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有野心的人都生活在北京,不是所有人在小城市的人都前途黯淡。
一
小史,我一个朋友的老乡。今年 23 岁,初中毕业后开始子承父业,四处向菜农收菜,再批发给市场。
小史的收入比很高,他一年能赚 35 万,相当于月薪 3 万。
如果和同龄毕业生比,这是北京平均工资的 3 倍。
但小史没什么花销,他的生活极其简朴,很难与 “月入 3 万” 联系在一起。
算上吃饭和租房,他每天只花 100 块。他不旅游,不怎么买新衣服,绝对不花钱玩游戏,没功夫看朋友圈里引起财务焦虑的文章。
他和老婆的爱情也很简单。小史妻子是他家隔壁摊上菜贩的女儿,两人从小认识,青梅竹马。没有轰轰烈烈地恋爱,就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
他打破了一种偏见:留在小城,就是安逸,就是不辛苦。
小史一点都不安逸,他挣得全是辛苦钱,所以没时间消费:他每天凌晨 3 点起床,连轴转到晚上 9 点。
这 18 个小时里,他要和农民议价,检验货物,招募临时工为他包装和装箱,联系货车。
其中的门道不少:要和地头蛇搞好人际关系,交几万的租金,买高于市场均价的冷冻冰。
最关键的是根据市场价和菜农讲价。一车菜有一车菜的价格,每一车都需要来回谈。
小城不讲大城市的契约,小城有小城的方式,但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一点不少。
小史每天收 3 万到 5 万斤蔬菜,一年要经手 5000 吨蔬菜的流转。这个数字让我觉得,他的工作挺重要的。
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的困惑——活着该追求什么?我是否喜欢我的工作?我拼命加班为什么?——在小史这儿是不存在的。
他说自己会的不多,不后悔 16 岁时的选择。
二
我的一个远房表弟,展现了小城生活的另一面。
小城是讲关系的熟人社会。如果你心安理得依仗关系,在小城确实能很悠闲。
刚毕业的时候,表弟想在外面闯一闯。他在一家大型民企做销售,被派到重庆卖电视。
有一天,他深夜打来电话,说实在受不了了,做了几个月,一个年轻女孩都见不到,所有电视经销商都是油腻的中年男人,而且工作太累了。
一年后,他辞了重庆的工作,被同学叫到天津下面的一个小地方。同学的父亲在当地做过官,有一些关系。他们两一起做起了房产生意。
这几年我偶尔去天津见他,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小城的闲散生活。他手里管着20几家中介店面,这里生意稳定,他不太忙,中午喝茶、下午也喝茶,4点就收工。
他们的夜生活是从下午4点开始的。
几个合伙的老板,叫上当地做生意的朋友,浩浩荡荡开一个车队,前往郊区的河边。那里有他们自建的一座二层别墅。一楼聚会、谈生意。二楼打麻将。不打麻将的就去河边钓鱼。
还有一位新世相的读者。她回老家濮阳时,本来是不甘心的,但真回去了发现,一切都变得顺利。
她考进了一家事业单位,早上 8:30 到,晚上 6:30 走,中午有 3 小时午休。
晚上,她经常和男友出去逛街、唱 K,偶尔会约个好友小聚。她有许多时间在家看电影,玩 PS4。等到小长假,就和亲友挑个喜欢的地方去旅游。
虽然和男友还没结婚,但双方父母已为他们买好了婚房,每平米 5200 元。
她说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就是“事少钱多离家近”,现在除了钱多都实现了,很满意。
我每次讲到类似的小城生活,周围在大城市生活的“小城青年”,就忍不住捧心感叹:羡慕啊!
三
30 岁的陈晨,我同事的大学同学。她和丈夫毕业后都回到了老家宝鸡。
这对夫妻曾一起闯荡上海、深圳、新加坡。父母把他们劝了回来。
回到小城后,他们仍然很“大都市”:分别有自己的事业和社交圈,财产也是分开的。
陈晨经营着当地最好的美容美甲店。
她会很自豪地讲她带来的变化。她在宝鸡开店以前,这边的美甲店都在商场的边角,60 块就能做一次。
她租了一个单独的铺位,买最好的甲油和甲胶,做个人化定制,说服女孩们接受更贵的价格。慢慢的,提高了宝鸡美甲店的质量。
事业没有优劣之分,将自己的目标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
不管在哪里,生活都值得被看见和被言说。
小城生活与前途暗淡是不能画等号的,人也可以选择一种前途光明,但不那么雄心勃勃的生活。或者在看起来安逸的地方,依然毫不松懈地努力,认识、适应和利用环境的独特性。
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中国配得上野心的地方不只有北上广深。只要你愿意,生活在小城市或者县城仍然会有自己精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