发展所稀释,比如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如快递、送餐,出国务工经商(这一规模已经不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红利已经可以养得起隐性人口,比如一个中年父亲打工的收入就能让他不愿工作的儿子晃荡啃老,这并不少见。
但是未来出现大规模失业浪潮的可能性依然很高,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制造业外移和已经开启的机器换人浪潮,另一方面,是农村也开始普遍出现劳动力的机器替代(如被很多人吐槽的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反映了农村的人力替代大趋势,各种机器五花八门,很多已经很靠谱),农业能消化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这可能就导致农民工留不下城市和回不去农村的双重困境。这可能是个非常大的坎。 2.关于农业的上下游链条的机会问题。
现在城市周边地区兴起的体验式农业项目很火热,很多城郊农户发了财,但一方面,城郊农户是少数,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式农业项目估计也会走向合作社化、公司化经营。 想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面向城市高端市场的想法,也面临高成本问题,农业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投入少,除了地租、人工、种子、维护之外,另外一个难题是农产品物流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水果海鲜这些,有的还需要冷链配送,普通人根本扛不住,而一旦依赖别人的物流体系和零售体系,基本上就是帮别人打工了,没有定价权。按目前阿里对中间商环节的挤出趋势,以后不少人可能就是为马云种地了。 ——————————
感谢大家支持!很多朋友问一些具体的农业投资方向,说老实话,这个我真说不准,我缺乏具体的农业经营经验,没法给实际建议。只能说一下我通过观察政府行为和市场逻辑之后一些比较粗的理解: 未来的中国农业,很有可能像欧美一样,是“补贴农业”,其实现在就存在大量补贴,但看起来还比较分散,以后补贴可能更加集中化,支持大户、大公司、合作社。 补贴农业背后其实是农业从属于工业化和金融化的大趋势,农业经营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可能要来源于补贴。因此,如果有心从事农业的朋友,可能需要尽量争取补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这两年玉米补贴政策调整后,种玉米的农户们、玉米相关行业其实没什么利润了,这就是现实。 补贴农业其实有着很高的信息壁垒、政策壁垒,因此以后从事农业可能需要加强政府行为逻辑的观察,把握补贴倾向,一方面要把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一方面要了解地方执行体系的行动逻辑和利益结构。 而且,是“积极争取补贴”而不是“骗补”,骗补看起来划算其实到处是坑,因为这样高度依赖掌握补贴分配权力的官员,容易被他们支配,费力不讨好还可能背锅。“积极争取补贴”需要自身农业生产的硬实力支撑,与执行官员可以形成相对平衡的互助关系,他也需要你而不仅仅是你需要他,这样才能更为持久。因此以后从事农业,专业化是大方向,靠情怀不靠谱,靠市场感觉也不够应付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