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险公司都非常有钱?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funccy   2018-9-23 04:08   350656   9
请分别从人身保险公司与财产保险公司回答问题。
相对于人身保险公司而言:1 保险销售员每销售出去一单都会有非常丰厚,高昂的回报,据说首单有20%到40%的收入,后期续费一般也有10%的收入吧,如有不对请指正。这样最后保险公司实际收益肯定远少于顾客缴纳的费用。 2保险公司多少还是要给顾客不低于银行利息的收益或一旦出事故赔偿额。 3还有保险公司庞大的机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应该成本很高,但是看报道总是说保险公司每年收入超高速增长,给人的感觉也是保险公司一直买买买,利润很高,并且应该也确实有钱,整天买楼。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的利润构成来源究竟是怎么样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牛姐  2级吧友 | 2018-9-23 04:08: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说一下保险公司为什么这么“有钱”,然后再回答你具体那些疑问吧。
  1. 保险公司的钱大部分是别人的钱,但是这个钱可以“借”很长时间

一般说一个公司“有钱”,就是指资产很多,但是资产是包括负债的。保险公司其实大部分资产都是负债,90%、95%负债率的保险公司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楼主的疑问,保险公司收到保费,但是却承担了潜在的需要赔付给投保人的保额、收益等。所以保费大部分都是要提取为准备金赔偿给客户,因此作为“负债”处理的。银行同理,储户存在银行的钱是属于储户的,也是作为银行的“负债”。


然后关键来了,银行的钱其实储户是随时可以全额取回的(即使是定期存款,储户随时取回也不过损失一点利息,本金是没问题的)。而保险可不是如此,保险的赔付是有期限和金额限制的,比如你买个重疾险,不到重疾发生你是无法领到保额的;如果你选择马上退保,经常是拿不回已交保费的,所以保险资产虽然很多都计为负债,但这部分负债都是非常长期、甚至不需要全部还的负债

理财类的保险,比如储蓄险、万能险,一样是短期退保有损失的,所以依然是长期的钱。而收益比银行高是必然的,因为银行不能拿储户的钱去做投资(只能放贷,或者买稳健的债券),而保险公司可以投资股票、基金、地产等等等等,收益当然比较高。至于为什么保险公司能做投资而银行不行,就是刚才那个原因,银行的钱储户随时可以取走的,要是拿去买股票了那还了得?


2. 保险公司特色“负债投资”。所以保险公司才是投资行业的大佬

所以银行虽然钱多,可不能去股市里买买买,也不能买个大楼什么的。宇宙第一大行工行资产够大吧?但是70%都是储户存款,都不能拿去做投资,只有银行理财那部分可以拿去做投资;对比中国人寿,总资产也就是工行10%多一点,而且里面90%都是负债,但都可以拿去做!投!资!看下一下这张图就明白了:
(这里面的银行资产管理规模,特指银行理财,和储户存款是不一样的,具体AUM等定义可以参考 中国TOP50资产管理公司排名,有两个名字居然上榜6次 - 知乎专栏

所以,国内国外资产管理行业排名里,少不了保险公司的:

(关于国内国外前50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参考上文以及这篇文章:全球top50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公司怎么没上榜?(附榜单) - 知乎专栏

3. 保险公司利润来源:死差、利差、费差

保险公司真正的利润来源其实是:
死差:比如保险定价的时候是按照1%的人有可能在70岁前死亡,而实际上只有0.8%的人死亡,那么保险公司就赚了
-利差:比如保险公司都假定每年投资收益能到2.5%,或者承诺给你2.5%,但是实际上收益3.5%,那多赚的就是保险公司自己的了。当然,保险公司不能乱投资,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要求很高的,大部分保险公司还都是稳健投资为主,比如买楼,主要买商务楼,租金稳定,去搞地产开发就肯定不行了。
-费差:保险公司在定价的时候,也把自己每年预算的一些经营陈本摊进去了,比如假设每年经营成本要几千万,但实际上没那么多,那省下来的也是保险公司赚的

保险还是一个普遍利润不错的行业的,原因如下:
-保险的每个产品都是精算算过的,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比如不要以为你交了1万,疾病能得到10万是捡了个便宜,保险公司对你的年纪、身体健康都是有要求的,你要买保额稍大的,就要你先体检通过才卖给你的,所以能买的都是那些健康的,风险低的人,这样可以控制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高收益”的保险产品,写在合同里的收益其实不多的,很多是“预期”收益,保险公司本来就没承诺一定能给的。对“预期收益”,保险公司可以在自己投资收益高的时候多给你一点,投资收益不好的时候,他也可以只把保证的比如2%给你,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楼主单独说到,觉得业务员佣金很高,其实也是个错觉。保险产品很多都是年限很长的,比如买个10年的保险,首年的20%相当于整个保单总金额2%,2%的销售费,一般能锁定10年以上的钱,这个成本真的不高!给业务员的佣金一般也就是第一年高,第二年不多了。哪怕卖其他理财产品,渠道和业务人员也都是有提成的,而且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没有保险这么长的期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保险产品的渠道费用并不高。同时,你要知道保险产品,尤其是保障类的保险,其实比标准化的理财产品要复杂,比如要给客户讲清楚保障范围、给客户安排体检啊、后续理赔服务啊什么的,业务员挺辛苦的其实,这个钱拿得没那么容易。

综上,保险公司确实有钱,但是由于他还能拿潜在的“负债”去买买买,因此看上去更有钱。
3#
铜离子  2级吧友 | 2018-9-23 04:08:23 发帖IP地址来自
补充一下关于保险业务员佣金高低的问题的自我观点。

目前根据我的经验,以20年期缴长期寿险为主,平均首年佣金率在30%-40%,一般可以计提3-5年,后续年份较低,总计大约占比首年缴费的50%-80%。这还不算保险公司额外的其他成本,比如给经纪公司的份额和其他销售支持部门的成本。

很多人估计会觉得卖保险是暴利的行业,而事实是中国绝大多数保险销售人员(主体公司自己的代理人、经纪公司的个人业务经纪人、代理公司的所谓独立代理人)平均月收入还很低。

先说这个佣金率高不高的问题,个人作为从业过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行业,现在主业是独立保险经纪的业内人士,我认为,不高,也不低。横向对比,在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卖的基金、拉来的存款,都有费用,从千分之几到百分之1-2左右不等;信托公司的业务员销售的信托产品,整体销售成本大约1%-2%左右,其他的私募基金、股权基金、PE等等,都有销售费用。但保险30%-40%的佣金,为什么我说不高呢。因为保险一旦购买,短则20多年的缴费,长则这些资金会在保险公司放一辈子,保险销售人员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资金,不只是首期缴费的资金啊,比如年缴1万,看上去首年佣金有3000-4000元,旦每年你都缴费,存到保险公司的钱是越来越多,20年期缴费的话,最后整个存进去20万了,甚至还会继续放在保险公司。那么,其实保险公司是一次性把未来几十年业务员帮忙来来的保费收入的长期沉淀,以佣金的形式一次性在初期发放了而已。如果40%的佣金率折合到每年,其实就很低了,再考虑沉淀资金是增长的。而银行存款、理财,这些大部分都是按年计提销售费用,信托等更是1-2年期的期限而已,到期你再买的时候,销售人员仍然会有一次销售成本。所以仔细考虑,保险的这个佣金率绝对和其他金融同业对比不算高。

那之所以现在中国的保险销售人员收入还这么低,个人以为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保险公司自身代理人队伍,以及自身专业度有限。队伍里真正有能力懂金融的科班出身者太少,却因为保险公司依靠人力带动规模进而带动保费的模式,进来了大量在其他行业不易就业的潜在失业者。其实保险作为金融产品中的一种,是一个非常非常专业复杂的金融产品,其内涵夹杂这金融学、医学、法学、投资学,如果还要做直面消费者的销售人员,还需要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等。看似目前800万人的从业队伍,真正大家的效率很低,每天绝大多数人都为没有客户而发愁。而这个行业本应是社会精英来支撑发展。

我自己所在公司作为行业内相对较早做个人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人均产能已经比行业整体平均水平高至少10倍以上,就这样,从我个人观察看,公司内一大半所谓“经纪人”整个季度业务量为零,另一小部分真正的行业精英,每天却因为客户多到忙得焦头烂额。当然人家是精英自然有其背后的道理,可见随着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化,经纪人,尤其是横跨整个金融领域能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以及法律咨询服务的全领域经纪人,会逐渐引领市场,中国真的不需要800万人来销售保险,如果我们的效率是别人的100倍的话,再加上未来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来做机器人保险经纪人,可以替代很多重复性程序化的简单咨询工作,可能,只需要8万甚至更少人就可以做的很好。

最后说一下,在中国民众一般还没有为服务付费的习惯,我们去餐厅吃饭不需要支付tips,所以很多人觉得佣金就是回扣,总觉得不舒服。其实真正的精英,提供给对的消费者的服务甚至不止是佣金的价值。保险公司跟银行一样,这么多机构信息不对称很严重,不同的时间段不同保险公司核保松紧程度也不一样,投保、核保、保全、理赔、法律变通、保险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各种非保险本身的问题层出不穷,没有相当的专业和经验很难做好。当然有一点似乎值得我们学习,在香港地区,保险经纪人会强制披露每张保单自己所赚佣金,监管部门也会询问投保人是否知道对方因为此保单赚的收入,让佣金去除神秘化。
4#
陆乐  5级知名 | 2018-9-23 04:08:2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主要是万能险,投连险,分红险吸金能力太强了,短期来讲没什么成本,但是对于业务增长,绝对是爆发性的。
5#
云锋金融  4级常客 | 2018-9-23 04:08:25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整个保险行业的角度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2018年市场看好保险股的声音越来越大,中资的华泰、东吴、国泰君安,外资的高盛、美银美林、摩根大通纷纷呐喊,刚拿了“新财富”策略第一名的张忆东首席在演讲时也把保险股作为首选。

买保险最根本的目的是寻求保障,对冲意外发生时的风险。买保险股,却是一个纯粹的投资行为。

保险公司靠什么赚钱呢?为何大行如此卖力推保险?

其主要原因是核心资产加上市场周期的利好


保险公司哪家强?

从业务能力看,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最好?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正如问哪家研究员分析得最准,估计华山论剑十年也拿不到权威答案。

但哪家保险公司今年股票市场表现最好?数据是公正的,今年香港上市超过500亿市值的保险股中,除去不做人身保险业务的中国财险,涨幅最大的分别是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不仅有远超恒生指数的表现,还大幅甩开其他保险公司的涨幅。

图:2017年香港上市保险股截至12月7日回报 来源:彭博,云锋金融整理

平均水平呢?如果剔除刚上市的众安和市值小于100亿的亚洲金融以及泰加保险,香港保险板块今年平均涨幅为43%,同样高于恒生指数基准,四个字来形容——

扬!眉!吐!气!

然而保险股是否一直都这么强势?时间周期拉长到三年,除平安外,大部分保险公司股价回报差不多就是年化10%,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英国保诚(2378.HK)股价三年以来几乎没有涨幅,中国人寿(2628.HK)甚至还亏了10%。

幸好,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有派息政策,如果考虑上股息回报,数字或许能好看一些(需要注意H股派息需要扣除10%的股息税)。

从下图还可以观察到,如果不考虑今年涨幅,大部分保险股的回报都差强人意,所以众多分析员看好保险板块,是因为保险的春天来了?

图:近三年香港上市保险股回报(截至2017年12月7日) 来源:彭博,云锋金融整理


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

要想弄懂保险公司是否有钱,了解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重要。

传统说法的“三差”指利差(投资收益和定价利率之差)、费差(实际的费率和定价利率之差)和死差(死亡发病或出事故率和定价是假设的发生概率之差)。

再说白一点,保险公司的盈利就是卖保单的利润和拿保单去投资后留存的收益。前者包括了死差、费差、退保金和准备金释放等公司经营时候所带来的收益;后者主要是利差。

来源:Dr.Finance

所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赚钱要靠两个轮子一起滚动——既要业务不断扩张,也要投资收益跟上。其中利润最丰厚但也最高风险的,往往出现在投资身上。

2008年美国雷曼迷你债危机时,全球最大的保险商AIG集团就因为其中的子公司AIG FP(AIG Financial Products Corp)大额亏损而差点倒闭——当时AIG FP为了赚取更高收益,设计了超高级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产品为较高级的债务做担保,包括了公司贷款和面临泡沫爆破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雷曼危机爆发后,AIG FP在2008年给母公司造成了280亿美元的损失,集团最终依靠美国政府的救助才存活下来。

相对而言,运营产生的风险会小很多。一般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和重疾险都是分期缴款,在某一段时间完全没有收入,又或者某一段时间有大量理赔需求是非常罕见的(如战争或核弹爆炸等不可抗拒环境因素一般是不保条例)。

即使发生如当年天津爆炸的事故,理赔金额估算约30至100亿人民币,相对2014年财产险赔付金额3800亿人民币不过1%至2.6%。而且其中部分财险的理赔时间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核算,分摊下来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影响微乎其微。

但风险与收益是相对的,保险公司依靠运营也很难获得快速的业务增长——譬如大量客户退保带来大量一次性收益,又或者大家都长命千岁永远不会得病索赔,想想都知道只可能是白日梦。投保的人数增长以及单客户购买保险产品数目增多才是业务增长的核心来源。

不同公司的优势产品也会有一些差异,以中国平安为例,个人寿险业务近十年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团体保险和银行保险业务,占整体收入的绝对大头。个人寿险业务的增长率在2016年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达到了历史的高位。

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16年新增客户数达到3842万人,较2015年同期的3073万人增加25%。但到了2017年的中期报,个人客户数同比增速已经大幅下滑至9.3%。

图:中国平安2318.HK收入构成(单位万元人民币),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和一般的消费行业可以提高售价来增加毛利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几乎很难大幅度提升价格。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行业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如果某公司的产品保费增加,对保险公司而言往往意味着市场份额的下降。


市场发展空间大,却是一个强者恒强的趋势

2003年至2016年,中国内地保费收入年均增速为17.32%,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支出11.05%的复合增速。主要原因在于中等收入群体崛起与人口老龄化对保险需求持续爆发。而最新的趋势是,作为兼具消费保障与金融属性功能的保险产品将会逐渐成为消费性替代品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内生环境。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至2016年,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7.30%提升到 10.80%。参考海外发展经验,人口老龄化将提升保险需求,是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来源:保险应用研究院

我国保险的深度较国际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根据2016年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保费占GDP达4.16%,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保险逐渐兴起以及中产和年长客户增多的带动下,保险深度有望在未来数年加速提升对应的是保险业市场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大型保险公司拥有渠道优势(主要是形成了中小保险公司难以建立的个险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能够以较低的负债成本销售保单获取保费。

来源:艾瑞资讯

小型保险公司突围而出的优势在于设计出更多特色产品,并且在投资选择中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但风险和收益并存,无论炒股散户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公平的。

近几年某些中小型保险公司频频举牌,利用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险渠道融资的钱在金融市场上大手笔运作,引发了市场热议,同时也引来了更严厉的监管。

随着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部分激进的民营保险公司面临着业务结构和投资风格整顿,间接削减了和大型保险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从投资角度,大型内险公司具备更优的经营环境。


加息利好保险股

保险公司的盈利也会受宏观政策影响。

近期来看,如果说业务上的增长基本保证了保险股的一只轮子滚起来,全球的加息周期对于另一只轮子的帮助就更大了。对于保险资金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而言,投资风格追求的是安全级别较高的资产,大量保费收入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债券以及货币产品。如果市场进入加息周期,国债和企业债被迫需要提高利率以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保险企业的新增投资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

如果允许再深入一点解释,保险产品在设计时一般都会有一个保底的回报,另外才是浮动的非保证红利。在低息周期,许多高评级的债券收益率只有3%左右,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曾经跌破了3%水平,而保险产品的保底回报如果只有3%,对客户而言回报变成了鸡肋,如果分红被迫提升得更高,就会蚕食保险企业的投资收益。

图:中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 来源:彭博

相反当市场进入加息周期,利率随时可以上到6%甚至8%,留给保险公司的利差空间就更加的大。同时加息是股市和楼市的大杀器,如果保险产品的分红能够做到更好,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产品吸引力,从而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投保。

加息周期是否明确?美国和美联储路径已经十分清晰,考虑到特朗普的税改政策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资金回流,市场对于中国“被动加息”的预期增加,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12月5日表态:“央行不能给予市场长期低利率预期,防止市场过度冒险倒逼央行”。他还指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利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

图:美国基准利率变化(黄线为美联储预测) 来源:彭博,云锋金融整理

在较为明确的宏观背景下,大家都纷纷呐喊买点保险股相信也不难理解了(当然,喊错的机会也相对较小)。

但如果真的想投资保险股试试,或许你要更多考虑的是,如果加息对于银行股同样都是利好,而中国平安近日举牌汇丰控股持股达770亿港币成为第二大股东,股民们应该是买平安还是买汇丰,还是两者都买?


6#
平成君  3级会员 | 2018-9-23 04:08:26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三个问题需要分开说,一般来说佣金主要集中前两年。
单看佣金比例高,考虑到总缴费年限有20到30年,整体比例一般不超过5%
就此看来,比例还没那么惊人。
第二个问题,保险公司利率目前来说国内的水平其实不高,一般不超过5%。一般来说,时间越长,回报率越高。
第三个问题,运营成本来说,主要财险公司比较高,寿险公司成本非常低。财险公司成本占总保费收入比重,能占到三成以上。
7#
爱 随身携带  2级吧友 | 2018-9-23 04:08:2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我可得说一下。先说有没有钱。金融,石油,电力,通信这些所谓的垄断行业,你先比较一下再说,保险公司真心不算有钱的。
再说为什么那么大方。保险公司一般是靠现金流赚钱,和那些电商其实差不多。所以必须有高额的现金进来,和银行一样,但是银行坐那收存款,保险公司谁给?只能通过高额手续费来吸收。这也是为什么大型现金充裕的央企和地方政府纷纷成立保险公司和地方银行的原因。
8#
李思穷  1级新秀 | 2018-9-23 04:08:28 发帖IP地址来自
1.保险实际提成只有总保额的2-5%,你所说的只是初佣和续佣,保险一般一买就是10年20年保终身(保障型产品),看问题要看长期效应
2.这个其实就是概率问题,用大多数人的钱来保障一小部分人的问题。但是谁能保证自己这辈子不出问题?买保险就是众筹买安心的商业行为
3.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是投资赚钱,比如我所在的重庆,平安就投资了两条轻轨运营线,你说赚不赚钱?

图来源搜狐,侵删
9#
酸菜丝儿  2级吧友 | 2018-9-23 04:08:29 发帖IP地址来自
借鸡生蛋
10#
愿成  3级会员 | 2018-9-23 04:08:30 发帖IP地址来自
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一个产品需要支付大量的佣金来销售,要么说明产品太贵了(比如说奢侈品),要么说明产品太烂了(比如说脑白金),要么说明产品又贵又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