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流浪地球 2》中一天变成 60 小时,生态会有哪些改变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2 01:32   11376   5
感觉流浪地球 2的自然灾害有点少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2 01:33:3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人类是没问题的,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来模拟24小时。
但是动物完蛋了。电影里表现:
周喆直:那是海鸥么?
郝晓晞:我没怎么见过,认不出。
周喆直: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2 01:34:0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先说结论:人类可以存活,但转变作息的过程会很痛苦。

被称作“现代睡眠之父”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位系统研究睡眠专家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曾数次尝试过将一天延长至48小时和28小时。
他曾经强迫自己减少了180小时(大约一周)的睡眠,试图将自己24小时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每天48小时。最终克莱特曼尝试了一周“白天 39 小时+晚上 9 小时”的生活,但实验并没有成功。

后来他策划了“两步走”的新实验:将一天压缩为21个小时,再延长到28个小时。这样,一周就可以分为八天和六天。不仅变化幅度更小,更容易适应,而且对实验者的工作和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一步实验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克赖特曼定期测量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研究对象的体温。如果参与者的体温周期与新习惯一致,那么他们已经适应了新习惯。相反,如果仍然保持原来24小时循环的规律,就不能说实验对象已经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

实验很快结束了,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太理想。

有一位学生到实验结束时体温变化周期已经与新的作息周期吻合。可是克莱特曼本人的体温周期却稳如泰山,还遵循着原来 24 小时的规律。其实这次的实验也有许多无法避免的外界影响因素:比如雷打不动的日出日落、白天与黑夜间的气温变化等等。

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干扰,克莱特曼在美国肯塔基州的猛犸洞穴再次尝试。猛犸洞是世界上已知最长的洞穴,已知部分长达600公里。全年都是12摄氏度,没有机会看到太阳。

克莱特曼和他的学生理查德在洞穴中整理出了一个20米宽,8米高的空间。他们在那里摆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盥洗架和两张床。他们以为一切都准备好了,老鼠的出现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天真。无奈之下,只好把床放在一个悬在半空中的铁架上,铁架的腿用铁桶做墙,挡住老鼠。

在这一次的山洞实验当中,两人遵循每日 28 小时,一周 6 日的作息。

每天都做好一个详细的计划,9小时睡觉,10小时工作,剩下的时间除了睡觉什么都可以做。在他们醒着的时候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在他们睡着的时候每四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两人睡觉的时间交错,互相测量)。

两人躲进暗无天日,深幽可怖的猛犸洞穴,一去就是 32 天。1938 年 7 月 6 日是两人与外界约定好的重出江湖之日。接送的专车载着两人返程,车一停下记者们就围了上来,十分关切地询问两个看起来像是野人的家伙。

第二年,克莱特曼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实验的书《睡眠与失眠》,书中详细描述了实验结果。在这32天里,理查德只花了一周时间就适应了28小时的作息时间,体温的变化与他的新作息时间相吻合。克莱特曼比理查德大20岁,仍然没有任何进展,无论他如何强迫自己,他都无法适应。他的体温仍趋向于24小时正常。
我们的身体似乎有一个自动运行的内部时钟,即使在外部环境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这个时钟也是准确稳定的。既然人的规律作息可能难以被更改,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不主动更改,它就会一直精准可靠呢?
一位地质学家米歇尔·希夫的偶然尝试给了我们新的认知,他的洞穴隔离实验证明:在没有干扰和孤立的情况下,人类既定的睡眠也可以逐渐调整。
但希夫为此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混乱的日程安排让他在与世隔绝的洞穴中越来越支离破碎,他开始感到极度空虚,实验过程中甚至一度想过自杀。
1962年7月16日,希夫发现了一个没有阳光的黑暗洞穴。起初,他计划在山洞里呆两周左右,但他很快意识到两周时间太短了,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他的研究。因此,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扔掉了手表,像一头疲惫的野兽一样吃喝玩乐,并仔细规划好时间,一睡就是24小时。

希夫记录日子越积越多,很快就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根据记录的36天出发日期应该是8月20日。然而,这个时候,实际的日期已经是9月14日了,希夫自己记录的时间比现实时间短了25天!这个结果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正常人的生理周期不应该是24小时一个周期吗?

这个巨大的问题困扰了希夫十年,他决定进行一个很长的洞穴隔离实验。他选择了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地下洞穴,开始了长达六个多月的实验。起初,希夫的作息时间保持在24小时30分钟左右。他在他的笔记中写道:我的睡眠很好!身体会选择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希夫的昼夜节律周期逐渐增加到相对稳定的26小时。但到了第六周,事情有点失控了。在现实生活中,第37天对希夫来说就是第30天。这是漫长的一天,之后又睡了15个小时。这次冲击似乎触动了一个开关,希夫的日程开始剧烈波动。虽然大部分时间仍然是26小时左右,但偶尔也有36小时甚至超过48小时的“一天”。

更令人疑惑的是,希夫竟毫无察觉地度过了这么漫长的一天。他甚至觉得48小时的一天感觉很正常。但混乱的日程安排也让希夫在与世隔绝的洞穴中越来越支离破碎。他开始感到极度空虚,想要尽快逃离这个恐怖的洞穴。

第79天,他给一位同事打电话,请求出去,结果被告知连一半时间都不到。他感到窒息,一度想过自杀,但最终因为担心父母而停止了。最终,他在这个地下洞穴里生活了205天。
你想试试将一天变成28小时吗?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2 01:34: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个计划,地表的一切都是要放弃的。人靠核聚变的无尽能量在地下活着。
在地下,一天多少小时,就看你的意愿了。怎么定都行,何不也定成24小时呢。
这种电影的核心其实是讲哲学和伦理学的。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小说里的选择,但纠缠具体可行性就有点打岔的感觉了,虽然也很有趣。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2 01:34: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吉林吉林
要是有流浪地球计划那样猝然改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大量开采矿物 改编自转周期的变化,现有生态系统基本完蛋那是肯定的,大部分可见生物 尤其是中大体型生物因为适应不了灭绝也是肯定的。
生态系统本就容易受到扰动,对全球生态挑战巨大的变暖问题也不过只是几百年内升温两度,若真有电影中那样巨大且迅疾的变化,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和景观必然不复存在。更何况按照设定,地表要么水淹要么冰冻,剩下来的全都在露天采矿。地球都要流浪了采完矿应该也顾不上回填矿坑恢复生态啥的吧。
至于中大型生物,体型大意味着生长成熟慢,意味着代际更替缓,进一步意味着难以在短时间积累足够多的有效变异来应对新环境。同时中大体型也意味着它们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必然数量稀少栖息地破碎,更容易因为一点点环境变化被拉入灭绝漩涡。
具体到自转周期改变,举两个例子。大量的夜行传粉昆虫,一昼夜由24小时变60小时,按光周期信号活动的它们,体型微小不储存多少能量的它们,能挨过白昼活到下一个夜吗?那依赖它们传粉的植物呢?牵一发动全身。再比如昼伏夜出的沙漠动物,在变长的白昼,它们是躲在洞里挨饿呢,还是出洞觅食被干死热死晒死呢?流浪地球2里出镜的那几只狐獴,它们的未来一定不乐观。
但这也不意味着除了人类其他生物全部死光光。大量的细菌、古菌、真菌,一些无脊椎动物都有耐受极端环境的素质。目前在各种高温高压低温低氧等极端场所都发现过微生物的踪影。何况它们代际短突变多筛选快,只要地球还有基本的大气层,流浪过程中不被恒星高热灼伤,还是可以相信有部分生物可以存活下来,并在环境重归稳定之后辐射演化的。那时生物圈的面貌就与此时大不相同了。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2 01:35:16 发帖IP地址来自 云南
瞎编一个。其实我相信针对这个问题的精确模拟网上一定是有的,这个问题挺高级的,科学界一定严肃求证过。
题设就是说地球自转变成60小时,其他变量比如公转周期什么的都不变。比较显而易见的一个变化就是白天因为日照时间变长,那最高温度就会提高不少,同理夜间低温也会降低不少,昼夜温差变大,且温度更极端。如果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逐渐达到这个程度,比较短就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的话,那我觉得地球生物来不及适应,至少大型动植物应该就是团灭了。一些微生物,水熊虫什么的大概能挺一波。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说不准,参考两极地带极昼极夜的情况应该可以大体作个参考。另外,以现在的物理生物科技水平,大规模人类长期移居地下应该是做不到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电影12只猴子,小说羊毛战记。虽然没有回答题主的问题,但是都是讲述人类劫后避难的情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