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是了解一代人的最好方法。与90后冲突最激烈的是60后和80后,如果能够深刻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你就会很清晰90后究竟是怎样一代人。
90后 VS. 60后
60 后是最早开始与 90 后接触的人,因为他们是 90 后的父母;他们也是与 90 后接触最多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是 90后的老师,而今天又成为了 90 后的领导。但是,他们依然无法被称为最了解 90 后的人,因为只要你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 60 后与 90 后之间存在着最普遍、最严重的代际冲突。
对两代人的比较还是要提到富士康,我从当年富士康人力资源最高领导的回忆中找到了一则关于 60 后的故事:“那是1988 年,第一批打工妹来到富士康,她们特别勤奋,特别能吃苦......那个时候,她们每个月的工资是 120 元,管食宿。很多女工省吃俭用,一个月只花 5 元,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 同样是在深圳,2010 年我访谈时,一名 90 后女工说:“我现在每月的工资差不多 1500 元,最大的固定支出是 800元房租。”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时,她说:“人多,太吵,不能上网。”她的其他支出包括服装及化妆品500 ~ 800 元,话费、上网费及吃饭若干。我问:“那你不是还养活不了自己,不够的钱从哪来?”她回答说:“跟父母要。”我有点儿惊讶:“你出来打工不是想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吗?”她没有丝毫迟疑地回答:“就我一个女儿,他们的钱不给我给谁?”
对于钱的态度,深刻反映着两代人的差异。当年的打工仔、打工妹们,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坚持用双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们的子女 90 后一代,虽然同样是出门打工,却已没有了那种使命感。他们也希望改变,不过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因此,他们不愿意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复制父辈们的生活轨迹。
其实作为父母的 60 后们,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活得那么辛苦,除了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外,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表现得格外宽容,特别是在个性成长方面。60 后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断裂,而他们的子女更多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观念的浸染。90 后生活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转型的环境中,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他们的诉求比上几代人来得都更现实。
60 后与 90 后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需求层次上。简单地说人类的需求有三个层次:首先,因为人是动物,人具备本能性的需求;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具备社会性的需求;最后,人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性动物,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60 后是完整接受红色教育的最后一代人,他们从小受到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不断刺激并激发他们作为一颗“螺丝钉”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要求他们不断压抑两端的本能性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块“革命的砖”,服从国家和组织的安排就是他们被赋予的人生意义。
90 后是完整接受信息教育的第一代人,在虚拟的互联网规则的不断刺激下,他们的本能性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异常旺盛,唯独中间的社会性需求不突出。90 后作为 60 后的下一代,他们并非父母的翻版,而是他们的“负片”。
在需求层次上的完全错位造成了 60 后与 90 后两代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父母和老师经常觉得这些孩子一无是处,而一旦他们提起“我们当年......”,马上就会招致 90 后毫不掩饰的反感和抵触。
90 后社会性需求的缺失是我们理解这个群体的一把钥匙,而这样的结果并非是由于 90 后本身缺乏社交的意愿,而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刺激不足的结果。在家里,父母普遍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他们只是爱与照顾的接受者,而无须通过持续的回报来稳固这种关系。在学校里,由于中国教育的市场化,老师的权威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关系,学生把自己看作消费者:“我交钱,你服务,天经地义。”因此,在 90 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难以建立起一种清晰的角色意识,他们更看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而鲜有意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种尊重。他们认为被尊重是理所应当的,这与他们的父辈时刻扮演“乖孩子”的人生有着极大的不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60 后和 90 后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都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都有对方身上渴望而未被时代所赋予的东西,他们也都有自我珍视而无法被其他代际理解的特质。而这些,正是每一代人独特的故事。
90后 VS. 80后
对于所有 70 后及以前出生的人,他们总是自然地认为 80后和 90 后是一类人,因为看起来他们都非常自我。但是,如果你以这样简单的判断,不加引导地让 80 后去管理 90 后,很可能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因为他们之间既不相同,也不认同。
80 后与 90 后的区别表面上看起来没有 60 后与 90 后那么明显,但是当 90 后步入社会,开始逐步寻求话语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 80 后与 90 后之间不断爆发的论战甚至是相互攻击。他们都对对方抱有敌意,极力地划清界限,这在之前的任何两个代际之间是从未发生过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80 后与 90 后自我的“味道”是不同的,80 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而 90 后完全活在自主建立的标准中,即使是那样的不真实,他们也完全不在乎。
对他们来说,这种成功无法依靠自己的父母,那些一生辛劳的 50 后们并未积累起多少财富,而不断加剧的消费文化正在把更多的奢侈品变成必需品,空前的生活压力迫使他们将物质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他们的内心,一旦条件允许,他们还是愿意尽力去迎合社会的普遍价值。
所以,根本的区别在于,80 后是互象征文化的最后一代,而 90 后是前象征文化的第一代。当 80 后们还在努力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的时候,90后们已经跳出控制,开始 而90后一出生就充满自信,他们的自信来自他们那些“先建立属于自己的权威了。因此,80 后与 90 后代际差异的核心,并非体现在需求层次上,而在于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是我们评价外部世界时用到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信念,涉及对人、事、物三个层面的评价,而所有这些信念和标准的总和就是价值观体系。根据评价的领域不同,价值观体系又可以细分为很多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 80 后与 90 后在组织价值观领域的差别。
价值观反映的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实力对比, 对“我”的认知直接决定了在这些互动中我们会如何选择。在 60 后、70 后和 80 后共同组成的互象征文化阵营中,虽然 80 后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我特征,但是,他们依然无法摆脱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约束。80 后自我表现的目的,依然是希望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眼中普遍认可的成功。
富起来”的 60 后父母们。城市出生的 90 后,基本不用为车、房发愁;即使是在农村出生的 90 后,大多数也未挨过饥饿之苦。因此,他们的成功标准很自然地跳离了传统目标,在他们看来,那一切太过“世俗”。虽然绝大多数 90 后并不了解他们作为前象征文化代表的历史使命,但是这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自信促使他们相信: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喜欢做的! 90 后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观体系中,他们并不在乎社会和长辈如何看待他们。
80 后要求的是“利益”,90 后要求的是“权利”,因此,他们在组织中遵循的价值观有三个根本差异: 1. 80 后可以被价值驱动,而 90 后只能被兴趣驱动; 2. 如果利益满足,80后可以忍受与权力核心保持距离,而 90 后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力,通过个人联络 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
3. 如果利益清晰,80 后可以忍受组织规则与目标的不明确,而 90 后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 定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 90 后更“可怕”的原因,因为在管理者们习惯的管控体系中,只要对分配方式适度调整,就可以满足 80 后的基本价值需求,而 90 后却以新的“权威”形象出现,他们要的是通过分享管理者们的“权力”,来获得他们所争取的“权利”。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价值观是具有社会称许性的,人们会通过声称相信一些他人希望信仰的价值观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形象。而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实际上所依靠的,用以引导决策和行动的价值观之间通常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是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的区别,而这种差距同样反映的是
“我”与外部力量的实力对比。当我们认为“我”无法与外部世界的标准相抗衡时,通常表现出的就是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的脱节,也就是所谓的“说一套,做一套”,而对于 90 后来说, “敢想敢说,言行一致”正是他们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趋于一致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