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占个坑,忙完这几天,也写个工科男转行的故事。 -----2017-11-09---------- 如果quant 也分天赋党和后天努力党的话,我那一定属于后者,而且是特别努力的那种。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脑袋进水,选了个母校唯一进入世界前十的专业。(刚才看了一下,几年之内,排名就掉到18名了。)毕业后就傻眼了,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上升渠道狭窄。但我一点都气馁,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了两年后,发现跟当初进投行的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当时我就不明白了,我明明更聪明,成绩更好,工作也更努力。为什么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就因为我干了土木,他们干了投行?那这个行业是怎么了?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花了几个月去寻找答案,终于有一天开了窍: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去适应这个世界吧。后来我就去隔壁学校读了金融工程的硕士。
然后最难的一步就来了,怎么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虽然后来机缘巧合做了quant, 但当时并不确定一定能找到quant的工作,也不敢只追求一方面的机会。当时我基本上把能了解到的,还感点兴趣的工作都试了一遍。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总结,当时投的工作有记录的有400条,有follow up的80多个,面试20多个,最后拿到4,5个offer。 整个过程简直是身心的折磨。但也因此对金融行业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最后讲讲怎么拿到现在这个offer的。早在3年前,我就开始在quantopian 上面搞自己的策略。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东西跟面试官讲,而且在一个策略的细节上跟他争论了一个小时。另外我虽然在MFE的时候没有学machine learning, 但我老婆是统计的PHD。 为了能给老婆提供一点点微薄的帮助,我也不得不读了很多统计的paper, 写过一些algorithm。
题主想做quant的话,我相信数学能力和编程能力都不会差到哪去。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和机遇,与题主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