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怎么了解金融?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9-24 01:03   9147   5
你们好,我要了解金融的话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如何去了解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24 01:03: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石景山
俗话说“学以致用”,要了解金融,先从学开始去了解,再通过实践应用去感受具体的金融职业发展是否适合自己。 我从“学”和“用”两个角度展开我的分享:
说起学

我提供给非金融专业的学生的书单如下,如果其中的部分基础类内容已经学习过了的话,可以忽略:




说起用

作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要接触实际应用并不容易,金融行业细分方向很多,如果盲目去实习,即便是大一寒假就开始,也没有多少次机会给你浪费,按排列组合算的话,金融行业的职业类别少说也有个数百种,看下图先了解一二,我再继续分享。






关于学金融,我之前在专栏发过很多文章,在本回答末会附上一个小的list导航,今天我想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开始去分享“金融就业”——一个被很多学生问起的问题“学金融未来好就业吗?”

回答:
如果单独在评价学金融好就业还是不好就业,包括罗列各种数据表格展现金融行业多么高薪,各类成功人士是怎么怎么了不起的,都可能对学生来说是“毒药”。

我首先分享6点,金融行业之所以吸引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高薪,但是:

  • 金融业0.01%的人赚的钱比99.99%的人还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
  • 金融业高薪大比例集中于投资领域,平均收入上基金>券商>银行>保险;
  • 举例2016年全国券商从业人员平均年薪近40万,中位数仅10多万;
  • 据说对于一些最有可能获得高薪的金融工作全国每年应届生校招岗位数,凭一届北大光华、清华经管、清华五道口毕业的应届生就可以全部塞满;
  • 去年曾爆出的后经媒体求证属实的申万宏源投行部的一位员工的工资单显示月薪到手4000多;
  • 去年至今已有近万支基金或基金公司以清盘/破产/跑路告终,私募大佬互比谁亏更少;
注意一下我上述6点从上至下的逻辑,我讲这6点想说明的有2点:

  • 金融业真正高薪的工作永远是僧多粥少,从前如此,现金如此,今后多半会继续如此;
  • 当下金融行业形势很不容乐观,若是希望马上读研就冲高薪进去的要小心,若是本科阶段考虑选金融专业的,感性上我看好未来经济形势及金融形势,理性上我不具备能力为各位做预判;
不过,至少可以确定的逻辑是:
金融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理论上若经济形势稳定,即便是下行,金融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不存在夕阳行业之说,且考虑到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还是有理由期待之后金融业的反弹。
虽然我知道,不论我在知乎发多少内容,也完全不可能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不可能对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有多大影响,但能写多少我会继续写下去。

所以,我给题主的回答是——
学金融好不好就业,取决于你是否适合从事哪类具体的金融工作。

“是否适合”这四个字很重要,但各位注意我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哪类具体的”,这五个字一样重要,且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数学好、逻辑能力强、喜欢投资、对股票感兴趣......这些就能判断是否适合念金融专业了吗?
当然不能,金融行业很大,行业平均收入在全社会所有行业中常年排前三,但每个个体对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薪资要求是不同的,什么“薪资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样的定位无异于耍流氓,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有的人追求的是刚毕业就年薪百万,有的人追求稳步成长三年后年薪50万,有的人则追求的是踏踏实实五年30万,并非金融行业工作就非得盯着年薪百万不可。

职业规划讲究的是“知己知彼”,为了帮助大家厘清思路,我将在这里用较大篇幅系统分析(享)以下几点,先“知己”再“知彼”:

  • 第一、职业规划该怎么做,从高中开始一直到职场老手,不同阶段分多次做
  • 第二、如何了解自己,包括真实职业诉求的平衡组合、性格、兴趣、能力、资源、家庭等
  • 第三、如何了解职场,从平台、职能、行业、展业模式四维度完成职业定位
  • 第四、如何正确理解金融业,从大金融的保险→银行→投资,到金融技能划分的量化和公司金融,再到具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划分,完成对金融业职业发展更好的理解,大纲如下:
(一)        火爆的金融行业——正视现实,摆正心态       
1.        社会地位       
2.        就业优势       
(二)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       
1.        银行       
a)        非外资商业银行       
b)        外资商业银行
2.        投资
a)        量化金融类       
b)        一级市场 & 二级市场 (Primary Market & Secondary Market)       
c)        买方&卖方 (Buy-side & Sell-side)       
1)        投行 & 券商 (Investment Banks & Security Firms)       
2)        基金 & 资管 (Fund & Asset Management)       
3)        期货 & 信托 & 房地产
3.        保险       
(三)        按技能要求分类(基本面、技术面、Quant、财会等)       
a)        基本面分析       
b)        技术面分析       
c)        量化(Quant)分析技能       
d)        财会类技能         
(四)        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览       
1.        为何要判断行业趋势?       
2.        金融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预览       
1)        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       
2)        优先股、公司债等改革       
3)        股市的复苏-IPO审批制向注册制开始过渡       
4)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5)        利率市场化改革越发完善       
6)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逐步放开QDII和QFII资格额度审批       
7)        逐渐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市场良性竞争       
8)        从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变为各类业务百花齐放转型的券商新盈利模式
(五)        金融行业职业发展路线、待遇变化       
(六)        如何提高自己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1.        获得相关技能类证书       
a)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b)        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       
d)        CMT-Chartered Market Technician       
e)        ICBRR、AFP&CFP、CFC、ChFP、ChFC、CWM、RFP、RFC       
2.        进阶高等教育与深造
第一、职业规划该怎么做

——从高中开始一直到职场老手,不同阶段分多次做
根据我在做职业规划师的这些年中接触的数以千计的职业规划案例,我发现职业规划开始的最佳时间是十年级,也就是高一。当然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这个时间点,也不必着急,开始动手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为了之后更长的人生道路。


为什么说从十年级开始就要做职业规划?
因为现在很多的学生在面临高等教育的专业选择之前,往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大方向上,先做一个前瞻性的一个预判。也就是说,我们在高中阶段虽然还不会去涉及到非常详细的一些职场当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但是我们在本科阶段过程当中,比如我们现在非常推崇的一种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我们是建立去搭建我们学生的知识储备。但是在过程当中的话,我们看到在通识教育之前,一些顶级的高等教育学府,已经开始去要求学生,虽然要全面发展,但是必须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在特定的一些学科发展方向上,在特定的一些能力的点上要有针对性了。
所以我们说在学科上,我们对应的其实就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去从事职场上的一些还是社会上的一些工作或者商场上的一些工作,它其实都要倒推回来,来影响到我们的大学本科阶段的一个职业发展方向该怎么去选择。

因此,在高中阶段,十年级开始,学生左右脑的这个优势劣势上,从家长的角度可以去理解的这个道路的选择面上,未来的机会的选择对上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拿捏上和预判上就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理工科上,或者是在文商课上,他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优势,那么对于我们选择本科阶段的专业,就是有非常不同的这种启示的。在理科上我们往往说,理科当中的数学物理是一家,生物和化学又是另一家。
所以啊并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吧?它还是有差别的,对吧?那我们怎么来选择呢?——那就是刚才我说到的,在高中阶段我们就要有大概的一个概念,说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想往什么方向去走,以下是我所绘制的一个思维导图。


这个图当中我们把学科按照左右脑划分,共八大类专业,其中,我们看到在职业发展方向上,后边的高等教育进阶的这个阶段,比如说研究生硕士博士阶段当中,本科学理科能够继续往法律方向去走,也能走得到商科,但走不到文科,他还能走去学工科和农科,而工科的呢?如果本科就能学工科的话,它未来可以往商科,交叉领域纯商科法律或农科去进行转型。在这样一张图当中,我们回头可以看到不同的专业,在本科的阶段过程当中,是否要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所对应的方向就要一步到位,对吧?


其实往往并不是这样,我们更建议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有可能的前提下,我们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一些把基础知识打扎实的这样一种学科方向,比如一些最基础的数理方向,最基础的人文社科方向,这往往是我们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家庭会去考虑的了。而像前些年那样,一大部分学生的家庭都是从就业竞争力和求职应用角度“比较功利”地去考虑,一窝蜂地本科阶段选择商科、工科。


在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做完职业规划,并且顺利的进入到本科高等教育阶段的之后,我们下一个职业规划的黄金时点就是在我们学生大一结束之后,在大二结束之前,也就是大一的暑假之后,为何大二的暑假之前要再做一次新的重新的职业规划?因为我们讲到职业规划当中有一个模块是必须要去进行分析的,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三观,其实就是我们的职业观职场观,那么这种三观的定型对于我们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呢,可能还没有那么的固定。

在本科阶段过程当中,随着进入到高等教育的通识博雅教育阶段,它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了和更多的一些社会的一些接触了,也对于一些特定方向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是不是自己会喜欢理科,当中是生物化学呢,还是数学物理呢,还是人文社科呢,还是对于经济学或者商科方向法律方向感兴趣呢?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新来给他做一次职业规划,希望他能够在结束通识教育之前,我们要给他再做一次基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倒推回来的学科选择方向的这样一种规划,对他选专业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一个参考的这种意义。

当学生选定了主专业之后,我们还需要给学生进行一个补充性的,特别是针对于行业分析的,以及我们倒推对应的职业发展方向,该补足哪些背景的一个补充性的职业规划。为学生去定制一个从大三上学期一直到大三下学期的职业规划,如果未来想深造研究生申请的学生,那么他就需要好好利用好这大三的整个一个学期间寒假暑假来有针对性的垂直性的聚焦性的去积累,去提升自己的一些相关的课外背景。对于最顶级的大学来说,他们更看重的一定是你的应用实践的能力,以及对于特定领域的执着和热情,而不是在学校过程当中的一个漂亮的成绩单。所以这个职业规划到本科的这个阶段,对于我们能不能够顺利的深造后区的一个硕士博士阶段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对于一些希望在本科阶段毕业之后马上就求职的学生来说,同样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有提到过的是用人单位一些高端的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招聘单位他们更看重的这个学生,并不是他毕业于哪个学校,当然学校的背景也要基本上符合用人单位的一些基本需求。

与此同时,在大家都是来自于一些还不错的学校背景的过程当中,或者同级别学校的背景的学生的比较过程当中,他更多的看重其实就是一个应用能力,体现在你还没有正式进入职场之前,你有怎样的一个学以致用的能力,已经能够取于你的同龄人,与你的同期实习生,与你的周围的一些这个竞争对手差异化开来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在整个大三的过程当中,在大四上半学期要开始找工作之前,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特定领域的聚焦的经验积累。如果进入到了研究生阶段,还建议学生在开始研究生阶段之前,我们往往申请一些非常顶级的大学,在拿到offer再确认能够被录取之后,距离开学前还有大致4-6个月。这4-6个月我也建议大家再做一次职业规划,看看这4到6个月怎么去最大化的利用好,来解决我们目标的就业方向的这个所需要的一些背景。
对于今后直接进入职场的学生来说,我们也建议学生在拿到全职工作的offer之后,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以及在开始工作之后的差不多半年到一年过程当中,我们要再去做一次针对职场生涯发展的短期的这样一个职业目标的一个定位。所以我们看到其实职业规划从我们高中阶段开始到我们本科阶段结束之前再做一次。

面向后边我们是否要再进行研究生深造,还是直接进入职场的一个职业规划,再到我们拿到研究生录取的offer或拿到全职工作的offer,开始工作之前去做一个更好的一个前瞻性的一个精准的一个定位规划,再到我们进入职场之后,我们还要再去做一个短期的规划,甚至到了职场发展的中后期,我们还要再给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一个目标。

因此职业规划贯穿于我们整个成长经历过程当中的各个重要的节点,重要的环节。职业规划应当分阶段的去做,并且在不同阶段呢要有不同的一个做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当中,能够有不断的正确的大方向,还能够有不断及时的方向的微调,来确保我们职业发展的顺顺利利。

延伸话题: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做不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五大通病


在国内职业规划这个行业其实已经出现20年左右了,但几乎无一例外得都销声匿迹(或口碑不佳)了。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传统的职业规划的内容较“虚”,由于传统的职业规划覆盖面极大,几乎是全学科的职业规划,因而导致那些规划往往从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的高度,以接二连三的寓言故事和哲理去阐述职业规划,而缺乏实际实在的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我们知道要阐述清楚一个问题让大家更好理解一个道理,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讲道理,比如举例子、列数字和作对比等,而传统职业规划更多的只是讲道理,所以往往大家读完后的一刹那会有喝了心灵鸡汤般的良好感觉,却从第二天起床后开始继续迷茫,之前是怎样接下来还是怎样。

因此如果像如上这样的职业规划行业,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我不太看好,至少在还没有很成熟的能解决以下几大通病(死穴)的模式出现前,会很难被市场大众认可,实际上也很难真的为客户解决职业规划的问题。


我过去几年间经过大量实操得出的五大问题如下:

  • 依赖职业测评,缺乏行业分析
  • 信息检索与判断能力不足
  • 无法匹配自己“兴趣”和职业
  • 有方向,不试错或半途而废
  • “专才与全才”本末倒置
1. 依赖职业测评,缺乏行业分析
职业测评所考察的维度太少,导致给出的建议往往又广又泛,或者并不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在方案的“可行性”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你比如说,之前遇到“商业分析师”,什么是商业?什么是分析师?投行分析师,银行理财经理、市场营销是,数据分析是,会计审计呢,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2. 信息检索与判断能力不足
互联网一度让人误以为历史性地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性的鸿沟。。。然而,信息大爆炸后确实增加了我们对筛选和判断相信有效价值性的挑战。。。 建议各位今后还是慎用度娘,或者至少掌握一个出色的从搜索引擎中筛选与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否则片面性(细分隔行如隔山)、碎片化(因为时间和篇幅问题,使得所论述观点里支持观点的论据不严谨不充分,但又因为信息不对称,一般人无法辨别)、主观化(各自成长经历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立场角度不同)、群体标签性(什么样的人有时间,在网上出于什么目的发表什么样的分享?)会让信息变得更为不对称,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自以为找到了答案。。。

3. 无法匹配自己“兴趣”和职业
绝大部分人都没法匹配自己的某些具体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更多兴趣应当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被认可被需要”等精神层次上,同时,也有一些行业的职业可以实现两者的兼容(以下第三点职业定位之——职能+行业+平台+模式四维定位模型会做具体展开)

4. 有方向,不试错或半途而废
职业规划不是用来看的,职业规划不能做完就完,应该及时付诸行动去实践。

5.“专才与全才”本末倒置
技多不压身?职业规划没特别明确的时候,跟风去考证,其实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然后。。。这些学生疲于校内学业压力和考证压力,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是错找方向,考得证书往往涉猎广泛,多个行业均有沾边,也就是我们说的又泛又杂,缺乏垂直度和深度。
记得在我读书那个年代,就有很多人跟风一股脑把计算机二级、商务英语、CPA、CFA等接二连三地考,过程中还由于精力分散导致一些考证以失败收场。而相比之下呢,有的同学通过实践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方向后,有针对性地聚焦在特定专业方向的考证上,因为目标明确,精力聚焦,也确保了他们有更大成功率将有含金量的难度较大的敲门砖顺利拿下。学商科的学生都会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在生活中充分运营好一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就比如这边的“机会成本”概念,在做一件事以获得某种收益而因此不得不放弃做另一件事所可能产生的收益。
对我们大学生和寻求新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来说,要深刻明白这个道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两只兔子同时追,一只也抓不到。
第二、如何了解自己

——包括真实职业诉求的平衡组合、性格、兴趣、能力、资源、家庭等



职业规划模型中“行业分析”以左的部分

1. 由内而外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性格与兴趣

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都是在努力地寻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幸福与否恰恰是有每个个体的三观来决定的。
简而言之,由于每个人由于对三观的定位不同,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同。比如,有的人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他们把事业的登峰造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全部,为了这些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感情、家庭或生活的其他一些部分,那么这些人的人生规划中事业就占据了主导,因此在考虑职业规划的时候可以减少对家人、工作地点、婚姻等因素的考虑,在这样的主基调确定的情况下,不限地域的寻找发展机遇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增加成功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而有的人则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会允许因为工作的过于忙碌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那么这样的人基于其三观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就会把家庭、可自由支配时间、工作地点与家人的距离远近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考虑,那么对于这些人而言,去从事比如投资银行类工作、管理咨询类工作、对外审计类工作或许就显得不太合适。这就是为什么陈老师建议大家需要首先分析自己的三观,做好人生规划,再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原因。

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应该是人生规划,为了确保广大读者们的这第一步走的踏实而稳健,请务必保持耐心读读下面这些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描述,然后再听陈老师道来本书的重点-职业规划。
a)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不同的人由于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也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两种最基本的对比的世界观。
世界观又和人生观相互紧密联系着。基本上,世界观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观,我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正确理解,都以对各类事物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为前提。
b) 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包括对于生死、幸福、荣辱、爱情等各方面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建立在以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之上。
c)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各类事物的价值上和意义上更微观的基本观点。价值观确立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与进行各类决择的基础。在价值观成熟的基础上,我们对于人生的整体目标和追求才能有更好更理智的规划。

小结:
事实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要进行职业规划前,若能从三观的角度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和追求,随后基于较为确定的三观作出的人生规划才能给个人的职业规划作最好的指引,从而提高最终职业规划的准确性、对个体的适用性。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有的读者会问到自己的三观或许还不太成熟和稳定,是否就不应该做职业规划?陈老师想说的是,世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件事的判断和决定最可靠的永远都只能以现在这个时间点为依据。再者,没有任何依据可以给我们以参考自己的三观是否真的稳定,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到了做职业规划的年龄,自己觉得有必要做职业规划,那就请你专注于现在自身的三观,勇敢地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做好职业规划吧!
2019年9月3日更新
在笔者近一年为学员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时已对“三观”部分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将“三观”在职业发展更匹配的“职业观”提取出来,并结合以下“职业观测评表”帮助学员理清“真实职业诉求”,即“通过职业发展你想要什么?”,最后在实际咨询环节引导学员(90%以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从“什么都想要”到“知道哪些不该要、哪些强求不划算”去明白职业发展这个事情上很多人的迷茫其实源于自己最底层的职业诉求定位偏差,当我们错误得判断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必然结果就是一定会有一些是久久实现不了的,更有甚者或许是两只兔子一只也抓不着,好了,先看图,准确定位可能还需要在咨询中完成,有机会我再补几节荔枝微课的课程或者知乎Live。


d) 性格与兴趣
第一步由内而外,先从分析自身开始。凡事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职业规划的本质是什么?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想要进行职业规划的人本身,一定要先看清自己的本质,先“知己”才可以有下一步的“知彼”。而往往很多人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的。

很多同学都只根据工作描述或者别人的感受来看待一份工作,但很多情况下你并没有办法真的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很多人都在入职后抱怨对自己做的东西没有兴趣和激情。

那如何判断一份工作和自己的匹配度呢?笔者认为只有你能由内而外先看清自己(知己),才能在做判断的时候(知彼)成竹在胸。

那么又如何做到“知己”呢?要做到“知己”,就需要做到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兴趣”有深入的分析。以笔者的经验来看,想要做好职业的人都是希望自己成功的人,而要有所作为,往往需要扬长避短,而扬长避短的前提便是认识自己。对于选择一份职业和一个行业,一切的基础是人的性格,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性格match了,再考虑能力和兴趣,能力可以培养提高,兴趣可以挖掘,而性格则是能力和兴趣的先决条件。

然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兴趣,才能激发自己对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在留学过程中笔者和很多学长都就此进行过深谈,结论是大家都不谋而合地一致认为选择工作和事业,必须谨慎地以性格和兴趣为主导。如果委曲求全,只顾一些表面的东西不但是不明智的,而且也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做一份职业或在一个领域内的时间如果有了十多年二十年,当你体力脑力都开始下滑,当你步入中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支撑起你不断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东西才能让你经得住后起之秀猛烈的冲击?那就是那份你对事业的热爱和激情。而热爱和激情源自于能力、兴趣和性格。

--关于性格
笔者能看清自己的本质,靠的便是这走了几年弯路后摸索出来的“六字真言”。这三点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基础,满足了这三点,你的事业定会有好的发展。而缺乏其中任何一点,都足以形成一座阻碍你前进的大山。

三点中性格是重中之重,性格不合适,能力和兴趣都是空中楼阁。能力有先天优势和自身基础,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后天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对于兴趣,笔者希望大家不要对其定义局限在某一具体的形式上,比如爱打游戏,爱足球等,打游戏和足球相关的工作有多少?所以笔者建议更多的时候要将一些精神层次上的东西纳入考虑范畴,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市场策划完美实施后的那分激动、作咨询出差跑遍天南地北后无所不知的满足感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兴趣的一部分。

这里笔者举出自己的例子给大家做参考,笔者本科经济类专业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先后辗转五个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每一个都名声在外,面子上非常有光。但工作内容偏向sales,作为business的一部分,需要经常和客户打交道;在商行做公司信贷(供应链金融)的日子里,作为“信贷员”谈的客户和我们大多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作为客户经理需要千方百计讨好可以给我们存款和向我们贷款的优质客户。首先,成天应酬、花言巧语、虚情假意讨好客户和笔者的性格格格不入,其次,销售类工作带来的业绩压力远远大过经常OT(加班)类工作的压力,这两种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压力。其三,在金融行业内,笔者对金融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也导致笔者在业余时间并不会积极去学习深造,平时工作中积极动脑思辨的时间也很有限。这直接导致笔者的能力提升受到了限制。三年时间转瞬即逝,笔者在2012年的一月起经历了8个月的实践后,终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行业——教育培训和教育咨询,在那里笔者的性格,兴趣,能力都得到了激发。在此之后,职业规划方向明确,虽然也进行过微调,但一步一个脚印,大的方向一直未曾改变。

所以希望大家能根据这三点去找寻自己所适合、所热爱的职业。性格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性格和工作有着非常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在性格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有余地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是否会满足。具体如何根据性格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以及如何去操作请看下文。

--关于兴趣
对于兴趣,笔者希望大家不要对其定义局限在某一具体的形式上,比如爱打游戏,爱足球等,打游戏和足球相关的工作有多少?所以笔者建议更多的时候要将一些精神层次上的东西纳入考虑范畴,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市场策划完美实施后的那分激动、作咨询出差跑遍天南地北后无所不知的满足感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兴趣的一部分。
P.S.--如何由“性格和兴趣”来定位职业发展?
性格是否合适与是否有兴趣这最关键的两点离不开对职业对具体一个岗位一份工作的全位“了解”,那么通读此书就将能够让你们了解到那些商科专业对应的行业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作的、各个行业下的细分领域有哪些方向可供选择、各不同分支下的机构有哪些、这些机构都有哪些部门和对应的职位、这些职位的待遇、社会地位、晋升方向和途径都有哪些等等。通过这些第一手信息,如果读者们对某行业某种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千万不要忘记去及时践;倘若部分读者并没有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或许你还需要真正的到实践中去感受挖掘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或许你根本就不适合商科,但非常重要的是,至少这部分读者明确了自身对某行业某类工作的强烈排斥,这些被否决的工作很可能是之前他们心中的理想工作,许多人往往在就职后才恍然大悟却受制于许多既有的成本难以脱身,很多人因此在丧失兴趣与斗志的心态下郁郁寡欢难有作为。因此通过此书,如果能让部分读者少走弯路,排除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中的障碍,陈老师也能感到些许欣慰。

2. 由内向外之:可行性分析

a) 能力
许多人都认为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胜任一个工作、是否能够有所成就的最关键因素,但陈老师将能力放在性格与兴趣之后正是要告诉大家,其实能力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至关重要”。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假定这边谈论的对象都是四肢健全、头脑正常、接受过正常教育的人,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完全符合特定行业和岗位,加上兴趣方面的加成效果,能力往往都不是问题,往往在特定方面有热情有激情的人都具备很强的该领域的才能,即便不是这样在后天的工作中相关的技能也很容易被开发被激活。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能力这个点上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自己在能力方面的长板与短板。长板指的是你自身的优势点,同理短板指的就是你身上的劣势点,这些优势劣势更多的应该指的是你身上所先天具备(缺陷)的、或者说很难被超越(克服)的点。这边强调“先天”、强调“很难”是有原因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数学很差,而且即便非常努力,也最多排到班里中不溜秋的位置,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你的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你的短板,因此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涉及对这方面能力要求较高的方向,避免以卵击石。反例则是,如果你数学不好,但发现其实主要是因为不努力所致,如果努努力是可以考到全班前几名的,那这样就不但不能判断你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问题,或许还能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你在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因此,我们在“能力”这部分,希望大家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短板,帮助我们借助比如排除法来进一步聚焦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的范围。
b) 技能
技能和能力的差别在于:“技能”是在“能力”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的、可以使得我们拥有更显著的求职竞争力、在特定领域占据更多优势的能力。特别对于拥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或认证、一些得到过认证或评级的特长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技能将可能成为你求职道路中的敲门砖,也可能是你职业起步阶段的一个风向标,因此,通过分析自身的技能特点,会为我们判断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另一个维度的依据。
c) 教育
近年来,在我为数百上千的学员在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有来自不同学历背景的学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规划是需要有不同的考虑的,因为各行业各细分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上在学历的硬门槛上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讲到金融行业的投行范畴,其中投行总部的部门中绝大部分是需要至少硕士学历的(不接受硕士学位,即不接受非学历制教育背景的申请者),而也有个别部门则不限制硕士学历。因此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必须对自身的教育背景,自身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教育背景做考量。
d) 人脉和家庭
职业规划可行性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却可能会是占权重最大的一部分。世间万物几乎都遵循着马太效应和二八法则,20%的人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80%的人则不能如愿,而这20%的人是如何找到好工作的?这往外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有效的(有时候一些学生是无意间做到的)人脉资源整合做到的。他们有的通过校友,有的通过学校教授和就业办的协助,有的通过实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拿到内部return offer,有的则通过维护和实习单位的关系在后续求职过程中得到“insider”的有力内部援助最终斩获顶级公司的offer,当然也有通过更直接的家庭或家族资源打通职场道路的。
可怕的是,很多人把这些东西看做是“拼爹”,我指的是带有贬义和消极色彩的这种判断。大部分情况下恰恰相反,这些被看似“一定是关系户”的人大多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将资源整合成功的。家庭或家族资源的优势有时候未必需要是最直接和你的目标发展相关,有时候可以是间接相关的,或者说很多情况下都只是间接相关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找到能产生协同的部分,并且通过努力去做整合!
不要想着现成摆着的资源就是马云、王健林等大佬这样的层次,绝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综上,在职业规划前的可行性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对自身人脉资源和家庭/家族资源做一定的分析。
第三、如何了解职场

——从平台、职能、行业、展业模式四维度完成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之——职能+行业+平台+模式四维定位模型
在我职业规划方法论中(如上图)的可行性分析中的第二部分是“行业分析”,而其实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行业”外还应该对“平台”“模式”(展业过程中服务的对象和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综合分析,以此帮助优化职业定位以及职业规划的适配合理性!
对于每一名本科大学生(或即将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来说,随着最初步入高等学府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当一位又一位应届毕业的学长学姐陆续进阶下一个人生重要阶段——『职场就业』,不论是收获理性工作offer、名校研究生录取,亦或是折戟沉沙求职考研失意,都会使得内心的“焦虑感”与日俱增。

于是乎,很多人本着对自己负责的积极态度便开始了(漫无目的)地四处求助——

  • 听说有的亲戚家的孩子去做公务员了发展前景挺好
  • 听说有的学长在某知名基金公司任职收入颇高
  • 听说曾经的高中学姐留学海外名校前途无量

然而,上述这些“令人羡慕”的归宿其实仅仅只是数以万计(实际远远不止这个数字)的毕业后不同的路径中的某几种罢了,作为大学生而言,决不能仅因这样的碎片化信息判定“好坏”,要始终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要找到最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路径,职业规划意义重大、不可或缺,而要做好职业规划,首先就是要做好“职业定位”,再有的放矢地去定制自己的规划。

对于 “职业定位“而言,明确眼前有哪些(完整的)可选路径是极其重要的、却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必要前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去再逐一分析和排除,结合各种方式的试错才能帮助我们逐步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理想化那样的完美适合自己的方向大部分情况下是找不到的,后文我会提到)。

我花了前后10多年时间,从自身成长经历、大量访谈调研、数据分析,结合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授课经验、数以万计的学员职业规划咨询实操、逐年定期的复盘总结,于2019年5月完成了本文,以供有职业规划需求的大学本科生们参考。不敢言本文内容上绝对“正确”,只愿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

下图是我绘制的——【职业规划之】职能+行业+平台+模式四维定位模型

  • 行业(及细分)
  • 平台(国际、国家、社会、市场)
  • 职能(及子职能)
  • 模式(即服务对象和方式)



图一:【职业规划之】职能+行业+平台+模式四维定位模型


另外,
在先前我的职业规划方法论陈思炜:【2019更新版】职业规划方法论(必读)「附」专栏百篇文章导航目录第一大模块“自我分析”过程中提到的“职业定位和规划中绝大部分人难以将生活中的兴趣与实际职业工作结合,更多的兴趣实际是通过工作过程中成就感、个人价值实现满足感、被需要感等这类抽象的兴趣体现的”。


然而,
如果在结合了以上4个维度的基础上来更多元化组合式设计的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还将提升“我们生活中的兴趣爱好融入进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不少知友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市场”为前提下的职业选择,即服务于“企业”,在这里,为简化模型和便于各位理解,我在以上模型基础上去除了“平台”这个维度特别绘制了下面这个“三维度模型”,我将通过一系列案例来带大家结合模型图理解本文所述理论该如何应用于我们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



图二:【职业规划行业分析之】细分、职能、模式、平台多维度组合模型图

注释:
模式——在模型内引入“模式”这一维度,指的是我们在职场上工作过程中所面对的客户类型及相应的展业方式,我将其分为2C(面向个人客户)和2B(面向企业客户或群体客户)两类。
不同类别的模式下求职成功进入该领域从业(顺利求职获得录用)的门槛不同,在进入职场后职业发展过程中对平台的依赖度也有较大差异。

比如

其一:
对于销售类前台岗位而言,在同级别比较下(比如拿投行部与财富管理、家族信托来做比较)在2B模式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能否自带客户资源”的考量要求相比2C来的更高(拥有2B所需客户资源的难度也比2C的更大),这也使得入职门槛变得更高,以券商投行部为例,在达到明面上的一些招人要求后(陈思炜:如何进投行,基金或证券公司?学历不够真的无缘金融行业?)如果求职者并不具备足够匹配的高质量社会优质潜力型企业资源,那么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而对于2C来说,比如财富管理细分方向的销售岗,同样在对客户资源有隐性考量的情况下,C端客户的获取从潜在客户基数来看难度便低了不少,设想一下,满足上市条件且有需求上市、且愿意接受某家投行帮忙运作(能与特点企业搭上关系的人可不止一个!)的在全国范围内能有多少?


其二:
对从业者来说,2C模式下对平台的依赖度更低意味着更短积累期、更低门槛的独立作业机会(包括以自由职业者、工作室模式或正式组团队创业),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2C获客更为公平便捷、O2O平台愈发成熟助力斜杠青年们越来越“斜”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在职人士已然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觉悟”,相信在我之前写的关于前北大网红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知识变现和下海创业事迹仍历历在目。(陈思炜:单1套网课热卖近8000万元、从北大离职,如何评价网红教授薛兆丰?)

而2B模式下,整个积累周期就会久的多,得益于平台的资质与背景获取的B端客户的确会显得更为高大上,因而也让从业者们显得无比光鲜,但这类企业级客户与个体从业者之间粘性却要远低于2C模式,因为企业级客户作为组织形态存在,理论上搞定和几个领导的关系就能稳坐泰山的可能性也是基本不存在的,简单的道理:领导会换,利益为上,市场多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即便有强大的2B资源的从业者其实也不算完全的例外,如果某个从业者拥有2B资源,那么一般其转向挖掘2C资源(如流量)的空间也是成正比的),随意跳槽或自立门户时不得不面对“行业准入许可证、牌照等资质问题和企业级客户难以割舍的对大平台大品牌背书下的更强合作意向”的巨大挑战。


总结:
这里罗列2B和2C模式以及阐述以上两点并非引导所有人一边倒得选择其中的任何一边,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为了避免很多人仅因“高大上”便一窝蜂去勇挤独木桥,我才将2C模式下的特征及其余2B模式的对比做此阐述,并将此维度纳入“行业分析”大模块之内供职业定位以参考。

回到我的职业规划方法论中“人脉”这一模块中,我一直主张的还是要评估好自己的优劣势,有的放矢不盲目即为最适合自己的。

并且,正如上述第二点第三段所述,拥有2B资源的很多情况下打通2C资源网络并不是什么难事,再次可见没有绝对孰优孰劣,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案例一:(见下图三)

  • 行业(及细分):金融→投资→一级市场→投行部→分析师
  • 公司:证券公司
  • 职能(及子职能):销售
  • 模式(即服务对象和方式):2B-服务于企业客户



图三

案例二:(见下图四)

  • 行业(及细分):工业→制造业→快速消费品→食品→宠物食品
  • 公司(及平台):甲方公司(其他属性未定,但排除乙方)
  • 职能(及子职能):市场营销→广告→文案
  • 模式(即服务对象和方式):有宠物喂养需求的群体客户(B2C,属于2C类,不直接接触C端客户)



图四

案例三:(见下图五)

  • 行业(及细分):市场营销→广告
  • 公司(及平台):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乙方类为主)
  • 职能(及子职能):市场+销售+服务
  • 模式(即服务对象和方式):2B,主要服务于甲方公司客户,除部分执行团队或执行环节外基本不接触C端客户(接触过程中一般也是以间接形式和身份)



图五

案例解析:

  • 职能有时也可以是行业:比如市场营销可以是企业(甲方)的职能,也同样可以以行业的身份出现来服务于甲方企业,其实质也正是因为甲方类客户该职能上普遍的需求,当需求足够大且外包此部分给乙方的情况下成本更低、质量相对可控时,该职能变可能演变为行业。
  • 同样的职业定位下,一般情况下服务于甲方优于服务于乙方。比如定位出的就是市场营销这个方向,那么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明确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后,是服务于甲方(图中的职能)还是乙方(图中的行业)?从门槛、工作内容所处链条重要性和系统性角度、从对个人成长等很多方面来看,如果做的内容都在同一个细分方向下,进入甲方做市场营销相对优于进入乙方,为避免误解,再强调一下,我们所的是平级对比,比如世界五百强快消品最大的公司的市场部岗位比较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的岗位。
  • 第2点中我之所以要举具体的例子,正是想在第3点里说明一下(又是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点):在特定的情况下往往由于一些甲方提供的岗位要求过高,使得类如应届毕业生群体更应该优先考虑乙方,例如——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部和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咨询工作相比。
  • 在考虑行业和服务对象的时,建议综合考虑评估一下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人脉资源,尽可能地还是要避开夕阳行业,只有顺势而为,方能有更大作为
  • 在职业规划这点上我总是强调“聚焦”,这个概念在以上模型图里也是全面贯穿的,在新增维度“模式”上,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也应有所考虑是否可以一定程度上聚焦,比如还是以市场营销为例,在不同的产品及其对应的消费者群体下市场营销的运作差异巨大,如果我们能在求职之前几年便有所侧重,那么应届生求职过程中针对性将力集中在特定行业的公司上,效果会非常显著,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别人只能对该行业说出个一二,后几天还得分别应付不同行业的企业面试,而你可以滔滔不绝,也不用瞻前顾后一天天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别的行业的特征,甚至你还可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新的思维,不用多说,还会拥有非常相关行业的实习经验,聚焦的力量是不是超乎你的想象?


全文总结:
在系统地制定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过程中,借助以上模型的思考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

  • 挖掘兴趣与职业的结合的可能性(在几个维度上都有机会找到传统个人兴趣爱好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思维局限之三级跳:


  • 第一跳:跳出“职业要与兴趣(直接)匹配,否则无兴趣=低动力=难成长”的误区
  • 第二跳:跳出“只有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方能找到兴趣”的误区
  • 第三跳:跳出“选择职业时仅考虑公司、行业、职能、模式中某一两个”的误区
2. 在定制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过程中新增考虑一个维度“服务对象(模式)”,根据我的职业规划方法论体系里“人脉”等维度的结合来评估自己对2B或2C的模式会有所倾向。
3. 深度理解职能、行业、服务对象之间关系,从甲方和乙方的新层面来补充思考职业规划的定位问题,也从行业发展的朝阳夕阳角度综合做定位。

备注:
我将我所理解的各个职业发展体系绘制成图并分享于我的专栏文章里绝非要“正确答案”的姿态来做任何灌输和说教,恰恰相反,正如我能陆续更新这些模型是源自我从平时工作过程中案例的积累与复盘、学员们善意的建议和启发、与身边背景各异的熟人或陌生人发生的探讨甚至争辩,因此我和团队一如既往地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以便于我们不断优化这些模型,并帮助更多的有着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困惑的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答案”。
第四、如何正确理解金融业

——从大金融的保险→银行→投资,到金融技能划分的量化和公司金融,再到具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划分,完成对金融业职业发展更好的理解
本节包括如下内容:
(一)        火爆的金融行业——正视现实,摆正心态       
1.        社会地位         
2.        就业优势         
(二)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       
1.        银行         
a)        非外资商业银行         
b)        外资商业银行         
2.        投资         
a)        量化金融类         
b)        一级市场 & 二级市场 (Primary Market & Secondary Market)         
c)        买方&卖方 (Buy-side & Sell-side)         
1)        投行 & 券商 (Investment Banks & Security Firms)         
2)        基金 & 资管 (Fund & Asset Management)         
3)        期货 & 信托 & 房地产
3.        保险         
(三)        按技能要求分类(基本面、技术面、Quant、财会等)       
a)        基本面分析         
b)        技术面分析         
c)        量化(Quant)分析技能         
d)        财会类技能       
(四)        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览       
1.        为何要判断行业趋势?         
2.        金融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预览         
1)        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         
2)        优先股、公司债等改革         
3)        股市的复苏-IPO审批制向注册制开始过渡         
4)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5)        利率市场化改革越发完善         
6)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逐步放开QDII和QFII资格额度审批         
7)        逐渐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市场良性竞争         
8)        从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变为各类业务百花齐放转型的券商新盈利模式
(五)        金融行业职业发展路线、待遇变化       
(六)        如何提高自己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1.        获得相关技能类证书       
a)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b)        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         
d)        CMT-Chartered Market Technician         
e)        ICBRR、AFP&CFP、CFC、ChFP、ChFC、CWM、RFP、RFC         
2.        进阶高等教育与深造
因以上内容篇幅过长,请直接通过知乎专栏文章学习:
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一)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二)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三)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四)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五)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六)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七)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八)总结:
首先,在本回答中我列举了6条关于金融业现状的事实,引出以下2点:

  • 金融业真正高薪的工作永远是僧多粥少,从前如此,现金如此,今后多半会继续如此;
  • 当下金融行业形势很不容乐观,若是希望马上读研就冲高薪进去的要小心,若是本科阶段考虑选金融专业的,感性上我看好未来经济形势及金融形势,理性上我不具备能力为各位做预判;
其次,我补充了2条确定性的逻辑:

  • 金融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理论上若经济形势稳定,即便是下行,金融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不存在夕阳行业之说,且考虑到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还是有理由期待之后金融业的反弹。
  • 虽然我知道,不论我在知乎发多少内容,也完全不可能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不可能对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有多大影响,但能写多少我会继续写下去。
因此,我对本提问的解答是——学金融好不好就业,取决于你是否适合从事哪类具体的金融工作。
最后,为帮助大家厘清思路,我系统分析(享)了有助于做好职业规划的以下几点:

  • 第一、职业规划该怎么做,从高中开始一直到职场老手,不同阶段分多次做
  • 第二、如何了解自己,包括真实职业诉求的平衡组合、性格、兴趣、能力、资源、家庭等
  • 第三、如何了解职场,从平台、职能、行业、展业模式四维度完成职业定位
  • 第四、如何正确理解金融业,从大金融的保险→银行→投资,到金融技能划分的量化和公司金融,再到具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划分,完成对金融业职业发展更好的理解

希望通过本回答的分享,让更多知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的重要性,或多或少帮助大家消除职业发展方向上的信息不对称,给到各位对分析问题过程中的系统思维和批判思维之启发。

------THE END------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想邀请你帮我做两件事:

  •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收藏之余不要忘记点赞哦】
  • 关注我 和 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优质内容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24 01:04:1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虽然题主问的仅仅是“了解”,但要达到了解的程度,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金融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体系,一种思维。
推荐一本我研究生阶段最喜欢的教材,Jonathan Berk 和 Peter DeMarzo所著的《Corporate Finance》,个人以为这是了解整个金融知识框架体系最好最贴近初学者的一本教材。学习的时候看的是英文版,非常好,中文版可能会受到翻译质量的影响,但是总体依然五星推荐!从货币的时间价值、基本的财务分析、利率,再到对债券和股票的估值、capital budgeting、公司资本结构,再到衍生品定价、融资、风险管理,这可以说是“了解”金融的一部百科全书。
相信你读完之后,会不仅仅掌握一些金融知识,更重要的是,脑海里形成一种体系,这个体系让你会以一种发现和预测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会是一种跟以往不同的视角。这是我觉得学习金融最大的价值所在。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24 01:05:0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入门金融,我推荐一部央视纪录片《华尔街》
那年我还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这部纪录片,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之后,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深入研究了相关的知识,又多念了一个辅修的经济学硕士。毕业以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可以说,这部纪录片让我了解了金融,或多或少也改变了我职业的命运。


这部纪录片分十集
第一集《资本无眠》从08年的金融危机为切入点,讲述了什么是资本,和他自身的两面性。
第二集《墙在哪里》聊聊什么是华尔街,它怎么来的,如何成为今天的世界金融中心。
第三集《两条道路》通过对美国建国之初的债务问题,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时存时亡的中央银行,华尔街上的强势人物摩根,以及当下的金融危机等典型历史片段的描摹,呈现了在两种治国理念的冲突与制衡下,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第四集《镀金时代》讲述了了200多年前金融如何使得社会高效的运转,让你理解金融的意义。
第五集《硅谷方程》没有华尔街,就没有硅谷。今日科技企业的崛起,都离不开风险投资。通过这一集,你能理解什么是风险投资,天使投资。里面还有百度的例子,很精彩。
第六集《投资之道》聊到了股票市场,投资方法以及巴菲特等。普及股市的基本知识。
第七集《阳光交易》金融是把双刃剑,没有严格的监管,金融就会演变成洪水猛兽。这一集,讲述了08年麦道夫的巨额诈骗案,了解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第八集《明暗创新》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形成和根源的揭示,表述金融创新的两面性。
第九集《拯救危机》回顾了10年前的次贷危机。见证雷曼兄弟的破产,金融危机的席卷全球以及解决之道。
第九集《资本之河》聊起了中国金融的诞生,以及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和当下金融的格局和反思。


非常精彩的一部纪录片。0门槛入门看,有趣、生动、又有深度,让你全方位的了解金融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本质。这部改变我人生的纪录片,我强烈推荐。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24 01:05:5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海淀
小白先读这三本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博迪的《投资学》和CPA教材里的《会计》。三本书读完,刚刚站在门口。想进门你得自己去实践了。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24 01:06: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公司理财,看完这本书你就有大致的想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