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跳跃一个阶级到底有多难?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看破了的洞   2018-9-24 00:38   271298   8
突然感觉生活好无力,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正序浏览
8#
胡晓东  3级会员 | 2018-9-24 00:38:4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直在努力,没想过这个问题,没钱没势的时候不觉得自己是屌丝,现在也不认为是什么成功人士。我觉得我的“阶级”大概没变过,因为从来没有因为人品被质疑过,从来没有做过有愧于心的事。
7#
静静地  5级知名 | 2018-9-24 00:38:42 发帖IP地址来自
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从本质上讲,各个国家的社会都存在着上层阶级对中下层阶级的剥削。

剥削的方式非常多,我说一些,看看你能不能合理的回避。

如果你早几年出生在农村,你将面临户口制度,农业税,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你要离开农村去大城市的途径包括考大学(你要考更高的分),婚姻(孩子户口随母亲)。

当然,现在好多了,社会在进步,国家再强大。

通货膨胀。想想十年前的一百万和今天的一百万,是不是有相同的购买力?没有吧。所以说你的资产没有增值手段,是不可能保值的。

高房价,大部分人起码20年时间内好好给人打工吧。你可以不买房,不过看你能找到老婆不?

股市,负合博弈的场所,能赚钱的都是什么人呢?每一轮股市的周期就伴有大量中低层阶级的破产。上层阶级在消息方面永远领先于中下层阶级(所以看消息炒股的都是傻x么)。美国次贷危机和之前的危机其实就是中低层被盘剥的破产导致的,破产之后社会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导致连锁反应。如果去年国家救市不成功,后果类比次贷。

教育资源,一方面教育资源分布越来越不均了,另一方面,普遍中下层接受的教育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即便是985类的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无非就是考试考试再考试。好的学生能做的就是考个好成绩,再寻求一个更高的平台(比如出国,不过出国也是个坑)。但是真正技能的培养呢?没有(真正技能的定义?个人觉得包含独立的赚钱能力,或者可以议价的赚钱能力)。

而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的孩子一直在培养着一些真正的技能。高中时期就经常去去外国练练口语,做做投资,自己编程做个小游戏什么的,还有就是管理能力。

十年之后,上层阶级的孩子要么进入管理层,去金融机构,或者技术创业,而中下层的毕业之后,只能找个公司打工。项目的核心技术你碰不到,你只能做一个螺丝钉,拿些工资,技术上也不会有多少实质的进步。

等这个时候你翻然醒悟,想改变也很难了,一方面,学习一个技能需要起码四五年,而学习过程中,生活的压力是你没法回避的。

对于上面提及的这些,除了教育,其他的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我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更早的认清现实,做好职业规划,培养一些有用的技能。
6#
余思  2级吧友 | 2018-9-24 00:38:41 发帖IP地址来自
啊 为什么邀请我~~

总之就是非常不容易。

北京刚需上车都到500w了。

尤其国家还在大肆印钱,稀释民众手里的钱,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加油啊!生活就是逆水行舟!
5#
洪升  2级吧友 | 2018-9-24 00:38: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到底有多难,你可以体会一下,我讲一个我们家的故事。
我高祖父是县里的小吏,二十年代时候家里还有几十亩水浇地,算是小地主(如果一直延续到建国,估计会被定为土豪劣绅)。
曾祖父是个败家子,把他父亲留下的家业都赌博败光了,然后到40岁左右酗酒到眼睛瞎了,那时候大概是45年前后。我曾祖母带着我爷爷和二爷还有三个姑奶奶投靠宗族祖村,过了两年利用仅有的一担桐油,给我爷爷娶了媳妇,就是我奶奶。历经二十年,一代人从小地主到赤贫。
五十年代初,我大姑出生,后面陆续我爸爸和四个姑姑出生,但是家里穷养不起那么多孩子,过继了一个姑姑给一个不育的姑奶奶当女儿(其实是童养媳,因为那个姑奶奶还收养了一个儿子)。不知道算是福还是祸,因为回归赤贫,我曾祖顺利活过建国后各种风波,70多岁终老。
我爷爷是长子,从十几岁开始,家里就每况愈下,所以一辈子干农活劳苦,到老了的时候,我看到他双手的十个指甲完全看不出来指甲的样子,据他给我忆苦思甜教育的时候讲,他小时候最大的人生目标是玉米糊可以管饱,里面不要那么多野菜。但是,他虽然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多少受过一些我高祖(我爷爷他爷爷)的教育,对于读书有偏执的坚持,所以我爸爸和三个姑姑(除了送养的一个)都在异常艰难的年代受了教育,我爸爸读到高中毕业,四个姑姑读到初中毕业。
我父亲57年生人,据他讲从小开始就饿肚子,爷爷奶奶上山搞野菜去了,饿得在地上爬。从8岁开始,每天的任务就是一担柴火,哪怕是上学的时候,放了学要用两个小时去干完农活。12岁开始,到周末就挑100多斤麦秆走几十里山路到公社收购站卖掉,15岁就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那时身高是165。73年高中毕业,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建设农村,所以回家务农。在73年到76年三年里,干了半年农活,公社搞小水电,建水库,召集知识青年突击队,他主动报名,因为家里成分好,是贫农,成功入围青年突击队,挂在悬崖上打炮眼,据他讲,同期青年突击队的人有20几个,被炸药炸出来的石块崩死崩残废好几个,摔死1个。后来,因为在青年突击队表现好,相对来讲又有文化,被公社领导赏识,被公社收纳为邮递员,迎来了人生转折点。每天工作是天蒙蒙亮从家里走几十里山路到公社领邮包,然后背个邮包走几十里山路,送一天信件,早上带着一个烤番薯出门,吃一天,晚上天黑的时候回到家。76年,拿到公社的推荐名额,上了师专(中专)学校,迎来第二次转折点,终于成为“公家人”。进师专后,因为伙食改善,两年时间长了差不多20厘米到一米八.从78年开始成为一个体育老师,马上要40年了,明年退休,做到最高是一个小镇初中的副书记&政教主任。因为他从小劳作落下病根,这辈子已经动过两次手术了,腰椎间盘治疗和摘除,手术完修养了没多久就回到了岗位,一天站n个小时,还得给学生做示范。现在一有刮风下雨或者疲劳就腰痛得要命,但是无论是多痛没听他叫过一次苦。
八十年代初,我出生了,从一个常住人口一千多人的小镇上了小学、初中,考到县城省重点中学读高中,再到北京读大学,从北京去欧洲留学,后来到杭州工作创业,现在基本能在杭州落下脚。
如果把我们家五代人的阶层套一下网上热传的九个阶层分布,分别是6-9-8-6-5. 看看往下掉一下多容易,但是重新爬上来花了几代人几十年,不停的努力,需要每一代都不能松懈的努力,还得抓住机遇遇贵人(公社领导)。这还是赶上中国社会阶层巨变的这几十年,要是再固化一下,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我现在自己也充满了焦虑。
4#
益亩良田  2级吧友 | 2018-9-24 00:38:3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导师以及博士师兄师姐讨论今年房价上涨的事,有时候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买不起房了。师兄师姐一边求学,一边还要养孩子,各有各的难处。

我并非有意传递负能量,生活确实很无力,农村出身,读书即使读到博士,毕业后却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一切从零开始。就像一棵浮萍,任凭风浪敲打,打到哪算哪。对于我们这样阶层的人,在这个年纪,如果现在觉得艰苦,至少还有路可以走,如果现在觉得生活很容易了,那么总有一天会无路可走。

男票比我高两届,硕士毕业的他已经品尝到了工作生活的各种艰辛,鼓起很大勇气打算辞职读博。如果我俩都脱产成为"无产阶级"潜心读博的话,两个一无所有的人还要过多少年才能有资格讨论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些事?


向上跳跃一个阶级到底有多难呢?我们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3#
米尔克  4级常客 | 2018-9-24 00:3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简单地将我国社会分为:温饱以下/贫困-小康-中产-高产-顶层,那跨越阶级的难度应该是逐级递增的。
我国关于家庭财富分配/收入分配的对外公开数据不是很容易找,就简单参考一下2013年著名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里的数据(注:如今的真实数据可能会比2013年高一些,但不会有质的差距):
Link: econweb.tamu.edu/gan/Re
  • 有50%的家庭资产低于40.5万人民币。如果倒数20%家庭出来的孩子想跳到“小康水平”,也就是拥有40.5万人民币(包括不动产)以上的话,他可能甚至都不需要大学文凭。这个只要有机会参加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然后掌握一门手艺,就很可能达到了。难度有(受家庭环境等影响),但是没有那么大。
  • 从40.5万跳到100万这个阶层,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从小城镇到二线及以上城市谋生,工作,难度自然上升了一些。想在二线及以上城市立足,可能起码需要大学及以上文凭。

这里对寒门子弟的挑战在于:家乡的教育水平差,升学率很低---需要努力才能考上大城市孩子以之为耻的大学;上了大学后,家里很可能没有足够的钱供其完成本科教育;由于从小接触的资源较少,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些能力可能也发展的不如大城市的孩子...等。从乡村/小城镇到二线及以上城市立足的难度还是有一些的。


毕竟21世纪以来,教育程度跟一个人收入的正相关性越来越大了。这一点可以参考很多研究。搜索关键词就是“Education's correlation with Income",比如这篇:Education Pays: Income by Education Level (2011 Update)

  • 60 百分位 跳到 85 百分位, 可能是小康/中产家庭出来的孩子这辈子的努力目标了。
对于一般没有“生产资料”的打工者来说,这辈子的成就就是:获得好的学历,找到有职业发展的工作,升职加薪...没了。

很多人看到家庭资产200多万觉得不屑一顾---觉得这就是二三线城市一两套房、北上广一个客厅的价格。但是仔细想想,北上广深好学校毕业的“精英”大学生,如果不是早年(房价两万以下?)在大城市买好了房子,有几个能靠自己的收入在如今的城市买一个2室2厅呢?

如果家里首付,自己还贷的话,大概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家里能拿出至少100-150万现金。这决定了,这个购房者来自中产家庭;

自己要有30万以上的年收入(可能还是税后),这种职业的从业人员里寒门子弟着实不多。(我实在不了解码农这个职业,欢迎寒门出身的高薪码农现身说法)


--------------------------------------------------------------------------------
这份数据里“家庭资产1,000万以上只有1.8%”未必准确---如今也许有更多家庭拥有1,000万以上的资产,但是绝对不会夸张到“北上广人人都超1,000万”。因为不是每个一线城市家庭都有两套及以上的房产;不是每个家庭的房子都超过150平米;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持有各种financial assets...

以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真的很大。


在贫富差距跟中国同样都很大的美国,“跨越阶层”也是很难的事情。我之前的回答里引用了Brookings学会的一组数据:

在受统计国(美国),42%的最穷阶层(收入在全国的20%分位水平及以下)的后代会继续呆在原来的收入阶层。跃入中产及上中产阶层(收入60%-80%分位)的只有30%。而真正收入进入前20%的,也就是说变成“凤凰男/女”的,只有6%.

再看出生在前20%收入家庭的孩子,有39%成年后仍然维持着自己家族的“优良收入传统”。真正玩儿脱了,跌到穷人堆里的不到10分之1。
为什么说「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 米尔克的回答

我国如今的社会流动性,只能说更小。

另外,对“收入不平等”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Thomas Piketty的《21世纪资本论》。
2#
vczh  10级大牛 | 2018-9-24 00:38: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当然是很难的。想我爸29岁的时候,和我现在29岁的时候,我在本地的收入地位比我爸在本地的收入地位要低了一个档次,总的来说是倒退了。

(逃
1#
从不毒舌可达鸭  5级知名 | 2018-9-24 00:38:34 发帖IP地址来自
阶级跨越的成本是边际递增的,不能泛泛而论。
而且不能把阶级和阶层等概念混淆,比如城市白领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身份标签,但是这能不能算一个阶级是有待商榷的。
姑且按照恩格尔系数那个标准,小康以下不那么难,大体属于个人奋斗加历史行程加一点运气可以达到的水平。
小康以上就是另一个难度。
个人意见,自身奋斗的上限应该是买办,再往上就看造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