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0 19:30   5505   5
有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就没有人去做,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去吸。在言,我们都知道健身对身体好,可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凤毛麟角。别说坚持10年,就是坚持10天都没几个。有哪些高手可以回答一下么,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提出自己的逻辑和见地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0 19:31: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知与行之间,永远都有着鸿沟。
“知”远一点是知识,次之认知,再次之思维。
所以,思维是离行为最近的。思维在现实又被表达为习惯性行为。
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缩小这一鸿沟,去让知与行接轨。
所以,就要一步步从知识发展为认知,从认知发展为思维,从思维发展为习惯。而习惯又与环境相关,与反馈相关。
常见的知行不一,是书读得太多而做不到。这就说明节奏太快了。最好,知道一点,做一点。这是比较温和的路径。如果是广读博览而行动跟不上,这样就很理想化,会被现实毒打,会有一个低谷期,熬过低谷期,就会逐渐现实化了。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0 19:31: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你要戒烟,如果你当下有很强烈不抽烟的意识,当天确实可以不抽烟。但你这个意识能延续多久呢,能持续一辈子吗?如果你想跑步,你跑累了你还能有动力继续跑吗,肯定就没了。戒烟也是一样,你没办法一直保持不抽烟的意识。这就出现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屏蔽掉可以抽烟的环境,二个是解绑抽烟给你带来的快乐。
现在知道了原理也没法立即改变,即便知道了方法未必可以成功执行。所以接下来就得思考哪些行为可以对戒烟有帮助。我们可以关联其他事情的成功案例。
比如学骑单车,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正确的动作学会了骑车。同理,要想戒烟就得从不断吸烟的错误找到一个行为,使自己戒烟。
你要戒烟,觉得自己不抽烟就行了。可是你都没了解内心为什么要抽烟,怎么能戒掉呢?你首先是想抽烟,然后再开始抽烟的行为的。所以你得先让自己不想抽烟。
怎么才能不想抽烟,认识到抽烟的危害,但你认识到抽烟的危害就一定能借吗?不一定,所以这个方法不一定行,就得换个方法。将抽烟替换成另外一个事情,比如想抽了就出去跑跑步,跟人聊聊天,先让想抽的意识降低。可这样做就一定能成功?也未必。
想想骑单车吧,你想要学会骑它,只要找到正确的位置就行了。那如果你没有找到那就不可能学会骑车,就跟戒不了烟一样。
由此可知,戒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面上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法,可以百分百戒掉烟。
你是真知道吗?你想戒烟,你想学习吗?戒烟能成瘾,那一定是戒烟带给你身体、心理上一些好处。人本质就是为了享受,没有人会去享受吃苦吧。戒烟之后让你难受,那你就很难戒掉烟。
一个人抽了几年烟,但他并没有成瘾,那他只要不抽就行了。但是成瘾之后,做出不抽烟的行为,会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就得解决另一个问题了。怎么不痛苦戒烟。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学习带给你痛苦,那就很难坚持。
总之,知道做不到,这个知道根本就不能算知道,只能算了解,还是被动的理解。你想戒烟,是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可吸烟有害健康这条信息是外界传给你的。只有你自己受到足量的吸烟伤害时,你才能真正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你能保证24h都能做到这句话说的内容吗?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0 19:32: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海淀
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是因为没有真正懂这个道理。
每个道理背后都有深层的利益,只有做到了,才能享受道理带来的好处。
吸烟有害健康,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还是要吸烟,为什么?
因为吸烟的害处和不吸烟的好处在短时间内是没有显现的,只有到老的时候才会慢慢显现,但那时候想改变已来不及了。
如果践行道理后,利益就能立马显现,那么想必很多人都会立马改变。
读书有好处,但是读一本两本书就能改变自己吗?
有些人读了几十本书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就会觉得读书没有好处。
健身对身体有好处,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来?
因为他们只理解了“对身体有好处”这几个字。
到底会对身体有多好,他们不知道。
如果一个瘫痪了一条腿的人,必须得通过健身才能恢复正常行走,他肯定能坚持下去。
因为他知道健身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他也知道不健身将失去什么。
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能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或是不做会失去什么,他或许就能坚持下去。
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都不懂道理背后的利益,所以没有动力去实践。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0 19:32:3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真知必然会行。
确定无疑、不可动摇,谓之真知。
明知吸烟有害而无法戒烟,是因为吸烟不光有害,对某些人而言也有益,比如缓解精神压力。只有当烟民不再需要烟来缓解压力,这时才是「真知」「吸烟有害」,必然就能戒烟。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0 19:33: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农业大学
知道做不到否不知道吧;多事情不一定一人完成;合力愿力帮扶有很多的;己增能增智望出更大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