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第 9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伯德小姐》?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无用的JG   2018-9-24 00:42   370866   7
分享到 :
0 人收藏

7 个回复

正序浏览
7#
伍六七  1级新秀 | 2018-9-24 00:42: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克里斯汀给自己取名为“Lady Bird”,电影的开场也是一阵鸟叫声,以“鸟”为代表的自由意象,正符合《伯德小姐》对大城市纽约的向往,这种对“那山”的好奇追逐,正是青春的作风。



电影开始,伯德小姐还没说上几句,就跟妈妈吵,激烈至跳车;为了让自己的成绩好看,扔了老师的文件;当着同学的面让女老师难堪;在老师的车上恶作剧等等,这种与权威的对抗,也是青春里常见的“佐料”。



这部青春成长电影的主线是,女主想往纽约读书。在这条主线上出现了爱情、友情、亲情,这“三情”的支线内容穿插其中,内容琐碎又细腻。就因为人只有一次,所以在面对亲、友、爱时,我们会有不堪和遗憾,会有痛苦和欣狂。



没人跟你讲他上辈子做人的经验,没有比较,时间直线前进,才有那么多感慨和共鸣。这部电影与观众的“共振”大于电影本身的讨论。


女主与妈妈的争斗,与朋友的分分合合,与恋人的伤心往事都是那样熟悉,这些生活事,呈现出的情感,引人回忆青春往事,很多人从里面可以照见自己,甚至看到未来。在努力爬向“那山”的过程里,她对爱情是懵懂的、对性的探索是猎奇的、对母亲是“相爱相杀”、对朋友也有不真诚等等,这是她的整个青春,也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人一出生就开始“活”,活成怎样,不知道;怎么活,不知道。而伯德小姐是幸运的,在那么小的年龄里,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了第一次,也破除了对“性”的疑惑、在巴结有钱人之后,她知道了自己要什么样的友谊、等自己到了纽约,也明白了妈妈的爱。与那些毫无主见的孩子相比,她,何其幸运。



她种种富有主见的行为,其实离大多中国孩子的青春有些远,但青春的苦涩和感觉,全世界孩子都一样,那是一种对一切事物的初次探索,又稚嫩又真挚。



电影不躲避青春期时的毛病,女主的幼稚、爱慕虚荣,各种小心思都有描述,这种做法让人物贴近生活,更易亲近,这是导演完整的表达。围绕在女主身边的同龄人,也是不同版本的“青春”:有自认为很有姿态的富家女,有故作高深的秒射男,有隐瞒性取向的GAY男友,也有可爱的胖好友。



女主的青春里有他们,他们的青春里有女主,这青春,是他们在互相成全。这部电影的优点在于,它自然不过激,家庭和学校的戏份安排知道分寸。


影片停在了女主的18岁,没有再向前讲述什么,整部电影就是在讲“青春期”,讲一个人,也讲了所有人。年轻人总会出走故乡,总会对许多做反抗,这段时间是人一生的宝贵期。



我们不管做了什么,也不知道对与错,经历就经历了,不会重来,伯德小姐会不会因为没听妈妈的话留在小城市读书,导致长大后过得不好呢?今后会不会与好朋友形同陌路人呢?



日后的生活如何,她自己不知道,也没任何人知道。年轻人无畏,有资本选择一切可能。青春的小鸟飞向远方,一去不回的却是光阴。


约稿/交流加微信:cltx1995

6#
杨时旸  1级新秀 | 2018-9-24 00:42:29 发帖IP地址来自

遭遇撕扯,不过是因为你正奋力跃入生活

《伯德小姐》意外泄露了一些有趣的况味,那就是,青春期与原生家庭的冲突方式是普世的。年轻人与父母一辈的裂隙、争吵、代沟,无论文化差异如何,都会在一个特定时段以一种相差无几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或许可以让很多中国观众释然,我们自己青春期中的那些遗憾,不满甚至愤怒都显得不那么孤独。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简单的青春片跨越文化打动了我们的原因。我们目击旁人,重逢并解释了自己。

标准的青春片都有着明晰的隐性主题——对抗与和解,而《伯德小姐》没有任何炫技,也不做任何卖弄地、教科书般地展现了这个主题。

《伯德小姐》写的是一个女孩长大的一瞬,以及其中所有的惶惑,不安,挣扎与希冀。伯德小姐是克里斯汀为自己取的名字,她坚持用这个怪异的称谓取代父母为她的命名,以表现一种从根源意义上的反叛,这个青春期的女孩敏感、自我,即将升入大学的当口,陷入爱恋,为未来烦恼,和母亲争吵,恰巧遇到父亲失业,她不得不开始处理突然降临的所有纷乱。

这个故事的模式和原型都让我们感到亲切,一个看似满不在乎实则心事重重的女孩,一边表演不羁一边不知所措,遇到爱人又受到伤害,和闺蜜撕扯又复合,对家庭依赖却也不免虚荣,有一个沉默的父亲,以及强势又实际的母亲,被生活俘获,终日站在她所有梦想的反面……

《伯德小姐》首先不遗余力地描述了那种对抗,克里斯汀似乎对全世界不满,敌对与恶意危机四伏,自己是烈火,但全世界都泼来冷水。这是一种标准的青春期臆想,一切都被呈现得真切又细腻。她想奔赴的是大都市,母亲却想让她留在那座小城不远处,出于所有实际的考量,学费、能力、成绩,在母亲眼里,她是个普通的女孩,在她自己心里,自己怎么可以与平庸的父母相提并论。“远走高飞”是青春期理想中最简洁的元密码,逃离出生地,逃离原生家庭,逃离因为熟悉而感到的桎梏,唾手可得和与生俱来的一切看起来都无聊又可疑,自己努力的终点就是破坏和逃亡。这故事中的那些争吵的细节,那些隐隐的心事,熟悉又亲切,母亲生气的时候问她,“你知道把你养大需要多少钱吗?”克里斯汀愤怒地翻出纸笔递到母亲眼前,“你给我一个数字,我以后赚了钱,给你一张支票,就再也不和你说话。”“我觉得你根本赚不到那些钱。”纸笔就被摔在地上,一旁是无奈又沉默的父亲。这景象和这对话,有多少人会会心一笑?一个在生活中已经疲惫不堪的母亲,一个正准备奋力跃入生活的女儿,那些事后后悔的气话,那些火上浇油的举动,在所有青春期的争吵中都一次次重复上演,不曾停歇。仔细看看,那些争吵——无论琐碎的还是激烈的,似乎都突如其来,缺乏指向且目的不明,那背后的是一种莫名的愤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中的“对抗”更多的是指向自我,指向内部的,只不过,处于其中的人都无法理解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指向他人,指向外部的冲突,换句话讲,那些争吵不过都是自己和自己撕扯的变形与外展,是我们拔节生长中的左冲右突。

如果说,对抗被饱满地呈现,那么《伯德小姐》的成功还在于呈现这种撕扯的同时,一直埋藏的希冀的隐线,她一直努力申请理想中的大学,离开这个小城,这不是单纯的为了叛逆而做出的逃离,而是一种梦想的牵引,虽然她并不知道梦想成真之后到底如何,但毕竟奔赴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被母亲揉皱的信,却被父亲捡起放进了女儿远行的行囊,通过那通无人接听的电话答录机,这段和解有效地避免了煽情的对白,而变成了一次独语。没有被及时拿起的听筒,因为赌气而未能成行的送站,两次“错过”成为了长大一瞬的证据,母女之间不再有机会也不再有必要针锋相对,独立,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分离和失去彼此,这或许是成长的第一步。而长大的伯德小姐也终于开始决定用回克里斯汀这个被父母赋予的名字。




l

5#
裸山  2级吧友 | 2018-9-24 00:42:27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很惊讶它的成绩。

作为烂番茄网站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黑马影片,拿奖拿到手软是名副其实,惊讶的是这部电影成为烂番茄史上第三部超过150条影评的作品。

评论都说些什么呢?千篇一律的共鸣。

伯德小姐太真实了,真实到没有太多想象的空间,没有太多艺术的渲染,像白瓷杯里盛的清水,平静而清浅。

评论的人都很勇敢。

那些并不很酷还有些非主流的低级叛逆像青春记忆里一道浅浅的红血丝,爬在脸上只是淡淡的一道,不仔细看早已看不清但却永远埋在肉里。


《Lady Bird》在台湾的译名叫《淑女鸟》,听起来更贴切。

你以为中二时期的叛逆如壁花少年,在抑郁中爆发,如流星陨落一般的绚丽毁灭。

其实不过如一只渴望挣脱羽荫和旧笼的小鸟,无声无息地扑腾着。

叛逆的方式不过那几种——

给自己起一个中二的傻外号,然后逼迫身边的人都这样称呼你。

和父母一谈人生就斗嘴,气不过就跳车示威。

摔伤了胳膊打上粉色石膏,还不忘说几句fuck以为自己酷毙了。

不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资质平庸。
(数学这条最扎心了)

幻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很有钱。

并且相信自己很快就能靠才华暴富然后自食其力。

18岁给自己一场抽烟喝酒看小黄杂志的成人礼。

遇到了一个温柔体贴高富帅,以为遇到世界上最纯洁的真爱。

做一件出格的小事,显得自己很有个性——然后意外发现自己的男朋友是个gay。

和朋友一起诋毁学校里长得漂亮又有钱人缘又好的女孩。

但一旦有机会和她成为朋友却比谁都殷勤,不惜抛弃胖闺蜜,伪装自己和美黑妹子一样有钱又优秀。

爱上抽烟但爱看书,孤僻(装得一手好逼)的英俊少年。

事后却发现他是个假装纯情的情场老手,并且是个玩弄感情的死渣男。


吃了亏之后还是要投入妈妈的怀抱。

和渣男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
努力融入到一个好像很酷的小团体里,假装自己也是一样的人。

最终良心发现,发现还是胖闺蜜才是真爱,并开始一场百合式放飞自我的疗伤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什么也要冒着风险跑到远离家乡的大城市来上学。

最后发现家才是港湾。


这就是《伯德小姐》的故事。

像流水账一样平常,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曾经愚蠢稚嫩的影子。

大同小异的青春经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却忍不住敝帚自珍。

或许这就是和平文明的年代里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
4#
逸君  3级会员 | 2018-9-24 00:42:2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题我要来抢答!


珠玉在前,关于电影内涵的讨论也就不再赘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艺作品品鉴尤甚,所以我跑偏点聊一下电影名的由来。


《伯德小姐》是《Lady Bird》的内地音译名,港台片区将片名译为《淑女鸟》或《不得鸟小姐》。Ladybird是影片中主人公的名字,按照字面意思以及电影里一闪而过的人头鸟/鸟头人片段,被直观的解释为“十七八岁羽翼未丰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奔赴远方的鸟儿一样的高中生”。


这个理解,对,也不对。


浅层一点,“Ladybird”的形象对应着“Pretty little thing”,是羽翼未丰、天真美丽,涉世未深却自认为能征服世界的大多数美少女们。她们出身二三线城市,家境普通,样貌姣好,样样拿第二,内心却渴望着“诗与远方”。


但这个词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在一些英语语境中,“Ladybird”也是七星瓢虫的俗称。西方天主教中,圣母玛利亚被称为Our Lady,天主教早期画作里她经常被描绘成穿着红色斗篷的处子形象。七星瓢虫的红色外壳象征着身穿红袍的圣母玛利亚,虫背上的七星则象征着圣母的七种快乐和忧伤,因此又叫圣母瓢虫。


另一种说法是,瓢虫被农民视为圣母赐予的礼物,帮助他们消灭农田和花园里的害虫。农民感谢圣母的恩赐,因此把七星瓢虫看作是圣母派来的幸运信使,将其命名为ladybird,也因此象征着幸运。


相传在普罗旺斯,如果瓢虫停留在一个男子身上,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很快就会遇见一生所爱,结婚生子。等待Prince Charming的少女想预知未来的恋情,可以将瓢虫放在食指上,瓢虫停留的秒数就代表着距离婚礼的年数。


这样看来,《伯德小姐》频繁出现的宗教内容便有了合理的解释。譬如女主人公就读于一家天主教女子学校,她渴望着摆脱单纯的处子形象,最终又在纷繁的大都市里缅怀其单纯的教会生活;又譬如她为出席毕业舞会选择了一袭红衣,以及伯德小姐对“未婚先孕”的演讲里关于堕胎道德意义的争辩等等。如果悉数剖析,可挖掘的宗教寓意会更丰富。

Ladybird也与二十世纪好莱坞一些著名女演员的风流逸事有些关联。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电影业快速发展,涌现出很多世界闻名的女明星,玛丽莲梦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当时时尚届的最高标准;而她所穿的衣物、佩戴的首饰也成为当时女性疯狂追捧。她曾拥有一款出镜率非常高的宝珀Ladybird艺术腕表,每每出席大型社交活动时佩戴。美国上流社会的名媛们也深受梦露的审美影响,开始像宝珀订制“ladybird”高端珠宝腕表出席各种晚宴、戏院、沙龙。

1962年5月19日,梦露麦迪逊公园广场上为约翰肯尼迪总统演唱出一首倾国倾城的《生日快乐,总统先生》,那时,宝珀的Ladybird闪耀于她的腕间,她闪耀于整个世界。风流多情的总统曾在私人信件里称梦露“My ladybird”,多么缠绵入骨。


经年之后,梦露香消玉殒,她的那只Ladybird也几经辗转。2016年,美国一家拍卖行在洛杉矶拍卖了一批与玛丽莲·梦露相关的私人物品和纪念物品,其中就包括这款装饰艺术风格Ladybird镶钻腕表


据拍卖目录介绍,这枚腕表铂金表壳上铭刻“KO 900 Plat 100 Irid”字样,机芯上铭刻“Blancpain Rayville Watch Co.”字样,拍前估价80-120,000美元。在经过激烈的叫价,宝珀最终以22.5万美元拍得梦露遗物,将其珍藏于宝珀的收藏馆之中。



2016年巴塞尔表展上,宝珀联同梦露遗表一起展出了多款Ladybird古董表。其中,还有一款表面如太阳图腾,以钻石镶嵌的表款。据表主介绍,这是一对老夫妻半个多世纪忠贞爱情的见证。

在我看来,古今中外的Ladybird怎么也逃不开爱情的主题。Ladybird就像一只只追求爱情的飞鸟,“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3#
Wayang光与火花  1级新秀 | 2018-9-24 00:42: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我没有特别喜欢这个片子。但是看完以后还是感叹,我们有趣的片子太少了。

“有趣”不是一个很容易量化的词,它不一定是喜剧,很有可能只是有个特别的人物或者背景设定。影片开场Lady Bird跟母亲吵架之后选择跳车,从一开始就为人物定了个不一样的基调,告诉观众Lady Bird是个“特别的人”。后面,这种风格一直延续下来,西尔莎·罗南颜值不是特别突出,但是整体给人感觉特别舒服,笑起来的时候特别萌,简直就是跟Lady Bird 这个角色完美契合。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影,大部分走得都是纯喜剧路线,几个老梗来回倒,再不行就是下三路,屎尿屁。尤其是侮辱物化女性的梗特别受欢迎,反正不少女观众看得也挺欢的。其实不能怪观众,因为市场本来就浮躁,大家急着赚快钱,每30秒让你笑一次,一场下来最少笑够180次,这个操作方式可量化,观众也觉得值回票价。

《伯德小姐》这种电影,看得时候觉得有点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毫无笑点,但是后劲很足,你会觉得故事的走向特别有趣。脱离了低级趣味以后,纵使Lady Bird本人有许多夸张的举动,但是你反而会觉得她挺高级的,跟其他妖艳贱货不一样,有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

大家不要误会,我没有鄙视纯喜剧片,只是觉得我们的喜剧和电影还可以做的更高级一点。不管是去年日本的《莫西干回故乡》,还是最近我刚看的泰国轻喜剧《电击女孩》,他们的梗也不少,也有黄色笑话,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的,而不是那种很硬的假笑点,也没有浓浓的快手风。

这几年国产电影,想来想去也就《滚蛋吧肿瘤君》给我这种感觉。明明是极其悲伤的题材,看完以后却觉得很轻松。当然肿瘤君跟伯德小姐比还是差了点。

希望以后能看到越来越多这种轻松的片子,我真是被国产喜剧折磨得够呛了。

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伯德小姐凭什么叫喜剧?事实上喜剧的定义是很广的,不只是夸张搞笑才叫喜剧。

IMDB上对本片的分类

Genres:Comedy | Drama
2#
李霁琛  3级会员 | 2018-9-24 00:42:22 发帖IP地址来自

早些时候只听“Lady Bird”这个片名,我以为这是部讲述某位传奇女性生平的传记片。

这是因为我的关注点在“Lady”这个词上。

其实片名的核心是“Bird”。

谁都知道“bird”象征着什么。

没错,就是那一连串你三十岁之后就不再常提了的词汇。

谁爱用这些词汇呢?年轻人。

最好是十七八岁,自以为羽翼已丰,其实不谙世事青春懵懂,凡事不愿听人劝告,一再碰壁却依然想要奔向远方。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大多向往鸟儿般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寒来南飞暑至北往。

青春年少之时,最怕的是拘束。

《伯德小姐》的主人公克里斯汀,就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少女。

这是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故事。

一听到“青春片”这三个字,可能很多影迷的心里都会有点儿打鼓。

怪就怪这些年来“青春”从题材逐渐变成了类型。

类型化意味着套路化,不光故事有套路,导演的拍法也有套路,演员的演法甚至都有套路。套路多了意味着没有新意,没有新意就容易变得烂俗。

好莱坞如此,国内更是如此。

但就像我们不能因为部分演员品德不好就说演员都品德不好一样,青春片里也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

关于青春,本就有太多的点可以发散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故事。

青春是一个人实实在在走过的岁月,而不是编剧脑海里程式化的狗血故事背景。当导演们真正把自己的镜头对准年轻人的成长过程的时候,好的青春片就容易诞生。

《伯德小姐》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精准”。

导演清楚地知道她想要拍怎样的青春,导演更精准地找到了把那种青春拍好的办法。

电影中女主人公克里斯汀的青春是怎样的青春呢?

是最真实不过的青春。她的青春,是我们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青春。

克里斯汀是个普通的女孩。

她很漂亮,但也没漂亮到惊艳。她的成绩还好,但也不够进耶鲁那样的名校。她的家境很普通,没有大房子也上不起太贵的学校。

她的追求很简单。

她希望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萨克拉门托,她希望去到东海岸,到纽约去读书,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她也希望能够摆脱母亲对她的拘束。她不希望自己是克里斯汀,她希望自己是伯德小姐。

她渴望成为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看《伯德小姐》,很多人都会想起青春期时的自己。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梦,却偏偏不喜欢自己正在走的路。我们想要去到遥远的陌生城市飘荡,只因为在家中我们感受不到自由。

可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只有真正离开家后才能懂,也许只有长大之后才能懂。

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是不会懂的。

克里斯汀也是如此。

她渴望爱情,也充满着对性的好奇。在影片里,她经历了两段恋爱。

前一段纯美恋情,甜如蜜糖,却意外得知男友其实是同性恋。

后一段初尝禁果,以为男友是第一次,却没想到对方撒了谎。

两段爱情,都不完美。

但这世上,完美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在克里斯汀这个年纪,成长的过程原本就远比成长的教训重要。

时隔多年,也许她还会想起自己青春岁月里的那些男孩,或是苦涩或是甜蜜,也许也会后悔,但那些都已经发生,不会再改变了。

那些经历过的事情,才让她变成了后来的样子,才完成了她的成长。

青春里的成长,家庭当然起着极大的作用。

克里斯汀的父亲,有着抑郁症,刚刚失业,处在人生的低谷。但他对于克里斯汀来说永远都像是一个太阳,温暖地照耀着自己的女儿。他知道自己不开心,所以他才更希望女儿能够开心。他也不怎么会表达,但却会让女儿知道自己就在身后。

克里斯汀的妈妈则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希望克里斯汀能够成为她“最好的样子”,于是对克里斯汀严加管教,也希望克里斯汀能够不再叛逆。但不管她显得是如何严苛如何不近人情,她对于女儿的爱却是格外深切。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克里斯汀叛逆,却不出格,她一度丢掉了自己,却最终找到了“Lady Bird”的正确打开方式。

《伯德小姐》将最琐碎最普通的青春故事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如果你看剧本的素材你可能会觉得这太普通了,因为它太真实,太贴近生活了。

但看过电影的人都明白,导演将这些琐碎的青春片段捏合成了多么酷炫的影片。

《伯德小姐》有青春的思考,也有青春的气质。

《伯德小姐》是琐碎的,它包含着一个青春期少女所能经历的所有片段;《伯德小姐》也是完整的,它清晰地展现出了角色成长的过程,从叛逆到和解,都是那样顺理成章。

这当然得益于导演的处理。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场戏。

一处是影片刚开始时克里斯汀和母亲在车上对话,两人意见不合,克里斯汀就直接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什么叫青春感,这就是青春感。

叛逆的气息在一声尖叫中彰显无疑,影片的调子也被定了下来,简单明快,一点儿都不燥,也一点儿都不闷

另一处是母亲将克里斯汀送到机场后自己开车回家时突然痛哭的桥段。太细腻了,也太懂观众的心了。母亲一哭,我的眼泪也下来了,克里斯汀最后的和解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些充分彰显电影魅力的处理,在《伯德小姐》中屡见不鲜。

最难得可贵的是,本片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今年只有35岁,在执导本片时也不过34岁。

(没错,这是导演)

虽然年轻,她对视听语言的应用却极为熟稔,把这部青春片拍得一点儿都不稚嫩,处处显出大师水准,该留的留该减的减,干净利落,行云流水。

你说《伯德小姐》是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作品,我一点儿都不会感到怀疑。

导演年轻,演员也年轻。

女主角西尔莎·罗南成名很早,演《赎罪》、《可爱的骨头》时就曾经用演技征服过不少观众,但她毕竟也只有23岁。

1994年出生的她今年九成九会凭借《伯德小姐》拿到自己的第二次奥斯卡影后提名,真是不服不行。

有意思的是上次她提名奥斯卡,演的也是一个渴望到远方闯荡的小镇姑娘。只不过那次在《布鲁克林》中她的表演成熟沉稳,“收”的更多一点;而这次在《伯德小姐》里,她演的挥洒自如,“放”的更多一点。

在本片中给罗南搭戏的两位小鲜肉,也不是一般人。

片中克里斯汀的两任男友,一个是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相信看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朋友都会牢牢地记住他的名字;另一个则是卢卡斯·赫奇斯,去年刚刚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提名过奥斯卡影爵。

这二位,一个是95年的,一个是96年的。

这几位,也是90后的小鲜肉小花。

影片之外,本就是最好的青春故事啊。

1#
KnowYourself  5级知名 | 2018-9-24 00:42:21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部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提名的青春片虽然最终无缘奥斯卡,但依旧值得一看。

前几天正好看了这部电影,《伯德小姐》是美国演员格雷塔·葛韦格自编自导的一部青春片,由西尔莎·罗南主演,讲述了一名高中生不甘于当前生活,想考取外地大学逃离家庭和故乡。这部电影精准地呈现了青春成长的过程,令很多人感同身受。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电影。

一个预警,内含剧情介绍


青春年少时,总是期待一场远走高飞

克里斯汀是一名高中生,在加州萨克拉门托的一个教会学校读书,她觉得当前的生活充满束缚,为了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她用鸟作为象征,为自己取了一个个性十足的名字“Lady Bird”(伯德小姐),还要求同学、老师和家人都这么称呼自己。伯德小姐的梦想是考上纽约的大学,冲破当前的多重约束。

生活中最大的束缚来自母亲。让伯德小姐痛苦的是,生活的大事小事上都少不了妈妈的“关爱”,这已影响了她对自己人生的抉择。当初选择高中,是妈妈做的决定,以后到哪里读大学、读什么学校,妈妈也都替自己做好了打算。

妈妈的过分关心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控制,让伯德小姐缺少生活上的尝试。当她想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妈妈时常对她的表现挑三拣四,不给她成长的机会,之后还会借此打击她。比如,妈妈觉得伯德小姐暂时不必学驾照,就不让她好好学,之后又借着她连驾照都考不上,嘲讽她想考上纽约的大学仿佛痴人说梦。所以,这对母女的关系常常很焦灼。

伯德小姐想摆脱自己的家庭。她的家境不好,一家人住在偏僻的城郊,妈妈是护士,爸爸面临失业,哥哥和嫂子虽然毕业于伯克利大学,但有些嬉皮,不在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优哉游哉地在超市打杂工,很难沟通。伯德小姐羡慕那些住在城区大房子里的人,上学路过时常常幻想有钱人的生活。

家乡就更没什么值得自己留恋的,伯德小姐觉得这里的文化氛围沉闷不堪,人们过着因循守旧的生活,不像东海岸那么繁荣和热闹,她觉得纽约才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都和伯德小姐一样,在尚不能脱离家庭的时候,觉得自己值得过另一种生活。未来在想象中闪闪发光,让当前的一切显得黯淡。当下的各方面像一根根铁丝,编织成一个困住自己的笼子。他们每天想着尽快长大,然后远走高飞——摆脱父母,离开乏味的故乡,就像一只鸟儿飞向自由的天空。


现实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远方不曾真的闪闪发光

伯德小姐不仅心怀梦想,也愿意为梦想付出各种努力。她知道妈妈不会同意自己,就试着获取爸爸的支持。为了能让申请材料看上去更优秀,她耍了一些小伎俩,更改最差的数学成绩。同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存些钱以备日后需要。

在为大学梦努力同时,青春的爱欲也在伯德小姐的内心萌动起来。

伯德小姐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戏剧社,在报名表演中对丹尼一见钟情。有一次在超市,她看见丹尼跟着家人在买东西,便主动打招呼,为自己创造机会。随着进一步接触,两人似乎情投意合,在短暂的暗恋与相思之后,他们就成为了甜蜜的恋人。

初恋总是那么美好。伯德小姐在初吻之后,兴奋地一路狂奔回家。她和丹尼在草坪上约会,点数夜空中的星星。她跟着丹尼一起到他的奶奶家过平安夜,认识了他的家人,相处地也很愉快。

这些生命中正在来临的人与事,和她畅想的未来同样令人激动。

然而,初恋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戛然而止。在一次聚会上,伯德小姐无法忍受女厕所的长队,大胆地走进男厕,结果撞见丹尼正和一个男生接吻。她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自认为美好的初恋竟然是一场欺骗。

失恋之后,伯德小姐又喜欢上凯尔,一位低调迷人的文艺青年。伯德小姐再次主动争取,很快就和凯尔成了情侣,重燃爱的希望。

可是,命运又和伯德小姐开了玩笑。伯德小姐觉得自己的初夜一定是特殊的、美好的,没想到的是,和凯尔发生的初次性经历竟然那么潦草。她还以为,自己和凯尔都是第一次,结果凯尔连睡过几个女生都记不清楚。

曾经幻想过的美好未来,真的发生时却是另一种模样。伯德小姐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复杂。当我们以为自己还拥有希望的时候,或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清现实的真相;当我们以为能长久地身处幸福之中,可能正经历的只是不幸降临前的一段短暂的平静时光。

而世界的复杂带来的不单单是悲伤和失望。慢慢的,伯德小姐发现那些让她厌恶的一切,好像也不是自己曾经坚信地那样。

比如经常挑剔自己的妈妈,在知道伯德小姐要跟着丹尼一起过感恩节,她没有发火,掩藏起失落之情,依然为女儿挑选漂亮的礼服,在夜里为她裁剪得更加合身。嫂子还对伯德小姐说起,在自己被家人抛弃的时候,是她的妈妈包容和接纳了自己。

从凯尔家中出来,伯德小姐为初夜的失望而痛苦,恰巧妈妈开车过来接自己,看到女儿沮丧的样子,妈妈没有责问,而是主动伸开双臂给出安慰。伯德小姐扑进妈妈的怀抱,她想不到竟会从与自己天天吵架的妈妈那里获得慰藉。母女两人对这样的温暖状态都有些惊讶,一时有些不习惯。

年少时,对生活的理解常常带着激情般的冲动。我们总觉得自己能够看清这个世界的黑与白,能够尝出生活的苦与甜,然而这个世界并非伯德小姐想象中的非黑即白,在两个极端之间是有无数个层次的灰色地带。未来不会仅仅因为我们心存美好期望,就放弃它对我们的考验;同样的,当下的生活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厌烦,就放弃对我们的友好和良善。


我们远远地出走,历经艰险,最终只是回到了一开始出发的地方

当伯德小姐逐渐意识到生活的真实之后,她也在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她不得不接受,自身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好”。

一次,伯德小姐在洗漱时看到橱柜里有一些精神类药物,药瓶上写着爸爸的名字。她从妈妈那里求证才得知,爸爸已与抑郁症斗争了很多年,这让伯德小姐非常惊讶。爸爸是家里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他总是尝试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还会背着妈妈帮助自己,然而作为女儿,她竟然对爸爸的身心健康一无所知。

妈妈经常批评自己过于自我中心,但伯德小姐只是将这吵架时的气话,从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面对有些寒酸的生活现实,伯德小姐有时会刻意掩盖,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窘困和虚弱。她还对新朋友撒谎,说自己住在城区的大房子里。

伯德小姐做事也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还伤过爸爸的心。她害怕同学看到年老的爸爸开着低档车送自己上学,就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提前下车。她对这事不以为意,但父母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我们在心里都会设想一个更好的自己,希望能成为一个群体的不可或缺的人,甚至是站在人群中心的人,被其他人仰视和羡慕。为了维持这个更光鲜的自我设定,我们不得不花费心思去经营、去伪装;当我们在这个设定中沉浸过久,真实的样子很容易就被遗忘。

当伯德小姐意识到这一切,她渐渐有所领悟。生活的很多折磨和痛苦都源自人们对真实自身的无视和逃避。她与妈妈经常吵架,是因为妈妈希望自己能成为她心中更好的样子,虽然她一直与妈妈“较量”,但她的努力很多时候并不是捍卫真实的自己,更像是情绪上的敌对。

如果自己就是粗心的、胆怯的、不那么聪明的人,如果自己必须付出艰难的努力才有希望做出一些改进,这样的自己还值得自己爱吗,值得别人爱吗?

这之后,伯德小姐尝试接受自己,试着脱下之前的伪装。她知道自己和凯尔那群人无法真诚相处,不愿继续迁就,之前已经伤害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现在她要努力说出内心的想法,以真实的面貌去面对这个有些艰难却也不乏美好的世界。

一切都在变好,哥哥找到工作,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一所纽约的大学将伯德小姐列在待录取的名单之中,然而这件事一直没和妈妈沟通,她还觉得女儿在毕业后就要在当地大学就读。一次机缘巧合,这件事情暴露了,让改善中的母女关系迅速恶化。妈妈生气又失望,不愿和伯德小姐说任何话,甚至在她要离开家乡飞往纽约时,她都没进到机场大厅里送行。离开机场没多久,她又后悔地赶回来,可惜女儿已经离开。

妈妈是个好强的人,当她知道女儿真要离开,才觉得自己没给过她什么帮助,反而一直在阻碍。她不知道该如何与女儿缓和关系,她一遍遍地尝试写信,但都半途而废。幸好爸爸将这些扔掉的信捡起来,偷偷交给了伯德小姐,才让她在到达纽约之后明白妈妈对自己的感情和态度。

到了纽约,全新的生活在克里斯汀的面前展开。其实,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伪装和真实,“Lady Bird”这个名字就失去了当初的意义,她不再需要一个象征着自由的符号来加持自我了,她已获得成长的力量。

所谓“成长”,或许就是我们终于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能够一定程度地跳出局限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与事,就是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哪怕自己是虚弱的、不堪的,也愿意努力着一点点实在地改变。

成长也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刻意地为自己找一个敌对的对象,不再装成一副飞扬跋扈的姿态,向别人或自己证明自身的勇气和力量。在较为清楚地明白了内心的渴望和理想之后,我们会将生命的力量用在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奋斗上。没有虚拟的舞台,可能也没什么观众,我们面对的更多是自己,和当下的具体生活。这条道路或许会更加孤独和寂寞,但也更有可能通向符合我们天性的真实存在。

回首过往,母亲、家庭和故乡不再是束缚了,而这一切曾经在多大程度上算是真正的束缚?或许,只有在克里斯汀在离开之后,在另一个地方用另一种眼光,她才能看清这些源头式的生命经验。

这些经验,不是我们自身所能选择的,无论当时如何接受或反抗,这些经验都在塑造和影响着我们对自身,对人际关系,对社会和世界的态度和想法。我们带着父母、家庭和故乡的印迹出发,迈向远方,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这场旅程的终点或许仍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仍是我们的家庭和故乡。

而我们走过那么远的路,最终也只是带我们回到一开始出发的地方而已。只是这一次,我们才会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一切开始的地方。

以上。


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请关注KY心理课:【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跟谁学官网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年轻人千万别碰哪些东西?

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聪明的行为?

恋爱中不合适就分手是什么心态?

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点击查看相关微信文章:

年少时我们决定远走,却在多年后才开始认识出发的地方 | KY观影:《伯德小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