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均GDP比中国的高,为什么是中国人到日本爆买而不是日本人到中国爆买?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硝酸银   2018-9-21 00:57   499917   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马丁.Success  4级常客 | 2018-9-21 00:57: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有爱瑟士,鬼冢虎,美津浓,人家会跑你这来买鸿星尔克,安踏,匹克,德尔惠么?


日本有资生堂,sk-‖,人家会跑你这来买相宜本草,大宝sod蜜么?


日本有优衣库,BAPE,EVISU,无印良品,人家会跑你这买凡客诚品,以纯,唐狮,七匹狼么?


日本有哆啦A梦,七龙珠,圣斗士动漫周边,人家会来你这买大头儿子,光头强的玩偶围巾?


让日本人来中国扫货?你是国产面膜做得好,还是国产马桶牛逼极了?连个奶粉都鸡巴不敢买国产的,还让日本人来中国扫货?别动不动就高铁,大疆无人机,中国人之所以去日本扫货,而日本人不来中国扫货,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连底线都守不住的精于钻营的自大狂,把整个中国商业道德的底线都败坏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的做人底线高,哪里的道德底线守得牢,哪里就会有高热不退的人气。就像以前的知乎,其他内容网站都来知乎扫货挖内容。而不是现在,自己成了抖音,微博等网站的下游,肆意接纳泥沙俱下的奶头儿乐庸俗。

3#
逸叔  2级吧友 | 2018-9-21 00:57: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日本人在日本就可以爆买中国货了,不用亲自来中国


下面是一档日本综艺,在一户普通的日本家中,搬走写有“中国制造”的家电等一切物品,4个小时的彻底搜查之后,不仅家被搬空,连衣服都得脱掉...

日本节目大测试:搬走家里的中国制造,结果房子空了人还只剩底裤_搞笑_生活_bilibili_哔哩哔哩




====================下面是视频截图,多图预警===================





挑选中国制造的标准:

家电:

衣物:

玩具:


家里搬空之后,突然想起来还有身上的衣服 (ω)


于是去除了中国制造的家里最后成这样了。。。


截屏来自新浪:
日本节目大测试:搬走家里的中国制造,还剩啥?最后恐怕连底裤都不剩




虽然中国货在日本很普遍,但其实很多日本人自身并没有意识到,并且很可能其实对买中国货有抵触情绪,比如下面的采访视频中的日本人对中国制造的态度:

日本街访:路人阿姨们坚称绝不用“中国制造”,可羽绒服脱下一看…_综艺_娱乐_bilibili_哔哩哔哩


但马上被摄制组打脸,身上的羽绒服就是中国制造


这两位也是马上就被发现衣服是中国制造


宣称不吃中国食物的老奶奶,也被告知吃了很多年的中国产食物。。。


截屏来自:
日本街采:路人称绝不用中国制造,羽绒服脱下来一看……


所以说,日本人买中国东西不是新闻,虽然买东西的日本人很可能并不知道买的是中国货

4#
李楠  5级知名 | 2018-9-21 00:57:03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负责旅游的政府部门有过统计,中国人是到日游客中消费最高的。这个和富裕程度无关,因为日本还有很多美国和欧洲游客,也没有中国人能买。

不去探讨宏观进出口数字等因素,仅仅从旅游的习惯上来看,中国人的确和我认识的欧洲,美国,日本的一些人不一样。

一对瑞士朋友曾经和我在泰国晃了两周,模式基本上是社交,体验。
在酒店大堂和美国游客聊聊天,听说印度洋那边海水更好。去火车站找本地人搭讪,发现做公交竟然还能横穿泰国大陆。到了印度洋沿岸的民俗和一个德国大叔一起吃饭,于是决定一定要去旁边岛上的fullmoon party。。。

而中国游客,很容易陷入逛街然后买买买的模式。而且这里面很多,是给别人带的礼品。

本来海外旅游最朴实的本意,是遇到不一样的人,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而爆买成了一种经济上的「捡便宜」。
各种带礼品发微信群朋友圈变成了一种「到此一游」的存在宣言。

其实,放下「捡便宜」和「到此一游」的执念就好。
随着出去多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朋友,也在改变旅游的模式。
最好,是一个背包,一张信用卡。外面的东西再好再便宜,无非是身外之物。
similan 的日出日落,
大堡礁的沙滩深海,
或者三崎港一口肥美的toro,
才是非到了此时此地,无法体验的东西。

剩下什么商品,海淘搞不来啊。

除了回忆,其实没有什么一定要带走。除了萍水相逢的微笑,其实也没有什么一定要留下。

为了省钱,拖着个大箱子错过那么多美好的体验,才是最傻的旅游行为吧。

看似性价比高的,往往是垃圾。
5#
豆农  3级会员 | 2018-9-21 00:57:0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那么一些回答还真是张口就来啊,至少先了解一下中日的贸易结构好伐?

我先问个问题,如果“日本的产品质量普遍高于中国产品”,那么日本大量进口同类别的中国产品是说明日本人比较穷呢还是日本人喜欢低质量商品呢?倒是来个合理的解释啊

中日贸易中,中国仍然是顺差的一方。

来看一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权威数字(2017年上半年):

jetro.go.jp/ext_images/

日本向中国出口的重头

① 机械类(第84 类、增长23.4%、占比21.0%、贡献度4.6)方面,受用于智能手机及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求扩大促使中国国内设备投资增多影响,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的的机器设备(8486)出口同比增长35.7%,增速显著。
② 车辆(第 87 类、增长 30.6%、占比 9.8%、贡献度 2.7)方面,乘用车(8703)中的高级乘用车出口情况良好(排气量超过3,000cc 的乘用车在金额上增长53.8%、数量上增长61.9%)。在中国的乘用车进口数量中,从日本进口的占 27.4%,自 2015 年下半年起在各国家和地区中稳居首位。汽车零部件(8708)方面,总体占比68.1%的变速箱及其零件(增长37.0%)发挥了拉动作用。
③ 电气设备(第 85 类、增长 7.4%、占比 25.0%、贡献度 2.0)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及汽车电装化需求扩大,集成电路(8542)中存储原件等的出口发挥了拉动作用,且半导体设备(8541)及连接设备(8536)等主要产品在金额及数量上也均有增长。
④ 有机化学品(第 29 类、增长 18.2%、占比 4.5%、贡献度 0.8)方面,受原油价格攀升影响,有机化学品单价上涨,在金额上由2016 年全年减少11.7%转为增加。随着中国互联网购物的急速发展,包装用泡沫聚苯乙烯的基础原料苯的需求增长,出口规模扩大,起到了拉动作用(在有机化学品中占比 13.2%、增长44.9%)。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大头:

① 电气设备(第 85 类、增长 3.6%、占比 27.2%、贡献度 1.0)方面,智能手机等手机终端在金额和数量上均有减少,但由于通信用收发装置、通信设备零部件、基站等进口增加,整体上有所增长。
② 机械(第 84 类、增长 4.9%、占比 18.3%、贡献度 0.9)方面,占 40.4%的平板终端等的自动数据处理机械(8471)数量增多且单价上涨,拉动该品种进口增长12.1%。
③ 服装及衣着附件(第62 类、增长0.5%、占比4.9%、贡献度0.0、第61 类、增长率▲5.8%、占比4.8%、贡献度▲0.3)、鞋类(第 64 类、增长▲6.6%、占比 1.8%、贡献度▲0.1)进口减少。虽然中国仍然是此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但由于生产基地不断向东南亚等地转移,尤其第 61 类产品的进口上,中国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从上半年来看,与2012 年占比高达82.2%相比,2017 年缩减至66.2%。
④ 玩具、游戏用具及运动用具(第 95 类、增长 19.1%、占比 2.8%、贡献度 0.5)方面呈 2 位数增长。占比达7 成的视频游戏用控制台或设备(950450)同比增长78.0%,起到了拉动作用。

更具体的可以看国别报告网:

https://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qikanlist110209.asp?qikanid=9628&title=2017%C4%EA1-9%D4%C2%C8%D5%B1%BE%BB%F5%CE%EF%C3%B3%D2%D7%BC%B0%D6%D0%C8%D5%CB%AB%B1%DF%C3%B3%D2%D7%B8%C5%BF%F6

呵呵,下面有人说“人国家干的是高精尖的活儿,有的小活儿就给发展中国家干,亲力亲为不划算”,那么“随着中国互联网购物的急速发展,包装用泡沫聚苯乙烯的基础原料苯的需求增长”这个日本给中国网购提供包装材料是高端的活还是低端的活?(日本川崎重工最近想把商船制造业务搬到中国来,不是他不想亲力亲为,实在是亲力亲为不起啊)

从上面的数据看,中日贸易中一些是互补的,比如服装,一些日本仍具备很大优势,比如汽车,但是相当一部分已经是竞争关系了。

如果要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中国人到日本爆买”,

首先要限定,是“部分”中国人到日本爆买“生活类(比如家电等)”商品

因为,中国也到中东、俄罗斯、非洲爆买石油啊,这些国家有的人均GDP比中国高,有的比中国低。

爆买日货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

1)中国的中产阶层的确崛起了,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在一些日常用品的竞争中,日本的确有质量优势。

但这个优势到了必须要买日货的程度吗?其实可替代品很多,美国没有类似的吗?欧洲没有类似的吗?国产货中没有类似的吗?(到日本爆买结果发现是中国制造的新闻不是一次两次了哦)

举个电视的例子,二三十年前,日本电视可谓横扫中国,现在还有几家家里有日本电视(包括在中国制造的日本品牌)?

2)到日本爆买也是一个中国贫富差距的体现。2016年的中国出境旅游人次是1.22亿。请注意是人次,不是人。出境游的群体中有大量一年出境几次的,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被平均的对象。

中国人出境游的第一大目的地是泰国,第二才是日本。

2016年日本接待外国游客约2400万人次,其中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内地。

粗略的说,中国人出境游的旅客人次都比日本的人口多,而日本接待的外国游客中中国占四分之一,当然呈现出一种“爆买”的感觉。

3)要是联系一些这批中产崛起的年月,大致上还是二三十年前日货神话的惯性。

4)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何是“到”日本爆买?因为比起欧美,到日本近啊,一趟下来比较便宜。因为中国的中产还是低水平的很不全面的中产。

报告根据携程出境游订单数据,发布了2016年我国游客花费总额最多的十大出境目的地国家,依次 是:泰国、日本、韩国、美国、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马来西亚。距离我国最近的泰国、日本、韩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从海外城市看,我国游客花费总额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是:首尔、曼谷、东京、大阪、新加坡、清迈、伦敦、莫斯科、纽约、罗马、悉尼。

2016年国人旅游,哪些线路最土豪?人均花费最高的十大旅游线路,分别是:阿根廷、智利、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墨西哥、巴西、肯尼亚、留尼汪(法属)。以南美线路为例,去年人均消费超过5万元,游客量增长了200%。

顺便说一下为啥去韩国的少了,抛开萨德这个因素,主要是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段位已经达到了韩国的水平,去韩国,除了买化妆品,还有啥大头?……

而相对日本,中国还是有一段路要追的。

当然任谁也没想到,日本近来爆出了真多制造业丑闻。

综上,

1)人均GDP高低和去哪里买东西之前没有关系;

2)日本在国际制造业中的分工仍然高于中国;

3)中国人口重多,新崛起的中产群体庞大,追求逼格,人多了到哪儿都是“爆买”。

所以这两个答案,纯粹是“日吹”笑一笑就过去了

日本经济中文网一般被认为在中日问题上相对比较冷静,可以看一下他们近来的文章标题:

日本应正视中国是新创大国的事实


日本“技术立国”招牌褪色了?



日本有识之士惊叹中国迅速赶超日本

当然,中日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结束)

延伸阅读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场合看见“资本主义强国”,那么相应的,所谓“资本主义弱国”是指哪些国家呢?


如何看待《彼岸之花——台湾经济的真相》一文?


如何看待8.28央视开播的《大国外交》?


当你大吃特吃清蒸鱼水煮鱼时,可想过谁让中国人的餐桌多了条鱼?


【G2】中方明说替美维稳:多亏中国货,要不你收入差距矛盾早发酵了3)

6#
方大  3级会员 | 2018-9-21 00:57:05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这里补充几点,就算是对评论的回答。

1. 去日本爆买是不是在揩日本的油?

我们的税率高的离谱,并不代表其它国家没有在征税。

不管是卖给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商家都是赚钱的。所以不存在揩油一说。

银座的一些商场专门修了可供旅游大巴停靠的通道,下车就可以进商场。

我同事说她去买东西,店员都优先招待中国游客。因为中国游客试了一般会买,但日本顾客试了不一定买。银座满大街拎着高级购物袋的中国游客,我同事问我中国人怎么那么有钱?其实我也想知道,自己怎么突然间就不能代表中国人了……


近几年由于代购太多,奶粉和医药保健品之类的商家会有限购。因为要保证日本顾客的顾客满意度。

电器店的打折活动以及新年的福袋很多都是中国的代购在抢。我感觉他们也挺辛苦的。

对于中国游客的爆买,日本人一般持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在刺激日本经济。另一方面,自己想要的东西被外国人抢走,有时候会有怨言。还有就是,有些中国游客买东西的时候,开着微信语音大声聊天,描述商品特征。当然替朋友代东西这么做比较有效率,但在日本会比较突兀,会增加购物环境的嘈杂程度。这给歧视中国人的日本人增加了理由。


日本对服务业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讲服务会比较好。但其实有些店员对日本人和中国人是区别对待的(※我说的是有些,不是所有)。因为我们的要求低,他们降低服务质量,我们也还是很满意。这个说起来让人感觉有些心酸。


2. 供给侧改革的效果

只要税制不改革,物价是降不下来的。

我对中国制造的理解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制造。

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一部分是通过日本企业在华生产然后出口到日本实现的。在中国生产出口到日本,和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缴纳的税金是不同的。

当然中国本土的制造业在一点点强大,越来越被认可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有同事对我说华为的产品性价比高,他很喜欢。


外国品牌的商品,在中国国内价格偏高,除了税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外一些中低端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会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定位。具体参见星巴克。


最后,日本因为人工费高,必须在日本国内消费的服务要比中国贵很多。但这些不是爆买的对象,不是很理解有些人为什么逻辑不好还要和别人抬杠。


以下为原答案:

在日本生活快满8年了。

每年都会回国。老实说,回国根本没有什么可买的。

因为国内的物价越来越高,性价比越来越低。

中国制造的东西,日本也比国内便宜。而且质检要求比国内高,所以质量也会比国内的好。

我每次回国都会吃很多好吃的,然后带回来各种火锅底料和调料。

但对日本人来说,大概调料也是不需要的。


其实日本人也还是会爆买的,只是不在中国。

我对面的老师去法国出差,就买了很多包和鞋。

和中国人来日本爆买是一个道理:便宜。

还有就是,相对于国人去日本,日本人来中国要更容易,更便宜一些。


去过菲律宾的人都知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价便宜。

但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买的。

并不是你的收入和生活环境的平均物价高于当地,你就会爆买。你的购物需求和当地市

场的商品供给也许是不匹配的。


还有就是,在发展中国家,货品真假的识别成本和购买到假货的风险比较高。

我在印度想买围巾,面向外国游客的商场里,感觉货品是真的,但价格比日本还高。

自由市场式的店铺里,我这个外行摸半天不知道真假,也不太敢还价,害怕还了不买走不了。

中国没印度那么严重,但很多地方是相似的。


不过虽然日本游客在中国的购买力不是很强,但是中国制造业影响力的渗透是不容忽视的。

日本人的日常用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从服装、家具,到家电。

去年开始华为的广告入驻JR电车,我看着感觉特别亲切。


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爆买其实还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国国内物价不合理。

平均工资还处于偏低的水平,但从服装、护肤品到电器、汽车,不动产,价格却比一些发达国家高。

还有就是,有些国人虽然在海外爆买,但旅游时的住宿和饮食消费还是比较节省的。

其实也还是没有真正富裕起来的缘故吧。

当然,富的也是真富。


当你能在自己国家,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日常所需,你去海外旅游时爆买的欲望就不会很高。我觉得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7#
青岚  4级常客 | 2018-9-21 00:57:07 发帖IP地址来自

(1)去日本的旅行团价格很低

前一阵我回国,在羽田机场候机的时候,周围的椅子上坐了一圈的中国跟团来的游客,我问了一下旅行团的费用,是4天五晚2600多人民币(包食宿和机票,但是如果不在导游带的店里买东西,导游会发脾气),不少大爷大妈是第一次出国,这点钱估计在国内随便找个城市玩第五天也够呛能下来,能出国玩也是超值了。

(2)日本几乎没有假货

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就我和周围在日本长期生活的国人的经验来看,确实没买到过任何的假货。

(3)出国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不是经常有的机会,自然会买一些国外的产品自用或馈赠亲友,并且同类的产品,日本确实大多比国内便宜,且游客是有退税的,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游会慢慢的从购物为主,到体验当下文化,休闲为主。

8#
负二  5级知名 | 2018-9-21 00:57:0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人多,贫富差距大,如果只算相当于日本人口的那部分富人,我们比日本人有钱——去全世界爆买的大多是这部分富人。

2014年的数据,中国最富有的10%人口掌握了全国65%的财富(瑞信2014全球财富报告)——假设2014年到现在我国贫富差距并没有扩大。

2016年,我国GDP 109430亿美元,65%就是71129.5亿美元,2016年中国人口13.8亿,于是可以算出,中国最富有的10%人均GDP大约是51543美元(这样算有点粗糙,毕竟财富和GDP有区别——中日执行同样标准用来进行比较,大差不会差太多)。

2016年日本的人均GDP 38898美元,人口1.28亿。

我们最有钱的前10%人口(1.38亿,比日本人口还多1000万)比日本国民有钱多了。

这样来看,我们去日本爆买而不是日本人到中国来爆买是不是太正常了。

————更新————

援引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中国最富裕的10%人口收入占GDP的41%(不含资产价格上涨),那么人均大概是32511美元。

9#
青岛刘伟品质旅游  2级吧友 | 2018-9-21 00:57:0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两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我1988年开始接触日本人到中国来的入境旅游。那正是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的时候,全民有钱,全民爆买,在中国如此,去欧洲更是如此。1993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这种爆买的势头就慢慢开始减弱。

当年日本人来中国买的东西罗列一下
文房四宝,翡翠玉石,真丝刺绣,清凉油(后来是风油精),蜂王精,脚气灵,101生发水,海藻减肥皂,中草药,牛黄清心丸,片仔癀珍珠膏等等等等。那个时候日本人是非常非常迷信中国货的。一个是文房四宝,一个是中医中药。

那时候的日本人出来一趟也不容易,亲戚邻居都要给一点钱随个份子,那么回去必然要回报等额的礼物。另外就是帮朋友代购(日本人绝不会做赚钱的代购),那时候每个日本人几乎都会带一个小本儿,给谁买什么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
很多原因,比如海藻减肥皂不管用,这种捡肥皂曾经炒到1万日元三块。其实当时在中国商场的价格只有十来块钱。这个我还是记忆犹新。后来媒体报道说这个减肥皂非常损伤皮肤。。。

再后来,饺子事件。。。日本媒体的大肆渲染也是推波助澜。
总之,开始对中国的产品不信任。~ 请注意,不是对中国制造不信任。因为目前日本大多数的日常用品还都是中国制造的。而是对在中国国内销售的商品的不信任。特别是食品药品。

现在去日本给日本朋友带礼物,非常好关系的朋友有时会悄然暗示一下,食品和茶叶这些不要带。听到这种暗示,心里真的很难受。

衷心希望中国的商家能够重新找回那种信任。

第二个角度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再加上出行经验越来越丰富,日本人的消费冷静了许多。中国现在也是一样。出国的机会多了,就会相对冷静许多。很多情况下的爆买,真的是没有必要。现在我们的客人,经常出国的客人,买东西也越来越少了。

人云亦云的爆买,纯粹是乱花钱。

补充一句,90年代韩国人到中国也是爆买的。
10#
雅绮maki  3级会员 | 2018-9-21 00:57: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人90后日籍华裔,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曾供职于dentsu电通PR两年。经历着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非专业研究者,如有不足处,希望大家包涵谅解。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哦!


首先我们来简单聊聊两国的人均GDP。


虽然日本的人均GDP比中国高,但要注意一点,中国人多且贫富差较大,有能力出国旅游的这一群人至少是中产或以上阶级,人均GDP其实不能完全反映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的财富水平。


如果以“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和“来中国旅游的日本人”作对比,据我观察,很有可能“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是更有钱的,更具有“爆买”的能力。


然后我们再聊聊“爆买”这个现象。


我在这里指的“爆买”只限于旅游者购买或者非正规个人代购,不包括正规进口交易。

我们现在听到“爆买”会想到咱们中国人提着大包小包甚至拉着行李箱选购产品。

但“爆买”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从日本人开始的。(*前面有些答主也提到过了)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财富暴增,出国旅游时恨不得把橱窗里的东西全买了,当年在法国排队买LV的也是日本人。不过后来日本经济泡沫爆破,日本人爆买现象也随之消失了。


经历着“Lost Decade”的日本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所以日本政府把目光投到了旅游业。从2011年开始,日本政府对中国旅客放宽签证条件,中国访日旅客也因此慢慢变多,中国旅客在日本的“爆买”趋势也逐渐显现。中国旅客挤满了东京的电器城,大阪的药妆店人头涌涌,连马桶盖也一度成为了中国旅客在日本爆买的对象。“爆买”一词(日语:爆買い)甚至被选为了2015年的日本年度流行语之一。


根据三井住友资产管理调查部的资料显示(链接: diamond.jp/articles/-/1),访日中国旅客的平均购买能力是其他访日旅客的2倍。

在全世界都很能买的中国人,为什么在日本特别能买,出现“爆买”现象?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对日本产品的信赖

部分成本高或安全风险比较高的产品,例如数码产品、婴儿用品、药品等,消费者不希望有任何风险。而日本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是世界闻名的,所以中国人特别爱在日本买此类产品。不仅安全好用,性价比也很不错。


而日本的护肤品/彩妆也是中国人特别爱买的。因为同样作为亚洲人,日本品牌的产品其实比欧美品牌更适合中国人。


2) 日元贬值

日元贬值,人民币在汇率上的优势,使得中国人在日本购买产品变得非常划算。


各位会不会很好奇,日本产品普遍都很好用,但为什么有些产品进入了“爆买”列单,而有些却没有呢?


其实大部分火爆的产品,背后都是有助推力的。针对访日中国旅客,部分企业在中国国内或日本本地做推广,让特定产品进入“爆买”列单,从而推动访日旅客在日本旅游期间购买此产品,增加产品销量。


在日本,这种营销手法叫做“访日Inbound战略”(主要针对中国旅客)。


我在老东家电通就亲自操作过某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品牌之一的Inbound项目,负责了此品牌产品的中国国内的Inbound推广。在推广后,此品牌产品的销量在中国旅客访日高峰期间,确实有了明显的增长。


关于这种Inbound战略,想了解更多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我在日本电通报与日本电通的同事一块负责的专栏(日语),或者留言交流~


以下是在Inbound专栏中我写的有关中国国内现状介绍的内容,当时此专栏发布后在电通报里的点击率也非常高,可以看出日本对访日中国旅客的Inbound项目有多关注了。


PR視点のインバウンド戦略 №2

「中国人の消費インサイト」

dentsu-ho.com/articles/

PR視点のインバウンド戦略 №3

「中国最新メディア事情、細分化する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

dentsu-ho.com/articles/


中国旅客在日本的“爆买”现象,确实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不过近期有些日本媒体报道中国人的“爆买”在走下坡了。

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太表面化了。


事实上中国人在日本的“爆买”并不是走下坡,而是有所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在日本的“爆买”从“物”的购买变成了“体验”。

比如去滑雪、泡露天温泉、去日本夏祭、看传统表演等等。

最近关注度比较高的体验还有医疗类的。

比如健康检查或者癌症治疗等。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发现此变化,而着手准备体验类的Inbound项目了。


那么中国人现在不买那么多东西了,都去体验各种项目了,那些曾经卖的火爆的日本品牌,他们现在还好吗?

其实中国人还是很爱用日本产品的,随着近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和规范化,只不过是把之前在日本本地买的东西,现在换个渠道在线上跨境电商买了。

所以那些制造商品的日本品牌还是活的挺好的,比较惨淡的是那些卖商品的店家了。


感谢读到这里的小伙伴,

写这么多也是希望可以把我知道的相关事项尽可能与大家分享~

最后让我短短的总结一下我的答案。


问题是:日本的人均GDP比中国的高,为什么是中国人到日本爆买而不是日本人到中国爆买?


我的答案是:


1) 人均GDP不能完全反映访日中国旅客的财富水平

2) 对日本产品的信赖

3) 日元贬值,人民币在汇率上的优势,使日本产品变得更划算

4) 个别产品受Inbound策略营销影响而变成“爆买品”


以上。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微博:雅绮maki

公众号:MakiRy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