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存在,像徐寿这样的人,除了用「天才」,找不到其他词形容他。
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吧——
中国第一个蒸汽机,他造的,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他造的,
中国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他组的,中国第一篇《自然》论文,他发的......
他创造了太多的中国第一,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想:
他到底是从哪穿越回清朝的!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嘉庆皇帝还沉浸在和珅跌倒的福荫中,快乐得无法自拔,做着万国来朝的美梦。
而在世界的另一面,马克思出生了。
今天听起来,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完全不同的两个年代,但在历史上,确实就这样硬生生地交织在了一起。
一边是代表着极端保守的封建帝王,自嗨之余丝毫没有想到,20 多年后,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帝国会被一场由鸦片引起的战争打得颜面扫地。
一边则是引导着人类未来走向的伟大思想家,他可能更加没有想到,自己的理论在遥远的东方,被一群人继承并发扬,成为了人类未来的希望。
1818 年,经历了康乾盛世的清帝国,开始逐步走向衰落;而被工业革命锤炼的欧洲,则做好了一飞冲天的最后准备。
在这个历史的交汇点,傲慢的古老帝国内部,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外面的新世界,他们审视自己的不足,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睁看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给这个腐朽的国度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让压抑在封建统治下的人们得以第一次接触到现代化的气息。
今天我们说起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总喜欢在林则徐和魏源之间争来争去,毕竟一个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一个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另外一个人物,一个用双手一点点改造自己落后的国家,努力去追赶世界的天才人物——出生在 1818 年的徐寿。
徐寿启智
天才都是很有性格的人,徐寿也不例外。
他极度厌恶科举考试,在他看来,考那些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有个啥用,这些东西还能当饭吃不成?老子不学。
说得文雅点就是: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
不学八股文,那么学什么呢?
其实这时候的徐寿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人生规划,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八股文没用,但具体什么东西有用,徐寿也说不上来,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天文、地理、历法、数学,什么都学,什么都看。
放到现在,这样的人我们会尊称一声:全才。
但放到清朝,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不光看,徐寿还喜欢实践,书里面看到的稀奇古怪的玩意,他都要亲自动手做一下。
不得不说,徐寿的动手能力是真强,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他看上一眼,就能仿制,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谁家东西坏了找徐寿准没错,就没他修不好的物件。
一来二去,徐寿成了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手艺人,谁提起来都赞不绝口,就两个字:活好。
事情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徐寿大概率会经营个维修商行为生,成为乡亲们口中的巧匠。
然而命运之弦很快被触动了。
一次偶遇,改变了徐寿的一生。
1852 年,34 岁的徐寿受邀前往无锡县城修理七弦琴。
修这玩意对他来说驾轻就熟,徐寿一边熟练地摆弄,一边跟围观的众人天南地北地胡侃。
他的灵巧和卓越的见识吸引了人群中一个人的注意,此人名叫华翼纶,是道光二十四年的举人,在当地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华老爷子有个烦恼,他的宝贝儿子华蘅芳已经快二十岁了,还没个日后的发展方向。
华少爷继承了父亲的高智商,但可惜没有用到正地方,他拿起四书五经就瞌睡,但一摆弄一些奇奇怪怪的物件就精神了。
眼看科举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华老爷只得退而求其次,想顺着儿子的意,给他找一个「臭味相投」的伴,万一真能鼓捣出点什么名堂,好歹也算有门手艺,自己百年后不至于坐吃山空。
你说巧不巧,正瞌睡就有人递了枕头。
就这样,徐寿成了华家的特聘员工,工作内容只有一个:陪华少爷玩好。
华老爷看徐寿顺眼,他儿子华蘅芳看徐寿更顺眼。两人虽然年纪相差 15 岁,但是兴趣爱好高度一致,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这份宝贵的友谊,持续了一生。
两人都是能折腾绝不闲着的主,在家呆时间长了早感厌烦,想要出去见识下花花世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这就打起了去临近的大通商口岸上海玩玩的主意。
晚清的上海,各国商人云集,许多新书籍、新思潮也在这里萌芽。在一家书店中,两人发现了一本宝藏书,书名叫做《博物新编》。
《博物新编》《博物新编》是晚清时英国人合信翻译的一本西方科学技术入门书籍,也是近代西方科技输入中国的第一本著作。全书分 3 集,每集 1 卷,介绍了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大概就是相当于小学到初中的数理化课本,其中的知识无比浅显和基础,甚至还有不少谬误之处。
比如物理卷中,介绍了光能、热能、蒸汽机、火车、冷水柜、火炉等。就拿光来说吧,主要讲了光的用途、光的分类、光的特性和行为等方面,对海市蜃楼、日晕、月晕等现象做了解释。
而化学卷中称「天下之物,元质(即化学元素)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而生」。
当时西方的化学认知水平的确如此,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已经探明的元素种类别说五十六,早就超过一百了。
但就是这样一本入门书,在民智未开,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晚清,犹如晴天霹雳,轰开了天地间的混沌,给无数人展现出了一道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
这其中,就有徐寿和华蘅芳。
拿到书的徐寿,就好像拿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茶饭不思,陷入了魔怔的境界。每日里就是对照书里的内容,开始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实验。
徐寿超强的动手能力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用水晶图章手工打磨出了三棱镜,验证了光分七种颜色。
他甚至还自制了一块墨西哥银元,从做模子到浇筑银汁熔炼,全部自己一手操作。做完的成品无论纹路还是雕花,都惟妙惟肖,能以假乱真。
由于徐寿用的银子量足,超过了正品。以至于自己的「伪钞」更加得到市场追捧。英国传教士韦廉臣离开中国前,还特意买了几十枚带走,并把他们带进了大英博物馆。
这个时期的徐寿,空前地痴迷于搞科研,他经常手里捧着书,目光凝滞注视前方,口中念念有词,已经接近了练武之人走火入魔的状态。
然而不疯魔,不成活。不管是唱戏还是搞科研,这就是从登堂入室到登峰造极的前兆,接近不惑之年的徐寿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他要疯狂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经验,来发展我们的国家。
机缘
徐寿在等待机会,而机会也找到了他。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输掉了底裤,圆明园被洗劫一空,连皇帝都被赶出了老巢。而洋人们,仅仅只是出动了几万个士兵,几千条枪。
这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连最顽固的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需要改变了,不向西方学习,只能亡国灭种。
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在我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洋务运动就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大清国的台柱子,远在南方同太平军作战的曾国藩也响应号召,就地成立了安庆军械所。
军械所成立之初,曾总就立下了一条规矩,大型国企只要中国人,不要洋人。
曾国藩认为,只要「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
想法很美好,可是现实却很骨感,当时中国不缺摇头晃脑的书生,但却几乎找不出一个懂西方科技的人来。
招工遇阻,眼看企业就要胎死腹中,有人给曾国藩举荐了人才:「曾公,无锡人徐寿、华蘅芳聪明绝顶,会做很多西洋的新奇玩意,何不请来一试?」
曾国藩大喜过望,当即派人送去了聘书。
正愁报国无门,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的徐寿一口应承下来,并带着儿子徐建寅和好友华蘅芳一起来到安庆上班。
三人很快得到了大老板曾国藩的接见。
曾国藩很直接,没有什么客套寒暄话,第一句话就把三个人问懵了,雷了个皮焦里嫩:「你们能造出火轮么?」
火轮就是蒸汽轮船,在刚过去不久的战争中,曾国藩亲眼所见洋人的蒸汽船在大清的人力船面前驰骋纵横、飞扬跋扈,心中对此恨恨不已。
可是作为一名科举出身,熟读四书五经的高官,纵使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对西方现代科技仍然如孩童一般懵懂无知。
蒸汽轮船的核心在于蒸汽机,虽然自瓦特改良蒸汽机到现在已经快 200 年时间了,但对中国人来说,制造蒸汽机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首先我们连原理是什么都不懂,其次制造蒸汽机需要的机器,我们一样没有。难不成要用纯手工制作出一台蒸汽机么?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徐寿等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难,但是看到曾国藩满怀期待的眼光,他咬了咬牙,痛快地答应道:「只要大人给我时间,我就一定能造出来!」
回到家,徐寿就忙活开了,手头只有一本参考书,就是徐寿视若至宝的那本《博物新编》,上面毕竟还有一副蒸汽轮船和蒸汽机的图样。
但这只是一副示意图,相应的原理,材料的参数都没有。不过徐寿也有办法,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