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 IPO 承销商对 IPO 成败的作用有多大?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吴凯   2018-9-23 01:22   65370   10
有什么真实的例子能说明?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Luo Patrick  5级知名 | 2018-9-23 01:22:3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件事情分成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说。

国内市场,IPO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证监会审核,在行内叫做过会。所以没错,投行的首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过会。这里又分成两类企业,第一类的国有大型企业,一般背景强硬、有政策支持、国务院支持上市的批示可以直接发到证监会,证监会基本只能照办。对这种企业来说,投行的作用并不太大。
第二类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基本没有正式的政策资源,必须符合证监会的监管要求,走正路过会。投行在这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上市的规则千条万条,再加上证监会的要求又经常更新,好的投行人员对政策动向都一清二楚,所以整改出来的企业也基本上都能符合上市要求,过会率就高。反过来说,如果投行对证监会的态度不清楚不了解,整改不到位,到时候就只能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找门路,而且成功率也不高。
在这一行里面,没有哪家投行堪称“背景强硬”、“手眼通天”。背景最强硬的莫过于中金、中信,都是多年的老央企,树大根深,尚且不能保证100%过会,何况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券商?至于什么先交预付款,预付款还不退还,黑社会、腐败分子还知道办事再收钱呢,一两家小小的投行,比黑社会、比腐败分子还牛逼?这种无端猜测和臆想,不符合实情,也不符合常理。

国外市场,投行的主要工作是销售。最好的投行高盛就是依靠其全球化的庞大销售网络发展起来的,这和国内工作性质完全不同。在国外投行的作用就更大了,因为没有什么证监会的行政审核,所以核心就在投行身上。投资者的类型千差万别,到底投资者会对企业怎么看?觉得企业价值多少钱?这些情况只有投行才清楚,只有依靠投行企业才能够找到出价最高的投资人,成功完成IPO。
3#
厚谷投资  1级新秀 | 2018-9-23 01:22: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怎么定义“好"的承销商,首先要正确认识承销商在承销过程中的职责。

正如楼上所说,国内与国外承销商在整个IPO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能是有明显差别的,国内资本市场由于供给不足(这主要是针对历史发行情况来说,随着证监会核发的速度越来越快,供不应求这种中国特色现象可能逐渐消失),所谓的承销,其实基本不存在“销”的成分,券商的主要职能是将一个在财务、法务等各方面存在不合规的公司按照证监会的上市规则进行整改,将公司打包成一个从里到外基本合规的拟上市企业,然后向证监会递送材料,等待对方的反馈。

而国外资本市场核心在于“销”,境外上市的整个过程本质上是投资者对拟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和定价的过程,这对承销商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合规只是承销的一部分内容,甚至不是主要内容,能够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及对应的市场情况,讲出对投资人有吸引力的价值故事并辅以数据支撑等才是承销工作的重点。

总结来说,国内券商职责是合规,国外的是投资价值判断与销售。

再回过头来定义好的承销商。其实国内一个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具有一定规模,一定会在合规上有各种各样的瑕疵,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是以业务优先的,特别是在企业规模较小,还在面临生存问题的阶段,合规一定不会是重点,员工不上社保、财务两套账以及一系列避税操作在企业运作中十分常见,从券商(也包括会计师和律所)的角度,执业信用是承销业务的根基,因此在一些瑕疵整改的过程中,一般券商、会计师和律所给出的整改意见往往是最严格的,毕竟各方要在最后出具的报告上签字,要对企业的整改负责,承担一定风险,但对企业来说,可能相当一部分整改是涉及明确的成本的,比如补税,实际控制人出连带责任承诺等等。当然,对于很多证监会有明确要求的问题,或者明显是瑕疵的问题,有些整改成本也是不能省的。但其实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证监会都会给出对应规定,总体来说,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很多问题只要不是真正构成IPO障碍,其实是有解释空间的,但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自身执业风险,中介机构都会按照较为严格的方式要求企业整改,导致企业在IPO整个过程中面临高额的成本。总结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险的券商实际上最好的券商,也就是说如券商如能在实现上市和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最有利于双方的情况。

我们对拟上市公司提供上市顾问服务,作为企业方顾问与中介机构对接,提前帮助企业梳理上市瑕疵,提出提前整改方案,对中介机构提出的整改方案进行评估,作为中介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帮助企业建立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在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花大价钱请来的最贵的中介机构就是合适的,的确,中金、中信等这些大型券商在硬实力上是一般券商难以比肩的,但这些券商对项目是有一定挑选标准的,如果准备上市的企业在发行规模、所处行业或者企业本身亮点较少,一般难以聘请到这些大机构,即使聘请到了,这些机构也难以将最优秀的人才分配到项目上,我们就有遇到券商分配了2-3个入行不久的小朋友在拟上市企业驻场工作的情况,相反一些位列中等的券商,他们会比较注重项目进展,合伙人也会分配较多的精力在项目上,同时愿意在合规问题上与企业共同承担一定风险,对上市准备阶段的企业来说反而是更加合适。所以,如果企业老板有一些认识的券商,彼此有一定信任度,愿意共担风险,也会有助于企业上市。当然,也可以在上市前聘请专业机构根据企业自身的问题评估上市涉及的成本,再寻找合适的中介机构。

如上。

4#
刘俊  3级会员 | 2018-9-23 01:22: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承销商就是销售人员。你的公司就是销售员出售的产品。所以,产品好是第一位的。
在相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销售人员的素质才会发挥作用
5#
匿名用户   | 2018-9-23 01:22:40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曹琪  2级吧友 | 2018-9-23 01:22: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上市选择了国信做承销,的确很棒。1、人脉:发审委委员过半曾在国信就职,所以审批通过可能最大。2、公关:回顾我处理公司IPO财经公关的过程,遇到最多的公关困难是来自媒体的负面追踪报道,这中间大多数负面信息是媒体根据之前公开披露的数据和报道自己撰写,未经调查取证,以及向厂商确认。这时候好的券商就可以再
7#
Raymond Wang  5级知名 | 2018-9-23 01:22: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受邀题。

承销商,简单的说,就是负责把股票推销出去。“underwrite”的本意的“承担买下”,也就是说,股票卖不出去的时候,承销商负责兜着(当然实际运作中有很多方法降低风险),所以也译作“包销”。

承销商除了起到和监管部门进行沟通甚至“公关”的作用(参见那位匿名用户的答案)以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定价”:太高投资人不买,太低则公司股东利益受损。承销商会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网络来建议最合适的定价,而公司做最后定案。在海外上市过程中,像高盛、摩根斯坦利这样的顶尖承销商,会通过和全球最主要的机构投资人(也是他们的客户)合作,提前获取认购意向,就是准备以多少钱买多少股,在综合多方信息后确定合适的定价。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承销商还会积极买卖股票,争取减少股价的大幅波动。

对于IPO来说,承销商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大部分公司股票上市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缺乏和资本市场打交道的经验。而承销商作为“老油条”,可以起到辅导作用,帮助公司扬长避短。但即便是非常顶尖的投行,也不能保证公司上市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公司本身的素质,也和市场大环境有关。比如迅雷聘请的承销商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都是非常有名望的投行,但迅雷本身的商业模式和财务数据无法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同,再加上“中概股”遭受质疑,不得不取消上市计划。

至于成功的实例,不胜枚举,可以说,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投行做的承销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的,因为只要连续失败几次,他们的牌子就倒了。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下那些发行失败的例子,研究一下承销商在其中的失误,比如国内的八菱科技,就因为承销商的定价不当,而成为A股首例发行中止事件。
8#
峨眉峰  2级吧友 | 2018-9-23 01:22:43 发帖IP地址来自
就A股的IPO而言,券商更多地履行其“保荐机构”的职能,而非其“主承销商”职责。
A股IPO的过程中,券商投行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运用其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对证监会繁杂的法规政策和审核尺度的把握,对发行人进行规范、包装和调整。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规范成本,并减少规范运作对企业原有经营的干扰(这非常考验投行人员尤其是IPO签字保荐代表人和项目现场负责人的水平)。并在证监会的审核中,保荐机构将领导和协调审核过程中的材料申报、反馈答复和上会聆讯,最终保证发行人顺利通过审核 领取批文。
至于新股发行,由于A股IPO本身属于卖方市场(由于证监会政策调整,自2016年年底以来新股发行明显加快,按照每周6-8家的速度核发批文,但仍然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另外,证监会对于新股发行市盈率23倍的窗口指导,所以各家券商在新股承销中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并无太大差别。
9#
潘欣  3级会员 | 2018-9-23 01:22:4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个好的IPO承销商对IPO成败的作用太大了。具体的承销商对应上市公司的例子一时想不起太多,但是高盛基本被誉为上市保险箱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高盛任承销商的优酷IPO案例了,具体有多成功,大家都看到了……
10#
唐TANG  3级会员 | 2018-9-23 01:22: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国内,投行一般都承担着承销商的职责。一个好的投行对IPO的成败作用很大,无论是从企业管理层面还是公共关系处理的层面,投行都能施加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IPO来说,承销商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大部分公司股票上市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缺乏和资本市场打交道的经验。而承销商作为“老油条”,可以起到辅导作用,帮助公司扬长避短。但即便是非常顶尖的投行,也不能保证公司上市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公司本身的素质,也和市场大环境有关。
11#
李永红  3级会员 | 2018-9-23 01:22:46 发帖IP地址来自
投行强与否,主要与保代的存量有关吧,平安主要得益于05年大规模的亏本招保代,造就了去年投行第一,但最近流失也较严重,跑去华林的比较多,貌似国信一直比较强大,源于草根,强于草根;个人认为,做中小板、创业板主要看保代,做国企、央企大项目,则靠关系、背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