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尽力了?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6 12:05   4495   5
尽力,可以是try my best,也可以是费尽全力直到不顾结果。想知道大家对这个词的看法,也可以举例说明自己或他人是如何尽力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2:05: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The Game of Mole#
“尽力”的大众标准是这样的——再多做一分,我就要心脏骤停 / 颈动脉破裂 / 陷入休克 / 肾衰竭……了,也就是“再坚持就要死了”,这就叫“尽力”了。
人们经常这么干——
你说你尽力了?你说这话的时候应该刚从抢救室里推出来。
你如果不是一只脚踩在鬼门关里来跟我说这话,你就是在耍花样。
这个“尽力”的标准是显然的、可靠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反驳的。

ok,ok,ok,有道理有道理。
我赵日天也得服啊。

不过,问题来了啊——
你觉得我离鬼门关还远得很,所以我还不能跟你说“尽力”。
但你有没有想过,
只剩一根脚趾头在鬼门关外,也算一脚踩进鬼门关。
只有一根脚趾头在鬼门关里,也算一脚踩进鬼门关?

尽力,的确是一脚踩进鬼门关才能说。这个金标准,谁也没法反驳。你没错在这个标准上。
你栽在根本不知道看不见鬼门关到底在哪里上。
——你总是要到了“只剩最后一根脚趾头还鬼门关外”的时候,才能看得见鬼门关。


少侠啊,你栽在这鼹鼠般的视力上。

这可怕的负距离视力,不但导致鼹鼠侠们总是将“一脚踏进鬼门关”实践成“还剩一根脚趾头没进鬼门关”,次次把自己活埋到人中,长期垂死挣扎,而且,更荒唐的,还会导致鼹鼠侠们拿这个标准来断言别人“离鬼门关还很远”,要愤恨别人“没有尽力”,咬牙切齿切齿,衔骨愤恨“你们怎么可以心安理得”。
你难道没发现,“一根脚趾头过线就算踏进鬼门关”这个标准更安全、更合理吗?
别人会在比你早得多的地方就发现已经必须止步了,那个时候,你还根本没意识到前脚掌已经踩进去了。
在这里,已经必须扭头转弯、至少要止步了。
而这里,远远还没到“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再说一遍,在还远远没有到“只剩最后一口气”之前,你早就越过了胜负交界线。

到这里完了吗?
不,鼹鼠侠们还顺理成章的、永远理直气壮的认定“只有我一个人在拼命”,大叫其它的人“根本没有尽力”。
因为你们居然还有第二根脚趾在鬼门关外。
把栏杆拍遍,仰天长啸,浪淘尽,壮怀激烈。
小乔今天已嫁了,天凉好个秋。

到这里,《鼹鼠侠》剧情完了吗?
不。
第三集——因为总是理直气壮的这样想,导致鼹鼠侠总是想不通别人明明还有一口气在,为啥不肯为了事业再加一小时班,搞得人缘尽丧。

到这里《鼹鼠侠》全剧终了吗?
不。
第四集——
因为认定别人都没拼命,所以事情最后要是失败了,就全怪别人太安逸,离鬼门关还远得很却不肯尽力,只有你一个人拼命无法独支大厦。
最后事情要成功了,就全靠你以命相博,力挽狂澜。
功劳苦劳都是我的,还好我大方,我不跟你们计较。
还不谢恩?

到这里《鼹鼠侠》完结了吗?
不。
还有最终集——鼹鼠侠遇上了鼹鼠侠,同病相怜,相见恨晚,互相点了一万赞。
你为我击节赞赏,我为你扼腕叹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明天我们不加班。
嗟夫,子在川上曰:
要不是我们鼹鼠前赴后继、呕心沥血,这世界早特么完球了。
让我们向那些遭遇不幸,连最后一根脚趾头都意外崴进鬼门关里的鼹鼠英烈们致敬。
逝者如斯夫!一杯边酹江月。

人道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下一句是啥?
大哥你还记得吗?

所以,结论是啥?
Oh,my dear,去配副眼镜好不啦?

这眼镜是啥?

你想想——泰坦尼克不是到拦腰折断才算踏进鬼门关,而是在离冰山还有三百米时就已经只剩脚后跟门外了。
299米,就已经双脚都在鬼门关里了
还“离着299米”,你已经把“避免撞山的力尽完了”
你接下来该去尽“放下救生艇”的力了。
结果你在干嘛?你还在“尽力扳舵”。
还没撞上,所以还可以“继续尽力”是吧?

你要学懂物理学、流体力学、航海学,你就会早得多的看到鬼门关在哪。

正确的尽力,是建立在客观严谨的计算上的。
不要一直停留在“还剩最后一口气”这种0智商的尽力标准上!
这口气还是没上来,你就挂了,鼹鼠君。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2:06: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前面的很多回答都很好,这里我再提供一个可评估的角度吧
是否已经尽力了,可以从下面这几点来判断

  • 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金钱……
  • 动用了多少资源:自己的,自己能撬动的
  • 是否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对于不同的事情,随着它的急迫性和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可能“尽力”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比如,《福格行为模型》里举过一个例子,在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妈妈能从熊的眼前救出自己的孩子
——这,肯定叫尽力,而且是拼尽全力
不过毕竟,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时刻并不多见
想要表现出色,其实靠的是稳定而持久的发挥
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评估自己是否尽力就可以用前面的几个角度

  • 在这件事上,你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是否已经是你在评估后的最大化?
学生时期,每次重大的考试前——大到高考,小到期末考试——的那种临考状态,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尽力的状态了: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复习、备考
走向社会后,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件事,还能让你像曾经的那样全情投入呢?
2. 为了这件事,你动用了多少资源?这里的资源既包括自己现有的,也包括自己能撬动的
有些人的误区就在于,只动用自己的资源,而没能去发动自己能撬动的资源,这包括发动自己身边的人,你的亲朋好友,你的同事,你的上级
高阶的、大型的项目,还经常会跨部门协调资源,甚至需要撬动大boss,得到他的支持
3. 是否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还有一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也想方设法地调动了很多的资源,但这一切,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
那么,这个时候,还可以问自己,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是否还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内?
还有哪些自己隐约想到,但由于内心评估难度太大而直接忽略的做法?
可以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尝试着去推动一下自己,往前再迈一小步


希望以上解答对你有一些启发
欢迎关注我 @天舒老师 了解更多关于个人成长、行动力提升方面的干货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2:07:4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想了很久,还是想把这套解释说出来
首先,对于排名第一的答案
肯定一半,否定一半
在我看来,做不成事情的原因分两种
客观因素、个体因素
“尽力是没有意义的,完成才有意义”这句话从事实上来说,完全正确
“(我尽力了)这种自我安慰的鸡汤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就要有前提条件了,如若因客观因素,例如天灾人祸,例如癌症无法治愈,对此,你也只能说一句“我尽力了”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客观因素】
显而易见,因客观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导致完不成事情,只能对此说“我尽力了”
短期个人能力限制以及时间限制都属于此类
【个体因素】
也可以看做是人主观能动的因素
题主想要表达的“怎样才算尽力”应该就是这个因素所引出来的问题
这个因素其实会受到『个人思维限制』很大的影响
以遇到困难后的分析路线表述吧
1.当发现自己完不成事情的时候。
会想到,是不是自己努力不够?如果再努力是不是改变现状?
这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态度”问题,心态是否积极,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或者其他动力支撑你的努力和坚持。
上个栗子,亲身经历。在高中读的理科,由于在初中阶段被告知“生物不重要”(中考只占25分),所以开始学生物时无意识就表现出很强烈的排斥态度,还得出“生物怎么学都学不好”这样的结论...于是分数在60上下....后来自我激励,开始上课积极思考,课下把不懂的都凑老师跟前问明白,不出一个月,80分以上。
2.当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的时候。
就要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换个方法
比如说,背英语单词,一天到晚背,但是发现就是背完就忘,完全没用,怎么办?想着还要再努力一点?NO!这时就要开始想,来换个方法?比如说通过其他背单词的方法来提高效率(目前我正在用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来背考研单词,搞定了来报讯~)
再来个栗子,
BATter Unknown在
怎样在两百天里科学高效地提高高考成绩?中的回答很有趣,大家都在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时,他在强调“保持进化”,不断尝试不断找寻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3.当你发现换了无数方法,还是没用,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想想是不是你的思维方式本身有问题,导致想出来的方法不起作用。
比如
ziyang jiang在
排名在前1%的高中学生主要是依靠天赋(如智商),还是努力的学习让成绩保持在前1%?里的回答
我曾经成绩非常差,在班级里面倒数。家里没有对我期望过高,长辈从小就知道我记性差。但是对于家庭的责任让我不敢掉意轻心,我非常努力,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晚。但是没有效果,我连那些抄作业的人都考不过。
直到某个假期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了,我开始正视我的薄弱环节,我下决心从头开始看所学知识。因为我没有一门是拿得出手,而数学最差。于是我先着手数学,我反复看最简单的题目,并思考自己在这些题目上的思维漏洞,天资差,没办法,一个学期仍然没有起色但是我坚持到第二个学期,终于迅速提高旁人惊讶,因为理科相通,我在物理和化学上面同样进步神速。自此我也过上了抄作业也能考好成绩的生活,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变得强大。
很少人能下定决心回炉重造,很少人能够分析自己思维的弱点。很少人能够彻底转变做题时的思维。
所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思维的懒惰是比行为的懒惰更可怕
只要不转变思维,再怎么努力收效也是微小的。所以农民辛苦一辈子,仍然只能图个温饱。有些人完全不敢直视自己的缺点,只是寻找智力上的借口。
因为思维的转变是痛苦的,旧的思维发现不能用了,新的思维还没形成。
4.当发现改变思维还是没用,怎么办?
那就是三观的问题了
这部分属于本人推测,并无实例。(因为思维的改变已是十分困难,所以以我个人的阅历,还没发现改变三观以达到目的的例子,也因一般到达这种情况的人都会选择放弃而非继续否定自己)
(但我想起风靡一时的电视剧 《回家的诱惑 》了,那女主可算得上是三观上的改变了嗯)
以上,顺着总结
基于解决问题是通过发现错误和否定自己的前提下
〖三观〗决定思维方式与态度
〖思维〗决定思考出的方法
〖方法〗直接决定成效
也可以换个方式说
改三观可以用来颠覆思维,改思维可以用来颠覆方法,改方法就可以直接取得成效
而这三者都离不开态度这个最基础的东西。
=====================更新=======================
说了这么多理论,那么怎么应用呢?
态度可以下定决心后说改就改
方法可以试着去改一改
思维可不是说改就能改
三观就更甭提了(多少人死抓着自己的观点立场就是不放手,重点是只知道一味想说服别人,从来不去想想自己观点的片面………我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在打自己的脸嗯-_-||)
那,怎么办呢?
既然这么难做到,那不如降低点标准吧,咱不求颠覆,只求一丁点改变
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积极一点,从“认真做”到“用心做”
(具体可参见这里的补充
你觉得女生适合编程吗,你身边有没有编程很厉害的女生?)
不断去尝试更多的方法,选择最高效最好的
不断多角度思考,试着去给自己的思维破个口子
不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在这里真的十分感谢@严科给的思路和方法,待我多加总结之后再继续补充)
相信会有很大收获的
(求案例补充啊……果然还是阅历太少懂得太少了T_T)
谢谢看到最后!祝好运!
另:这些都是我的初步想法,并不成熟,请提问和指正。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2:08:1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先设立两个假设:
1.明天(时间可改,如30天后)你就要死了;
2.能救回你性命的,只有做成这件事。
接下来去做这件事的状态和效率,叫“尽力”。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2:09:0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尽力是没有意义的,完成才有意义。这句话这两年会被折叠,再过个5,6年,你们就会知道,这些自我安慰的鸡汤没有任何意义。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大多数人不过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我们拼命地告诉别人,我很好,我很开心,我尽力了,我不后悔,有什么意义呢?骗人的最高境界不仅是骗别人骗自己,而是不知道自己在自欺欺人。
我可能过于偏激了,当然,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我尊重每个人的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