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阿格纳兹   2018-9-20 02:06   394548   9

真空中的球形计划经济中,物资可以得到最优化的利用,通过粮票、布票,相对市场经济的物资浪费来说,可以有效节约我国资源成本,防止资源浪费与分配不公。而资本市场的运作必然带来一定的泡沫,有人吃不上饭而有人顿顿撑得慌,那为何采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赵永峰  1级新秀 | 2018-9-20 02:06:53 发帖IP地址来自

负反馈可以稳定系统,但延时负反馈不能。

根据延时的长短不同,系统可能会震荡,甚至产生混沌现象。

这个最晚1988年就已经发现的纯数学的结论,似乎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citeseerx.ist.psu.edu/v

nature.com/articles/sre

3#
Weijie Zhong  3级会员 | 2018-9-20 02:06:5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全知而全能,则两者等价。--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全知而不全能,则市场经济更优。--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不全知而全能,则计划经济更优。--机制设计/市场设计

不全知也不全能,则不能比较。

4#
司马懿  5级知名 | 2018-9-20 02:06:55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信息完全对称且完美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疑问,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因为计划可以考虑所有的副作用和外部性,但是市场往往考虑不全——比如说,购买木材,可能会造成木材过度砍伐,绿化率降低的,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并没有体现在市场的价格上来进行补偿。而采用计划经济,就可以通盘的考虑这些问题,让绿化的降低所造成的损失在其他的方面得到补偿。最终提高所有人的利益。市场的盲动性和自利性是市场的缺点,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计划的长处。


并且在信息对称且完美,合同完备的情况下,产权什么的其实不重要,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有一个超级的合同就够了。因为合同可以把方方面面的权利和义务都规定到位,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都写在合同里面,你有没有产权是一样的。


但是问题在于,现实中信息并不对称,合同也有大量的空白是没有想到而忘记描述的,还有因为太困难所以无法描述的。在这种情况下,产权就变的有意义了。因为产权代表剩余索取权,也就是『对合同没有规定的地方进行处置的权力』。比如我们拥有分期付款的房子的产权,这个意义就是,即便我们欠着银行的钱,需要定期还,但是只要我按时还了,我对这个房子怎么处理,在不违反法律和市政条例的基础上,是自主的——这就是所谓的合同之外的处置权。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实行计划经济,就意味着第一,中央政府需要收回所有生产资料的产权,第二,中央政府是个抽象实体,无法具体的做事情,所以政府又需要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去尽力的在合同和制度上事无巨细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而要达到这一点的代价太昂贵了,这是计划经济的失败之处。


根据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的理论,产权应该给予生产关系中『更重要』的人是更有效的。在政府和个人的关系中,谁最重要呢?有人可能说是政府,那就错了。因为哈特定义的重要是指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对效率起到更关键作用的一方。毫无疑问,个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个人更知道自己和周围的人需要什么,个人也拥有很多即时的信息是政府所不知道的,所以根据哈特的理论,我们应该把产权授予个人,让个人自己决定在合同没有规定的时候怎么做。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个人所掌握的,而政府没有掌握的信息来提高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不是最优的解,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可以很容易的取代市场。要做到比市场更好,在需求端要从信息不对称入手,断绝每个人隐私的可能,让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收集系统去收集和分析人方方面面的行为,来进行推断出每个人精准的画像和偏好,然后统一的分配产品;而在供给端,计划经济还要理解每个人的痛点和爽点,针对每个人设计出精妙而契合的激励体系,然后用非常完备的合同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在公有制下也能为了奖励而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以上虽然不是说完全不能实现,但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还是远远达不到的。或许未来有一天,人工智能足够发达,能够像全知全能的大保姆一样照顾人类的方方面面,那时候市场经济可能也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了。


有些高票答案中列举的计划经济的优势,其实并不成立:

  1. 价格无法发挥调节副产品的生产吗?当然可以!所谓副产品,就是外部性的特例罢了。以前猪脚在英国是下脚料直接给狗吃的,后来中国学生和移民越来越多,英国人也意识到了猪脚是有价值的,现在猪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超市里面可以卖钱了。猪脚就是猪肉的副产品,市场有需求,就同样可以用来调节。
  2. 市场自发决策一定会一哄而上吗?未必。因为你不能假设市场参与者都是愚蠢的,而计划者都是聪明的,这样设定没有任何意义。我同样可以争论说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如果人们预料到其他人都会做这件事情,那么他就很可能转向去做其他的,最终形成一个均衡的市场。
  3. 市场经济当然可能会出现经济周期。但是市场在周期的运行中就会形成自发调节。而计划经济的调节机制严重的依赖于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一旦出一个小纰漏,就可能会谬以千里。

这些所有列举的计划经济的好处,都是中级微观经济学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实在难以称得上是计划的优势。

5#
琬如温玉  3级会员 | 2018-9-20 02:06:56 发帖IP地址来自
More is different

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就算你知道每一个天体都服从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一个最最简单的三体问题却没有解,更遑论多体了。每增加几个关键变量,就会跟其他变量会互相影响,系统的复杂程度就增加一个指数级别。

可以说:面对着数十亿人的复杂多体,包括理性人,非理性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都不一样,这么一个混沌的复杂体系,试图用计划经济来达到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不可能的任务。面对数百人达到局部最优估计还有可能。

任何复杂体系的问题,例外层出不穷,非线性现象,非理智现象到处都是。所以,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会建立在一个假设上或者一个特定的尺度才能成立。

在一个小公司的尺度,是计划经济大行其道的地方。小公司总是年度季度月度会做计划,以便更合理更优化分配资源。而一旦成为大集团,集团就会发现,他们的计划捉襟见肘了,从信息收集,到整合分析,到指定战略,再到下发执行,时间太长,错失良机。

有人在评论里面说发展技术的问题可以解决,记住,我这里说的主题是——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数量的问题。比如:技术强大10倍,你会发现人之间的交互技术也快了10倍,需要处理的交互信息就多了100倍。一个寝室从三个女生,变成四个女生,产生的微信群多恐怖,应该有所耳闻。

管理者都发现他们必须将计划下放到小事业部,让事业部去做计划。因为他们更贴近市场。不仅是信息链更短,更是因为数量小到了当前技术可以处理的程度。至于计划的对还是不对,最终还是到市场经济上去验证结果。好的事业部留下,差的事业部淘汰。

如果一谈到计划经济,就要动用全社会的话,这种数量级复杂尺度已经超越了人类处理的边界。历史上的任何尝试者都必将会被社会狠狠地教育。
6#
Manolo  4级常客 | 2018-9-20 02:06:57 发帖IP地址来自

之前已经多次回答过这类问题。理论探讨已经够多,不妨看看实证的结果。到现在为止,做得最系统的应该是Carlin,Schaffer和Seabright 2013年发表在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的研究。总的结论可以概括成两句话:计划经济留下了更多的基础设施,以及更糟糕的制度。穷国从计划经济获益更多,富裕国家受着计划遗产的桎梏


计划经济,能不能促进增长?支持者的观点,一句话概括就是“短期行,长期也行”:短期,可以集中资源搞基建,迅速赶超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通过大手笔投资人力资本,计划经济体又可以保证长期增长;反对者的观点,是“短期或许行,长期不行”:短期“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期制度建设拖后腿,创新跟不上。前者的代表是Allen,后者的代表是Broadberry和Klein。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Carlin等三位不辞辛劳,收了近百个国家1913-2008年的长时段增长数据,来对比两类国家的增长绩效。走计划经济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类:一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二是二战后新增的一批国家。前一批国家,按人均GDP“低于925美元”和“高于2125美元”,归入穷国和富国;后一批国家,按人均GDP“低于1200美元”和“高于4750美元”,也归入穷国和富国。然后,就可以比较同时期的穷国和富国,选择不同体制对后续增长的影响了。


结果显示:穷国富国,搞计划经济的结果大不相同。比起那些当年人均收入在同一组别的市场经济穷国,曾经搞过计划经济、后来转型为市场经济的穷国,1988年人均收入平均要高53%-102%。不过,到2008年时,这个优势缩小不少;同样是和当年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比较,曾经搞过计划经济、后来转型成市场经济的富国,1988年时人均收入水平平均要低14-57%。此外,直到2008年,这个差距没有弥合的趋势。这符合Broadberry和Klein的研究结果。


那么,计划经济真的会带来更多基础设施吗?同样基于1913-2008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比较了四个指标:人均铁路里程、人均发电量、人均电话线长度和高中入学率。穷国和富国再次呈现不同的模式:1988年时,采取计划经济的穷国,在四项指标上全面优于当年发展水平相同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一优势到2008年也没有缩小对于富国,1988年时,计划经济只在铁路和高中入学两项上占优。后一项到2008年还反了过来——市场经济的富国,高中入学率明显更高


此外,三位经济学家还考虑了以下各项成本,不限于制度:电力、通信、交通、土地、受教育劳动力、宏观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性、税收、劳动力监管、关税、商业执照、司法、腐败、犯罪事件,等等。结果怎么样?2002-2005年时,采取计划经济的穷国,在电力、通讯等项目上的成本,比当年经济在同一水平的市场经济穷国更低,在关税、司法等项目上的成本则更高。2008年时,成本优势消失,计划经济穷国在所有几乎项目上的成本都显著高于市场经济穷国。


富国没有出现这种变化——同属富国,当年采取过计划经济的国家,绝大部分项目的成本在2002-2008年间一直高于采取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因素的成本差距尤其明显,这印证了Broadberry和Klein的结果。总之,从现有的数据看,计划和市场,对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意义不同在提高人均收入方面,穷国走计划经济的道路比富国要好。不过,长期来看,计划经济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在缩小,制度方面的变化却相对缓慢。长期内,计划可能是阻碍了增长。


总之,如果你问数据如何,这就是目前实证的结果。事先声明,这个结果至少对以下三类批评不免疫:首先,选择哪种体制是内生的。选择计划的穷国,可能没有市场这条路可走;选择计划的富国,计划可能来自于刀剑相逼,并非适合特色的制度。因此,简单比对两类国家,意义可能不大;其次,部分国家,面临的“发展窗口”可能很紧迫。不搞计划,可能就没有机会起来了。


最后,以GDP为核心的经济核算指标,在两类国家的象征意义不同。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也许比市场经济国家更看重其它类型的指标,比如收入差距等。这一点也已有很多知友谈到,这里不赘述了。总之,要比较两类体制,一定要区分开始实施体制的经济阶段、讨论的是短期还是长期,看重的是什么指标。否则,讨论可能是无功而返。此外,还要多讲一句,对Carlin等三位学者研究的简介已经投稿给“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如果能蒙录用,自己会把完整版更在这里。


参考文献:Carlin, Wendy, Mark Schaffer, and Paul Seabright. "Soviet power plus electrification: What is the long-run legacy of communism?."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50.1 (2013): 116-147.

如果对第二段两边的争论有兴趣,可参见:Allen, Robert C. "Technology and the great divergenc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1820."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9.1 (2012): 1-16.

Broadberry, Stephen, and Alexander Klein. "When and why did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es begin to fail? Lessons from a Czechoslovak/UK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1921–1991."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8.1 (2011): 37-52.

7#
财务坤哥  2级吧友 | 2018-9-20 02:06: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前不久马云贵阳数博会上演讲,提出:大数据时代,市场经济不一定比计划经济好。

随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周为民在中国经济论坛演讲时表示:计划经济不可行性早已证明,大数据也弥补不了。

周讲得深入浅出,把计划经济的弊端与为什么要坚持市场经济讲得很清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认真读读,演讲稿摘录如下:

——————————————————

我要讲的是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可动摇。

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本来曾经讨论过、争论过、并且已经做了澄清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又出现了争论,又似乎模糊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大数据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议题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需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澄清,以免一些陈旧错误的思想观念重新产生影响。

一、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经过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的那场著名争论(注:米塞斯和兰格的争论),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说明。虽然计算机的出现曾鼓舞了计划经济的思想,但是理论和实践都一再证明以为靠计算机技术就能让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的想法终究仍然是幻想。

现在,大数据的出现,又重新引起了这样的幻想。而今天关于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计划经济重新变得可行的观念实际上都是早已被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否定的陈旧观念。

应当看到,大数据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它是在市场环境中由市场的作用而带来的技术创新,它不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根据,因为它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到现在,有不少人还是有一个疑问好像解不开,他们认为,计划经济为什么要否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情、搞经济要有计划怎么就不对呢?为什么要否定计划经济?过去的毛病是因为没把计划经济搞好,所以改进的方向应当是完善计划经济,怎么能否定计划经济?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

实际上我们要了解,计划经济的实质不在于有计划,不在于讲计划,而在于它是一种管制经济,命令经济,是一种类似战争体制、战时管制体制的那种一种组织方式。和市场经济以人们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根本不同,计划经济的实质是对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组织也就是企业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否定。这是计划经济的要害,也是它的根本缺陷。

由于这个缺陷,所以产生了计划经济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大数据技术不能改变计划经济否定人的自主性和人的自主活动这个性质,所以它不可能帮助计划经济克服它固有的那些弊端。

第一,大数据技术仍然不能帮助国家计划当局获得充分的、无限的信息,特别是知识。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不能集中收集、集中控制、集中使用在分散的市场决策中为个人所独有的那些信息和知识。尤其是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的个人所独有的那种直觉、灵感、想象力、决断力和冒险精神,是不可能由计划当局靠大数据技术就能集中起来使用的。这些为不同的个人所独有的知识只有在市场的分散决策中才能产生,才能发挥作用。实际上,计划经济本身就注定是排斥“大数据”的,因为这种集中控制方式必须以简单、同一、平均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为基础,而大数据却是日趋复杂、多样、差异化的市场活动的结果和表现。

第二,大数据同样不能帮助计划经济解决内在动力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它不能帮助计划经济形成对个人和企业的符合经济效率目标的有效激励。这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实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否定个人和企业的独立利益主体、决策主体的地位为前提,所以,缺乏由自主利益动机而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有效激励,是计划经济搞不好经济的基本原因之一,而这个弊端是无法靠大数据技术来克服的。

第三,计划经济由于它的性质,由于它否定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性,所以即便有了大数据,它仍然一定会压抑企业家的作用,而且甚至可能因为有了大数据而更加压抑企业家的作用。因此它一定会抑制创新活动。

例如乔布斯,他大概是从来不去调查搜集什么需求信息的,为什么?他的理由是他要创造的产品世界上根本没有。他特别喜欢引用福特的一句话,福特说,如果去调查,你无论找多少人问他需要什么,他肯定不会说需要汽车,都会说需要一辆更好的马车。所以像这样的创新不是靠现有的数据搜集能去实现的,要靠企业家的创新作用。而计划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它做不到这一点。

计划经济固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计划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第一,它能办的大事一定只是在已有的产品及其技术、设备上的模仿式赶超,而不可能是熊彼特所谓“创造性毁灭”意义上的创新;第二,它的集中力量一定同时意味着不计成本,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因而它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可能是经济行为,而总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所以在凡是以经济效率为目标、存在市场竞争的那些领域,这种方式都是缺乏效率,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都是不适用的。而这两个问题也同样无法靠大数据来解决。我们知道,现代经济已越来越需要以创新驱动,同时,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已处在全球化的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所以,计划经济方式更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了。

第四,大数据技术不能使计划经济保证它的集中决策总能按照符合社会利益的方向来配置资源。这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集中决策可能有特殊的偏好,有特殊的目标,而这样的偏好、目标可能不是符合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率标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数据有助于满足这些偏好,实现这些目标,那么它越是有用,就越会使集中决策背离正确方向。

我们讨论过产业政策,特别提到过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什么问题?是大量资源被错误配置的问题。而大量的资源错配,原因主要还不在于缺乏数据及其处理能力,而在于过多掌握资源控制权和集中决策权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特殊偏好、特殊目标,这些偏好和目标往往不取决于经济效率目标,而取决于掌握权力的部门和官员的特殊利益及其它诸多因素。

第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需要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直接控制的体制来和它配合。这是由它的逻辑决定的。实际上,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是经济体制,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在内的一种集中控制体制。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改革,为什么没有其它方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不能真正成功,其成果也不能保持的原因。所以,如果因为有了大数据,就以为可以重新搞起计划经济的话,那么,不光是经济体制,而且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的体制就都不能按照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不能朝自由、民主、法治的方向发展。

所以概括起来说,大数据不管“大”到什么程度,它也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因此它不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有效工具。这个道理、这个逻辑很清楚,如果大数据能够克服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也就是能让计划经济来承认、肯定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性、自主活动、独立的利益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话,计划经济本身就没有必要存在,它也就不会存在了。

这是我谈的第一点看法,就是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因而它不能克服计划经济的固有弊端。

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难以理解市场经济

这是我要谈的第二点看法。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个疑问:“中国搞计划经济总共就搞了二十来年,现在改这个体制已经改了四十年了怎么还没改过来,怎么这么难改?”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是费解。实际上,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1949年以来的深刻变革,也不仅是1840年以来的深刻变革,从中国大历史的视野来看,这是自公元前221年以来,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因为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以后,虽一再改朝换代,但有一个做法基本上是一直延续的,可以说是历朝历代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那就是所谓重本抑末,也叫重农抑商。小农经济,这是本,国家须以此为重,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孤立、分散、单一平均的小农经济是传统皇权专制统治的最适宜的基础;末呢?主要就是民间工商业,民间的市场活动,这是要抑制的。其所以如此,固然是为了国家财政目的而与民争利,但最重要的目的仍在于皇朝安全,这是传统皇朝国家的最高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所以,民间工商业的独立活动、财富在民间的积累,一概被认为是危险的,甚至(如希克斯所说),仅仅是人们在市场上的聚集,都会被视为一种威胁。

在这个传统中,国家总是力图去限制、排斥民间的市场活动。凡是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都要由国家来控制。例如盐、铁。盐是重要的生活资料,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那都是要由国家来垄断的。尽管官办作坊提供的产品质量低劣,像镰刀,“割草不痛”,但即便如此,也要坚持国家垄断。同时,凡是利润丰厚的那些产品,像茶、酒之类,也一律实行禁榷,直接控制在国家手里。更有甚者,是像告缗那样的极端行为,彻底剥夺民间的财富积累,全面摧毁“中等收入阶层”。这一整套的制度,包括国营、禁榷以至均输、平准等等,目的是什么?都是压制民间工商业,排斥市场活动。

一直到中国近代以来第一轮大规模的工业化现代化运动,也就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并持续三十来年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用的还是这种国家垄断的做法。官府要办纺织厂,就不准民间再办,明令民间不得另树一帜。即使官办企业的低效率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以至不得不向民间有限开放以后,也还是想方设法地维持国家控制,所谓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之类。

到国民党政府搞“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仍然沿袭传统的国家垄断方式。首先统制全国金融。要从统制全国金融走向统制全国生产。后来还提出计划教育、计划经济、以计划教育配合计划经济之类的主张。

再后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围绕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同时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同样是一种外国模式的苏联模式很容易就能直接照搬呢?就因为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模式跟我们的传统是完全契合的。

这样来看,今天在改革过程中要改掉计划经济体制,改的不只是过去搞了二十年的那一套体制,要改的是两千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传统方式。所以这个变革是空前深刻的,也是很艰难的。

在这个传统中,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我们中国人往往很难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人们对市场的作用天然地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总觉得把事情交给市场就会乱。相反,人们习惯了过多地迷信权力的力量,崇拜权力的力量,以至把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必须由国家垄断,各种利源必须由政府控制当成了不需要任何证明的公理,以至无论官民,全社会普遍地缺乏权利观念,而充斥着浓重的权势意识。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人的自主性,是个人和企业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自主活动。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民众的自主经济。所以对市场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实质是对人民的自主活动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

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只有在国家垄断控制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财政困难以至危机的时候,才会迫不得已地放松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市场,“允许”民间经济活动。这样,靠市场的力量,通常都能渡过难关,而且会出现一段繁荣。但只要日子一好过,往往就想回过头去重新强化国家的垄断控制。这时,一些旧意识旧观念也会重新泛起。

也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中国改革明确了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认真对待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市场的逻辑,否则一些陈旧观念就很容易在新的条件下反复出现并产生影响。像以为有了大数据就能重搞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里还有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大数据计划经济”观念实际上是简单、机械地套用工程技术思维来对待经济社会问题的表现,是以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人及其行为而产生的幻想,因而既难以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也认识不到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究竟何在。

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可动摇

现在,改革仍处于紧要的半途,市场经济体制仍远未完善。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大目标、大战略一定要坚持,不能动摇,不能变。大目标、大战略在什么情况下往往容易变呢?两种情况。

一个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容易以为现在我们有底气了,有条件,有实力来变一变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遇到不少困难、矛盾、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容易变,觉得这个时候有必要变了,这么多问题你还不变?

而在目前这个改革的半途上,这两种情况恰恰同时存在。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又面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于是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是现在既有必要变(因为问题很多),又有条件变(因为实力今非昔比)。这个时候一定要真正保持清醒坚定,不能动摇。

实际上,要达成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仍然任重道远。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需要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遵循正确的方向,根据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正确定位有效推进;民间经济的发展需要获得更完备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条件;政府的宏观管理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进行改革和完善,特别是一定要避免多年来反复出现的那种现象,就是在宏观调控中,一旦扩张,就主要扩张国有部门,一旦紧缩,又首先打击民间经济,这是宏观调控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8#
曹丰泽  5级知名 | 2018-9-20 02:07:00 发帖IP地址来自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在真空中的球形人类社会中完美的经济制度,它们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完美的。
在现实中,计划经济的死穴在于“计划者并非全知全能”,而市场经济的死穴在于“市场的平衡并非瞬间达到”。这是两点根本缺陷,至于其他的“市场经济中有效生产过剩”,“计划经济中权力寻租正反馈”,等等等等,都是由这两者导出的问题。
在现实中,纯粹的计划经济和纯粹的市场经济都是荒谬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都必然兼具计划与市场,只不过程度不同。人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打补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尽量降低试验的危害,提高补丁的效果。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人类愿意抛下原教旨主义,抛下教条,允许两种逻辑上互相冲突的理论同时指导实践,那么经济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在社会总体不崩溃的情况下解决,而争论也能够被限定为“在某一领域,某一时刻,是计划多一点好还是市场多一点好”,使得理论成为实践的仆人。然而,制度的制定如果一旦陷入针对某一理论本身的狂热,如“宁要xx的草,不要xx的苗”,“宁饿死在xx,不吃xx”之中,则必然导致社会的总崩溃。
社会科学不是物理学,它也永远成不了物理学。
试图建立纯粹的乌托邦,只会最终走上波尔布特的老路。只有不断地打补丁,勉励维持,才是人类发展的沧桑正道。
9#
月上海棠  1级新秀 | 2018-9-20 02:07:01 发帖IP地址来自
1、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
  2、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1页)
 3、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4、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5、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
 6、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
7、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
8、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9页)
9、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10、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补一条
11.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无限期的。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0#
officexp422  4级常客 | 2018-9-20 02:07: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市场经济真正的死穴在于总需求不足,不是某个行业需求不足,而是所有行业需求不足,公有制的初衷是解决这个问题,计划经济在面对总需求不足带来的经济危机方面难有作为。计划经济要解决的是在总需求未出现不足即非经济危机时社会资源合理调度的问题,与总需求不足是两个问题。我看好多人搞混了,一会儿公有制一会儿计划经济,事实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向有市场的计划经济过渡的阶段,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看了一下反对者们的答案,不禁感慨,你们没有一个人是第一部类产业(即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出来的,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过于抽象,脱离实际。我不了解制造业,不过可以谈谈市场经济下上游是怎么运作的。

你们没有考虑地理的影响。比如某地有一个水泥厂,占据了本地的硅酸盐矿山,而水泥不易保存,一般都是自当地采购,我问你,当一个区域就那么一两家水泥厂的时候,哪里有你们想象的以效率为目标的竞争?我的水泥产品你爱买买不买滚,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

你们没有考虑重工业资本密集的影响。按照你们市场经济的假设,企业生产计划应该以价格调节供需,但是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期货价格是瞬息万变,随时根据市场调节生产对重工业来说是不可能的,这在技术上就决定了重工业部门的生产必然是按照一定的计划来执行,而不能任由市场指挥,所谓计划经济,以钢为纲,就是这么来的。钢铁厂炉子开一次花费2000万,面对钢材价格下跌,你敢随便停?万一你停产明天价格飞涨怎么办?

你们没有考虑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按照理想状态,企业以实物资本为抵押借贷生产,以未来的现金流还贷。但是当行业整体开始下滑的时候,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骤减。资本有强烈的求生本能,绝不会轻易去死,那么就会通过提高负债率过冬,银行依据过去多年的良好市场态势,和同业间的竞争盈利压力,往往会继续给这些企业贷款,一旦市场面临总需求不足,而银行又在滞后的信息决策下持续放贷,结果就是企业杠杆率飙升,把银行给拖垮,一旦银行垮了,整个经济就完蛋了。

你们理解的市场经济就像在期货市场买大米,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充分实现,效率达到最大化,这个过程中你们忽视了地理,忽视了技术的不可实现,忽视了信贷的影响。仿佛只要在期货市场按照公允价格下个单子,商家就会自动调节生产,实现供需最佳平衡,这是很幼稚的。


我个人觉得应该把国有企业都消灭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当我们取消冶金部的时候,我们的钢铁成了世界第一;我们取消了纺织部的时候,我们的纺织成了世界第一。大家大炼钢铁的时候(一年)1000多万吨钢,那已经不得了,今天我们一天的钢产量就是1000万吨。”——任志强

回过头来看,当我们钢铁世界第一之后,马上开始面临亏损,欧美马上开始对我国进行反倾销,帝都的雾霾也是伴随着钢铁大跃进而爆发的。你们不是原材料口的,是真不知道煤炭钢铁在12年之后有多惨,并且一年比一年惨,看不到希望。你们以为行业16年回暖靠的是市场自发调节?图样,15年下半年权威人士发力,国家一刀切全面去产能,以行政命令行业调控,这显然不是市场经济,但是不这么干行业哪一年能脱困?工人的工资,企业的应收账款哪一年能到手?

我不是制造业部门的,对于制造业部门不好说,但是对于重工业,尤其是原材料工业部门,计划经济不是要不要进行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价格信号,和市场调节负反馈机制初衷背道而驰。举几个例子:

1.某些产品的废物可能是其他产品的原材料,比如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的产物,可以掺到砖头里做原料,对发电企业来说烧煤发电是经济大头,粉煤灰是生产的副产物,不可能根据粉煤灰的市场价格来调节发电生产,因此粉煤灰的供需就不是简单的价格多少,供给多少,而是有多少,定多少价,价格无法发挥调节副产品的生产

2.生产计划和市场之前存在滞后性,当企业生产开始之后,往往很难停下来,比如上面提到过的一个炉子开一次车2000万,比如2012年计划投资一个铁矿山,5年后17年投产,结果铁矿石价格大跌。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周期长,投入高,滞后性强,市场自发投资决策很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3.上面提过,钢铁厂一个炉子开一次车就得2000万,即使价格下跌也不能轻易停车,一方面是即使停产资产每天也在折旧,人工水电气暖都在花钱,往往越是价格下跌越要开足马力生产以摊销折旧,结果就是生产越过剩越要多生产,卖不出去还要借钱生产,市场经济也会出现正反馈效应

既然在市场经济在第一部类存在这么多弊端,那么增强其计划性,降低波动带来的风险就成为必然选择。这些年上有行业有这么几个特征:1.推动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渐形成大的集团进行垄断竞争,如各省的矿山兼并重组,2.推动产业链纵向整合,不仅是采矿冶金材料、采煤选煤煤化工运输发电等生产部门的整合,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圈生态园建设,还有设计、研发、施工、运营、物流、金融等全方位整合,将外部价格波动内部化,平抑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3.加强发改委的行业监管职能。目前来看效果不错,至少原材料行业和冶金行业已经走出困境。


说实话制造业领域计划经济是不是可行我目前还在思考,但是在上游原材料、冶金等重工业领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甚至以人工智能算法代替市场机制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