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正在考虑移民,下面是好友的亲身经历,想问问知乎大拿们现在这么做是合法的吗?可行吗?
选择德国因为喜欢欧洲的人文气息,也是因为当初轻信某中德中介(自称已致力搭建两国商桥12年)的“德国蓝卡移民”项目,以为又快又简单。前6个月尝尽欧洲的新鲜和消费快感,但随着对德国一点一滴的熟悉,这种蓝卡移民的诸多后续陷阱问题也浮出水面,让我们生活和成本面临很大的变数。
而在觉得被骗,追问中介及网上咨询的过程中,中介自称没义务继续服务,还被要求封口否则按德国污蔑罪对我们刑事起诉。。伤透了心。 德国是个非移民国家,若不是真实的在工作、创业,或者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其他的所谓“移民”方式都是打现阶段的法律擦边球。
中介口中的“德国蓝卡移民”,是指第一步先拿蓝卡,之后满足一定条件后再拿“永居”,中介只管第一步,后面的风险由客人自担:自己出钱开公司,然后高薪(4500欧月薪左右)聘用自己,以取得蓝卡,家属随即拿团聚签,然后蓝卡主21个月语言过B1关就可拿永居,家属同时也可21个月从团聚签转永居,之后关公司。 先从蓝卡说起。
“欧盟蓝卡”只是一种一次性给3-4年居住时间的工作签证,持卡人21个月或33个月可拿永居,在法律上的确存在。
其家属也可在蓝卡主取得蓝卡后,随即得到“团聚签”。 团聚签的有效时间跟蓝卡一样,一般也是3-4年,期间满足交费各项保险和税金,都可享受德国的教育、医疗福利。但是保险和税很高,是工资的50%左右。
精明的中介于是建议未来蓝卡主自己设立公司,再把自己作为公司员工,领取工资,拿着合同来取得“蓝卡”。蓝卡拿到,中介与你的合同结束。上述两步都很简单,只要公司注册下来,资金到位,蓝卡申请人本人学习和工作资历都不错,拿到蓝卡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整个移民过程来说,从这样的“蓝卡”之后到“永居”,风险和变数很多,而蓝卡政策很新,后面的风险中介不会说,都要自己来摸索和承担。
首先拿到蓝卡后,公司需要持续运营,中介则会把后面这些工作都推给税务师事务所(另付税务师费用)。
首先是公司运营的成本和风险,在德国,税务局工作严谨,公司注册下来就会抽查“家访”,了解情况才会给税号。随后虽然对业绩没有盈利要求,但工商税务也会不定期的督促甚至调查,一旦发现是空壳公司就会来谈话,若是虚假账务将面临严惩甚至驱逐。
通过中介注册的公司基本都在税务局高危检查名单里,所以像我们一样,如果只是想花一些钱办个移民,以后来过轻松日子,基本不可能,或者说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铤而走险,要承受很大的心理阴影。(外加现在欧洲局势不明朗阿,黑天鹅事件频出。。)
运营成本基本透明,假设是只给蓝卡持有人一个人发工资的空壳公司,每月开销(各类保险,税务等)将在3000-4000欧左右。保险按法规,税务师按工作量收费。公司办公地址先是挂靠在中介的办公室,但是中介那里挂靠的公司太多,税务局心知肚明。中介刚开始不明说,最后保险起见都需要自己重新找地址折腾一番。
至于是不是蓝卡持有人能在21个月拿到永居,还要看德语水平是否过B1,移民官员的行事风格,以及审批的时间到底要多久。而至今还没有听到有蓝卡移民转永居成功的案例,公司到底怎么办、假若蓝卡持有人不在德国境内生活,以上述逻辑来看,若被查出是虚假合同,后果都是未知数。
下面再说家属的情况。
如果办理的目的是蓝卡持有人加上家属孩子,全家拿永居,那么法律规定家属不同蓝卡持有人,不只21个月,而是需要5年(公司维护成本也上升到5年,因为家属申请永居的时候还要看收入来源工资单。。),达到德语B1水平才符合永居条件。
这根我的中介最初给的21个月说法不一致,在我再三追问下,中介才拿出一条模糊的说法,说是“已发生案件原则”,即如果我们可以在过去案例里找到21个月家属转换为永居的案例,可以将原案例举证,法官将优先考虑已发生案件处理原则。又是一个未知数。 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去了德国的双语国际幼儿园,周末再去中文学校学习。自己过的比在中国还要累。孩子们长大了之后,还是要有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